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損傷是範圍領域比較廣泛的疾病,其中就包括中樞神經損傷以及周圍神經損傷,不同的兩種損傷都會造成神經功能缺失的問題,因此為了保證患者的功能恢復,就需要使用相應的藥物來促進神經修復。
有哪些藥物可以促進神經修復?
1、甲鈷胺
甲骨安是目前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神經營養藥物,主要是針對神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受損的情況進行修復,對於症狀不明顯或者症狀較輕的偏頭痛以及周圍神經損傷等問題都有較好的療效。但是甲鈷胺也存在著明顯的副作用,在使用藥物的時候需要避免長時間用藥,在症狀穩定之後,可以改為間歇性用藥。
2、氨基吡啶
這種藥物是廣譜鉀通道阻滯劑藥物,並且在臨床中可以應用於神經細胞死亡,神經脫髓鞘或者是傳導缺陷的問題,對於神經損傷有著較強的增強功能恢復效果。目前針對比較嚴重的神經損傷,就可以選擇這一種藥物來治療,既能夠促進急性神經擠壓傷的恢復,也可以改善創傷性的神經損傷傳導速度。
3、維生素b
維生素b族可以有效的起到營養神經作用,最常見的是維生素b以及維生素b6,這些藥物是神經生長因子類的生物藥,因此在使用的時候不存在明顯副作用,可以長期維持患者的神經功能。對於老年痴呆患者或者是神經損傷患者恢復期都可以使用維生素b族藥物來進行症狀緩解,長時間使用可以起到促進修復的效果。
4、改善微循環的藥物
在患者神經部位的血液供應,沒有出現明顯病變的時候,是可以使用一些改善微循環藥物的,因為在補充營養或者是使用藥物之後,還需要血液循環系統來幫助營養物質運輸,因此使用一部分改善微循環的藥物,就能夠有效的促進神經恢復。但是如果已經造成了局部血液循環系統損傷,比如腦埂塞或者是腦部血管病變問題,就不能夠使用這一類藥物,否則有可能加重疾病。
5、激素藥
神經損傷或者是相應的神經系統疾病,有可能會引發自身免疫系統機制,因此這種時候就想要起到有效的神經修復作用,就要適當的使用激素。除此之外有一部分神經損傷是自身免疫反應導致的,因此首先使用激素類藥再選擇一些營養補充藥物才能夠有效恢復功能。
6、抗生素
感染性疾病是臨床中引起神經損傷的常見問題,因此在發現這類疾病的時候,還需要首先使用抗生素來緩解症狀。抗生素雖然有著明顯副作用,但是針對感染性疾病有著比較好的控制效果,在使用抗生素之後患者就可以針對神經損傷問題進行有效治療。
各種神經系統疾病都有可能會造成神經損傷問題,這種問題會誘發患者局部功能障礙,甚至是導致患者偏癱。神經上的損傷比較嚴重,要在早期進行功能恢復,並且使用相應的藥物促進神經修復,否則就有可能會誘發永久性的傷害。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