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中「錯視」的表現手法!

2020-12-05 設計智造

文/張醒 錯視是指我們知覺判斷的視覺經驗,同所觀察物實際特徵之間產生了矛盾。當我們發覺到它自己主觀上的把握和觀察物之間不均衡時,錯覺便產生了。而廣告設計師利用這種視覺的矛盾、不均衡,創造出可以預測的能夠誘導視覺作用的圖形,激起更廣泛的、更新奇的想力,以此吸引受眾的吸引力,達到宣傳產品的作用。

現代廣告一直在運用各種表現手法,使作品具有衝擊力,使訴求具有感染力和煽動性,而以「錯視」的手法處理表達視覺圖形是廣告藝術所使用的手法之一,其生動的情趣、新奇的角度、突破一般程式化的表達,不僅能吸引受眾的注意,引起思考,而且在平面廣告中具有獨特的美學特徵和審美價值。在平面廣告中的錯視的表現手法有以下幾種類型:

景愈藏,境界愈大。這是「圖」、「底」空間的錯視表現手法產生的理論基礎。魯賓是第一個對於「圖――底」之間的轉換關係進行系統研究的人,他的研究表明:被封閉的面都容易被看成「圖」,而剩餘的部分則總是被看成「基底」。一個因素中其實還包括著另外一個因素,表現在特定的條件下,面積較小的面總是被看作「圖」,而面積較大的面總是被看成「底」。

①「圖」、「底」相互轉換。當受眾在欣賞圖形時,發覺引起他的興趣並不是真正的正形,而是原先無意義的做「嫁衣裳」的負空間形,這自然就增添了圖形本身的趣味性,從而達到對受眾視覺深層次的吸引。正如邁爾所說:「微弱的,朦朧的形態可能在創造和形成感情的審美經驗中,達到一種有價值的和生氣勃勃的功能」。

②「圖」、「底」相互借用。在圖形設計中,「圖和底」相互借用在一個特定的空間裡,創造出獨特的效果。 「圖」、「底」空間錯視的表現手法,利用人的視覺往往對圖形所佔據的空間十分關心這一自然現象,重點對圖形的負空間形進行設計,將「負形」空間轉換為積極空間,將被忽略的空白轉換為有效的空間,使圖形產生強大的衝擊力和有效的視覺誘導作用。

我們在享受視覺空間的時候,卻經常無意識地創造錯覺,這種奇怪的、令人迷惑的假象,常常成為人們視覺追逐的對象。這是我們利用自己對事物形狀的形象的經驗投射的結果,是我們的經驗產生的直覺在影響著我們的判斷 。

這種廣告設計正是要利用人的這一視覺特點,把「意料之外」的錯覺轉化為「情理之中」,借用視覺之謎的理念,顯示超現實怪異感的一種令人不安的而又不可抗拒的衝突,以及非常有深度的不合理中含有的合理性,從而產生幽默奇異的效果,促使人產生強烈的注目興趣。

①矛盾的空間。矛盾空間即通過空間的矛盾性創造出新奇有趣的視覺圖形,是將兩種空間構造上相互矛盾的物象進行重組,通過打破實際的空間概念,進而獲得獨特的視覺效果的一種表現手法。此類圖形貌似合情合理,隨著視點的漸漸轉移,你會發現,圖形中的空間是實際生活中絕不可能存在的,然而當你試圖從圖形本身的結構中找出這種矛盾的根源時,卻發現每一處都是合理的存在著,空間就這樣地變得神秘起來,玄妙之中透著奇異的趣味。

②錯位的空間。當我們面對視覺刺激時,我們的視覺初期總是以最簡單的形象思維去感知,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便會產生一種試圖轉換視點以獲取新形象的願望,這是由於審美疲勞與更高的審美欲望之間產生的矛盾所致。在設計中利用空間的錯位,能使受眾在享受情趣視覺空間的同時,產生自由想像和感悟的心理空間,獲得新奇的審美體驗。

運用錯位的表現手法創造出來的廣告圖形,具有跳躍性,用巧妙的視覺語言表現場景,製造出某種懸念,緊緊抓住了人們的視覺和心理,以意想不到的結局,在受眾不知不覺地欣賞和沉浸於畫面時,巧妙地傳達了信息,使受眾愉快地在畫面奇妙地轉換誘導中接受了傳播的信息,所達由瞬時向延時,由偶然到必然,由有限到無限,由自由到超越的幽默審美意境。

