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張燕 | 北京報導
國家隊再次出手,價格居高不下的醫用耗材領域壁壘終於被打破了。
11 月 5 日,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擬中選結果在天津產生,產生擬中選產品10個。從中標價格來看,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93%,國內產品平均降價92%,進口產品平均降價95%,按意向採購量計算,預計節約109億元。預計全國患者將於2021年1月用上國家集採降價後的中選產品。
「結果非常理想。」參加此次集中採購的天津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張鐵軍在現場對媒體表示,高值醫用耗材的治理是改革的深水區,也是一塊硬骨頭。本次冠脈支架國家帶量採購,在往年各地積極探索的基礎上,與生產企業、醫療機構、患者、專家學者都進行了充分溝通,慎之又慎。
抱團砍價、以量換價,企業自砍價格換國內醫療市場
心臟支架又稱冠脈支架,是治療冠心病常用的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中必不可少的醫療耗材。PCI手術的基本原理,就是將支架植入冠狀動脈血管,將動脈壁撐開,使血流恢復通暢。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顯示,目前我國心血管病患人數達3.3億;從2009年到2019年,中國冠心病(PCI)手術量從23萬例發展到超過100萬例, 年增長速度10%~20%。平均置入1.46枚支架。全年支架數估計為133萬枚左右。
帶量採購是國家醫保局與醫療器械企業砍價的底氣。《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到,與此前的「4+7」藥品帶量採購不同,本次冠脈支架集中採購數量,是根據集採聯盟地區報送的採購總需求確定,共有2408家醫療機構參與,其中年採購量大於500個的851家醫療機構全部參加。首年意向採購總量達到107萬個,佔全國一年全部採購量的70%以上。
也就是說,如果前來參選的企業不能中選,基本上等於放棄了國內大半個心臟支架市場。
本次採購採用的是價低者入選的方式。來參加投標的11家企業先將自己能夠接受的價格寫在申報紙上,然後再一同進入辦公室依次報價。據現場參與競標的企業代表描述,聽別人報價的時候「心整個懸在半空中」,就怕產品價格報高而最終落選。
此次競價之前,國內醫療市場上的心臟支架價格鮮有低於1萬元的。以平均每次手術需要放置1.5個支架計算,再加上住院費、手術費、醫藥費等費用,一場PCI手術的費用至少也要五六萬元。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司長鍾東波對媒體表示,從接受冠脈支架植入手術的平均數量來看,在歐美大概每百萬人口接受冠脈支架植入手術的數量為3500個左右,而我國只有600個。究其原因,冠脈支架的價格較高是主要因素之一。
集中招採之前,國家醫保局曾委託相關專家對多個國家的支架價格進行對比。以本次集採品種的第三代藥物洗脫支架為例,美國的價格約為6403~18507元,法國的價格是6881元,巴西的價格最低,只需要2183元。而中國的價格則在7500~23300元。
為了推動此次降價,去年以來,山西和江蘇作為試點省份率先開展了冠脈支架的帶量採購。「抱團砍價」之後,山西省中選產品最高降幅69.12%,最低降幅40.2%,平均降幅達52.98%。而江蘇省採購支架中選品種價格平均降幅為51.01%,最大降幅達66.07%。也正是這兩次試點,讓醫療器械企業看到了以量換價的市場潛力。
最終的報價可以說讓國家醫保局的專家們都為之一震。鍾東波在集中招採後的溝通會上坦言,當天的集採結果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期。國內企業山東吉威報出了當天的最低價469元,與13300元的掛網價格相比下降了近95%。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械巨頭企業美敦力同樣拿出了誠意,將旗下產品Resolute Integrity從省標的1.9萬元降價97%,報出648元的價格。
幾千元就能出廠,上萬元的利潤都流向了哪裡?單個成本到底有多低?
降價幅度這麼大,心臟支架的出廠成本到底有多低?
