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鍛鍊學習意志

2021-01-13 中考網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鍛鍊學習意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個人的意志直接影響其事業的成績,然而,意志常常與困難同在,並在困難面前突顯。教學中要經常設計一些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或練習,讓學生通過一定的心智努力,在探索與思考中解決問題,但要注意問題的難度應適中,太難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太易又不能鍛鍊學生的學習意志。例如有的學生患得患失,怕失敗而不敢參與學習競爭,教師就要經常提醒或要求他們將精力集中在學習活動的本身,不要過多考慮後果;對那些對學習抱無所謂態度的學生,要提醒他們常常想一想學習對自己未來的作用;有的學生在學習中易受外界影響而分心,就應訓練自控能力,可以採取運用五官或身體各部分參與學習的方法,如在閱讀的時候,不僅用眼,而且可用手指劃劃、用筆寫寫或用口念念;在學習中冒失草率,馬虎應付的,就要培養自己沉著與耐心的品質。

  相關推薦: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報名時間匯總

  2021年全國各地中考體育考試方案匯總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時間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數學學習攻略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數學學習攻略,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細心地發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學對概念和公式不夠重視,這類問題反映在三個方面:   一是,對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對概念的特殊情況重視不夠。
  • 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數學定理的學習方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數學定理的學習方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數學概念的學習方法:   ①讀概論,記住名稱或符號;   ②閱讀背誦定義,掌握特性;   ③舉出正反實例,體會概念反映的範圍;   ④進行練習,準確地判斷;   ⑤與其他概念相比較,弄清概念間的關係。
  • 初中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需要重視的七個方面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需要重視的七個方面,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初中數學知識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易學,但是如果不求甚解,就會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同時也容易積累知識盲點,大家試想一下,如果100分的試卷每次考試都在90分,那就說明每次複習總有10分是不會的,如果積累的時間長了會越來越多,因此,掃除知識盲點,學好初中數學就要重視以下一些內容。
  • 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學好數學必須知道的兩大因素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學好數學必須知道的兩大因素,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數學學習我們需要關注以下兩個主要因素:   1、數學課程標準的變化;   2、歷年中考試題中展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特點。
  • 北師大七年級上冊數學的學習內容,重點關注以下幾個章節!
    北師大七年級上冊主要內容為:有理數及運算、整式及其加減、一元一次方程、基本平面圖形、豐富多彩的圖形世界、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目錄如下所示:初中新的起點:有理數及其運算初一階段同學們要學習新的內容,就是有理數及其運算,這是整個初中高中數學學習的基礎.有理數的概念及分類與後期八年級所學無理數對應
  • 小學數學各年級學習規劃以及重點
    對於小學生來說,各個年級數學學習重點和要求是不一樣的。 一、二年級又稱小低年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計算是關鍵,除了知識類的學習,興趣也十分重要更注重的是學習習慣的養成。要懂得學會預習和複習、書寫也要規範,需要多練習口算;三、四年級又稱小中年級。
  • 2021初中七年級物理學習方法:公式學習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物理學習方法:公式學習,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公式學習——物理鑰匙   每一個公式都有一定的適用範圍,不能亂用,每一個字母都有著特定含義,需要理解:   例如p=F/S中「S」指兩物全接觸的公共面積,這個公式既適用於固體,也可適用於液體和氣體,而p=ρ物gh來說適用範圍就更小,只適用規則固體物體放在水平面上產生的壓強。
  • 2021初中七年級物理學習方法:物理學習的壞習慣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物理學習方法:物理學習的壞習慣,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 課堂上不認真聽課   基礎知識主要來自於課堂學習,而課堂效率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課上是否認真聽課,倘若上課開小差,就很容易錯過某個重點知識的講解,導致課下花費很多時間去理解。   2.