相關焦點

  • 錯視是如何「欺騙」我們的眼睛的
    錯視是設計領域的專業術語,錯是錯覺,視即視覺,錯視描述的是我們視覺上的主觀感受與被觀察體真實特徵相矛盾的現象。錯視的現象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比如昆蟲藉助身體顏色隱匿在樹叢中躲避天敵,筷子在水中發生折射等等。人的知覺系統是較為完善準確的,一般狀況下都能給出準確的判斷。
  • 與眾不同圖形設計!錯視形態
    文/朱園 錯視現象就存在於我們生活的周圍環境中,可謂是無處不在。對設計領域來說,錯視是不容忽視的創意來源,通過錯視形態圖形設計有機結合,可以創造出奇幻的視覺世界。同構圖形簡單的說,就是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圖形通過設計手法組合、疊加、打散、重構等處理方式設計在一起,共同構成一個新的圖形且傳達出新的圖形含義。新圖形超越圖形本身的涵義,全新的形象會產生新的視覺衝擊力。
  • 幼兒園logo設計的表現形式及表現手法
    幼兒園logo設計的表現形式1、具象形式:基本忠實於客觀物象的自然形態,經過提煉、概括和得化,突出與誇張其本質特徵,作為logo圖形。這種形式具有易識別的特點。2、意象形式:以某種物象的形態為基本意念,以裝飾的、抽象的圖形或文字符號來表現的形式。如中國民航的logo圖形就是以鳳凰形態為意念,以抽象圖形來表現的。這種形式往往更高的藝術格調和現代感。3、抽象形式:以完全抽象的幾何圖形、文字或符號來表現的形式。這種圖形往往具有深邃的抽象含義、象徵意味或神秘感。
  • 優秀Logo設計的「錯覺美」!
    文/蔣巍 王家民 錯視是用來增強造型能力的手法之一,不斷變換視角,從圖形的空間角度進行全方位挖掘,從而創造出獨特、個性化標誌設計作品。錯視只是一種特殊的視覺現象,同時也是一種獨特的視覺創作手法。 錯覺標誌以藝術的形式法則和視覺美感來實現的。①錯視的數學美。
  • 優秀Logo設計!圓形表現手法
    在現代標誌設計中,圓常常作為一種設計的形式和形態存在,具備明確而又清晰的形式結構,為傳達企業理念核心,標誌圍繞圓形元素進行提煉、概括、取捨、變化,創造典型、深層次的視覺形象,讓標誌的內容直觀地被人們感知。
  • 認識與掌握平面構成中的錯視原理與消極形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見過了不少讓我們自己視覺上產生錯視、幻覺效果的畫面或物體。這種容易引發幻覺的事物我們稱之為錯視,簡單的說就是視覺對客觀事物的判斷有誤差。就像海市蜃樓、現代舞臺呈現的三維立體人物再現等都是由於人類眼睛的視覺特點,而得到的映入眼帘,卻並不存在的視覺幻像。
  • 海報設計的常有設計手法
    海報作為現在商家最喜愛的宣傳方式,在生活中廣泛被人們所熟知,不過剛剛接觸到海報設計的朋友肯定有很多都一頭霧水,怎麼設計海報最好看?想要海報設計好看的話,就需要藉助一些對比手法來設計海報,海報設計有哪些常用的設計手法呢?
  • 圖形設計八大表現手法!妙不可言
    圖形設計為了便於形象的傳播,易於消費者理解記憶,要求圖形創意的形式必須簡潔、明快、富有感染力。圖形創意表現有其自身的構成語言和組織特點,我們可以從圖形的形態特徵出發,探討圖形創意的表現形式,從中了解圖形的創意方法。圖形創意的目的是產生新穎的、前所未有的視覺形象,帶給人們全新的視覺震撼和視覺享受。
  • @所有人,錯視是人通常會有的,來看看錯視對展館設計的啟發吧!
    在參觀展館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某些原因而使得視覺產生錯覺,這就是所謂的錯視現象。錯視現象簡單一些來說就是主觀判斷的意象與客觀實在不一致。錯覺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對整個展館產生許多不利的後果,所以要進行避免。「展館設計參觀者錯視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 這幾種常用的設計表現手法,太實用了!
    好的設計常用的幾種表現手法:重複、漸變、切割、對比,太實用了!一個好的設計魅力就在於能夠讓人們有興趣對其中的內容進行研究,它能把一種概念、一種思想通過精美的構圖,版式和色彩,傳達給看它的人。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些設計中的常用表現手法。
  • 錯視迷圖
    錯視迷圖是一款休閒類的手遊,你將會在視覺錯誤中不斷的前進,迷宮有一些複雜,更加的具有挑戰,讓你感受遊戲的樂趣,利用你的智慧,看破這一切,才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玩法非常的新穎了,快來試試吧。
  • 神奇的視覺-錯視
