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探究:幹細胞促進腦卒中後的神經修復

2021-01-11 一五零生命幹細胞

腦卒中:俗稱中風,它是一種突發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主要由大腦缺血或血管破裂出血引起,其中由大腦缺血引起的腦卒中佔極大部分。臨床手段主要採用溶栓方法,但由於溶栓時間窗短、出血概率大,多數患者預後較差。

NIHSS評分量表: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評價神經功能缺陷嚴重程度的一種表格,也可用於判斷神經功能恢復的情況。評分範圍為0-42分,分數的高低與神經損傷成比例,分數越高神經受損越嚴重。

Barthel指數: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對患者日常生活活動的獨立能力與功能狀態的評價,總分範圍在0-100分,分數越低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弱。

【研究背景】腦卒中具有發病率、死亡率、致殘率三大特點,受損的腦組織與神經修復仍是當前臨床的難點,而腦卒中後的神經修復與神經血管的可塑性密切相關,幹細胞可促進腦缺血損傷區域神經血管的再生,為腦組織修復提供豐富的物質支持。為驗證幹細胞促進腦卒中後的神經修復,研究人員以開展了諸多臨床研究。

【研究目的】幹細胞促進腦卒中後神經修復的臨床觀察。

【研究方法】研究人員納入280例出血性腦卒中患者作為幹細胞移植對象,這些受試者具有神經功能缺損症狀,如言語障礙、肢體偏癱、二便障礙等臨床特徵;另外300例患者則作為對照組。

隨訪6個月,採用NIHSS評分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Barthel指數)作為評估指標;且兩組患者試驗前後,行腦部MRI(核磁共振成像)、血生化指標檢查,觀察幹細胞移植的安全性。

【研究結果】

1. 療效結果:移植後幹細胞組與對照組比較NIHSS評分顯著降低,Barthel指數顯著升高;與移植前對比NIHSS評分顯著降低,Barthel指數顯著升高。

2. 安全結果:複查腦部MRI、血生化結果顯示,均未出現明顯異常。

結論:科學家初步認為,幹細胞修復受損腦部組織有助於神經功能的恢復,可進一步改善後遺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相關焦點

