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市場三要素:勢能、負荷、場域(二)

2020-11-23 人人都是..

知識服務是知識服務者與知識消費者共同構建的一個學習生態,知識服務者與消費者也是知識服務市場的兩大核心角色,單純的分析服務者或消費者都未免以偏概全。這裡將其作為一個整體,按照知識學習的閉環流程來分析,梳理出核心的三大要素,即學習勢能、知識負荷與學習場域。本文為第二部分,enjoy~

下面將分別予以詳細介紹:

  1. 學習勢能(為什麼學:WHY/WHEN):認知、價值觀、情緒
  2. 知識負荷(學什麼:WHAT):熵值小、路徑短、吸收快
  3. 學習場域(如何更好的學:HOW):具身環境、交互網絡、學習深度

二、知識負荷

知識負荷是指在知識傳遞過程中,所傳遞知識的複雜性,和學習者獲取以及消化吸收知識的難易程度。

知識的共享和傳播就是一個信息傳播的過程,知識的傳遞是以各種信息為載體的,是隨著信息的傳遞而傳遞的。各種知識以信息的形式由知識擁有者向知識接受者傳遞,達到知識擁有者與知識接受者之間的知識傳播,這是知識傳授的基本過程。

這裡把知識負荷分內以下幾項,資源的優質程度(熵值大小)、獲取渠道的便捷度(路徑長短)、消化吸收速率(吸收快慢),以下將分別對各項目標予以分別介紹。

1. 信息/知識熵值大小

此熵值大小不是用來描述資訊理論中信息概率不確定性的大小,而是藉助物理世界熵的本源定義,即用來描述物質的混亂無序的程度,熵減即是物質越結構化越有序的一種狀態。這裡用熵值大小來指代信息或知識所描述的世界本源規律的結構化程度,熵值越小,代表知識信息越有序、越結構化、對世界的認識和了解就越清晰越簡潔越全面。

人類科學發展史就是人類所掌握的信息或知識熵值不斷減小的過程,從天圓地方到宇宙大爆炸,從上帝造人到生物演化,從刀耕火種到信息科技,人類對世界的了解和認知的深度和廣度,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前進和擴展著。而教育就是在傳承人類的認知精華,為師者所講授內容知識熵值的大小,就代表了其在該問題或領域的認知度與專業度。

真實、準確、反應客觀規律,不是主觀經驗,而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客觀知識規律。好的老師首先是對內容負責,經得起客觀的實踐檢驗。其次在真實準確的基礎上要看知識的結構化程度,以及知識的層次和深度。

比如學習經濟學,會講解經濟學理論和概念是一個層次,用經濟學理論靈活闡釋現實問題是另一個層次,將經濟學理論和數學、物理學、社會學等其他理論融會貫通,總結出底層邏輯,並用該底層邏輯闡釋社會生活中的更廣泛問題,則是上升到智慧的層次。

層次的不同,核心是認知結構化水平的差異,概念是點狀,靈活應用則是網狀。除了直接授課,知識熵值的大小還更多的體現在對學生問題的解答和交流上,熵值低的高手在知識的場景性和開放性的理解和應用上顯然更得心應手,也更容易讓學生觸類旁通。

2. 信息/知識路徑長短

知識負荷變革的方向之一,是努力降低因篩選和獲取吸收某類知識內容而產生的時間和精力成本,縮短獲取路徑。也就是知識的易得程度,這是一種顯性成本,因為它衡量的是知識獲取方為了獲取知識,所需要付出的時間、金錢與精力,以及知識服務方所期待的報酬與回報。

知識的生產、流通、傳播都是屬於知識供給側,傳統這種供給側流程都有中心化機構如出版社等把控,傳統出版社是把知識匯集成書與讀者發生連接,更高效率的方式是人與生產知識者直接連接,降低知識流轉時間、提升知識流通效率。

未來會把整個知識服務和連接流程解構,瞬時交互,瞬時傳播,彼此賦能,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知識負荷。我們現在經常見到的知識變現的自媒體便是某種形式的解構結果。

