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之初,當考古學家挖開金沙遺址的一個祭祀坑時,看到了神奇的一幕:這裡堆滿了象牙,有八層之多。更令人驚訝的是,祭祀區還有很多,有整根的象牙,還有切割過的各種象牙飾品。
在各種史前遺址中,象牙並不少見,不過大多是牙雕藝術品,像金沙遺址這樣完整的、沒有加工過的象牙並不多見。在金沙遺址之前的三星堆遺址中,目前已有80多根完整的象牙出土,金沙更多達100多根,成為世界上出土完整象牙最多的遺址。
今天並不產大象的成都平原上,為何會擁有如此之多的象牙呢?
經鑑定,這些象牙全部來自亞洲象。於是有學者認為,金沙的象牙是「進口貨」,是隨著商貿交易從南亞東南亞一帶運過來的。但在那個交通極其落後的年代,要多大財力和物力,才能把數以噸計的象牙,陸續從遙遠的地方運到四川呢?
更合理的解釋是,這些象牙乃是「本土製造」。現在沒有象的成都平原,當年曾象群遍地。
這種推論,與金沙遺址古代環境的研究不謀而合:那時的成都,屬於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溫暖溼潤,水草豐茂,正是大象的樂園。而在先秦典籍《山海經》中就寫到:西南有巴國,又有硃卷之國,有黑蛇,青首,食象。可見當時的成都平原盛產大象。
以上內容選自《中華遺產》雜誌,最新一期是四川專輯,關於古蜀神話、關於蠶叢及魚鳧、三星堆縱目青銅人、金沙遺址太陽神鳥等,都有詳細分析。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的「了解更多」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