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視是設計領域的專業術語,錯是錯覺,視即視覺,錯視描述的是我們視覺上的主觀感受與被觀察體真實特徵相矛盾的現象。錯視的現象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比如昆蟲藉助身體顏色隱匿在樹叢中躲避天敵,筷子在水中發生折射等等。人的知覺系統是較為完善準確的,一般狀況下都能給出準確的判斷。但是感官系統受光線,圖像,角度,色彩,肌理甚至情緒的影響,我們的視覺經驗也會與客觀事實存在偏差。

產生錯視的原因眾多,觀察者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客觀環境的變化和幹擾以及自然科學規律,都可能會引起錯視,但也不是絕對的。絕大部分的錯視現象是由觀察者的心理因素引起的。
人們在很早之前就已經觀察到錯視現象,並融入到設計創作中。錯視的應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比如四喜童子,表面上看是兩個童子,切換一下視角,會觀察到有四個童子。

對錯視的真正意義上的理論研究始於150年前荷蘭版畫家埃舍爾,他是世界最著名的視錯覺畫家,他因創作中的數學性而聞名於世。他很多作品中都融入了幾何元素,體現出對矛盾空間,圖底反轉等錯視手法的探索,他的作品也因此荒誕奇特,富有趣味性。錯視現象的分類很多,包括明度變化錯視,視點切換錯視,形態扭曲錯視,圖底反轉錯視,維度轉換錯視,旋轉錯視以及視角指定錯視等等。




錯視在平面廣告以及版畫設計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它的應用領域絕不僅僅局限於此。我們生活中處處能看到它的影子,如腦洞大開的立體斑馬線,紅色由於強烈的視覺擴張性廣泛應用於警告牌,還有那些知道透視原理的心機girl照相站最前凸顯大長腿,為消除下凹感的轎車車頂設計等等

錯視現象如此有趣,在我們身邊又隨處可見,你觀察到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