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公布7類閃電畫面,中國科學家捕捉的球狀閃電在列

2021-01-15 澎湃新聞
《科學》公布7類閃電畫面,中國科學家捕捉的球狀閃電在列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編譯

2014-11-14 17:44 來源:澎湃新聞

       最新研究發現,氣候變暖帶來了更多閃電。

       在科學家看來,閃電不僅是自然界驚人「煙火」,也是全球每年數以萬計森林大火的元兇。

       11月14日,《科學》雜誌在線發表的學術論文《預計全球變暖將增加美國雷擊次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球和行星科學系與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大氣和環境科學系的研究人員首次建立一個量化模型,用以描述氣候變暖與閃電次數之間的關係。

       據該模型預測,氣候變暖,將導致全球閃電活動更加頻繁。氣溫每上升1℃,全球閃電次數將增加12%,僅僅在美國,這一具體增加的數量將達30萬次,本世紀末,全球閃電發生次數將增加50%。

       據BBC報導,論文作者之一、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球與行星科學教授大衛·若姆普斯(David Romps) 稱,氣候變暖使得有更多的能量可以「供給」給暴風雨。一旦雷暴天氣發生,它們就會比之前更猛烈。

       閃電除了會誘發山火之外,還會影響生物的進化和生態系統。閃電對對大氣,尤其是中層和上層對流層大氣的化學成分影響顯著。若姆普斯說,閃電過程中的化學反應是該對流層中氮氧化物的主要來源。

       但英國氣象局的科學家認為若姆普斯等人提出的模型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研究人員應該進一步驗證自己的理論,同時,其他地區不確定的降雨模式限制了這一模型的應用。

       該研究是在美國閃電探測器網絡的幫助下進行的,這個探測器網絡能夠記錄美國本土發生的每一次閃電。加州大學與紐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根據美國本土雲地閃電(cloud-to-ground lighting)記錄建立了這一量化模型。但實際上,雲地閃電只是眾多閃電類型中的一種,而且雲地閃電不是最常見的閃電類型。

       除了介紹這一最新研究,《科學》網站還呈現了7種從常見到罕見的閃電畫面,並試圖分析其成因。這些閃電既包括火山閃電、雲內閃電,還包括中國研究人員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用光譜儀拍下的球狀閃電,以及2011年從位於太空的國際空間站拍下的太空閃電。

       以下是《科學》網站公布的7類閃電:

       1.雲地閃電:這是人們聽到雷聲時最常想到的一種閃電,也是被廣為研究的一種閃電,因為它們對人類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威脅。而避雷針能夠減小這種閃電對建築物的威脅。

       2.火山閃電:如果你覺得火山噴發時大爆炸和熾熱的巖漿還不夠嚇人,再加上點兒閃電,怎麼樣?事實上,人們的確在多次火山噴發時觀測到了閃電,上圖是在2010年冰島南部的埃亞菲亞德拉火山爆發時拍攝的照片,研究人員目前還不能確定這種大規模放電的「電源」在哪兒。

       3.球狀閃電:像是一團到處流動的、灼熱的火球。2012年,中國西北師範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使用光譜儀拍攝到球狀閃電,兩年後,研究結果發表在《物理學評論快報》上。研究人員在觀測青海省一次雷暴天氣並繪製輻射地圖時,意外用光譜儀記錄下一個難以捉摸的發光球。光球直徑約5米,從地面升起,水平移動5米,之後略微升高移動了15米便消失,全過程不到2秒鐘。由於是光譜設備記錄了球狀閃電,從而能夠識別構成球狀閃電的主要元素。他們發現球狀閃電中包含鐵、矽、鈣等元素,這與土壤主要成分相同。該研究認為,球狀閃電由變成蒸氣的礦物質形成,但科學家認為,還會有其他的形成原因。

       4.乾燥閃電:發生在高海拔地區的雷暴天氣中,是造成山火的主要原因。這些雷暴天氣會導致降雨,但往往雨水沒有接觸到地面就被蒸發了。

       5.雲內閃電:最常見的閃電之一,像是雲層深處正在舉行迪斯科舞會。當正負電荷在同一雲層中的不同區域聚集到足夠多時,空氣充當絕緣體,這兩個區域之間開始互相放電。

       6.卡塔通博(Catatumbo)閃電:委內瑞拉馬拉開波湖是卡塔通博閃電的「誕生地」。這種閃電是世界上最「守約」的一種閃電,因為一年中有超過260個晚上,它都在湖區上方的夜空中閃耀。而這一現象已經持續了100多年。一種解釋說,這裡之所以幾乎每天都發生閃電,是因為湖區的暖空氣與刮過安第斯山脈的冷空氣經常相遇,導致暴風雨;另外一種解釋認為,主要是湖裡逸出的甲烷造成的。

