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視是如何「欺騙」我們的眼睛的

2020-12-06 設計獵夫

錯視是設計領域的專業術語,錯是錯覺,視即視覺,錯視描述的是我們視覺上的主觀感受與被觀察體真實特徵相矛盾的現象。錯視的現象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比如昆蟲藉助身體顏色隱匿在樹叢中躲避天敵,筷子在水中發生折射等等。人的知覺系統是較為完善準確的,一般狀況下都能給出準確的判斷。但是感官系統受光線,圖像,角度,色彩,肌理甚至情緒的影響,我們的視覺經驗也會與客觀事實存在偏差。

中心發散,導致中間寬度擴張

產生錯視的原因眾多,觀察者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客觀環境的變化和幹擾以及自然科學規律,都可能會引起錯視,但也不是絕對的。絕大部分的錯視現象是由觀察者的心理因素引起的。

人們在很早之前就已經觀察到錯視現象,並融入到設計創作中。錯視的應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比如四喜童子,表面上看是兩個童子,切換一下視角,會觀察到有四個童子。

四喜童子

對錯視的真正意義上的理論研究始於150年前荷蘭版畫家埃舍爾,他是世界最著名的視錯覺畫家,他因創作中的數學性而聞名於世。他很多作品中都融入了幾何元素,體現出對矛盾空間,圖底反轉等錯視手法的探索,他的作品也因此荒誕奇特,富有趣味性。錯視現象的分類很多,包括明度變化錯視,視點切換錯視,形態扭曲錯視,圖底反轉錯視,維度轉換錯視,旋轉錯視以及視角指定錯視等等。

形態長短錯視
形態扭曲錯視
旋轉錯視
圖底反轉錯視

錯視在平面廣告以及版畫設計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它的應用領域絕不僅僅局限於此。我們生活中處處能看到它的影子,如腦洞大開的立體斑馬線,紅色由於強烈的視覺擴張性廣泛應用於警告牌,還有那些知道透視原理的心機girl照相站最前凸顯大長腿,為消除下凹感的轎車車頂設計等等

立體斑馬線

錯視現象如此有趣,在我們身邊又隨處可見,你觀察到了麼?

