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中國網財經1月13日訊(記者 杜丁)昨日,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的Ⅰ/Ⅱa期臨床試驗(ASSIST)啟動會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線上召開,標誌著臨床試驗正式啟動。今日,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九芝堂」)發布公告稱,上述研究項目在臨床試驗牽頭單位天壇醫院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查,並在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備案。
-
醫療健康網報導: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後遺症
雖然這些治療方法有助於恢復部分患者的功能,但仍有70%的患者在腦卒中發生半年後留下了後遺症,如存在語言、運動、感覺等功能障礙,並伴隨一生。這不僅影響其生活質量,也給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如何改善這些患者的功能障礙-即解決後遺症問題,已成為當前的重大研究課題。 近年來,幹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成為了國際研究熱點,並獲得醫學界和民眾的廣泛關注。
-
中國首個進口乾細胞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北京2021年1月13日 /美通社/ -- 2021年1月12日,由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芝堂美科」)發起的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的Ⅰ/Ⅱa期臨床試驗(ASSIST)啟動會在組長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通過線上會議形式順利召開,標誌著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
[ISS2018]朱武生: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療新進展_缺血性卒中_靜脈...
6月8日,在第十四屆國際腦血管病高峰論壇上,解放軍南京總醫院神經內科朱武生主任帶來題為「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療新進展」的精彩報告。最新研究進展(1)EXTEND-IA TNK研究EXTEND-IA TNK為一項多中心、前瞻性、隨機、開放標籤、盲法終點(PROBE)研究,旨在評估替奈普酶與阿替普酶相比,血管內治療前溶栓治療效果的差異。
-
向大腦精準靶向注射幹細胞治療中風臨床研究獲FDA批准
中風又叫腦卒中,分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兩種類型,是造成全世界致死和致殘的第二大常見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全世界每年有1500萬人患腦卒中,造成約500萬人死亡和約500萬人永久性喪失活動能力。由於中風會引起腦細胞發生不可逆性死亡,傳統的治療方法療效並不理想。
-
中國首個進口乾細胞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 美通社
2021年1月12日,由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芝堂美科」)發起的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的Ⅰ/Ⅱa期臨床試驗(ASSIST)啟動會在組長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通過線上會議形式順利召開
-
[CSC2018]劉新峰: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血管再通治療
「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血管再通治療」的精彩講座,重點就卒中急診處理的主要熱點問題展開了討論。(IIa,B-R;新增)DAWN研究DAWN研究是一項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分組、開放標籤、盲法評價結局的研究,旨在評價卒中發生後6-24小時內行血管內血栓切除術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巨大潛力|腦卒中|幹細胞|治療|功能|移植|研究|分析|神經|-健康界
目前對於其治療目的是改善腦部血液循環,增加缺血區的半暗帶區的血流及氧的供應,控制腦水腫,防治併發症。近年來,幹細胞治療研究快速發展,臨床醫生也越來越重視幹細胞治療各種難治性疾病,包括缺血性腦卒中。2018-2019年,國家研發計劃「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中,《神經幹細胞腦內精準移植治療腦卒中的臨床研究》和《負載多種幹細胞和外泌體的可注射多功能微支架構建及其對缺血性卒中的修復研究》兩大項目通過審批。幹細胞在腦卒中臨床研究中已顯示出巨大潛力,對缺血性或出血性的腦卒中均有較優的臨床效果。
-
ESO-WSO 2020丨中國聲音:DIRECT-MT研究結果發布——直接機械取栓,卒中治療新的裡程碑
在大型臨床試驗-網絡研討會部分,其中介紹了5項較高評分的研究,其中一項是由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劉建民教授團隊牽頭,聯合中國41家醫院共同完成的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DIRECT-MT研究。歐美各國以及我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診療指南也紛紛更新,以最高等級推薦該療法,對於發病4.5小時內的大血管閉塞導致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如果符合指南條件,要先進行靜脈溶栓後再轉入導管室行動脈取栓治療。但是動脈取栓前實施靜脈溶栓的利弊尚不明確,存在很多爭議,是否可以跳過靜脈溶栓直接行動脈取栓治療,是這類腦卒中救治的焦點問題。這一問題事關整個救治流程的優化與布局,全球學者都在關注其答案。
-
幹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未來可期!