  • 2021初中七年級物理學習方法:規律學習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物理學習方法:規律學習,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規律學習——物理關鍵   物理規律是人們通過長期努力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重要結論,必須深入領會,加強理解,為了幫助記憶,我們通過口訣方式歸納如下:   1、彈簧秤原理:彈性限度是條件,伸長縮短很關鍵,變化包括兩方面,外力可拉也可壓。   2、慣性定律:不受外力是條件,保持勻直或靜止,平衡效果合為零,相當沒有受外力。
  • 學好初中數學,請培養孩子這四方面的學習方法!
    進入中學後,科目增加、內容拓寬、知識深化,尤其是數學從具體發展到抽象,從文字發展到符號,由靜態發展到動態……學生認知結構發生根本變化。大多小學畢業生還未脫離教師的「哺乳」時期,因此教會初一學生數學學習方法比學初中數學知識更重要。學會學習數學的良好方法,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鬆。
  • 2021年初中八年級數學學習方法:複習方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數學學習方法:複習方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複習方法   (1)複習筆記和捲紙。對學習的內容務求弄懂,切實理解掌握。不能僅停留在把已學的知識溫習記憶一遍的要求上,而要去努力思考新知識是怎樣產生的,是如何展開或得到證明的,其實質是什麼,應用它如何拓展加寬等。
  • 七年級數學思維導圖,你能通過這6幅圖學好七年級數學嗎?
    我們將要學習七年級數學下冊,對於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要學哪些內容?怎樣學好七年級下冊數學呢?我想這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兩個問題,讓我用6張圖告訴你答案。我們首先學習「相交線和平行線」,這章我們將對相交、垂直、平行、平移等知識有深入的了解,我們會發現生活中許多問題都可以用這些知識來分析與解決。
  • 2021初中七年級物理學習方法:分類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物理學習方法:分類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 七年級數學,寒假自學平行線階段性訓練③,學習貴在專注,非死學
    要想學好數學,基礎概念一定要記得非常清楚,當然基本圖形也是如此。幾何學習的基本流程:定義、判定、性質、定理和公理。按照這個流程去記憶所有的幾何學習都很適用,特別是對於自主學習的同學。,隨著以後時間的推移要學會用腦袋去想,去產生動態變化,這個主要就要考察學生的變通,否則後面的幾何學習越學越死。
  • 七年級數學,寒假同步學習如何用好教材,發揮它應該有的價值
    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七年級下冊的內容。今天起,我會以一個自學者的角度,零基礎的情況下,咱們如何把教材用好,做系列的講解。人教版:七年級下,平行線與相交線,首先我們先學習相交線這個部分。教材中第1-10頁,這個作為我們寒假學習的起點,我是這樣來思考的。不要貪多,每天一點點,先弄清楚這些教材中的基礎原理,我們會事半功倍。
  • 七年級下冊數學,第16課時,有序實數對主要學習這些內容
    直角坐標系是七年級下冊內容,它是今後學習函數的基礎。這次課跟大家介紹下這章的第一節——有序實數對,學好它主要學習這些內容。根據有序數對判斷位置是要掌握的內容之二,解此類題先要弄清區域定位法中字母及數字各自表示的含義,再用已知的表示方法來確定相關位置。本題首先給出的是表示文化宮和體育場的位置,即D2區和C4區,這就確定了本題中表示建築物位置的方法,即字母表示列數,數字表示行數.故填A3,D5。
  • 高一數學特點及學習方法
    原標題:高一數學特點及學習方法 高中一年級是數學學習的一個關鍵時期,從初中剛剛升入高中,多數高一學生反映高一數學難、上課聽不懂,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是有很大差異的,很多同學對高中數學的特點學不得法,從而造成成績滑坡。
  • 競出能力,算出精彩|定州市開元學校七年級舉行數學競賽
    為了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學生學科能力,檢測學生數學計算學習情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數學思維、數學計算速度和計算正確率,12月29日晚上,定州市開元學校舉行了七年級數學競賽。競賽是時間的競爭,是實力的較量,他們比速度,比技巧,比思維,感受數學的奧妙。
  • 七年級下冊數學,二元一次方程學習指南
    根據七年級上冊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設勝x場,則負(10-x)場,依題意可得:2x+(10-x)=16。還有其它方法嗎?由問題知道,題中包含兩個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勝的場數+負的場數=總場數,勝場積分+負場積分=總積分. 若設勝的場數是 x,負的場數是 y,則這兩個條件可以用方程表示:x + y=22,2x+y=40。
  • 七年級數學每天學,相交線應該像這樣學習,初中數學才能學好
    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課堂致力於考點歸納,解題方法和學習方法總結,為中學生學好數學努力!相交是平面內兩直線位置關係的一種情況,也是「空間與圖形」所要研究的基本問題。學數學離不開觀察、猜想、論證這樣的過程,通過直觀和測量可以猜想對頂角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