1元可賣招標價10元:透視醫用耗材背後的腐敗新花樣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新華社南昌11月30日電 題:1元可賣招標價10元——透視醫用耗材背後的腐敗新花樣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胡錦武 高皓亮

  江西宜春市人民檢察院日前對贛南醫學院原黨委書記黃林邦涉嫌受賄犯罪立案偵查,其中醫療設備、耗材行賄受賄成為案件焦點。記者在對案件調查了解到,背後的回扣等腐敗令人驚心,花樣也不斷翻新。專家提醒,當警惕「以藥養醫」變成「以檢查、耗材養醫」。

  設備和耗材領域的水有多深?

  記者採訪獲悉,黃林邦案牽出多名幹部涉腐落馬,其默認、支持甚至慫恿多名親屬插手人事安排、工程項目和藥品、醫療器械、設備等醫療用品採購,其中,一些不法商人將耗材設備等大幅加價銷售,有的耗材利潤率高達10倍。

  設備、耗材領域的水有多深?對此,江西某三甲醫院專門分管這一領域的一副院長坦言,他從醫30多年也搞不清楚。受限於醫改後每百元醫療收入中耗材佔比不得超過20%的規定,這名副院長在經過省市兩級招標形成的價格上,再二次議價,結果發現即便招標價10元的耗材,到最後1元也能成交。

  「只要他們願意做,就說明不虧本,只不過沒有那麼大的空間給回扣而已。」這名副院長說。

  一名耗材經銷商告訴記者,不只是價值數百上千萬元的醫療設備,即便一些毫不起眼的棉籤、紗布、口罩,也可能成為醫藥代表和不法醫務人員的「嘴中肥肉」。

  2017年10月,江西吉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吉安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劉永兵利用職務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一案。經查,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醫療器械供應商張某為取得劉永兵對他向醫院供應棉籤、紗布、口罩等醫療器械採購業務上的支持,分四次送給劉永兵現金50000元。

  劉永兵案並非個案。記者梳理發現,暴利驅使,加上臨床日常、長期、大量使用,使得耗材領域的腐敗案件呈現窩案、串案、大案等特點。

  在黃林邦一案中,贛南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多名班子成員長期收受企業老闆財物,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原院長邱悅群及審計科原科長鍾星明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審查,涉案金額巨大,數百名幹部、醫護人員收受醫藥代表「回扣」。

  免費送設備安了多少好心?

  一名從業10年以上的醫療耗材經銷商告訴記者,一款耗材出廠價7元,賣到醫院至少要翻4倍以上形成採購價,一般是30元左右,這中間,要拿出30元的15%給醫務人員做回扣。

  耗材靠走量,設備採購更多是一錘子買賣,且存在「崇洋媚外」現象。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即便國產的能完全滿足臨床需求,供貨商和醫院也更願意選進口的,其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追求更先進的設備,而是進口的價格不透明,相對國產的更便於攫取最大利益。

  一名醫療設備供應商告訴記者,在這一過程中,供應商在醫院的代理人,提前把公司提供的設備參數作為招標參數,以形成獨家代理,且不會存在太多價格競爭。辦案人員介紹,在黃林邦這起腐敗窩案中,部分設備採購價比市場均價高出上百萬美元。

  國外品牌之間不存在價格競爭嗎?面對記者的疑問,這名供應商道出更深一層關係,國外品牌在國內的代理商往往互相配合,以陪標的形式互相配合,瓜分設備採購市場蛋糕。「這對民族品牌也是一個極大的影響。」

  但這些操作手法存在維護「關係成本」較高的問題,一旦供應商在醫院的利益代理人崗位變動,就要重新建立關係。於是,有供應商實行免費送設備,卻用「看不見」的耗材和檢查賺更長久的錢。

  「一臺設備不可能只用三五年。」這名供應商說,很多設備專用耗材具有不可替代性,有的甚至還設置程序,一旦更換試劑、耗材設備就自動鎖死。於是,一次免費設備贈送,加上長期的回扣,藉此可把醫院捆綁到一條船上。

  不管有無指徵都必須做檢查?

  江西某二甲醫院從2015年起委託市場機構,每月對醫院的CT室和核磁共振室進行核查,在最初期發現檢查陽性率只有40%。「也就是說10個患者做CT,只有4個真正查出了問題。有些科室不論患者有沒有指徵都會要求去做一個。」這家市場機構的一名工作人員說。

  這名工作人員介紹,CT檢查在醫保目錄內屬於丙類,患者首先要自付15%,在這一前提下再進行報銷,患者每次最後要掏300多元。

  而更值得關注的是,一些檢查背後還存在耗材「回扣」激勵。記者查閱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安徽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年7月審理的一起案件中,當地一家醫院CT磁共振室副主任屠某某和6家醫療器械公司口頭約定,CT室使用上述供貨公司的醫療設備或藥品,上述各公司均給予CT室一定數量的回扣。從2009年擔任CT磁共振室副主任到案發,屠某某代表CT室收受供貨公司回扣款共計130.48萬元。

