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流行起奇葩風潮,戒多巴胺,專家說別瞎搞

2021-02-25 滬江英語

dopamine

n. 多巴胺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It's the latest fad in Silicon Valley. By reducing the brain's feel-good chemical known as dopamine – cutting back on things like food, sex, alcohol, social media and technology – followers believe that they can "reset" the brain to be more effective and appreciate simple things more easily.

這是矽谷的新風潮。通過減少大腦中使人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多巴胺(減少接觸食物、性、酒精、社交媒體和科技),擁護者們相信他們可以「重置」大腦,使其更高效,更容易欣賞簡單的事物。

Some even go so far as avoiding all social activities, and even eye contact.

有些人甚至避開了所有的社交活動,甚至避開了眼神交流。

The exercise, dubbed "dopamine fasting" by San Francisco psychologist Dr Cameron Sepah, is now getting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But what exactly is it? And does it work?

被舊金山心理學家卡梅隆·賽帕博士稱為「多巴胺齋戒」的這項活動,如今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但它到底是什麼樣的活動呢?它有效嗎?

As someone who studies the brain's reward system, I'd like to share my knowledge with you.

作為一個研究大腦獎勵機制的人,我想和你們分享一下我的見解。

Dopamine is a neurotransmitter – a chemical messenger produced in the brain. It is sent around the brain conveying signals related to functions such as motor control, memory, arousal and reward processing.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是大腦產生的一種化學信使。它在大腦中傳遞與運動控制、記憶、興奮和獎勵機制等功能相關的信號。

For example, too little dopamine can result in disorders like Parkinson's Disease, involving symptoms of muscle rigidity, tremors and changes in speech and gait. One of the treatments for Parkinson's is the drug L-DOPA, which can cros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and be converted into dopamine to help ease the symptoms.

例如,多巴胺過低會導致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引起肌肉僵硬、顫抖以及言語能力和步態的改變等症狀。L-DOPA是治療帕金森氏症的藥物之一,它可以穿過血腦屏障,轉化為多巴胺,幫助緩解症狀。

Dopamine is also important in the reward system in the brain. It is activated by primary rewards like food, sex and drugs.

多巴胺在大腦的獎勵機制中也很重要。它可以被食物、性和毒品等基本獎勵激活。

Importantly, the brain's reward system can "learn" over time – cues in our environment that we associate with potential rewards can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dopamine even in the absence of an actual reward. So just being in a sweet shop and thinking about sweets can activate our brain's dopamine.

重要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腦的獎勵機制還可以「學習」,例如,即使沒有真正的獎勵,但我們聯想到環境中潛在獎勵的線索也可以增加多巴胺的活動。所以,在糖果店裡,只是想著糖果就可以激活我們大腦中的多巴胺。

This expectation and anticipation of rewards is called the "wanting" in neuroscience language. As one of the main symptoms of depression is "anhedonia" – the lack of wanting, interest and pleasure in normally rewarding experiences – dysfunctional dopamine regulation has also been linked to this disorder.

這種對獎勵的期待在神經科學語言中被稱為「欲求」。抑鬱症的主要症狀之一是「快感缺失」也就是在通常令人滿足的經歷中缺乏欲望、興趣和愉悅感,而多巴胺調節功能失調也與這種疾病有關。

Some treatments for depression, such as the drug bupropion, are designed to increase dopamine levels in the brain.

一些治療抑鬱症的藥物,如安非他酮,就是為了增加大腦中的多巴胺濃度。

=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對於人感受快樂和欲望至關重要。

Nicotine indirectly causes a release of dopamine in the brain.

尼古丁會間接導致大腦中多巴胺的釋放。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cealert.com/dopamine-fasting-is-silicon-valley-s-latest-trend-here-s-what-an-expert-has-to-say?perpetual=yes&limitstart=1

編輯:梅園西牆的王半仙

翻譯:李然

詞彙量不夠?不會背單詞?