  • 幹細胞與腦中風|腦卒中患者的福音!幹細胞療法不斷取得進展!
    科學家研究發現,在大腦中移植不同來源的幹細胞,可通過促進神經發生、血管生成、趨化作用和抗炎作用來促進缺血性損傷組織的修復。 全球範圍內,與幹細胞治療中風相關的臨床研究逐年增加。目前常用的2種主要策略為靜脈注射間充質幹細胞和神經幹細胞移植修復損傷。評估療效的多中心研究正在開展中。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腦出血後神經功能障礙最新研究進展
    研究表明,腦室內或靜脈移植間充質幹細胞後,幹細胞能自動遷徙到受傷的腦組織處並分化為神經元,同時還能通過旁分泌方式產生神經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otrophic factor,BDNF)等,以提高幹細胞的增殖、分化為神經元的能力,促進腦功能恢復,為幹預腦出血後神經功能障礙帶來新途徑。
  • ...巨大潛力|腦卒中|幹細胞|治療|功能|移植|研究|分析|神經|-健康界
    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殘率高的特點,全球每五秒鐘就會發生1 例腦卒中,我國每年發生腦卒中人數超過200萬,且逐年上升。腦卒中患者腦組織在短時間內缺血缺氧並壞死(或內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導致神經元減少,軸突連接中斷,局部產生活性氧自由基,影響腦組織損傷的自我修復,喪失局部腦功能和神經組織。
  • 對付腦卒中 醫學界正探索幹細胞療法
    美國Stemedica細胞技術有限公司完成了使用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的I/IIa期臨床試驗,該試驗順利達到主要終點,即治療是安全的,同時達到所有次要終點,即受試者運動、神經功能持續改善12個月(僅評估至治療後12個月)。該試驗結果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卒中協會(AHA/ASA)官方學術期刊之一《卒中》(Stroke)上。
  • 九芝堂:「幹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批 將與天壇醫院...
    中國網財經2月20日訊(記者 杜丁)昨天,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監局藥物審評中心(簡稱「CDE」)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該公司幹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得批准。這位負責人表示,IND獲批後,九芝堂美科將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合作開展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試驗。幹細胞技術的發展為腦卒中治療提供了新方向據了解,本次臨床試驗所用幹細胞產品為美國Stemedica Cell Technologies, Inc.(簡稱Stemedica)生產的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ithMSC)。
  • Science Daily:發現腦卒中後的大腦修復機制
    點擊查看 腦卒中是一種由於血凝塊堵塞大腦血管,導致血流中斷,因此造成大腦缺氧的狀態。許多神經元(缺氧)壞死後,可誘導機體運動、感覺及認知方面的問題。瑞典隆德大學及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日前共同發現,大腦中風後,其以一種前所未見的機制產生新神經元。
  • 前沿:幹細胞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研究進展
    由於該病異質性,臨床上對神經病理性疼痛幹預效果不理想。目前,藥物和手術仍是神經病理性疼痛主要傳統幹預方式,但效果均不盡理想,因傳統方法不能對損傷神經進行修復或促進神經再生功能。所以,研究者尋找有效途徑幹預神經病理性疼痛顯得尤為重要。
  • 幹細胞療法的這3大作用有助於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神經修復
    多年來,經過科學家孜孜不倦的研究,發現幹細胞因具有細胞再生、組織修復、神經保護等多種功能,已被廣泛應用於如神經與心血管等多系統疾病的臨床研究中(更多的詳情可了解「幹細胞療法」)。如何改善和幹預這些神經退行性疾病,在神經科領域中存在一片空白,成為科學家們鑽研探討的問題。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在損傷後,自我修復能力是有限的,有學者認為是腦部誘導神經幹細胞增殖並向神經元分化的力量太弱所致。大量研究實驗證明幹細胞療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能成為解決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 我國首個進口乾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獲批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月20日訊 2月19日,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審評中心(CDE)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有關規定,經審查,2019年11月15日受理的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符合藥品註冊的有關要求,同意按照提交的方案開展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試驗
  • 醫療健康網報導: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後遺症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高度未分化性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原則上,在適宜環境下,它可以分化為多種體細胞,如神經細胞、肝細胞等。幹細胞研究以及利用幹細胞治療相關疾病的細胞組織工程學,已經成為繼人類基因組測序完成後,生命科學研究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幹細胞治療技術,為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充滿希望的方向。
  • 67歲腦中風患者幹細胞治療後效果明顯!
    ,接受了幹細胞的注射,在完成第一階段的治療後,Kevin Baird感受到了明顯的治療效果。 幹細胞治療中風所涉及的基本機制包括抗凋亡、抗炎、促進血管和神經的再生、形成新的神經細胞和神經迴路、抗氧化和血腦屏障的保護。研究表明幹細胞能夠修復受損的神經組織,具有治療腦中風後遺症的潛力。
  • ...治療 神經幹細胞 caspase-3 科學家 元兇 幹細胞 神經功能障礙...
    東方網9月13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為什麼腦卒中會引起神經功能障礙,並且醫學科學家至今沒有有效治療手段?昨天,復旦大學宣布,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腦科學研究院趙冰樵教授團隊,經3年多艱苦攻關,首次發現了阻礙腦卒中後神經幹細胞再生的「元兇」。目前該成果已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著名學術期刊《幹細胞》雜誌上,引起世界醫學界關注。
  • 我國細胞治療獲得重大突破,腦卒中患者的希望來了
    今年9月,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神經修復學研究所開展的 「嗅鞘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後遺症」臨床試驗正式結題,結果顯示嗅鞘細胞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治療安全,患者生存質量有顯著改善。這是迄今世界上神經系統疾病包括卒中的臨床細胞治療中循證醫學證據最高等級研究的第一個陽性結果報告。這是我國腦卒中後遺症研究獲得的重大突破。
  • 科學家發現新療法可望促進腦卒中後血管再生
    已知中風後,抑制信號分子Nogo-A的抗體可以幫助修復受影響大腦區域的血管。近日,來自瑞士蘇黎世大學(UZH)的一個研究團隊在小鼠模型中發現,它也能促進運動功能的恢復。
  • 向大腦精準靶向注射幹細胞治療中風臨床研究獲FDA批准
    這些患者將以1:1的比例隨機分組,一組在大腦內注射單劑量的幹細胞藥物,另一組在頭部接受假手術(安慰劑注射)。所有的病人都將接受為期12周的物理治療計劃。最終,研究人員將比較治療組和安慰劑組的差異,觀察治療後6個月的臨床改善。
  • 幹細胞改善精神分裂症的應用價值
    幹細胞與精神分裂症既往研究,幹細胞有利於修復病變或受損的器官和組織,已用於腦卒中、阿爾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病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研究,具有良好的療效。鑑於幹細胞修復神經組織和調節腦部微環境的作用,預示著幹細胞是改善精神分裂症的有前景且極具吸引力的靶向手段。幹細胞經定向誘導為神經元,並且激活內源神經幹細胞,促進受損神經元的替換和神經膠質細胞生長,恢復神經網絡平衡,修復腦部受損組織。
  • 10個案例證實丨未來幹細胞療法不只是廣譜上的抗衰,而是有具體的...
    ,能夠改善腦血循環、促進腦代謝、修復受損的腦組織、恢復神經功能等。研究者連續十二個月向腦卒中受試者靜脈注射骨髓間充質細胞幹細胞,受試者運動、神經功能持續改善。研究結果表明幹細胞防治慢性卒中安全有效。 帕金森 幹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病主要作用機制是利用其分泌神經營養因子、免疫調節等發揮神經保護功能,促進損傷的多巴胺能神經元修復,或者將其誘導分化為多巴胺能神經元替代體內損傷的多巴胺能神經元,發揮細胞替代作用。
  • 2019年幹細胞主要研究成果系列:對付腦卒中 醫學界正探索幹細胞療法
    本次試驗共招募了38名受試者。這些受試者均為中風6個月以上,有嚴重功能障礙或神經系統障礙且在臨床試驗前2個月內沒有明顯改善的患者,所有受試者均將接受同種異體成年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研究顯示通過靜脈注射的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在研究中表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患者接受治療後一年內,所有評估量表均發生顯著改善。
  • ...啟動「人源性神經幹細胞治療缺血卒中的單中心隨機對照研究」項目
    近日,仁濟醫院神經內科召開了「人源性神經幹細胞治療缺血卒中的單中心隨機對照研究」啟動會。
  • 幹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未來可期!
    幹細胞治療,一直以來備受爭議。幹細胞治療是把健康的幹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使其修復或替換受損的細胞或組織,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前期研究發現,具備免疫調節和組織損傷修復等功能的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hUC-MSC)具有治療NMOSD的前景,特別是管陽太教授團隊獲得國家衛健委hUC-MSC治療NMOSD備案後開展的臨床研究發現,hUC-MSC具有良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