  國家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傅鴻鵬告訴記者,取消藥品加成,嚴控藥佔比,公立醫院改革使得藥品領域的腐敗得到一定遏制,但醫院科學的運行補償機制、符合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尚未建立,要謹防「摁下葫蘆起了瓢」,「以藥養醫」變成「以檢查、耗材養醫」。

  2017年5月,國務院對《醫療器械管理條例》作出修改,其中增加條款:衛生計生主管部門應當對大型醫用設備的使用狀況進行監督和評估;發現違規使用以及與大型設備相關的過度檢查、過度治療情形,應當立即糾正,依法予以處理。

  傅鴻鵬建議,仿照藥品監管相關制度設計,開展高值醫務耗材、檢驗檢測試劑、大型醫療設備集中採購,建立公開透明、多方參與的價格談判機制。同時,針對設備、耗材使用環節設置相關技術指標,儘可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醫療檢查和使用。

相關焦點

  • 從1.3萬降到700元!「暴利超販毒」的心臟支架經歷了啥
    平均每半分鐘就會有1個中國患者用到的冠脈支架,均價從1.3萬降到700元,這個心驚肉跳的過程只用了15分鐘,背後的故事卻要複雜得多。11月5日,首次國家級醫療器械集採結果公布:共計10款冠脈支架產品中標,涉及8家企業。
  • 均價1.3萬降至700元背後發生了什麼
    2020年11月5日,由國家組織的首次高值醫用耗材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工作在天津進行。此次集中採購,使得冠脈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93%。消息傳出,人們驚呼:心臟支架被砍成了白菜價。
  • 外科醫生吐槽手術耗材貴:國內兩三萬美國1萬多
    「器械每經過一級代理或一個環節,價格必然要增加一個比例,層層流通的結果就是層層加價,到病患者手中時價格和出廠價相差至少在10倍、20倍,甚至30倍以上,最終埋單的是消費者。」王輝表示,在這些環節中,看似公平的招投標制度,又使進口醫療器械耗材的價格實現了飛躍,有的中標價甚至為代理商進價的幾倍。查看幾家外國醫療器械的招投標資料便可發現,僅在招投標這一環節,進口醫療器械就加價不菲。
  • 從1.3萬降至400 元!心臟支架暴利進了誰的口袋?多少醫生因此入獄?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張燕 | 北京報導國家隊再次出手,價格居高不下的醫用耗材領域壁壘終於被打破了。11 月 5 日,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擬中選結果在天津產生,產生擬中選產品10個。從中標價格來看,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
  • 醫用膠片市場的大變局
    這段話用在今年2月之前廣東五洲採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連續在其網站上發布《關於對贛州市醫用耗材項目出臺的通知》,筆者王強發出的感概。  以醫用膠片為例,2013年底贛州開啟醫用耗材招標項目,對耗材進行限價,其中11X14 英寸的醫用膠片限價19元,因當時醫用膠片還是進口膠片的天下,國產膠片很少,於是遭到進口膠片的聯合抵制,集體棄標。
  • 中選均價700元 微創、樂普股價跳水
    文 | Linan高值耗材帶量採購「第一單」正式開始。此次帶量採購,冠脈支架首年意向採購總量為107.47萬個,採購周期為2年。當前,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擬中選結果出爐。文件顯示,10個產品擬中選,涉及山東吉威、易生科技、上海微創醫療、樂普醫療、美敦力、波士頓科學等中外8家企業。據央視新聞報導,中選產品中位價700元左右。
  • 「10.06元除不盡,就10.05元」!醫藥專家靈魂砍價,多1分都要砍,廠家...
    另一段視頻則顯示議價組專家和珠海同源藥業有限公司為了1分錢「過招」。  議價組專家:10塊錢你能不能接受?  藥企代表:再漲一點吧。  議價組專家:不能漲了。  藥企代表:10塊1毛吧。  議價組專家:10.05元,來來來……寫上吧  藥企代表:您剛才說10.06元。
  • 吉林治理高值醫用耗材 執行全國統一耗材編碼
    全國統一耗材編碼10月13日,吉林省醫保局發布《吉林省治理高值醫用耗材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要求執行國家統一的高值醫用耗材編碼標準。執行國家統一的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系統規則、醫用耗材分類和編碼標準。以及落實國家醫保高值醫用耗材分類與編碼政策。
  • 我省全面開展市域聯盟低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
    >山西日報新媒體綜合報導:今年年初,山西各市醫保部門從一次性使用醫用耗材入手,分別選擇靜脈留置針、血液透析器、一次性輸液器等低值醫用耗材,開展了集中帶量採購談判議價試點工作。12月3日,記者從省醫保局獲悉:全省11個市首批低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平均降幅超過55%,預計一年可節約相關耗材費用上億元。全省3個市域聯盟低值耗材集中採購中選結果將於2021年1月份起執行。
  • 骨科進場 高值醫用耗材全國集採有望擴圍
