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並非只是體現在食材不同,在食具方面也有很大區別。譬如,在咱們中國的餐桌上,筷子、勺子是常見的餐具,在老外的餐桌上,刀叉是常見的餐具。隨中西飲食文化的交融,老外們也逐漸被中國大廚的手藝徵服,逐漸愛上了中餐。在中餐享受過程,老外們忍不住疑問,既然森林資源那麼寶貴,為什麼不用鋼製筷子來代替木製筷子?這樣一來可以拯救更多的樹木。
為什麼中國人很少用鋼製筷子?老外還是有一些誤解的地方。因為中國人的筷子是竹子為原料,並非是樹木。眾所周知,竹子是一種生命力很強且生長周期很快的植物。據相關的植物學研究資料顯示,某些竹子品種的生長速度,一天就可以達到1米的生長高度。按照目前中國筷子的生產速度,目前的竹子的種植產量完全是能夠供應支持得上,並不會造成資源緊缺,影響自然資源平衡的問題。
中國人不使用鋼製筷子,是因為使用起來不順手。因為鋼製筷子的自身重量較重,且表面比較光滑,很多中國人都掌控不了。一如咱們中國人的菜餚,豌豆、青豆、粉條等,要想通過鋼製筷子夾起來就很費勁了。
再有,老外喜歡的西餐,大多是生冷食物,用鋼製筷子到無所謂。但是咱們中國人都是熱菜,尤其是喜歡煲湯、燙火鍋,鋼製筷子的傳熱性很強,如果是用鋼製筷子來燙火鍋,估計嘴巴立刻變為「香腸嘴」。綜上鋼製筷子的這幾個缺點,木製筷子能夠很好的解決,它質量輕便、不具有傳熱性、易於清洗、價廉物美,自然成為了中國人筷子材質的首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