幹細胞治療,一直以來備受爭議。幹細胞治療是把健康的幹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使其修復或替換受損的細胞或組織,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但由於幹細胞臨床研究涉及安全、倫理、科學等一系列難題,國家相關部門相繼發布《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等規範性文件引導、規範相關臨床研究,只有臨床和科研具有較高水平和實力並符合條件的機構和部門才有資質開展相關研究。
-
...診治指南最新版解讀_劉鳴_缺血性卒中_指南解讀_ISS2017_醫脈通
這期間,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腦血管病中心的劉鳴教授對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進行解讀。《中國急性期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發表於《中華神經科雜誌》2015年第4期上,由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撰寫。
-
[CINS2015]高連波: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中美指南解讀
在中國卒中學會神經介入分會第一屆學術年會(CINS2015)上,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的高連波教授做了題為「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中美指南解讀」的精彩報告。>靜脈再通治療的現狀靜脈溶栓治療的歷史時間窗經歷了一系列變革。
-
2020年全球幹細胞治療三大發展動向
這場突如其來的病毒襲擊,讓人們看到了幹細胞等先進醫療對健康的守護所具有的巨大價值。同時,2020年全球幹細胞行業也取得了一些重大的進展。無論是從新藥申報、項目啟動還是監管政策,幹細胞行業均有了新的發展動向。
-
【述評】重視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院前識別和轉運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早期治療在過去的20餘年取得了劃時代的進步,帶來了顯著的臨床獲益。1995年美國國立神經疾病與卒中研究院溶栓試驗(NINDS)證實了阿替普酶靜脈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病3 h內的療效。2008年歐洲協作急性卒中研究(ECASS Ⅲ)將靜脈溶栓的治療時間窗延長到4.5 h。
-
陳長青教授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時間窗的影像學評估
如何從超時間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篩選合適的患者進行幹預治療,是臨床中面臨的一個重要議題。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內科陳長青教授對於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時間窗的影像學評估進行了詳細闡述,整理如下。 要點推薦 1. 溶栓或介入二線需要掌握超時間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多模影像選擇和評估方法。 2.
-
九芝堂幹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啟動 幹細胞作為藥物用於臨床邁進一步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3日訊(記者 朱國旺)1月12日,九芝堂子公司北京美科與北京天壇醫院、昆翎醫藥聯合開展的幹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臨床試驗正式啟動。這意味著九芝堂前期在幹細胞領域的前瞻布局有了實質性的進展,也意味著幹細胞作為藥物用於臨床治療又邁進了一步。
-
九芝堂(000989.SZ):子公司藥品研發啟動臨床試驗
、盲法、隨機、安慰劑對照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療效的I/IIa期研究」。近日,上述研究項目在臨床試驗牽頭單位天壇醫院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查,並在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備案。北京美科與天壇醫院認為已經具備啟動臨床試驗的條件,於2021年1月12日召開臨床試驗啟動會。臨床試驗項目基本情況:1、本項臨床試驗用藥品為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其按照進口藥品申請註冊,藥品註冊分類屬於治療用生物製品。
-
缺血性腦卒中後運動誘導的神經可塑性:病理學和機制
綜述以「A Review of Exercise-Induced Neuroplasticity in Ischemic Stroke: Pathology and Mechanisms「為題發表於神經生物學領域期刊《Molecular neurobiology》(影響因子4.5分),現以簡述如下:引言缺血性腦卒中後的症狀與缺血中心神經元死亡導致的正常神經功能的中斷有關
-
心源性卒中後何時啟動抗凝治療?這次說清了
原創 Liny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神經內科魏東教授來解答!臨床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困惑:面對心源性卒中的患者,應該何時啟動抗凝治療?在中國卒中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暨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上,來自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神經內科魏東教授對《心源性卒中後何時啟動抗凝治療?》這一專題做了精彩的報告。先看兩個病例病 例 1▎ 基本情況:郭XX,男,75歲。▎ 主訴:頭暈、一過性意識喪失3小時入院。
-
急性大血管閉塞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9年修訂版...
目前,我國各地區醫療條件和水平差異較大,AIS-LVO的血管內治療開展情況參差不齊,治療效果同質性差,為進一步規範血管內治療的操作流程,專家組總結了國內外近年來的研究結果,圍繞影響臨床預後的4個主要方面(快速診治流程、適宜患者選擇、成功血管再通、規範術後管理),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對2017年《急性大血管閉塞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中國專家共識》進行相關內容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