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路面溫度比氣溫高17℃ 專家:地面溫度和氣溫沒可比性
不過穿涼鞋和開車人要當心點
新華報業網訊 這個夏天冒出了一項新運動:「戶外地上煎雞蛋」。或是為了驗證地面溫度高得嚇人,或僅僅是好奇圖個樂,不知有多少雞蛋被攤到了水泥地面或是瀝青路面上。不過氣象專家說,所謂的地溫並不靠譜,氣象臺天天都在搜集地面溫度數據。不過盛夏的地面溫度似乎也僅僅對穿什麼鞋出門,是否開車出門的人影響更大。
地面溫度對實際生活影響幾乎是零
前天下午4點,烈日炎炎,熱浪撲面。在位於江心洲的南京市氣象臺大院裡,有一塊根據國際標準用白色矮柵欄圈起來的氣象觀測場。當中那幾個白色百葉箱的南面,就是地面溫度測定區:草皮、水泥地面、柏油路面,三塊常見的不同質地地面,全是一米見方,列成一排。每一塊「地面」上都附著黑色的電子測溫器探頭。地面溫度的數據從這裡採集,傳遞到氣象臺三樓的預報大廳裡。
南京市氣象臺副臺長,首席預報員姜有山說,地面溫度監測各地氣象部門一直在做,不過更多地是用於研究和促進農業生產——草地地面溫度高還是溫度低,對莊稼長勢影響很大,尤其是到了秋冬季節,常常出現霜或霜凍,這時候就要提醒農民朋友為莊稼保暖了。至於水泥路面和柏油路面的溫度,冬天是否會低溫結冰,夏天是否會高溫導致爆胎,都需要及時和交通管理部門通氣,傳遞數據。除此之外,地面溫度對實際生活中的影響幾乎是零。
地面溫度和氣溫沒有可比性
最讓姜臺長他們哭笑不得的是,微博上常常有網友拿著在戶外太陽直射下地面測得的溫度,對比氣象臺預報的氣溫,數據往往會差十幾攝氏度甚至幾十攝氏度。網友們就此指責氣象臺故意壓低氣溫,或是預報不準。
「地面溫度和氣溫,這是哪兒跟哪兒啊?數學上數字比大小,也得先看看單位、對象是不是統一啊?」
姜臺長說,氣象上常用的氣溫,是指避免陽光直射,通風處,草地上,距地面1.5米的白色百葉箱中的空氣溫度。現在很多人質疑這種測量方式的科學性。「其實,這樣的溫度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意義,這也是全球通用的做法。」之所以測量1.5米高度的氣溫,因為這是絕大多數人呼吸的高度,在這個高度上,不受陽光和大風影響的氣溫,才是絕大多數人身處環境的氣溫。
既然人不是貼在地上活動的爬行動物,地面溫度的實際意義自然趕不上氣溫——儘管地面蒸烤得熱烘烘的確實讓人難受。姜臺長說。即便地面溫度很低,不同體質、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在不同城市區域活動,在室外和室內身體感覺到的氣溫仍然會各不相同,所以測地表溫度沒太多實際意義。
柏油路面溫度比氣溫高17℃
不過,地面溫度或許對喜歡穿著薄底涼鞋、人字拖的女性稍微有點參考價值:地表太熱,怕是在戶外走要燙腳了吧。夏天地表到底會多熱?採訪當天下午3點,氣象臺觀測場上測到的氣溫是35.6℃,陽光直射下草地地表溫度是42.7℃、水泥地面溫度是51.7℃,柏油路面溫度是52.8℃。看來最熱的是柏油路面,與氣溫溫差超過17℃。
姜臺長做過統計,通常在夏天,同一時段下水泥地面和柏油路面溫度,與氣溫相差10℃~15℃。根據這個數據,您就可以估算每天戶外地面的溫度了。是否適合穿薄底的鞋子,您不妨在出門前掂量下哦。另外開車的朋友也可以做個參考,地面溫度越高,車輛輪胎越要提防爆胎,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需要更頻繁地停車休息,為輪胎降溫。記者王晟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