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進場 高值醫用耗材全國集採有望擴圍

2020-12-05 中投顧問

   11月25日,港股和A股市場醫療器械板塊雙雙受挫。A股方面,截至收盤,醫療器械板塊指數下跌1.9%;板塊內三友醫療下跌11.07%,愛博醫療、凱利泰、心脈醫療等跌超8%。

  消息面上,據了解,國家醫保局日前發出的《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檢測的通知》(簡稱《通知》)顯示,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主要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品類。該消息一經傳出,引發市場的高度關注。

  業內人士認為,集採環境下,無論是存量中標的競爭力,還是研發布局的競爭力,大型企業都有突出優勢,如未來集採範圍擴大,必然導致行業進一步集中,頭部企業值得重點關注。

  第二批高值耗材集採將啟動

  北京鼎臣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史立臣對表示,《通知》的下發,也是向市場傳遞了第二批高值耗材集採開始啟動的信號。上述提及的六大品類屬於骨科和心血管類耗材,由於這兩種耗材和心臟支架一樣相對獨立,不需要外部大型器械輔助,進行集採相對好操作。「國家推進高值醫藥耗材集採的邏輯是,先從相對簡單的尤其是相對獨立的高值耗材入手,後期再逐漸向其他品類延伸。」

  業內人士認為,《通知》的最大意義在於全國層面的高值耗材集採將在品類上不斷延伸,可能對市場帶來深遠影響。

  「降價」是高值醫用耗材集採的關鍵詞。11月5日,國家冠脈支架帶量採購完成,10款入圍產品平均終端價格降幅超過90%,中標支架從萬元降至百元級別。

  11月20日,山東省七市部分醫用耗材帶量採購中選企業及產品公布。這是繼國家醫保局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之後,又一次全國較大規模的醫用耗材帶量採購。據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山東發布」的消息,11月14日,山東七市(淄博-青島-東營-煙臺-威海-濱州-德州)採購聯盟舉行部分醫用耗材帶量採購現場議價活動。通過兩輪談判競爭,擬中選骨科創傷類產品平均降幅67.3%,其中單個產品最大降幅達94%,血液透析類產品平均降幅35.2%。2021年1月,骨折、尿毒症等患者將用上降價後的中選產品。經初步測算,七市年節約醫保和患者個人費用約5.6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此前在江蘇、浙江、安徽等地曾經進行過骨科關節吻合器等產品的集中採購,談判降幅可觀,預計未來如進行國家層面的高值耗材集中採購,降價幅度可能不低於這一水平。

  高值耗材集採進入常態化

  除國家進行首批高值耗材集採之外,今年起各省、各聯盟地區紛紛進行了耗材帶量採購試點。國泰君安研報顯示,2019年7月,安徽率先打響了高值耗材帶量採購的「第一槍」;各省市通過獨立或聯盟形式,由點及面,深入推進帶量採購政策實施。截至2020年11月22日,已完成或正在進行的省級聯盟採購6項,省及直轄市獨立採購11項,地市級(含聯盟)採購30餘項,集中在心血管介入、骨科、眼科三大領域,平均終端價格降幅約60%。中國高值耗材行業正式進入帶量採購時代。

  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司長鍾東波日前表示,明年肯定要開展新的集採。「按照『一品一策』的原則,在前期充分的技術分析、市場調研、專家論證的基礎上,拿出集採的品種,然後量身定做適合它的集採規則,哪一個先完成,可能就哪個先開展。力爭到2022年,把採購金額佔比較高又適合集採的主要品種,儘可能覆蓋。」

  史立臣表示,醫用耗材集採已經提了很多年,成立醫保局以來,我國藥品的集採已經進行到第三輪。明年醫用耗材集採至少會進行兩批,上半年一批,下半年一批,上半年或在2、3月進行。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耗材統一編碼將在2021年全國推進,統一後耗材集採更容易推進,預計明後年還將完成人工晶體、關節、球囊等主要類別的國家集採。

  關注頭部企業

  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對表示,推進國家組織藥品和耗材集中採購使用改革是「十四五」時期的重要內容,其目的在於壓縮流通環節虛高不合理的價格水分,對於降低患者醫療負擔、節約基本醫保資金、提高行業集中度來說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國家醫保局發布的第二批醫用耗材集採清單標誌著更多的醫用耗材類醫療機械將在未來被納入集採目錄,彰顯出國家降低高值醫用耗材虛高價格、嚴控高值醫用耗材不合理使用的決心。