    A股方面,截至收盤,醫療器械板塊指數下跌1.9%;板塊內三友醫療下跌11.07%,愛博醫療、凱利泰、心脈醫療等跌超8%。  消息面上,據了解,國家醫保局日前發出的《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檢測的通知》(簡稱《通知》)顯示,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主要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品類。該消息一經傳出,引發市場的高度關注。
  • 高值醫用耗材國家集採擴圍 再增六大品類
    據了解,《通知》明確,第二批醫用耗材信息採集將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涉及產品信息1萬餘條,具體到規格型號信息約32萬條。同時還將對第一批血管介入類、非血管介入類、起搏器類、眼科類產品進行增補。
  • 官宣:176種耗材價格公布(附清單)
    價格公布5月18日,據山西省藥械集中招標採購中心消息,根據省醫保局、衛健委《關於開展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採購參考價省際動態聯動調整工作的通知》(晉醫保發〔2019〕10號)文件要求,山西省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採購參考價(見附件)予以公布執行。
  • 遼寧省統一醫用耗材採購清單和價格
    原標題:全省統一醫用耗材採購清單和價格近日,遼寧省醫保局下發了《關於做好醫療衛生機構醫用耗材全省統一採購清單和價格有關工作的通知》,自9月1日零時起,全省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統一醫用耗材採購清單和採購價格。
  • 冠脈支架集採給出「2850元」天花板價 市場人士稱未來控制在1000元...
    集採影響最大的首先是經銷商由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發布的《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文件》於近日落地。業內認為,作為高值醫用耗材的首個全國集採品種,冠脈支架集採正式拉開了高值醫用耗材國家集採序幕。冠脈支架是心臟病器械市場的分支。
  • 藥械網—採購聯盟的出現,藥品耗材降價幅度還能有新低嗎?
    10月14日,山東省淄博市醫保局發布《七市採購聯盟部分醫用耗材帶量採購方案》顯示,淄博-青島-東營-煙臺-威海-濱州-德州七市採購聯盟將對骨科創傷類和血液透析類耗材進行帶量採購。近日,這一採購方案結果已經正式公布。
  • 醫療器械行業專題報告之高值耗材帶量採購政策專題研究
    從醫院終端價來看,由於器械的種類和規格較多,很難形成統一的招標採購 價,不同的器械品類出廠價和終端價之間的差價不同,目前器械兩票制也沒有全 國嚴格執行,為流通環節預留較大的操作空間。2、高值耗材帶量採購的歷史、現狀及未來2.1、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完成時」 國家層面的醫用耗材集中採購政策最早可追溯至 2000 年國務院體改辦等八部聯合發布《關於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要進行藥品集中招標 採購工作試點,
  • 千億市場「暴利」終結 高值醫用耗材整頓進行時
    包括心臟支架在內,高值醫用耗材的使用問題亟待整治。整頓高值醫用耗材,心臟支架是受關注的重點。北京鼎臣醫藥諮詢管理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心臟支架在國內一直存在濫用現象,「國外一般使用不超過3個,國內很多的用到了5、6個」。
  • 心臟支架從1.3萬元降至700元,對醫生和病人有什麼意義?
    在《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中顯示,目前我國有心血管疾病人數達3.3億,PCI手術在十年間,由23萬例發展到2019年超過100萬例,年增長速度達到10%以上。此外每臺手術支架使用數往往並不是一個就可以,就按每個人平均1.5個的使用量,平均每個價格上萬元,每年消耗量能達到150萬個以上,而且還處於不斷增長的趨勢中,這部分耗材費用之高可想而知,不少人因為經濟問題錯過救治機會。
  • 耗材談判結果公布|帶量採購|醫用耗材|...
    1最高降價96.29%今日(12月1日),根據新華日報消息,江蘇省完成第四輪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聯盟帶量採購,目標品種為乾式膠片(雷射、熱敏)、吻合器(管型/端端吻合器、痔吻合器、開放直線型切割吻合器及釘匣)。
  • 鈦板出廠價僅200元 醫院賣給患者要價4000元
         一塊成本幾十元的醫用鈦板,經過經銷商、代理商、醫生層層倒手,到了患者手裡可能就是四千元甚至更高的價錢,而這經過層層加價的鈦板,最終還是需要患者去承擔費用,近日,韓女士就遭遇了這樣的情況。    12月10日,韓女士託朋友問了問微型鈦板的價格,得知臺灣一家比較知名的鈦板廠家給出的網上報價是120元到150元,最終進價也不到200元,這讓韓女士很吃驚,她覺得醫生要的價太黑心了,於是給醫生打電話想確定一下鈦板的最終價格,但醫生沒有接電話,事後告訴韓女士說自己當時喝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