免費領取詞彙課程

↓ 掃描二維碼 ↓

馬上體驗

想要更多免費福利?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獲取

↓↓↓

相關焦點

  • 「多巴胺戒斷」漸成流行趨勢
    參考消息網1月15日報導外媒稱,「多巴胺戒斷」是一場有助於限制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運動,能夠幫我們緩解「數字成癮」。創新部門也不乏鼓勵節制使用其產品的企業。在這種現狀下,一種新的趨勢開始出現,恰恰也是始於大眾消費技術的搖籃——矽谷。這是一場革命性的運動,被人們稱為「多巴胺戒斷」,它甚至開始成為一種潮流,旨在減少人們對引發壓力的事物的消耗,例如使用社交網絡和技術設備。這種戒斷法還能使人戒除性癮和酒癮等,進入一種與世俗享樂無關的生活。
  • 這個矽谷流行秘方,專治「復工綜合症」
    在這個漫長假期裡,你是否也懷念起那些兵荒馬亂的工作日?你是否也對生活的突然失重不知所措? 宅在家裡的我們,刷手機、看視頻、打網遊,一方面享受著科技帶來的便利,另一方面又淪為科技的「傀儡」,把大部分時間浪費在手機/電腦屏幕上。
  • 火熱的美國大流行——逃離矽谷
    專家認為這不足以鼓勵各公司大規模的遷移。個體個人的稅收情況有著更大的不同,加州高收入者的所得稅稅率為13.3%,而在這方面極具競爭性的加州僅為0%。而且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政府財政收減少,還打算繼續提高對高收入人群的稅率。這意味著從加州搬到德州的高管將享受很客觀的薪水上的回報,更多的錢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德州不僅生活成本較低,房價也較為便宜。
  • 沒有多巴胺的一天,我都經歷了什麼?
    這就是我決定嘗試一天「戒多巴胺日」的原因。 注意:多巴胺本身並不是什麼壞東西。這是一種複雜的神經化學物質,影響著我們的動機、注意力以及決策。所以,多巴胺並不是壞蛋。真正的問題在於,一些人造的娛樂讓我們不自覺地濫用了多巴胺。
  • 吃甜食讓大腦分泌多巴胺,感覺到快樂?營養師:不如試試改吃辣
    之所以說吃甜食能讓人快樂,是因為有研究發現,吃了糖、蛋糕和冰淇淋等甜食之後,大腦會分泌出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物質。會給大腦發出信號,讓人感覺到開心愉悅。多巴胺真正的作用,是激活大腦中的「獎賞系統」,讓你對糖更加有渴望。  舉個例子,當你吃過糖之後,會被大腦的「獎賞系統」記錄下來。以後每次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多巴胺就會提醒大腦的「獎賞系統」,讓你想起上次吃糖時的感覺,渴望再體驗到這種獎勵。
  • 年少只知多巴胺,中年才懂內啡肽
    這次卻不一樣——從我開始冥想的那一秒鐘起,我的心就完全靜了下來。唯一一個每隔十到十五秒就會冒出來的想法是:見鬼,我真的有這麼平靜嗎?同時,我的大腦非常專注。在這一天中,我能有意識地把我的想法集中在我想要深度思考的一件事上——我的事業。
  • 養花種樹,就是七月最難熬,一個搞不好,幾年心血全廢掉,別瞎搞
    另外,七月時候很關鍵,因為溫度高,最好是對盆景植物啥也別搞。這個期間,做好澆水才是王道。首先,因為溫度高的緣故,水分蒸發較快。但是,卻也不能多澆,溫度高,盆內的環境也一樣,水多加上溫度高,就是悶熱了,容易悶爛了根系。所以,夏天時候的澆水,盆土偏幹點最好。
  • 多巴胺讓你愛音樂
    編者按: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無論你喜歡的是披頭四的流行音樂,還是貝多芬的鋼琴曲,人們熱愛音樂的原因都是由於大腦釋放的一種產生愉悅的化學物質
  • 多巴胺:大腦中的「戀愛化學元素」
    作為一名精神病醫師,我會說:陷入愛河的女性就像一個瘋狂的、沉迷的、充滿幻覺的癮君子。用最不浪漫的方式來說,愛慕只是用來選擇配偶的神經機制,是一種進化方式,能保證我們日思夜想的、沉迷的、追求的人不僅能為我們帶來最健康的後代,同時還能為嬰兒提供成長條件。大腦和身體精妙地合作,讓我們愛上某人,讓我們想要和這位受青睞的伴侶進行交配。
  • 專家:只要不超過「這數」,戒菸「無所謂」
    很多人明明知道抽菸對身體有很大的危害,但還是戒不掉。當然有覺悟一點的人會減少抽菸的量,認為自己每天少抽幾根煙,對身體的傷害就不會那麼大,人一天能承受幾根煙?專家:只要不超過「這數」,戒菸「無所謂」  相信大家都知道,尼古丁是吸菸上癮的主要原因,它可以迅速作用位於腦腹側被蓋區的a4b2受體,受體被激活從而釋放「多巴胺」,經常看醫學科普的人應該都知道,多巴胺就像「興奮劑」一樣,能夠讓人感到愉悅,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吸菸提神以及緩解壓力。還有一點,尼古丁會刺激交感神經,刺激內臟神經影響副腎髓質,釋放出腎上腺素。所很多人染上菸癮後,就難以戒除了。
