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6歲萌妹子特殊癖好!嘗過50+種蟲子,還在家裡養了300多隻

2020-12-04 海外軼事

如果在拉面上看到一隻大蟲子,你會怎麼辦?

可能馬上喊經理過來處理,拍照發到網上,甚至想打給黃金眼1818之類的民生節目投訴。但是在日本的一家網紅餐廳,蟲子不是湊巧掉到碗子裡,而是專門放上去的。因為這家餐廳的特色菜就是蟋蟀拉麵

這家餐廳叫Antcicada,是一家人氣急升的昆蟲主題餐廳,主理人是日本有名的昆蟲料理研究家篠原祐太。

年初,他的團隊通過網上眾籌,成功籌得資金,開設了這家昆蟲餐廳。

女星長澤雅美也因為對昆蟲好奇,由節目組請他來推薦昆蟲食品。

據他介紹,這碗蟋蟀拉麵可不是放只蟲子上去這麼簡單,而是在每個部分都加入了蟋蟀。

重中之重的拉麵,在小麥粉裡加入了磨成粉末的蟋蟀;湯底不是豬骨或是海鮮,而是蟋蟀湯底;日式拉麵放在碗底裡的「著味」,一般是味噌或是醬油,而這次用蟋蟀替代大豆,製成新的蟋蟀醬油;臨上桌前撒在拉面上的「脂」,也從豬板油換成了蟋蟀。

一碗蟋蟀拉麵要用到近100隻蟋蟀,裡裡外外都是蟋蟀的精華。

一大碗由蟋蟀組成的拉麵,味道會不會很奇怪?

雖然現場嘉賓都在慘叫,長澤雅美卻表示湯底沒有蟲子的臭味,反而非常鮮美,嘗起來像蝦子熬成的海鮮湯。

麵條也很好吃,軟軟糥糥,有股特別的香氣。

連放在麵條上的完整蟋蟀,她也在多角度的品鑑之後一口吞下,露出真香的感嘆!

據篠原祐太解釋,這些日本國產蟋蟀,從小吃小麥長大,所以嘗起來不苦,反而會有一股穀物的清香。

被大家稱為甜心的麻醬敢於挑戰昆蟲食物,實在意外,尤其是她夾著蟋蟀「鑑賞」的時候,大家都猛抽一口氣了。

不過,另一位日本女星荒川真衣對昆蟲的喜愛,就遠在麻醬之上。因為她不僅喜歡吃昆蟲,她還自己養蟲子、做蟲子料理,如果你順手打開她的社交帳號,也是滿屏的蟲蟲蟲蟲蟲……

荒川真衣是一名模特、演員,長相甜美的她之所以受到注目,緣於她在社交平臺分享的獨特照片:幾乎每張照片裡,都會有昆蟲的出現。

她沒有被蟲子嚇得花容失色,反而親吻蟲子、把蟲子放到臉上,或是湊到嘴邊。美女與昆蟲的組合,帶來一種野性的美感。

而且,別懷疑她是用模型擺拍,因為她隨時張口就吃,平時她還會自製昆蟲料理,放到網上與網友分享。

甚至,為了得到第一手新鮮食材,她還在家養蟲子。看著滿處亂爬的蟲子,看這熟練的動作、充滿愛意的撫摸,青年君必須忍著雞皮疙瘩給她寫個「服」字!

養的蟲子多了,她又養起了爬蟲類小動物,和她一起消滅蟲子。青年君必須再忍著頭皮發麻,給她寫個「服」字!