這裡將知識獲取路徑解構為以下三個部分,分別是學習門檻最小化、學習效率最大化、學習方式便捷化。

  1. 學習門檻最小化:費用、時間及精力成本的降低,如降低傳統學習門檻、等級、制度、費用等等;
  2. 學習效率最大化:快速互聯,學習者與授課者、以及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交流互通的便捷性,提升連接的效率及質量;
  3. 學習方式便捷化:多元化學習場景的支持,如對學習者場景化、碎片化精力和時間的充分利用。

當代學習技術及網際網路的發展,就是不斷縮短普通大眾學習者與傳授者的連接路徑,從線下一對一的連接,到線上一對無數人的連接,從傳統課堂少數個體的連接到網絡自由互聯。可以說,未來任何有學習意願的學習者,面臨的首要場景將不再是學習資源的短缺,也不是師資的短缺,而是自身時間、精力及自控力的短缺。

3. 信息/知識吸收快慢

心理學家把我們可能面對的學習內容分成了三個區: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

即學習者頭腦中的知識體系及知識架構與所學知識內容的相關程度,相關值太高,代表自己越熟悉,這就屬於舒適區,學習起來則太容易。相關值太低,代表自己對知識越陌生,相應區域就屬於恐慌區,內容太難,想要學得該知識就要付出最大的學習能量,同等學習力下,學習效率就比較低。

所以最佳選擇是要在兩者中間一個特別小的學習區裡學習,這對於你,是「最優學習區」。

從資訊理論的角度上來說,上面三個區域劃分,說的都是「舊信息」與「新信息」的配比。然而,這個配比多少合適呢?

相關值中等偏高的時候,難易相雜,熟悉的內容佔多數,夾雜部分不熟悉的內容,這樣的學習內容學習質量最高。有個研究給出了一個神奇的答案,說這個問題有精確解:這個數值是15.87%。

也就是在學習過程中最理想的學習內容是熟悉的佔到85%,不熟悉的佔到15%,這個時候的學習效果是最佳的,吸收效率最高。最能觸發有深度的思考,調動思考的頻度。

自古以來,先賢的教育學習方式從來都是一對一的諮詢指導,老師針對每個學生的認知階段進行專屬的指導幫助。孔子弟子三千,學生的知識、智能、學習態度都各不相同。如顏回、子貢的接受能力較強,像高柴、曾參的智力較差。但經孔子的教育,最終都成為孔子最好的學生。

所以,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很大程度上在於個體的認知階段及問題能否得到針對性的指導與幫助。是故選老師不在於選貴的、高大上的,更重要的是選合適的,能對學生的學習階段及水平能夠了如指掌並能提供針對性的指導。

以上的85%原則的運用就是基於老師對學生學習及認知水平的掌握和了解,並在其基礎上提供適合學生的85%的熟悉的內容,把15%不熟悉的內容夾雜在熟悉內容之中,做到潤物細無聲,這是真正優秀的老師的不二法門。

如得到薛兆豐的經濟學課,把高深專業的商學院經濟學課通過通俗易通的萃取提煉,把經濟學內容依據大眾認知水平融匯到85%的最佳學習區中,將經濟學課以最通俗易通的解釋和說明傳授給大眾,目前已經成為得到最受歡迎的課程系列之一。

同上,得到就是利用這樣的邏輯,邀請行業專家名師,打磨課程內容完成在線授課,將內容打磨至大眾認知內容85%的最佳水平,即同時滿足了熵值小、路徑短、易吸收三個要素。將知識負荷降低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得到課程之所以能火爆網絡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是基於目前日益碎片化世界的學習需求,人們的時間及精力都極其的稀缺,相對應人們學習過程對知識負荷的要求會越來越低。當你想要學習某一知識主題,無論是選擇閱讀一本書,還是在線聽課、學習網絡課程,還是參加主題講座、培訓班、訓練營,學習活動的知識負荷越低,學習吸收效率就會越高。

相對應的,作為教育機構及知識服務者來說,首先是努力打造所教授內容的乾貨度、精品度,降低知識內容的熵值。採用多種方式讓老師或內容體系與學生進行多方位的互動和接觸,降低傳播路徑;最後一定要做好自身定位,研究好用戶群的用戶畫像、知識特徵及認知等級,以85%原則做好內容及教授服務。

