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中主要的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膽固醇。
如果血液中血脂水平升高,會使血液粘稠度增高,易造成血管發生硬化,導致血管內腔變窄,易促成血栓形成,從而誘發一些血管疾病的發生。如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症、高血壓、高血粘症等疾病,給患得心血管疾病埋下隱患。
血脂水平的升高與平日裡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期酗酒、吸菸、過於油膩飲食、焦慮壓力、精神緊張等因素密切相關。
4種表現小心血脂升高
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頭痛、失眠、做事注意力不集中、記憶能力明顯減退,明明剛做過的事,有時「轉身就忘」。這是因為血脂升高後,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速度放緩,導致腦部供血不足所致。
2.四肢走路感覺沉重或肢體總有麻木的感覺,時常出現不明原因的關節疼痛。因為血脂升高後,部分毛細血管易發生硬化,甚至堵塞,導致血液循環不暢所致。
3.視力出現下降,眼瞼周圍出現黃色素斑。因為血脂升高後,易導致眼部的毛細血管變硬變窄,使得血流放緩,循環不暢,從而使得眼睛得不到充足的營養所導致的。
4.食慾下降,經常感覺乏力且眼皮、胳膊肘、大腿、腳後跟等部位皮膚上長出黃色、光澤的小腫瘡。因為血脂升高後肝臟負擔會加重,不能及時將多餘的脂質代謝出去,造成脂肪在肝內堆積,導致脂肪肝發生的表現。
眾所周知,心腦血管疾病多發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居多,日本早在前些年就已經進入了老齡化階段,但是日本老人的心腦血管發病率卻顯著低於其它國家。這與日本人的飲食習慣和重視養生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日本人在飲食中很重視平衡,堅持低熱量、低膽固醇、低脂肪、低糖、高纖維的飲食習慣。而且日本人還喜歡經常飲用自製的杏仁奶來降血脂、預防各種血管疾病的發生。
日本醫學研究發現,經常喝牛奶並在牛奶中加點杏仁,有利於降血脂,預防血管疾病的發生。
研究發現:牛奶中含有的鈣,不僅有助於降低血壓,而且還可以增強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從而能起到保護毛細血管彈性,促進微循環的作用,可減少腦血管的發病率。研究表明喝牛奶不但不會增加膽固醇含量,反而牛奶中含有的有效成分乳清酸,可抑制膽固醇的合成,並能促進血漿中壞膽固醇的排洩,可起到預防動脈血管硬化的作用。
而杏仁中含有的油酸等有效成分,可使體內好膽固醇的含量增高,壞膽固醇的含量降低,可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同時杏仁中含有的膳食纖維含量比一般的粗糧還要高,有利於促進胃腸蠕動,把多餘的脂肪及膽固醇隨大便一同排出體外,可起到預防動脈硬化,保護血管的作用。
但研究發現如果單純的飲用牛奶,牛奶中的鈣卻並不會被人體所更好的吸收利用。但如果和杏仁一起食用,杏仁中含有的鎂,可促進一些酶的活性,更有利於人體對鈣的吸收。同時鎂還可以防止鈣沉積在血管壁中,給血管造成傷害。鎂和鈣並用,還可以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可緩解精神緊張,對血管帶來的傷害。另外杏仁中含有的維生素E和牛奶中脂肪成分結合後,更能被人體更好的吸收利用。
製作方法:我們可準備杏仁20克、牛奶60ml、水120ml、冰糖適量。先將杏仁洗淨,用清水泡1小時左右,倒入熱水,去掉杏仁皮,然後把杏仁碾碎與牛奶、水一同放入奶鍋內,小火加熱,攪拌至煮沸,放入適量的冰糖,再煮一會,待冰糖溶化後,濾渣飲用。
溫馨提示:杏仁可分為甜、苦兩種,苦杏仁中含有3%的有毒成分,食用前必須用開水煮或用溫水浸泡至少30分鐘以上,然後去皮,方可食用。建議:每次食用最好不要超過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