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發病機制複雜,目前為止病因還不是很明確。痛風屬於代謝性疾病,遺憾的是沒有任何方法能徹底根治痛風,只能長期用降尿酸藥物來控制血尿酸水平,減少痛風發作次數,保護靶向器官號。目前降尿酸的藥物分為兩類即抑制尿酸生成藥物和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然而一部分病人擔心藥物副作用,只要症狀好轉就直接停藥,結果使得疾病反覆發作。其實只要科學規範用藥,就能最大程度降低副作用,所以不能因噎廢食。
怎麼防範降尿酸藥物的副作用?
1、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輕中度腎功能不全、對別嘌呤醇過敏的人都可選用此類藥。其副作用是肝功能損害和皮疹,不過較輕微。因為此類藥有強大的降尿酸作用,用藥早期往往因為血尿酸水平下降速度過快,從而引起痛風發作。為能避免因血尿酸波動過大而誘發痛風,先從小劑量開始用藥,然後慢慢增加用藥量。非布司他主要通過肝臟和腎臟排洩,對腎臟帶來的影響較輕微,所以輕中度腎功能不全人群不需調整用藥劑量。此外,合併心血管疾病的痛風病人為了自身安全,謹慎用此類藥。
2、碳酸氫鈉
碳酸氫鈉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小蘇打,能鹼化尿液,促進尿酸排洩,從而降低尿酸。此類藥物中含有碳酸氫根和鈉離子,呈現鹼性,若長時間大量服用此藥易導致噯氣和腹脹,升高血液中鈉離子含量,加重水鈉瀦留,增加心臟負擔,進而引起心力衰竭和鹼中毒。用藥期間。應多留意有沒有心力衰竭的症狀如心慌、胸悶以及浮腫,特別是心功能不全以及老年人,一旦有異常需立馬就醫。同時要注意監測尿液酸鹼值,用藥前兩個星期檢測,用藥後一個月檢查一次,儘量把尿液酸鹼值維持在6.2~6.9。若尿液酸鹼值超過7.0,易生成草酸鈣結石,此時需停藥。
3、苯溴馬隆
苯溴馬隆能促進尿酸排洩,進而降低尿酸水平,輔助治療痛風。跟別嘌呤醇相比,此類藥物消化道反應輕微,很少出現皮膚過敏的情況。但用藥期間喝水太少以及尿量不足,往往因為排洩尿酸過多,引起泌尿繫結石和腎損害。為能防止出現尿路結石,應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保證每天的排尿量達到2000毫升,加快尿酸排洩速度。因為在鹼性環境中尿酸溶解度高,所以用此類藥物時可加用碳酸氫鈉,利於尿酸排洩。不過腎小球濾過率每分鐘低於30毫升、有泌尿繫結石的人不能用此類藥。
4、別嘌呤醇
別嘌呤醇廣泛應用於痛風治療中,能抑制尿酸生成。不過易引起多種副作用,如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也會導致肝腎功能損害以及骨髓抑制、皮膚也易出現過敏反應,嚴重時可引起剝脫性皮炎,進而威脅生命。別嘌呤醇所導致的胃腸道反應和肝腎功能損害,應從小劑量開始用藥,然後慢慢增加用藥劑量,用藥期間勤監測血常規和肝腎功能。
溫馨提示
一般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都是可控的,停藥後就能恢復正常。患者要科學規範性用藥,不能隨意增加或減少用藥量,也不能隨意停藥。用藥期間要定期去醫院做監測,一旦發現副作用需立馬尋求醫生幫助。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1、《如何防範降尿酸藥物的副作用?》,代謝網,2020-12-032、《降酸藥非布司他與別嘌呤醇,哪個副作用更少?痛風患者該選哪個?》,問上醫,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