  張立超認為,未來看,伴隨著兩批高值耗材集中採購行動的開展,醫用耗材企業高毛利時代即將結束,醫用耗材行業生態將面臨重構,這將促使行業本身向具有規模優勢、技術成熟、創新能力強的頭部企業加速集中,特別是進口替代空間明顯、產品具備較高性價比的國產醫用耗材品牌將迎來發展的春天。今後深耕全產業價值鏈條,即實現從上遊關鍵原材料及技術研發,到中遊加工製造環節,再到下遊核心應用端一體化的企業將獲得持續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集採落地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影響有待進一步觀察,但從目前產業價格鏈條的分配情況推測,影響最大的仍然是渠道環節,不合理利潤和費用將被大幅度壓縮;對上市企業的存量出廠價和毛利可能會有一定影響。集採環境下,無論是存量中標的競爭力,還是研發布局的競爭力,大型企業都有突出優勢,如未來集採範圍擴大,必然導致行業進一步集中,頭部企業值得重點關注。

相關焦點

  • 高值醫用耗材國家集採擴圍 再增六大品類
    第二批高值醫用耗材國家集採正在醞釀中《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日前相關部門下發《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監測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根據《通知》,第二批醫用耗材集採品類將大幅擴圍,在第一批血管介入類、眼科類等基礎上,增加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吻合器等六大品類,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耗材真實使用量進行數據採集,以預估下一輪帶量採購需求。
  • 集採背景下,國產骨科耗材的喜與憂
    3、集採在即,骨科耗材市場或迎大洗牌,對其結果的預測不能照搬冠脈支架集採的邏輯。近日,《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監測的通知》顯示,骨科耗材將納入二輪醫療器械集採,引發了醫療器械概念的股價的大幅波動。
  • 冠脈支架集採「殺價」後,從樂普醫療看國產高值耗材的未來
    集採對於樂普醫療的價值​元氣資本認為,樂普此次加入集採是出於長期戰略考慮的。在醫用高值耗材集採中,價格是廠商的唯一比拼方式。對於樂普等國內廠商,主動加入集採雖然會對產品價格造成一定衝擊,但「進口替代」也有望帶來以價換量的紅利。
  • 醫療器械行業專題報告之高值耗材帶量採購政策專題研究
    制定醫療器械唯一 標識系統規則,逐步統一全國醫保高值醫用耗材分類與編碼,探索實施高值醫用 耗材註冊、採購、使用等環節規範編碼的銜接應用成為當前的重點任務。隨著醫療器械唯一識別編碼的落地,醫保醫用耗材全國統一編碼也將加速推 進。從《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規定的時間節點來看,制定醫療器械唯一 標識系統規則以及逐步統一全國醫保高值醫用耗材分類與編碼均將在 2020 年底 前完成。
  • 吉林治理高值醫用耗材 執行全國統一耗材編碼
    全國統一耗材編碼10月13日,吉林省醫保局發布《吉林省治理高值醫用耗材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要求執行國家統一的高值醫用耗材編碼標準。執行國家統一的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系統規則、醫用耗材分類和編碼標準。以及落實國家醫保高值醫用耗材分類與編碼政策。
  • 醫藥行業:2020年全國冠脈支架集採前瞻
    202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提出「對於臨床用量較大、採購金額較高、臨床使用較成熟、多家企業生產的高值醫用耗材,按類別探索集中採購,鼓勵醫療機構聯合開展帶量談判採購,積極探索跨省聯盟採購」,同時相關部門要求綜合試點省份要在2020年探索高值耗材帶量採購。截止目前已有多個平臺推進,①全國層面:冠脈支架全國帶量採購即將公布中標結果。
  • 千億市場「暴利」終結 高值醫用耗材整頓進行時
    包括心臟支架在內,高值醫用耗材的使用問題亟待整治。整頓高值醫用耗材,心臟支架是受關注的重點。北京鼎臣醫藥諮詢管理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心臟支架在國內一直存在濫用現象,「國外一般使用不超過3個,國內很多的用到了5、6個」。
  • 樂普醫療:雅培Absorb停止銷售對NeoVas申報影響有限,高值耗材集採...
    整體來看,Absorb支架生產成本高,推廣費用大,但未能帶來相應的投資回報,從商業角度來看,AbsorbGT1留在市場上的意義已經微乎其微。因此,技術層面上來說,預計AbsorbGT1停止銷售對樂普NeoVas的申報影響有限,可能審批周期會受事件催化有所拉長,但可降解支架的發展前景仍是樂觀的,並且隨著雅培的暫時退出,競爭格局顯著優化,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了彎道超車的契機。
  • 第二批耗材國採來襲,骨科產品「請就位」
    「耗材集採第二批來了!」「怎麼這麼快,第一批不是剛剛結束嗎?」11月24日,一份抬頭為醫保局的《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監測的通知》文件流出,光看題目,就有許多人發出了上述的驚嘆、懷疑甚至驚嚇。