相關焦點

  • 錯視圖像欺騙你的眼睛:似會旋轉可致頭暈
    《旅遊天地》雜誌 微信公眾帳號:「travellingscope」(點擊標題下「旅遊天地」可關注公眾帳號哦)錯視圖像欺騙你的眼睛:似會旋轉可致頭暈接下來的圖片會展示一些視覺幻象,也稱之為錯視。如果你在觀看圖片時感到不舒服,請立即用手捂住一個眼睛並轉移視線,而不要閉上眼睛,那樣會使頭暈更加嚴重。
  • 艾姆斯房間——視錯覺欺騙你的眼睛
    這是由於在我們的認知中,房間一定是上下、左右各自平行的,所以,當我們把一個不平行的房間當作平行的參照物時,在視覺上我們會認為遠處的人變小了,而近處的人長高了。以經驗和眼睛作為判斷的標準,卻不知自己被視錯覺「欺騙」了。這種現象就是大小恆常產生的錯視。
  • 錯視迷圖
    錯視迷圖是一款休閒類的手遊,你將會在視覺錯誤中不斷的前進,迷宮有一些複雜,更加的具有挑戰,讓你感受遊戲的樂趣,利用你的智慧,看破這一切,才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玩法非常的新穎了,快來試試吧。
  • 眼睛看不到真相
    眼睛看到的就是真相嗎?錯,人的眼睛會欺騙自己的主人。  在紙上隨手畫一個正方形,用尺子去量時,卻意外地發現與我們最初的認識相悖,是一個略扁的長方形。而一個真正的正方形,卻又讓人覺得它是一個略豎的長方形。這種現象稱之為「錯視」,與人的生理和幾何學有關。科學家們認為,觀看是有選擇的,眼睛對樣本作出什麼反應取決於許多生理與心理因素。
  • 視覺錯覺圖片 欺騙你的眼睛(圖)
    原標題:視覺錯覺圖片 欺騙你的眼睛(圖)   圖1:此圖創作於2003年,名為「轉動的蛇」。溫馨提示:此圖會導致部分觀賞者噁心嘔吐  視錯覺,是當人或動物觀察物體時,基於經驗主義或不當的參照形成的錯誤的判斷和感知。
  • 你知道面孔空想性錯視嗎?
    (應該很多人看到了)這就是面孔空想性錯視,也就是我們將與面孔有相似結構的物體判斷為面孔,這說明我們對面孔非常敏感,能很快識別出來。當然,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人身上,在一些動物身上也有發現。王昊和楊志剛在《面孔空想性錯視及其神經機制》中闡述了面孔空想性錯視產生的兩類因素,分別是物體本身特徵(自下而上加工)、人對面孔的期待以及面孔的相關背景(自上而下加工)。
  • 都怪人臉空想性錯視!
    「人臉空想性錯視」——在日常用品中看到人臉的現象——是一種非常人類的狀況,與我們的大腦是如何連接的有關。現在新南威爾斯雪梨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們處理這些「假」人臉的大腦視覺機制和處理真人臉的大腦視覺機制是一樣的。
  • 明明能看到的粉紅色,為什麼科學家卻說不存在,眼睛欺騙了我們?
    睜開眼睛,我們看到繽紛多彩的世界,紅色、藍色、紫色、黃色、綠色等各種顏色引入眼帘,讓我們沉浸在多彩的世界之中,而深受女生喜歡的粉紅色讓許多人深深熱愛,以至於在大街上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看見粉紅色的蹤跡。對於粉紅色而言代表著美麗,象徵女性,而人們往往能夠聯想到溫柔,不過很多人卻疑問,粉紅色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
  • 神奇的視覺-錯視
    點擊上方藍字—— 錯視,又稱視錯覺,意為視覺上的錯覺。屬於生理上的錯覺、特別是關於幾何學的錯視以種類多而為人所知。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視錯覺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法國國旗藍:白:紅的比例是30:33:37,而我們卻感覺三種顏色面積相等。這是因為白色給人以擴張感覺,而藍色則有收縮的感覺,這就是視錯覺。視覺上的大小、長度、面積、方向、角度等幾何構成,和實際上測得的數字有明顯差別的錯視,稱為幾何學錯視。
  • 不是面孔的面孔,你知道面孔空想性錯視嗎?
    而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長久發展,面孔空想性錯視在現實中存在許多應用,多見於產品設計(比如車頭)和藝術創作,此外,席捲全球的顏文字亞文化也是面孔空想性錯視在現實生活中的一個很有趣的應用。 那麼,這種有趣的面孔空想性錯視現象又是怎麼在我們的腦中發生的呢?那些「像人臉一樣」的物品對大腦的認知過程的激活在大腦處理信息之前已經開始。人腦從視覺圖像中辨別出人臉,要比意識活動更加迅速。
