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歐洲卒中組織與世界卒中組織聯合大會(ESO-WSO 2020)於
當地時間11月7-9日(歐洲時間)順利
舉行,這是有史以來兩大組織的第一次聯合會議,有望成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卒中會議。在此期間,醫脈通將為大家帶了新鮮的會議資訊。
在大型臨床試驗-網絡研討會部分,其中介紹了5項較高評分的研究,其中一項是由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劉建民教授團隊牽頭,聯合中國41家醫院共同完成的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DIRECT-MT研究。該研究結果也於5月7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 影響因子70.670) 上。同時,劉建民教授也以網絡錄播的形式對該研究進行了精彩地講解。
醫脈通ESO-WSO 2020報導組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1. 研究背景
2015年,顱內大動脈閉塞導致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治療取得革命性突破。以MR CLEAN為代表的五項RCT研究證實,對於前循環大動脈閉塞的患者,在靜脈溶栓的基礎上進行動脈取栓,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結局,降低致殘率。歐美各國以及我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診療指南也紛紛更新,以最高等級推薦該療法,對於發病4.5小時內的大血管閉塞導致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如果符合指南條件,要先進行靜脈溶栓後再轉入導管室行動脈取栓治療。但是動脈取栓前實施靜脈溶栓的利弊尚不明確,存在很多爭議,是否可以跳過靜脈溶栓直接行動脈取栓治療,是這類腦卒中救治的焦點問題。這一問題事關整個救治流程的優化與布局,全球學者都在關注其答案。
DIRECT-MT是中國急性大血管閉塞性缺血性卒中直接動脈治療的療效評估:一個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並由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劉建民教授團隊聯合中國41家醫院完成,該研究成果最終率先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公開發表。
2. 研究方法
DIRECT-MT研究旨在對血管內取栓術聯合或不聯合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進行療效評估。本研究將發病在4.5h以內的前循環急性大血管閉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隨機分配至直接取栓組(單獨血管內取栓術)和聯合治療組(取栓術前啟動阿替普酶靜脈溶栓,阿替普酶按照0.9mg/kg劑量給予)。研究採用非劣效性設計。主要結局是兩組術後90天的改良Rankin量表評分的整體分布情況,採用校正共同比值比評估(95%置信區間下限是否≥0.8)。此外,還對包括死亡和缺血區域再灌注情況等的多個次要結局進行了評估。
3. 主要研究結果
➤ 共篩選了1586例患者,其中656例符合入排標準,最終納入研究。327例被隨機分配至直接取栓組,329例被隨機分配至聯合治療組。
➤ 主要結局結果顯示:單獨血管內取栓術不劣於阿替普酶靜脈溶栓聯合血管內取栓術(校正共同比值比,1.07;95%CI,0.81~1.40;非劣效性P=0.04)。直接取栓組在取栓術前成功再灌注的比例(2.4% vs. 7.0%)和總體成功再灌注的比例(79.4% vs. 84.5%)低於聯合治療組。直接取栓組和聯合治療組的90天死亡率分別為17.7%和18.8%。
4. 主要研究結論
對於中國發病4.5小時以內的急性前循環大血管閉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基於20%的可信界值,單獨採用血管內取栓術的功能性結局不劣於阿替普酶靜脈溶栓聯合血管內取栓術。(研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和吳階平醫學基金會資助;DIRECT-MT試驗在 ClinicalTrials.gov註冊號為NCT03469206。)
專家簡介
劉建民教授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長海醫院臨床神經醫學中心主任,腦血管病中心主任,神經外科主任
兼任全軍腦血管病診療中心主任及研究所所長
中華醫學會神經介入學組組長
中國腦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副主委
中華醫學會及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學會常委
上海市卒中學會副主委
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及領軍人才
世界腦血管病論壇主席
參考資料:
[1] Yang Pengfei, Zhang Yongwei, Zhang Lei, et al.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with or without Intravenous Alteplase in Acute Stroke.NEJM.May 6,2020.DOI: 10.1056/NEJMoa2001123.
[2] ESO-WSO 2020
【以上內容僅供學習參考,如涉版權請聯繫刪除】
鎖定醫脈通神經科頻道(medlive-neurology),同步查看ESO-WSO 2020的最新資訊!
醫脈通ESO-WSO2020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