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球狀閃電》講述因球狀閃電而變成孤兒的男主角,畢其一生研究球狀閃電的真相,而這個「終極武器」也引出了一個難以想像的未來。
《球狀閃電》,圖源網絡。
繼《三體》之後,雨果獎得主、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另一部長篇小說《球狀閃電》也將被改編為電影。
根據2016年2月23日廣電總局發布的2016年1月下旬全國電影劇本備案、立項公示通知,《球狀閃電》電影版已正式立項。備案單位是北京摩天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曾出品電影《同桌的你》《心花路放》)。
備案概要不等於電影內容 劇本仍需修改
《球狀閃電》講述因球狀閃電而變成孤兒的男主角,畢其一生研究球狀閃電的真相,而這個「終極武器」也引出了一個難以想像的未來。
在電影備案中可以看到,《球狀閃電》的劇情概要為:劉祠目睹父母死於球狀閃電發誓破解謎團。但發現它的威力後卻被恐怖分子盜用想殺死全球成人,讓地球回到農業時代。女友林雲犧牲?己阻?襲擊,並解開球狀閃電真相,讓劉祠與所愛之人得以重見。
這樣的劇情概要令人不知所云,諸多原著黨得知這一消息後質疑電影質量。網友Keno九朝評論「這改得也太過了吧,又是一部原著黨看了要懷疑人生,嚇得昏厥的電影」。
對此,編劇張小北(本名張勇)回應,「我都不知道這個備案梗概是誰寫的。因為保密需要,以及其他各種原因,公示的備案梗概,和實際劇情往往有著很大出入。」在電影局備案公示,是電影項目啟動的標誌之一。但是這最多只算是馬拉松起跑時的發令槍,距離電影上映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據悉,目前《球狀閃電》第一稿劇本已經完成,但還在後續修改中。「這個修改過程會持續很久,甚至可能會持續到電影拍攝階段。」張小北說。
針對網友的質疑,張小北表態,「基於我對科幻、科學、電影、觀眾和市場的認知,我以及整個團隊會竭盡全力,讓《球狀閃電》電影版成為一部真正意義上中國科幻電影的劃時代作品。最後,不要再糾結備案梗概啦!六分儀一定在!」 (註:六分儀,一種用來測量遠方兩個目標之間夾角的光學儀器。利用六分儀可以測量某一時刻太陽或其他天體與海平線或地平線的夾角,以便迅速得知海船或飛機所在位置的經緯度。)
「大劉所有作品裡,《球狀閃電》最適合翻拍電影」
早在2008年前後,《球狀閃電》就有過第一次電影嘗試。
當時電影人關雅荻任製片人,張小北擔綱編劇。但那次嘗試失敗了,張小北事後反思,在當年的中國電影市場環境下,這樣一個高成本、高技術、高概念的科幻電影,實際上是超過了中國電影的實際能力的。
《球狀閃電》是關雅荻作為製片人第一次購買的小說影視改編權。當年,二人還嘗試與好萊塢的製作公司直接溝通。關雅荻、張小北和另一個合作夥伴把小說縮寫到兩萬字,然後全部翻譯成英文,在各個海外市場上尋找可能的合作方、投資人。關雅荻也因此第一次去美國,目的地就是美國六大電影工作室之一,向其製作總監推薦並介紹《球狀閃電》。
「但當年中國科幻在美國市場的影響力十分有限,加上故事本身的因素,最後和好萊塢的合作不了了之。」張小北說。最終,版權到期,《球狀閃電》電影化的第一次嘗試無疾而終。
近兩年,中國電影市場發展得近乎瘋狂。根據廣電總局數據,2015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高達440.69億元,同比增長48.7%。同時,《三體》獲得雨果獎後,劉慈欣的作品很快被搶購一空。截至2016年2月除《三體》和《球狀閃電》外,劉慈欣的《超新星紀元》《流浪地球》《微紀元》和《鄉村教師》等小說都被買下版權,將陸續改編成電影。
這些年張小北持續關注《球狀閃電》的版權變化,「如今終於等到合適時機,我向摩天輪推薦了《球狀閃電》。我一直認為,《球狀閃電》是劉慈欣老師所有作品中,最適合改編電影的一部小說。」這一點也快速得到了摩天輪公司方面的認可和回應,於是有了這次《球狀閃電》在廣電總局的立項。
據悉,此次《球狀閃電》項目中,劉慈欣也會深度參與並提供支持。
對於《球狀閃電》的期待,關雅荻的觀點與張小北不太相同,他希望儘可能讓核心觀眾降低預期和期待值,因為項目在前行過程中,還會遇到各種論證和波折。他對《球狀閃電》電影立項的看法是:「當它沒有發生,讓它靜靜地去發生,讓合格的專業的電影人用最專業的精神和熱忱去推動它。」(文/劉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