相關閱讀

知識服務市場三要素:勢能、負荷、場域(一)

 

作者:伍修,微信:mytx321

本文由 @伍修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知識服務的未來(一):學習的本質與特徵
    可以說未來的競爭將是學習能力的競爭,知識所發揮的價值將達到最大化。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將知識在歷史中所起的作用,做過三個革命階段的劃分。第一階段,知識運用於生產工具,稱之為工業革命。第二階段,知識運用於工作之中,稱之為生產力革命。第三階段,把知識用於知識自身,稱之為管理革命。三次革命的結果是人類用一個世紀創造的財富,是之前18個世紀的總和。
  • 場域理論
    布迪厄的場域概念,不能理解為被一定邊界物包圍的領地,也不等同於一般的領域,而是在其中有內含力量的、有生氣的、有潛力的存在。布迪厄研究了許多場域,如美學場域、法律場域、宗教場域、政治場域、文化場域、教育場域,每個場域都以一個市場為紐帶,將場域中象徵性商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聯結起來,例如,藝術這個場域包括畫家、藝術品購買商、批評家、博物館的管理者等等。
  • 健全基礎性制度 培育數據要素市場
    依託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型基礎設施和技術,數據要素可以從多個維度推動實現生產效率的提升。數據要素能優化企業生產流程,促進企業間資源高效優化配置,促進產業鏈協同,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能幫助企業精準把握用戶需求,促進供需有效對接,提升服務水平。  另一方面,用好數據要素可降低市場運行成本、提升宏觀經濟治理效能。
  • 用設計服務產品,福特中國「勢能美學」概念裝置亮相廣州車展...
    用設計服務產品,福特中國「勢能美學」概念裝置亮相廣州車展視頻地址:用設計服務產品,福特中國「勢能美學」概念裝置亮相廣州車展猜你喜歡用設計服務產品,福特中國「勢能美學」概念裝置亮相廣州車展 設計紮根中國的意義,遠不只服務銷量這麼簡單 作為全球最大、最重要的汽車市場,中國大陸的銷量會直接影響一個品牌的全球銷售成績,因此,在中國進行本土化的產品開發成了每一個全球品牌都十分重視的事。
  • 永動機發明「三要素」,掌握了就快點去申請專利
    說到永動機,各路牛人高手發明的永動機千千萬,但總結起來,主要有三個要素。不具備三要素的,一般都是「假」的永動機,比如下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錯在哪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互相抵消的。第一要素,摩擦要小。這是必須的,否則演示起來很快就停擺。第二要素,要有能量轉化。
  • 認知負荷
    認知負荷理論是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約翰·斯威勒(John Sweller)於1988年首先提出來的   認知負荷理論假設人類的認知結構由工作記憶和長時記憶組成
  • 《重力勢能》說課稿
    (過渡)基於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按照新課程標準,又結合高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學生能用計算式計算物體的重力勢能。(2)理解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變化之間的關係,知道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
  • 40年特區深圳再出發,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勢能
    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勢能,打好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攻堅戰,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率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一是以主陣地作為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 長三角智庫:集聚一體化發展的創新要素 | 三個地·理論周刊
    資料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的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且把創新擺在「十四五」各項規劃任務的突出位置,為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創新驅動發展強調經濟增長依靠技術、人才、知識和信息等創新要素的投入,特別強調通過技術創新與組織方式的變革所帶來的全要素生產率提高,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進而實現經濟內生增長。由於科技創新是創新的基礎,在各類創新中居於核心地位,因而集聚創新要素開展高層次科技創新,成為長三角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應有之義。
  • 我國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日趨成熟與電能量市場耦合將更緊密
    未來電力輔助服務的發展方向有三個:一是品種越來越多元,對系統爬坡、系統慣性等新型輔助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二是與電能量市場耦合將更緊密;三是電力系統運行對輔助服務的需求無論數量還是品種都將有所提高,因此輔助服務的整體成本也將有所上漲。今年以來,各地完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步伐不斷加快。
