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AbsorbGT1停止銷售對公司NeoVas申報影響有限,可降解支架發展趨勢不可阻擋:9月8日,美國雅培公司宣布停止第一代生物可吸收支架(AbsorbGT1)的銷售,全球可吸收支架的探路者選擇暫時退出舞臺。我們認為,雅培本次終止AbsorbGT1的銷售,僅是商業上的選擇,與技術本身無關,長期來看可降解支架替代金屬支架的行業趨勢並未改變。雅培Absorb支架2010年在歐洲上市,2016年在美國上市,合計銷售額預計在15億美元左右,僅佔雅培血管器械業務7年來收入總額的7%,作為雅培苦心經營多年的劃時代產品,這一銷售業績並不樂觀,並且,由於臨床數據上的瑕疵(早期實驗設計的因素,作為探路者所必須承擔的風險)以及FDA黑框警告等事件因素,該產品始終處於學術界、產業界輿論的風口浪尖,公司形象維護壓力巨大。整體來看,Absorb支架生產成本高,推廣費用大,但未能帶來相應的投資回報,從商業角度來看,AbsorbGT1留在市場上的意義已經微乎其微。因此,技術層面上來說,預計AbsorbGT1停止銷售對樂普NeoVas的申報影響有限,可能審批周期會受事件催化有所拉長,但可降解支架的發展前景仍是樂觀的,並且隨著雅培的暫時退出,競爭格局顯著優化,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了彎道超車的契機。
「PSP」置入技巧和充分的醫生教育是解決可降解支架不良事件的關鍵,汲取雅培經驗,公司有望在探路過程中走得更遠:「PSP」置入技巧是(1)球囊預擴張(2)選擇合適血管尺寸(3)高壓後擴張)三種臨床操作的總稱,對解決可降解支架的靶病變失敗風險意義重大。可降解支架相比金屬支架缺少永久支撐作用,未貼璧部分溶解後,內皮的脫落可能導致遠期風險的發生。因此,「PSP」技術與可吸收支架的遠期預後密切相關。ABSORBII和ABSORBIII研究中,分別有19.1%和18.3%的小血管應用(2.25mm以下),後擴張的比例不到70%。完全PSP植入的比例僅有10%,這被普遍認為是導致不良事件發生率提升的關鍵因素。ABSORBIII2年期數據排除小血管因素後,靶病變失敗率與XIENCE支架未見顯著性差異。而在TCT官網披露的ABSORBIV最新研究結果中,降低小血管置入、提高後擴張比例後,1年期數據結果良好。總結來看,可降解支架未來的使用註定不只是現有金屬產品的迭代,由於其降解特性,在臨床的操作質控、醫生的培訓教育方面還有大量工作要完成。受益於雅培前期經驗教訓,樂普NeoVas支架在實驗階段已有條件充分考慮相關因素,有望在可降解支架的探路過程中走得更遠。
高值耗材價格談判整體來看利大於弊,有望成為Nano支架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的催化劑:9月7日,衛計委發布《關於開展國家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談判企業申報工作的通知》,將冠脈支架系統納入談判試點品種。這次事件並不孤立,早在2004年,衛計委便在八省市啟動過高值耗材集採的試點,2008年亦有過嘗試,從結果來看,造成支架產品的小幅降價對公司業績影響並不顯著,而像2012年大幅度的行政強制降價我們認為基本不會再次出現(Partner從10800降至8040元);另一方面,既然是談判,降低價格所換取的是更廣闊市場的準入通行證,公司目前正值Nano支架替代Partner的關鍵時期,受制於各省招標進度,Nano進駐各省市場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本次談判有望成為高毛利Nano支架加速替代先代產品的催化劑;再者,從報表收入來看,公司支架平均出廠價僅4000元左右,渠道加成較高,本次談判有望直接帶來集採訂單,渠道商話語權減弱,渠道利潤有望成為終端降價的緩衝墊。綜上,我們認為,本次支架產品集採價格談判預計降價幅度會在合理範圍,出廠價影響預計較小,Nano市場有望進一步做大,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龍頭價值愈發凸顯。
投資建議:NeoVas可降解支架獲批時間預計有所後延,前期推廣力度增大預計帶動銷售費用率短期上升。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9年收入增速分別為28.79%、30.21%、31.24%,EPS分別為0.52/0.68/0.91元,相對當前股價,PE分別為44X、34X、25X。維持買入-A的投資評級,未來12個月目標價為27.00元。
風險提示:可降解支架審批進度不達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