  • 認識與掌握平面構成中的錯視原理與消極形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見過了不少讓我們自己視覺上產生錯視、幻覺效果的畫面或物體。這種容易引發幻覺的事物我們稱之為錯視,簡單的說就是視覺對客觀事物的判斷有誤差。就像海市蜃樓、現代舞臺呈現的三維立體人物再現等都是由於人類眼睛的視覺特點,而得到的映入眼帘,卻並不存在的視覺幻像。
  • 眼睛看不到真相:北岡明佳的視錯覺圖
    北岡在世界首個錯視網頁「錯視之會」上發表研究文章後,聲名大震。2005年,《 朝日新聞》連續12期登載了他的系列作品《眼睛的冒險》,北岡明佳被稱作「日本錯視研究第一人」 。視錯覺簡史波紋螺旋,亮光會向內旋轉北岡認為,錯視是一種眼睛的錯覺,也屬於心理學領域。因此他並未將視野局限在繪畫上,而是將範圍擴展到心理學方面。
  • 愛丁堡「照相暗房」,帶你充分體會錯視現象的樂趣
    1850年,原本從事樂器製造業的瑪利亞·戴雷莎修特,利用各種裝置、道具和展品進行展示,建成了一座獨特的「錯視現象」博物館。在這裡我們可以領略到錯視、幻象、錯覺的神秘,也可以了解到隱蔽式攝像機的作用等其他的內容。在售票處買罷入場券,工作人員會在入場券上印上入場時間。這是告知遊客們在屋頂進行神秘維多利亞暗房的現場表演,以及照相機暗房表演的入場時間。
  • 圖表是如何欺騙我們的?
    例如,我們經常應用的條形圖和餅形圖,就可以變成一種很有效的欺騙手段,使我們推斷出不存在的趨勢,誤解某些東西,忽略一些關鍵的成分。差的圖表,不但不能幫我們直觀地理解數據,反而要耗費我們更多的大腦細胞才能明白其中含義,假如是這樣還不如不要圖表呢。下面,我們就舉5個例子來看看圖表是如何欺騙我們的。
  • 眼睛天生會「欺騙」我們?
    當我們看一幅圖像時,我們的大腦在圖像的每個位置都能感知到一定的明度。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我們的明度感知並不總是與從圖像區域發出的光量成正比。相反,我們的感知是物體的實際顏色和照射在物體上的光量的綜合結果。
  • 數百年來,精子的運動欺騙了我們的眼睛
    並且在運動的時候,尾巴會像蛇或者水中的鰻魚一樣擺動,跟著它左邊右邊一個慢動作,然後順著S形路線在液體環境中開啟了我們人生中第一次遊泳競賽。但是關於精子如何運動的描述經受了時間的考驗並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而讓我們誤解數百年的原因主要是二維圖像欺騙了我們的「眼睛」。
  • 別管藍黑白金了,知道我們的眼睛還被怎樣欺騙過嗎?
    因為科學家們說,這都是視覺系統和大腦欺騙了你。還有醫生說,裙子的原色是藍黑,能看出藍黑的都是好眼,而看出白金色的是由於眼球過於敏感。 藍黑黨和白金黨們,先別糾結自己的視力好不好,看了下邊幾個圖片,你會毫不猶豫地自摳雙眼,因為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的身體對我們是如此「不忠」。 1、繆勒萊耶錯覺
  • 眼睛為什麼會「欺騙」我們?耶魯科學家在「複眼」中發現驚人線索
    有時候,我們的眼睛會欺騙我們,就比如:你看下面這張圖是靜止的嗎? 傳統觀點認為,蒼蠅的眼睛和人眼在進化過程中出現了很大差異,但最近的遺傳研究發現,在所有動物門中,眼睛的潛在遺傳基礎都是相同的。 還有些科學家認為最初只有一種眼睛,然後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它又進化出不同的分支。
  • 眼睛為什麼會「欺騙」我們?耶魯科學家在「複眼」中發現驚人線索
    有時候,我們的眼睛會欺騙我們,就比如:你看下面這張圖是靜止的嗎?傳統觀點認為,蒼蠅的眼睛和人眼在進化過程中出現了很大差異,但最近的遺傳研究發現,在所有動物門中,眼睛的潛在遺傳基礎都是相同的。還有些科學家認為最初只有一種眼睛,然後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它又進化出不同的分支。不同物種眼睛的相似性確實是顯而易見的。
  • 設計中「錯視」的表現手法!
    文/張醒 錯視是指我們知覺判斷的視覺經驗,同所觀察物實際特徵之間產生了矛盾。當我們發覺到它自己主觀上的把握和觀察物之間不均衡時,錯覺便產生了。在平面廣告中的錯視的表現手法有以下幾種類型:景愈藏,境界愈大。這是「圖」、「底」空間的錯視表現手法產生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