  • 9個負荷計算的入門基礎知識,分享給大家,新手入門電氣設計必備
    負荷計算是電氣設計人員必須掌握的一本必修課,選導體、設備還有保護開關的選擇,電網系統分析,都離不開負荷計算的內容,為此小編特意總結9個負荷計算的入門基礎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在工作和學習中作為一份參考。電氣設計在線教學狄老師!(1)什麼是負荷計算?
  • 【燃燒三要素】
    其中,可燃氣體如:煤氣、天然氣、石油液化氣、沼氣、氫氣、甲烷、乙炔等;可燃液體如:汽油、煤油、柴油、乙醇、甲醇、植物油等;可燃固體如:木材、棉花、紙張、煤炭、橡膠、塑料、鉀、鈉、鎂、鋁、鈣、磷、硫磺、松香等,均屬可燃物質。 (二)助燃物質 凡是能幫助和支持燃燒的物質,都叫做助燃物質。
  • 《重力勢能》教學設計
    《重力勢能》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說出什麼是重力勢能,能用公式表示重力勢能,知道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2)能用重力勢能的公式進行計算。【過程與方法】通過類比功的概念推導重力做功與路徑的關係。
  • 《重力勢能》答辯題目與解析
    《重力勢能》答辯題目與解析一、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的關係?【參考答案】答:重力是保守力,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重力做功是重力勢能改變的量度。二、重力勢能中,數值前面的正負號代表什麼?
  • 無線Heat Map場域是怎樣一情況
    無線Heat Map場域是怎樣一情況 維庫電子市場網 發表於 2019-09-09 11:54:26 在物聯網時代,所有裝置幾乎都將透過無線技術連接上網。
  • 初中物理知識精講:重力勢能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含實驗題)
    【學習目標】掌握重力勢能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學會比較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知識點睛】1. 物體由於高度所決定的能,叫做重力勢能。2. 物體的質量越大,高度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經典例題】例1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二下冊力學知識精講》-16動能和勢能-重力勢能在探究「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讓不同質量的鐵球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撞擊沙坑,根據比較撞擊沙坑後留下的印痕深度進行探究,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實驗過程中既用到了轉換法,也用到了控制變量法B.
  • 一雲一庫六鏈:西安推動硬科技技術要素市場創新發展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孫海鷹、中國技術交易所總裁郭書貴、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研究所所長何基報、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執行總裁鄒叔君、浙江省科技評估和成果轉化中心主任王一琦分別圍繞提高科技和創新要素配置效率、現代技術要素市場建設、技術市場與資本市場協同發展、以市場為導向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要素市場發展機制等方面作主題報告。
  • 初中物理《動能和勢能》 說課稿
    本節課充分讓學生自主探究動能和勢能的影響因素,調動其學習主動的性的同時,提升實驗操作能力和嚴謹認真的鑽研態度。二、說學情(過渡句:合理的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因此要切實做好學情分析,理解學生。三、說教學目標(過渡句: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學會會學和樂學三個維度,所以我確定了如下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能量的概念;知道動能以及影響其大小的因素;知道常見的兩種勢能及其影響因素;能夠利用動能和勢能解釋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問題。
  • 發改委、能源局發布34個省級電網典型電力負荷曲線
    (二)鼓勵市場主體及時、高比例籤約。建立和完善中長期合同籤約履約的激勵機制,對2020年度中長期交易履約比例以及2021年度中長期交易籤約比例達到要求的用戶側市場主體,可優先安排合同轉讓、調整,部分減免偏差考核費用等。(三)保障未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經營性電力用戶用電。
  • 向一個生生不息場域開放的真正意義
    因為如果你這麼做的話,你會把你的中心和心智同時都放在問題上,而切斷了與所有其它事情的連結。因此,要把一個問題轉換為答案,就必須把注意力延伸超越這個問題的本身,向一個更寬廣的場域和資源打開。這個方法一開始是為了治療創傷而發展出來,但後來也被擴展延伸到其他領域。在最初的版本中,個案會向創傷記憶的三個面向去做同頻——包括腦中的意像、身體的感覺以及跟負面的內在自我對話(比如:「這一切都是我活該」)。他們保持這三個情境,同時當治療師的手在他們的平行場域中移動時,個案用眼睛來追蹤治療師手部的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