       7.太空閃電:這張照片是2011年從位於太空的國際空間站拍下的,當時南美洲的玻利維亞正在下大暴雨,從雲層上方看閃電是這個樣子。2013年,美國宇航局將一個名為「消防站」的特殊裝置送到國際空間站,希望用它來捕捉各種奇特的、伴隨著閃電發生的短暫發光現象,如紅色精靈(Sprites)、淘氣精靈(Elves)、藍色噴流(Blue Jets)和地球γ射線閃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閃電 山火 雲地閃電 球狀閃電 澎湃新聞 澎湃

相關推薦

評論(56)

相關焦點

  • 鬼一樣的球狀閃電
    劉慈欣的《球形閃電》裡有一段情節:陳博士的導師張彬,年輕時被球狀閃電擊中,一條腿燒得不成樣子,落下終身殘疾。之後的三十多年時間,他一直潛心研究球形閃電,每一次雷雨都不曾放過,卻再也沒有捕捉到。張彬說這是他「這輩子最痛苦的事」。  這一段雖然也是杜撰的小說情節,但卻完全符合現實。事實上,球形閃電的發生,就是如此隨機、偶然、難以預料。
  • 劉慈欣《球狀閃電》將拍電視劇
    繼《三體》之後,劉慈欣另一部科幻小說《球狀閃電》將拍攝電視劇。根據廣電總局6月電視劇備案公示,該劇由上海應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備案,預計今年9月開拍,共42集,內容提要顯示,該劇講述了從小被外太空勢力「觀察者」劫持、目睹母親慘遭不測的少校林雲帶領專項組攻堅克難,利用球狀閃電引發的核聚變徹底搗毀了觀察者計劃的故事。   長篇小說《球狀閃電》於2005年出版,早於《三體》問世並被視為後者的前奏。
  • 劉慈欣《球狀閃電》改編難度超出中國電影實力?
    改編難度超出中國電影實力?  繼《三體》之後,劉慈欣另一部科幻小說《球狀閃電》將拍攝電視劇。根據廣電總局6月電視劇備案公示,該劇由上海應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備案,預計今年9月開拍,共42集,內容提要顯示,該劇講述了從小被外太空勢力「觀察者」劫持、目睹母親慘遭不測的少校林雲帶領專項組攻堅克難,利用球狀閃電引發的核聚變徹底搗毀了觀察者計劃的故事。
  • 罕見的球狀閃電,球狀閃電是什麼?
    有人第一次聽說球狀閃電是在劉慈欣寫的科幻小說《球狀閃電》裡,但這畢竟是科幻小說,給球狀閃電蒙上了濃厚的科幻色彩。對於球狀閃電,從1838年開始就有零星的記載,在前期,人們是不相信的,認為這是胡編的,只是在最近幾十年中,才開始重視起來,才知道這的的確確是真實存在的自然現象。
  • 罕見的球狀閃電,球狀閃電是什麼?
    有人第一次聽說球狀閃電是在劉慈欣寫的科幻小說《球狀閃電》裡,但這畢竟是科幻小說,給球狀閃電蒙上了濃厚的科幻色彩。對於球狀閃電,從1838年開始就有零星的記載,在前期,人們是不相信的,認為這是胡編的,只是在最近幾十年中,才開始重視起來,才知道這的的確確是真實存在的自然現象。
  • 神秘的「球狀閃電」是自然現象嗎?它如何形成的?
    關於大氣這种放電現象,我們已經有了充分的了解,因為它們發生頻率高、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但是在自然界還存在另外一個非常其他的自然放電現象:球狀閃電。這種閃電由於其十分罕見,難以捉摸,一直以來被人們認為是一種謠傳,或者一種非自然現象,但隨著近代照相技術的發展,我們獲得很多關於球狀閃電珍貴的影像資料。
  • 球狀閃電是如何產生的?生命的產生或許與閃電相關?看看專家怎麼說
    7月21日,杭州科學大講堂第159講在杭州市科技交流館三樓報告廳舉行。浙江大學聚變理論與模擬中心和物理系武慧春教授受邀做了「電!閃電!球狀閃電!」的科普報告,吸引了大講堂的大量「鐵粉」。武慧春教授曾長期從事相對論電磁等離子體系統的相關問題研究,提出球狀閃電的新理論,並首次將其聯繫到閃電高能現象,給出了完整的理論框架。
  • 劉慈欣《球狀閃電》也將拍劇
    劉慈欣小說《球狀閃電》。  繼《三體》之後,劉慈欣另一部科幻小說《球狀閃電》將拍攝電視劇。根據廣電總局6月電視劇備案公示,該劇由上海應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備案。在該公示中,《球狀閃電》定在今年9月份開機拍攝,製作周期6個月,將拍攝42集。而內容提要顯示,該劇講述了從小被外太空勢力「觀察者」劫持、目睹母親慘遭不測的少校林雲帶領專項組攻堅克難,利用球狀閃電引發的核聚變徹底搗毀了觀察者計劃的故事。
  • 《不思議的皇冠》球狀閃電怎麼樣 球狀閃電效果一覽
    導 讀 球狀閃電是一個傷害類魂器,擊敗敵人時將會產生一個電球,電球會對周圍敵人造成傷害,並且會彈射三次,十分強力。