在節目中,她還向主持們推薦了幾款昆蟲美食,帶大家領略昆蟲食物的美好之處。

下面這個飯糰,起到畫龍點晴作用的黑色物體既不是豆豉,也不是咖啡豆或黑豆,而是蠶蛹

不懂行的人會在養蠶過程中將蠶蛹扔掉,懂行的才知道它小小的身體裡,蘊藏著大大的營養。懂行的養蠶女工們,就發明了這道獨家美食。

這個看上去像外星生物培養瓶的東西,則是另一特殊飲品桂花蟬釀酒。據荒川表示,「它喝起來像青蘋果或是洋梨」,她曾倒給不知情的朋友喝,對方表示「這不就是蘋果酒嗎?」

但願她的夢裡不會有蟲子亂舞。

註:桂花蟬目前在我國可以食用,但是符合養殖條件的地方少,市面上流通的桂花蟬多是外國進口,資質未必符合,存在一定的衛生風險,因此不建議大家食用。

荒川自家養的蟋蟀,當然也值得製作一道美食。蟋蟀曲奇,蛋白質與澱粉的共舞,為身體帶來充沛的營養。

雖然看上去像蟑螂掉進烤箱裡,逃不出來只好跟著曲奇一起被烤熟。實際上,這道美食的作案手段相當兇殘,需要把蟋蟀活生生地按在麵粉裡,斷氣後馬上放進烤箱,用熱度記錄蟋蟀最後的慘狀。

看過以上的分享,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荒川對昆蟲的拳拳愛意了。那她又是如何與昆蟲結緣的呢?

荒川表示,遠在進入演藝圈之前,有一次她逛寵物店,在裡面買了一份蟋蟀零食。她一吃難忘,從此迷上了昆蟲。

這麼多年來,她品嘗過50多種昆蟲,感受到昆蟲世界的千般口感。回顧這段充滿愛的回憶,她發出了「蟲子們真的太可愛了,可愛到想要吃掉,讓它們活在我的身體裡」的感慨。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到昆蟲的好處,她開始在社交平臺上發照片和影片,分享昆蟲知識。

看到荒川做的昆蟲美食,大家有沒有興趣嘗試一下呢?也許你會覺得,不了不了,火鍋烤肉炸雞不香嗎,我幹嘛要吃這個?

實際上,也許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吃。地球正面臨著人口膨脹、糧食短缺等問題,作為蛋白質主要來源的豬牛羊的生長周期又長。為了能餵飽大家的肚子,專家們預計在未來20年裡,昆蟲將逐漸成為人類攝取蛋白質的一大重要來源。

別看蟲子看上去小小一隻,又有著堅硬的外殼,其實按比例來算,它體內的蛋白質含量比豬、牛、雞、魚都還要高,蛋白質含量佔43%的蜜蜂,在蟲類已經算少了。現在重點研究的蟋蟀、蟬、黃粉蟲等都能達到60%~70%。

另外,昆蟲體積少,養殖所需空間比牛、羊等大型動物要少得多,飼料也很簡單,它們吃的大多是木頭、穀物甚至是糞便。繁殖數量更是驚人,一頭雌蟲的產卵數量可以達到幾百甚至上千,想想你家的蟑螂怎麼都殺不淨就知道。

除了蛋白質,蟲子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部分蟲子還含有適合人體的酶、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因此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有將部分蟲類入藥的傳統,現代保健品行業也有從事相關研發,從蟲類中提取營養製成保健品。

可見昆蟲作為「未來的食材」,將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餐桌上。

儘管說了這麼多,可能一些小夥伴提到吃蟲,第一時間想起的還是貝爺在野外生存時的各種硬核吃蟲畫面:

但如果將昆蟲變成其它形態,大家會不會比較容易接受呢?

美國在幾年前推出蟋蟀能量棒,將蟋蟀磨成粉末,混合堅果製成能量棒。一根能量棒包含約20隻蟋蟀的營養成分,外表也完全看不出差別,在健身房也可以帥氣地享用。

芬蘭在2017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蟋蟀麵包Sirkkaleip,由蟋蟀磨成粉末混合小麥粉製成。