  • 「行業深度」醫療器械研究之醫用耗材篇:醫用耗材產業鏈深度梳理
    由於我國在材料技術、產品設計和加工等方面的快速發展,高值耗材行業各個細分領域湧現了一批優秀企業,包括骨科植入物、血管介入器械、眼科耗材和生物活性材料等。目前,已有6家骨科植入物耗材企業、7家血管介入器械企業和5家眼科等其他高值耗材企業,共計17家公司(微創醫療主營業務包括骨科和血管介入)在A股和港股上市。
  • 高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價格大幅度降低,千萬患者受益
    高值醫用耗材是指一類直接作用於人體、對安全性有嚴格要求、臨床使用量大、價格相對較高和群眾費用負擔重的醫用耗材。今年6月8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基本醫療保險醫用耗材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
  • 心臟支架價格跌了90%,現在是時候進場抄底了?
    均價1.3萬的心臟支架降到了700元,降價幅度在90%以上——頭次國家組織的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集結果,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公開資料顯示,本次共有11家企業參與投標,8家企業的10款冠脈支架產品擬中選,其中6家是中國企業,包括樂普醫療(300003.SZ)、藍帆醫療(002382.SZ)、微創醫療(00853)三家上市公司。
  • 國家隊又出手了,骨科耗材降價94%
    均價上萬的心臟支架降到 700 塊,繼心內科之後,靈魂砍價來到了骨科。11 月 14 日,山東 7 市聯盟開展集採,骨科砍出了「骨折價」,降幅高達 94%。骨科試點來了,全國集採還會遠嗎?國家對高耗材器械的帶量採購還會一波接一波。
  • 擠去價格「水分」 完善產品標準——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實現...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題:擠去價格「水分」 完善產品標準——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實現破冰新華社記者張泉如同藥品一樣,高值醫用耗材的價格廣受關注。心臟支架、起搏器、人工關節……這些高值醫用耗材給患者帶來康復希望的同時,也因價格較高造成不小的經濟負擔。
  • 高值耗材治理加速醫療市場結構調整
    隨著高值耗材全國集採的正式落地,作為首個納入國家集採的耗材品種,心臟支架的價格再次重演了藥品集採的下降幅度。不過,集採只是高值耗材改革的重要一步,面向高值耗材的治理將是全方位的,未來發展的趨勢可從2019年發布的《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中一窺端倪。
  • 耗材最高降價94%:強生、史賽克、威高...|血液透析器|耗材|強生|...
    11月14日,淄博市醫保局發布《淄博-青島-東營-煙臺-威海-濱州-德州七市採購聯盟關於部分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現場議價結果的公示(三)》,公示本次帶量採購結果。本次帶量採購產品包括93家企業骨科創傷10大類產品和血液透析8大類產品,將覆蓋七市所有開展骨科創傷和血液透析業務的二級及以上600餘家醫療機構。據了解,預計到2020年1月,患者將用上此次集採降價後的中選產品。
  • 五省區市首次集採,藥價最高降83.54%!高毛利」金身不...
    在此之前,國家醫保局剛剛發出的《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檢測的通知》(簡稱《通知》)顯示,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主要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品類。該消息一經傳出,引發市場的高度關注。
  • 帶量採購戳破進口高值耗材高價泡沫
    早在2017年,中山大學第七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秦鑑就曾公開表示,「國內醫用耗材價格太高,是國外耗材的3~5倍。高值耗材可降價空間背後是不健全的醫療體系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除了海外生產商或國內經銷商定價過高外,進口高值耗材巨大降幅空間的背後是不健全的醫療體系。不同於藥品,高值耗材除醫院外幾乎無其他銷售途徑。
  • 一個支架一條華子錢,接下來輪到什麼耗材?
    2018年11月開啟了藥品的4+7,,2020年的11月份高值耗材帶量落地,不過別急後面還有中成藥和生物製劑呢。這「四胞胎」都跑不掉,大哥是化藥、二哥是高值耗材、三哥是中成藥、四弟就是生物製劑了。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 威高股份:結構持續優化,高值推動未來
    廣發證券11月16日發布對威高股份的研報,摘要如下:收入和利潤結構持續優化,高值耗材佔比過半。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通用醫療器械收入佔比由2017年的66.9%下降至48.4%,分部溢利佔比下降至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