  • 球狀閃電之謎已經解決了嗎?
    什麼是球狀閃電?幾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弄清楚這一點,現在看來,他們似乎終於接近於解決地球上最耐人尋味的自然奧秘之一了。
  • 球狀閃電 不可思議(2)--中國數字科技館
    前蘇聯有報導說,一個球狀閃電飛進了一個盛水的大鍋裡,水立刻沸騰起來,球狀閃電在鍋裡翻滾了10分鐘才熄滅; 另有一次,一個足球大小的球狀閃電沿街滾動、跳躍,接觸到地面時,竟炸出了一些深半米、直徑1米的坑,最後,隨著一聲轟響,火球鑽進地下。
  • 球狀閃電來自哪裡,有物理學家稱,它可能來自五維空間
    不過更神秘的是球狀閃電,真實存在於自然界的圓球形狀閃電,但卻極其罕見,被科學家視為是一種超自然現象,截止今天,全世界只捕捉到幾例,而在2020年,我國科學家成功捕捉到一例,一時之間,再次激起人們好奇心。
  • 球狀閃電來自哪裡,有物理學家認為,它可能來自五維空間
    不過更神秘的是球狀閃電,真實存在於自然界的圓球形狀閃電,但卻極其罕見,被科學家視為是一種超自然現象,截止今天,全世界只捕捉到幾例,而在2020年,我國科學家成功捕捉到一例,一時之間,再次激起人們好奇心。
  • 火箭閃電、黑色閃電及球狀閃電等;少見的閃電照片
    人短暫的一生,就像閃電,亮了一下,就熄滅了,但閃電是能夠照亮天空的,而天空是永恆的。一,線狀閃電 :猶如枝杈叢生的一根樹枝,蜿蜒曲折。二,地球上的「永恆雷暴」委內瑞拉的卡塔通博河河口——馬拉開波湖,有著地球上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閃電。
  • 中國科學家首次記錄到球狀閃電及光譜,來聊聊閃電那些事
    閃電的溫度大概是太陽表面溫度的3~5倍。2007年美國而赫拉荷馬州的一場暴風雨中出現了一條長達200英裡(321.85公裡)的雲間閃電,被稱為有史以來最長的閃電,而法國南部2012年的一場暴風雨中記錄到一次長達7.74秒的閃電,成為持續時間最長的閃電,這兩項事件都被載入世界氣象組織的極端氣候紀錄。
  • 劉慈欣《球狀閃電》英文版出版
    14日,劉慈欣2005年出版的長篇科幻小說 《球狀閃電》英文版正式發行。 「在 《球狀閃電》中,劉慈欣將引人入勝的科學思辨和發人深省的優美文筆結合了起來,無論是對於劉慈欣的忠實讀者還是科幻小說愛好者來說,都是一本不容錯過的好書。」
  • 劉慈欣長篇小說《球狀閃電》將拍成電影
    [摘要]《球狀閃電》講述因球狀閃電而變成孤兒的男主角,畢其一生研究球狀閃電的真相,而這個「終極武器」也引出了一個難以想像的未來。備案概要不等於電影內容 劇本仍需修改《球狀閃電》講述因球狀閃電而變成孤兒的男主角,畢其一生研究球狀閃電的真相,而這個「終極武器」也引出了一個難以想像的未來。在電影備案中可以看到,《球狀閃電》的劇情概要為:劉祠目睹父母死於球狀閃電發誓破解謎團。但發現它的威力後卻被恐怖分子盜用想殺死全球成人,讓地球回到農業時代。女友林雲犧牲?
  • 太陽系驚現超自然現象 罕見球狀閃電!
    &nbsp&nbsp&nbsp&nbsp近日,天文學家觀測到在太陽系中存在一種超自然現象,這種現象是百年一見的奇觀球狀閃電又稱滾地雷,球狀閃電是怎麼回事呢?下面由科技訊小編帶你看太陽系的超自然現象球狀閃電。
  • 探秘宙斯之杖——球狀閃電之謎
    圖3 球狀閃電目擊事件       從科學角度來看,球閃的存在長期沒有牢靠的實物證據, 對其真實性一直有質疑之聲。 170多年前, 阿拉戈就對這種懷疑論進行了強有力地駁斥。事實上,2014年1月, 中國西北師範大學的科學家就從科學角度報導了球閃的視頻記錄, 為球快閃記憶體在提供了首個實物證據,該結果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還被美國物理學會選為年度進展之一。        目前,正式發表的球閃目擊報告有近萬份,其中不乏身為科學家或工程師的目擊者。
  • 中國首次拍到神秘球狀閃電 曾被誤認UFO(圖)
    但如今,我國科學家首次拍到在雷暴天氣出現的球狀閃電的視頻。   蘭州西北師範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青海省一個雷暴天氣中繪製輻射地圖時,意外記錄下這個難以捉摸的發光球。光球從地面升起,變成一道閃電,在地上穿行15米,然後消失。研究人員說,它的直徑約5米,只出現了不到2秒鐘。這場發生在2012年的風暴的視頻和光譜,被認為是迄今為止自然界球狀閃電的首次科學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