    點擊上方藍字—— 錯視,又稱視錯覺,意為視覺上的錯覺。屬於生理上的錯覺、特別是關於幾何學的錯視以種類多而為人所知。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視錯覺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法國國旗藍:白:紅的比例是30:33:37,而我們卻感覺三種顏色面積相等。這是因為白色給人以擴張感覺,而藍色則有收縮的感覺,這就是視錯覺。視覺上的大小、長度、面積、方向、角度等幾何構成,和實際上測得的數字有明顯差別的錯視,稱為幾何學錯視。
  • 錯視圖形表現手法
    錯視圖形作為一種新的圖形種類,在平面設計中有著增強藝術感染力、增強趣味、激發想像力的作用,那麼錯視圖形表現手法有哪些?如何具體運用在平面設計中? 圖底反轉是錯視圖形表現手法之一,圖底反轉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圖和底都具有形態特徵,受眾通過視覺焦點的轉移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
  • 這8種錯視創意手法瞬間提升作品的視覺感染力和衝擊力
    這種錯視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較多,且效果比較明顯。以光線滲透為基點的錯視需要藉助光線外圍,這種錯視需要較為強烈的對比,比如在黑白色彩的交界處凝視過久產生的邊緣錯視,就和日食現象類似,本來黑色的部分成為了遮擋光源的罪魁禍首,而光線則是在黑線的邊緣滲透出來。這種錯視會造成強烈的律動感,從而引發明顯的視覺衝擊。
  • 特色 | Jump From Paper 2D視覺錯視的獨特設計!
    臺灣設計品牌Jump From Paper以2D視覺錯視的獨特設計風格走紅國際,今年更邁入品牌10週年,Jump From Paper特別集結過去商品的經典元素推出
  • 你知道面孔空想性錯視嗎?
    (應該很多人看到了)這就是面孔空想性錯視,也就是我們將與面孔有相似結構的物體判斷為面孔,這說明我們對面孔非常敏感,能很快識別出來。當然,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人身上,在一些動物身上也有發現。王昊和楊志剛在《面孔空想性錯視及其神經機制》中闡述了面孔空想性錯視產生的兩類因素,分別是物體本身特徵(自下而上加工)、人對面孔的期待以及面孔的相關背景(自上而下加工)。
  • 不是面孔的面孔,你知道面孔空想性錯視嗎?
    不過在後來的探測中發現,所謂的火星臉不過是布滿巖石的高山而已。把一座山想像成一張人臉,只是一種錯覺。其實這種錯覺在日常生活中並不罕見,這種將無生命的物體看作面孔的現象,甚至有一個專有名詞加以表述,那就是面孔空想性錯視(王昊 & 楊志剛, 2018)。這種心理現象非常普遍,大多數人都有過類似經歷。
  • 錯視圖形表現手法!視覺差
    圖底反轉是錯視圖形表現手法之一,圖底反轉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圖和底都具有形態特徵,受眾通過視覺焦點的轉移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這樣圖底反轉圖形就比普通圖形蘊含更多的含義,具體方法如下:矛盾空間,平面設計中的空間感無法像影視作品中那樣可以動態的、360度的展示出來,在平面設計中是利用透視的手法來營造出空間感的,通過改變透視原理中基本元素滅點、視點等,來構成違背透視原理的矛盾空間效果,形成現實生活中無法看到的場景
  • 平面構成在Banner中的運用!
    文/杜豔豔 平面構成主要是在二維空間運用點、線、面結合一定的規律所形成的一種視覺語言,而Banner中的所有元素,如:文字、圖像、背景、點綴物,其實都可以看作是平面構成裡的點線面這些構成元素,運用平面構成的設計法則可以更好的完成Banner設計。
  • 紛鳥設計|破五記!廣告圖形的視錯覺表現手法
    視錯覺是廣告圖形中重要的表現方法之一。視錯覺的形成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主觀因素、客觀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等。在廣告圖形中,各個要素間的相互作用也有可能改變圖形原有的姿態,從而形成視錯覺。作為廣告圖形設計的兩個主要要素,正形反映的是實際存在的物,而負形反映的則是虛無縹緲的形。通過利用圖形和背景的固有特性,使正形和負形相互影響、相互協調,就能使觀看者的視線在圖形和背景之間反覆轉換,從而形成視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