看這鬆軟的質感,外表和普通麵包也沒有什麼差別,但是裡面用到了70多隻蟋蟀,佔到整個麵包的近三分之一,不知道味道是怎麼樣的呢。

荒川小姐姐也給大家推薦了一道蠶糞泡茶。

或許你會覺得這是一個有味道的建議,其實蠶糞是一道中藥,由來已久。在中醫學裡,它的正式名稱是蠶砂,被認為有祛風溼、活血止痛等功效。

這些看不出外形的昆蟲食物,感覺就可以普通地吃下去。如果感興趣的話,試試也無妨,說不定一嘗就大叫「真香」。

相關焦點

  • 日本26歲萌妹子特殊癖好!嘗過50+種蟲子,還在家裡養了300多隻...
    不過,另一位日本女星荒川真衣對昆蟲的喜愛,就遠在麻醬之上。因為她不僅喜歡吃昆蟲,她還自己養蟲子、做蟲子料理,如果你順手打開她的社交帳號,也是滿屏的蟲蟲蟲蟲蟲……甚至,為了得到第一手新鮮食材,她還在家養蟲子。看著滿處亂爬的蟲子,看這熟練的動作、充滿愛意的撫摸,青年君必須忍著雞皮疙瘩給她寫個「服」字!
  • 平頂山這種蟲子可以賣到40萬,竟然還供不應求?你敢嘗一嘗麼
    只要你願意,身邊處處皆是寶;這對來自平頂山的這對夫婦,正是靠著實實在在的「眼力勁兒」,用樸實的雙手,創造出年入40萬的奇蹟收入,而他們所經營的,正是我們隨處可見的螞蚱,平頂山這種蟲子可以賣到40萬?竟然還供不應求?你敢嘗一嘗麼?
  • 奇葩癖好:10歲女孩"坐擁"7000隻蟑螂 喜歡它們在身上爬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25年只穿粉紅嚇跑多名男友許多女孩都愛好粉紅色,但顯然沒有一個女性像美國46歲女子賽拉愛得那樣極端。在此前的25年裡,賽拉身上穿的所有衣服、鞋子和飾物都是粉紅色的。更不可思議的是,賽拉家中幾乎所有物件也都是粉紅色的,甚至連她的寵物狗也被染成了粉紅色。由於無法忍受賽拉瘋狂的「粉紅癖好」,賽拉的多名男友都先後和她分了手。
  • 【昆蟲養殖】養蟲子養出的富翁
    她到過北京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到過武漢神蟲公司,後來在山東大學,胡金林教授的一本《蠅蛆的養殖與利用》使她大開眼界,一個月後她回到了闊別近兩年的家中。一切都和以前沒有什麼兩樣,原來的雞場只是多了些荒草。  她決心把原來的雞場改為蒼蠅房,先把蒼蠅養起來,這樣用雞糞養蛆,用蛆來養雞,同時再餵幾頭豬,形成一個小小的生物鏈,這樣雞蛋成本可大大降低。
  • 這幾種花草真特別,不愛花肥愛吃蟲子,養在家裡正好滅蚊蟲
    這幾種花草真特別,不愛花肥愛吃蟲子,養在家裡正好滅蚊蟲現在春天已經過去了大半,天氣越來越熱,這個時候各種小蟲子也開始出來搗亂了,比如蒼蠅、蚊子、小黑飛。它們不僅打擾人類的生活,還會影響花草的生長。所以如何滅蟲防蟲是春季的重要任務,雖然有許多的殺蟲藥,但大多都是帶毒的,不適合在家裡噴灑,萬一沾染到人可能會出現不好的後果。那該怎麼辦呢?其實有一些盆栽是可以驅蟲的,不妨在家裡養上幾盆。1、豬籠草大家小時候應該在課本裡面學到過這種植物吧,它真的會吃蟲子。因為它有一個神奇的口袋,只要蟲子鑽進去之後就再也出不來了,會在裡面慢慢地被消化掉。
  • 這部動漫裡的羊駝變成萌妹子居然這麼可愛,是我單身太久了麼?
    曾幾何時,網際網路上曾經有著「十大神獸」的傳說,什麼草泥馬啊、法克魷啊一類的都是網絡十大神獸,其實「草泥馬」是個戲稱,它們的本體是一種名為羊駝的動物,長得呆萌呆萌的,本身經濟價值還挺高,既能出毛又能出奶的,國內不少動物園裡也有養殖。