在國內擁有較高市場份額的樂普醫療同樣參加了此次集中招採。相關資料顯示,樂普醫療的心臟支架產品GuReater最終以645元的價格中標。若以此前的掛網價格8400元計算,價格降幅達到92%。而在此前參加江蘇集採試點時,GuReater的最終報價是2850元。
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樂普醫療的營業收入為17.91億元,營業成本為3.92億元,毛利率為78.06%。若以2850元的出廠價估算,單個心臟支架成本在600元左右。
也就是說,心臟支架的成本價還不到最終售價的十分之一。心臟支架之所以價格高昂,主要原因在於流通環節冗長,層層加價。
2011年,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董協良曾在提案中透露,心臟支架的暴利高達9倍,已經超過了販毒。「一個國產的心臟支架,出廠價不過3000元,可到了醫院便成了2.7萬元;一個進口的心臟支架,到岸價不過6000元,到了醫院便成了3.8萬元。安裝一個心臟支架,患者要支付比出廠價格高數倍甚至十幾倍的錢。」
在試點集中招採之前,藥品等醫療物資的採購方式主要有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詢價採購、政府採購、單一來源採購以及現場議價採購等多種方式。一般來說,採用哪種設備、使用哪種設備,主要使用的科室擁有重要的話語權。而據業內人士透露,醫用耗材的流通成本刨除「中間商賺差價」,很大一部分都被醫藥代表拿來給醫生做回扣了。
2019年7月,蘇州市紀委監委公布消息稱,蘇州大學臨床醫學研究院原副院長、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科原主任、心血管內科原主任楊向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在接受中共蘇州大學紀委紀律審查和蘇州市監委監察調查。同一時期被帶走的,還有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科前後兩任主任陳建昌、徐衛亭以及太倉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病科主任仇丹衛。
2020年8月10日,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對陳建昌受賄罪作出了一審判決。《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看到,在擔任心血管科主任期間,陳健昌曾為包括美敦力、山東吉威等品牌醫療耗材銷售、使用給予支持和幫助,共計收受代理公司所送人民幣超過300萬元。
判決書中顯示,陳建昌每次都會告訴醫用耗材代理公司負責人4個數字,分別是自己和徐衛亭、手術醫生、非手術醫生護士的分配。
在裁判文書網上,記者還找到了一份關於仇丹衛的一審判決書。判決書中顯示,仇丹衛與醫用耗材代理公司負責人約定,以銷售發票金額為基準,按照單腔心臟起搏器10%、雙腔心臟起搏器15%、冠脈支架15%、冠脈球囊10%的比例給予回扣。從2009年到2019年10年時間裡,仇丹衛共收受回扣91萬元。
巨額利益驅動下,一些醫生做出了不講醫德、違規創收的行為。2015年,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廣東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曾經當場痛批當前一些吃回扣的醫生。據他描述,廣東某院的一個心臟導管大夫為病人做冠狀動脈照影,本來問題不大,但是最後給放了5個支架。
人工晶體、球囊、關節、起搏器等耗材有望迎來新一波降價
集中招標集中採購,不僅可以價格降下來,讓老百姓看得起病,此外,還有利於建立創新的機制體制,合力優化醫藥市場營商環境。
據了解,此次冠脈支架集採在設計採購方案時,就已經考慮到了後續落地使用的保障問題。通過降價騰出來的醫保基金空間,將最大化解決群眾看病貴的問題。張鐵軍對媒體表示,在對醫療機構進一步嚴格規範診療行為的同時,醫保基金騰出來的空間也將用於醫療服務價格整體調整,讓醫生的價值得到更多體現。
要打破過去醫生開藥吃回扣的陋習,就必須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獲悉,此次集中招採後,將引導醫療機構對心臟外科醫生的績效考核給予適當傾斜。
鍾東波表示,本次冠脈支架集採也將通過結餘留用政策激勵醫療機構使用,「已經實行DRG(國家醫療保障)付費的地區不下調支付標準,結餘部分醫療機構可以留用;尚未實施DRG付費的地區,比如按項目付費的地區,醫保將拿出結餘資金的50%用於激勵醫療機構。」
令人振奮的是,心臟支架之後,更多高值醫用耗材也將被納入集採計劃。目前全國範圍內,已有包括安徽、山東、重慶、遼寧、甘肅、湖南、雲南、海南等多個省份開始試點高值醫用耗材集採。在這些試點的高值醫用耗材中,人工晶體、球囊、關節、起搏器耗材都等「榜上有名」。
責編: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