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風雲藥談,ID:FYYTZTJ】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朋友圈和微信群兩大熱點新聞,一個是建國同志和燈哥的事,一個就是支架價格「擊穿」的事了,一個很遠一個很近。
2018年11月開啟了藥品的4+7,,2020年的11月份高值耗材帶量落地,不過別急後面還有中成藥和生物製劑呢。
這「四胞胎」都跑不掉,大哥是化藥、二哥是高值耗材、三哥是中成藥、四弟就是生物製劑了。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按著70%的量有107萬個,也就是說全國心臟支架的總量大概在150萬+以上,4+7或者說國採的省錢效果沒有這次的「支架集採」效果明顯。
1、化藥可做院外:1-3批的化藥集採基本上是以口服製劑為主,阿託伐他汀、阿卡波糖等等院內受阻院外開花,開始心臟支架要是院內不能開花,院外那是一片荒漠鹽鹼地,是不可能有市場的。
2、降的真狠:高值耗材也好、低值耗材也罷,包括IVD、圍術期耗材、常規醫用耗材等這麼多年也算是「一座金礦」。
現在醫保局要動動這座金礦,化藥國採平均降價50%+,高值耗材一降就玩90%的降幅,並且這是普遍性的。
可見,化藥集採開了一個相當不錯的好頭啊。
3、後面什麼耗材在瑟瑟發抖?:
第一種:IVD--這個就多了去了。
IVD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現在的醫院創收最大的來源算是IVD吧,如果IVD之類的集採醫院就真沒有的賺了,還給「結餘留用」?
現在IVD的集採爭議還是很大啊。
第二種:骨科---這個集採怎麼解決跟臺的問題?估計就是鋼釘之類的?
第三種:血透耗材?---血透類的是全民醫保的產品,這類企業本身就不是很多,降價會不會達到支架的程度?
第四種:圍術期類的耗材產品?這類產品也是參差不齊,貴的貴、便宜的也很便宜,這類產品主要是結合DRG,因為DRG主要影響的就是手術住院患者居多。
第五類:其他
未來地方聯盟性、省採的開展會比國採來的更快!!!!!這個是要重點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