  • 這花專門吃蟲子,夏天屋裡養一盆,比打藥安全多了!
    捕蠅草雖然以昆蟲為食,對人卻是無害的,它喜歡溼潤的環境,養它可要記得澆水、噴水加溼,讓它充滿活力,每天在家抓蟲子~2.豬籠草豬籠草的捕蟲籠長的像豬籠,所以被叫做豬籠草,它的捕蟲籠並不是花,也不是葉,而是它的「胃」,是專門吸取營養的器官。
  • 稻田裡養蝦、養鱉、養魚 生態共養讓新型職業農民嘗到甜頭
    一份田N份產值,這裡面有乾坤稻田裡養蝦、養鱉、養魚,生態共養讓新型職業農民嘗到甜頭長沙縣果園鎮花果村龍蝦種植大戶夏冬林穿著皮鞋,背著雙手,站在田埂上,望著眼前還沒有插秧的稻田,滿臉卻是春風得意:「誰能想到,種田成了好門路。」夏冬林說的好門路是指稻蝦共生,一畝地能養兩季龍蝦、種一季水稻,全程綠色種植,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稻蝦共生讓半路出家的新型職業農民夏冬林和他的村子嘗到甜頭。
  • 養花最怕招蟲子,2種「藥」常備著,見到蟲子噴噴就解決
    養花最怕招蟲子,2種「藥」常備著,見到蟲子噴噴就解決植物能夠淨化家裡的空氣,除去一些灰塵,讓家裡變得清新起來,除此之外,養上一盆好看的植物,還能讓我們的心情變好,在下班很累的時候,回到家給植物澆水,養護一下,也是非常不錯的。
  • 原創 當蟲子動漫擬人化,蜈蚣化身軟妹子,蟑螂成為小蘿莉
    原創 當蟲子動漫擬人化,蜈蚣化身軟妹子,蟑螂成為小蘿莉 擬人化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呢?
  • 16歲考上哈工大,50歲時卻只能靠低保生存,只因一個癖好毀了他
    劉漢清16歲就考上了哈工大,那時候網絡沒有普及,人們掌握信息的程度非常有限,教育資源相對來說也比較匱乏,因此對於來自江蘇農村的劉漢清來說考上大學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而他參加高考的那一年是1980年。我國1980年高考參加的人數只有300多萬,遠沒有今年的1000多萬考生多,不過當時高考的錄取率卻只有8.4%,這也就是說當時能考上大學的只是一小部分學生,而劉漢清就是其中之一,憑藉398.5分的好成績被哈工大的材料系熱處理專業錄取了。
  • 15歲初中生迷上為昆蟲拍寫真 家中養800隻昆蟲
    15歲的「昆蟲男孩」呂澤逸,痴迷昆蟲,熱愛大自然。從10歲到現在,他在家中養了近200個品種、800隻昆蟲,為它們拍攝了百餘張寫真。你很難想像,這些高水準的照片竟出自一個15歲孩子之手。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徐昇15歲男孩拍出高水準照片3歲時「圍觀」昆蟲,種下興趣的種子呂澤逸是南京河西南外的一名初三學生。在他的朋友圈裡,每天都記錄有趣的昆蟲。
  • 這網友在家裡養了只鴯鶓,看完想養了....
    話說最近在boredpanda上,一個網友Po出了自己孵出一隻鴯鶓並且一起生活的過程,一下萌到了無數網友。
  • 我最喜歡養的三種食蟲植物,適合養在家裡的不同位置