  • 吸菸解乏的真正的含義是刺激你分泌多巴胺?
    「吸菸上癮,菸癮難戒」這是很多菸民常講的一句話。菸癮難戒掉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香菸中含有菸鹼,也就是我們學術中講的「尼古丁」,可能很多菸民們對於這種物質不大了解,那麼現在我就帶領大家普及一下。 這種現象也就是人們說的上癮。而吸菸後,吸入體內的尼古丁作用於大腦,刺激大腦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有研究表明,尼古丁會增加多巴胺在大腦中的水平,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負責快樂和幸福的感覺。所以吸菸者會感覺吸菸後渾身神清氣爽,倍兒舒服。尼古丁還可以激活大腦中的獎勵機制,這與其它藥物濫用如古柯鹼或安非他明是一樣的,儘管程度要更小些。
  • 多巴胺、藥物成癮和抑鬱症背後的表觀遺傳學秘密
    事實證明,大腦化學物質(如多巴胺)起著作用。另一方面,多巴胺是大腦獎勵迴路中起作用的神經遞質。當我們擊中賓果遊戲時,會欣喜若狂。幾乎所有的成癮性藥物,例如古柯鹼和酒精,都會增加多巴胺水平,而化學誘導的多巴胺獎賞會導致進一步的藥物渴望。
  • 全國戒網癮專家楊永信:電擊治療網癮是救人不是害人
    全國戒網癮專家楊永信:電擊治療網癮是救人不是害人時間:2016-08-24 11:26   來源:遊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副標題#e# 楊永信突然又出現在了我們的視線當中,原因就是這位用電擊治療網癮少年的專家依舊還在做著老本行。而現在全國戒網癮專家表示電擊戒網癮系救人,沒關門是因為政府支持。
  • 矽谷大佬的智慧:打破程序化思維的15條人生小語
    納瓦爾·拉威康特(Naval Ravikant)是著名的矽谷天使投資人,被稱為股權眾籌的鼻祖,創建了股權眾籌平臺AngelList並任CEO。他最為人所知的是投資了200家公司,包括Uber、FourSquare、Twitter、Wish.com和Yammer等多家「獨角獸」公司。
  • 多巴胺是如何讓我們對技術上癮的?
    他在去年11月在費城舉行的一次活動上說:「那種想法是這樣的,『'我們怎麼才能儘可能多地利用你的時間和有意識的注意力?』」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Facebook的架構師利用了「人類心理當中的脆弱性」,2005年辭職的Parker解釋說。當有人對你的帖子或照片點讚或發表評論時,他說:「我們就會……給你帶來一點多巴胺」。因此可以說,Facebook是一個建立在一種化學分子之上的帝國。
  • 山東戒網專家楊永信電擊治網癮惹爭議
    最近幾則網帖,把「全國戒網專家」楊永信的治療網癮模式拉到了聚光燈下。他在網癮孩子太陽穴或手指上接通電極,以電流刺激腦部的治療方式引起了極大爭議。 目前,有100多名孩子留在楊永信所在的山東省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網癮戒治中心接受這種治療,不能擅自離開。
  • 復古風潮 granny chic
    曾經流行的棒針衫、喇叭褲、回力鞋好像在近幾年又回到了我們的生活中。甚至我們小時候穿的蹬腿「健美褲」也重新成為時尚新寵。對,時尚界管這叫「復古」。也就是說,奶奶輩的人穿過的也可以很時尚。Granny chic(復古風潮)指將舊式衣物穿出時尚味道的流行風潮。老式的羊毛開衫、斜紋呢的中長裙還有肉色緊身褲頻頻出現在巴黎、紐約、倫敦和米蘭的T臺上。如今,這一時尚潮流已經走進了繁華商業街區。其他復古風潮單品還包括大眼鏡、類似矯正鞋的鞋子和花裙子。
  • 自己演奏的樂器自己做,「手作」風潮悄然流行
    近來,「手作」風潮在音樂愛好者中悄然流行,有人自己做簫,有人自己打磨一把小提琴,還有人花上一兩年時間斫出一張古琴……越來越多的人不僅在業餘時間學習演奏樂器,還嘗試自己製作樂器,在切割木板、打磨材料、拋光開孔等動手體驗中,感受音樂與文化「凝固」在手中的樂器上。歷時兩年,把一塊木頭變成琴古琴愛好者徐千懿現在彈的琴,就是她在校讀書期間親手做出來的。
  • 戒不了煙的人,不妨試試這3個辦法,肺或會舒服些
    導語:戒菸相信困擾著許多菸民,尤其像出了十幾年的老菸民,戒菸是非常困難的,畢竟在戒菸時會出現一些戒斷反應。但戒菸不管在什麼年齡階段都應該進行,而戒掉香菸之後,肺部也能更好的工作,帶給身體更多氧氣,也能夠預防肺部發生各種問題。
  • 矽谷CEO們流行「絕食養生」:是成功秘訣,還是修仙小說看多了?
    說到斷食,他覺得這八個月的經歷讓他「脫胎換骨」。 「我精神振奮,情緒比以前好多了,精力更集中,能量充沛!感覺自己比以前健康多了。我覺得這種生活方式讓我能更好的完成CEO的工作。」他邊喝咖啡便說道,那天他已喝了好幾杯。「斷食絕對是我人生中影響最大的一個選擇。」 Libin只是眾多矽谷CEO中體會到斷食好處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