    我最喜歡養護的三種食蟲植物分別就是捕蠅草、瓶子草和豬籠草,它們可以養在家裡的各個位置,屬於入門級的新手植物,只要擺放的位置適宜,養護難度是非常低的,很多人都覺得食蟲植物很難養,價格比較高。,不過都是非常軟的,說起來也非常柔軟,在它的捕蟲夾子裡面,會有一些小刺,其實那些都是它的陷阱,只要有昆蟲跳到裡面,觸碰它的小刺,它的捕蟲夾子就會閉合起來,之後就會把蟲子消化乾淨。
  • 這5種花就愛吃蟲子,家裡養一盆,蟲子全消失
    在家裡打藥吧,實在是覺得不安全,既然如此,那不如在家裡養盆吃蟲子的花吧,吃蟲子觀賞兩不誤,齊全了!捕蠅草捕蠅草葉片帶有小鋸齒,只要有蟲子靠近,就能迅速咬合起來,完全是吃蟲子的大佬!2、捕蠅草主要捕食一些小型昆蟲,像是蒼蠅、蚊子、小飛蛾等,利用自身的分泌系統,將蟲子分泌成有利於自身生長的氮磷鉀肥,從而促進生長。3、蠅草只能捕食消化小型昆蟲,像是咱們把手伸進去,再拿出來的時候沒有任何傷害,大家可以放心在家裡養一盆。
  • 5種能吃蚊蟲的花,家裡養一盆,蚊子滅光光!
    夏天來了,蚊蟲多了,都說養花招蟲,但是有幾種花,專門吃蟲子,吃的蟲子轉化成營養,還能讓花更健壯,今天就來看看,食蟲植物們都是怎麼吃蟲子的吧~豬籠草豬籠草是最常見的食蟲植物,它有一個很明顯的捕蟲袋,據悉,目前世界上大約有67種豬籠草,每個品種的捕蟲袋都略有不同。
  • 臺商創富路:種茶先養蟲 蟲子變「金子」
    「種茶要施用有機肥,而且採摘來的茶青最好是有蟲子咬過的。」漳浦臺商餘庶學的一套全新金萱茶青收購法讓當地茶農傻了眼。  今年62歲的漳浦盤陀鎮東林村村民陳春金便是其中之一。祖輩種茶的經驗告訴他,種茶時必經鋤草、施肥、殺蟲等環節,倘若噴藥除蟲不及時,結果茶青被蟲咬得千瘡百孔,茶青不僅賣不了好價錢,還很可能被拒收。
  • 幼蟲養一個月就能羽化成蝴蝶 你在家也可以試試
    辦公室裡兩張辦公桌,桌上、椅子下,擺了10多個大大小小的透明碗,養的全是蟲子。  於煒,植物保護室工作人員,養蟲子已經5年多了,前後加起來有60多種。  為什麼養蟲子?  於煒笑著說,只有把蟲子一天天養大,一天天觀察,才能了解蟲子的習性,比如它幾月份生,一年繁衍幾代,喜歡吃什麼植物等等。知道了這些,才能知道它是什麼時候,又是怎樣傷害植物的,才能及時防治。
  • 老漢活吃蟲子治癒了肝腹水 蟲子名字叫「洋蟲」
    這個描述,與我們帶去的蟲子十分相似。  樂清象陽的鄭先生來電則說,他母親專門養殖洋蟲賣,養了五六年,如今已有幾十萬隻。他曾專門帶著他母親養的蟲去杭州的昆蟲研究所化驗,知道這就是洋蟲。  風靡一時:  它曾是小男生的「寵物」  瑞安的蔡先生今年72歲,他說自己也是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養過洋蟲,那時候在小學生中還挺風靡,他自己也養過,就養在盒子裡。「那時候我們沒什麼好玩的,不知道從哪兒傳來了養蟲子這個『項目』,覺得特別好玩,小男生差不多人手一份就養上了。
  • 男子嚇壞了,每天在家裡抓10多隻蟲!到底是什麼?
    家住廣東廣州白雲區的馮先生,年初發現家中出現一種小蟲,如蠶蛹般躲在灰白色的菱形「袋子」裡,吐絲結繭,喜歡呆在牆角、地板縫,一開始只有幾隻,現在每天能抓10多隻。「這究竟是什麼蟲?每天都抓不完!」馮先生不堪其擾,向南都「記者幫」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