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之謎,越軍真實實力,究竟有多厲害?

2021-01-17 騰訊網

戰鬥力,顧名思義,也就是軍隊的作戰能力。通常由作戰人員素質、武器裝備性能、編制結構比例、後勤保障能力、實戰化訓練水平、正規化管理程度等要素綜合而成。而要真正評價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到底怎麼樣,唯一的檢驗標準就是實戰,歸根到底是要用戰場表現來說話的。

作為距離我們最近的戰爭,歷時十年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是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的一段過往。但是不知道是受了當年對越南抗美救國戰爭大力宣傳的影響,還是因為對中越戰爭那段歷史的不熟悉,很多人都存在著一個錯誤的印象,認為越軍的戰鬥力很強,比解放軍還強。可歷史的事實絕非如此!

越軍在寬大正面、淺近縱深的地區進行防禦作戰,兵力再雄厚,工事再完備也阻擋不了解放軍的前進的步伐。比如同登、諒山戰役。同登是越北軍事要地,諒山的咽喉;諒山又是越北的戰略重鎮,通往河內的門戶。特殊而重要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諒山方向是越軍的主要戰略戰役方向。

因此,越軍在諒山地區採取了以主力部隊第3師(別稱金星師)和地方部隊相結合的方式部署防禦,總兵力為12000餘人(不含數量龐大但無法統計的民軍);後來在戰鬥中又抽調第327師以及第337師和北太省197團部分兵力增援,從而使該地區總兵力達到22000餘人(同樣不含民軍),是1979年越軍兵力最為雄厚的一個作戰方向。

越軍自詡諒山是「不可逾越的要塞」,企圖憑藉多年經營構成的堅固防禦陣地與野戰防禦陣地相結合的,完整的支撐點式的環形防禦體系,阻止我軍進攻。

擔負友誼關方向作戰任務的廣州軍區第55軍對同登、諒山地區之敵的進攻,從2月17日戰鬥打響到23日,為戰役第一階段,勝利圍殲了同登、坂然地區的越軍;從2月27日至3月5日,為戰役第二階段,勝利攻克了越北重鎮諒山市。55軍完成了1979年對越作戰最為重要的戰役進攻任務,攻陷諒山,威震河內,殲敵上萬人,最年輕的部隊出人意料地創造了參戰9個陸軍軍的殲敵之最,為作戰勝利立下頭功!

實施比防禦作戰更加艱難的進攻作戰,越軍的失敗更大,損失更多。例如代乃阻擊戰,越軍第二軍區戰備值班部隊、頭等主力是316A師,奉命從平盧地區出發東進,增援沿紅河兩岸布防的345師,企圖側擊我軍,以解柑塘之圍。所部148團在炮兵187團的炮火支援下,與我13軍39師的4個連爭奪10號公路左側代乃地區的4個無名高地。我軍步兵憑藉師炮群和團營屬炮兵的強大火力支援,連續奮戰5個晝夜,先後打退越軍30餘次反撲,取得了斃傷俘越軍近千名的戰果。敵316A師未能前進一步,增援柑塘的企圖化為泡影。

又例如1984年7月12日的船頭地區防禦作戰(即坊間所稱的,其實並不準確的松毛嶺大戰),越軍出動一個加強師的兵力,在8公裡的正面上,分為四個方向,對我14軍堅守的老山地區諸陣地實施空前規模的反撲。我軍堅守前沿的步兵分隊依託既設陣地,在強大火力支援下(這一仗共消耗各種口徑炮彈1261噸,是對越作戰前所未有的火力強度),從凌晨5時打到傍晚19時,一個白天即消滅越軍3000餘人,取得了十年對越作戰最大勝利。越軍精心策劃、周密準備了兩個多月,企圖一舉「收復失地」的「MB-84」戰役計劃最終以慘敗落幕。

歷史事實非常清楚:在歷時十年的中越戰爭中,戰場的主動權始終在解放軍手裡。就總體評價而言,越軍的正規戰(即運動戰和陣地戰)能力是相當有限的,並不善於組織師以上規模的兵團協同作戰。越軍在1979年僅僅組織了一次團規模的進攻作戰(即雲南方向316A師148團代乃地區進攻戰鬥),在1984年實施了一次加強師規模的進攻作戰(即7月12日對老山前線的全面反撲),在解放軍的強大火力面前,均以慘敗收場。

話又說回來,越軍畢竟經過了幾十年遊擊戰爭的考驗,最為熟悉和擅長的就是分隊遊擊戰,步兵連以下的組織指揮和戰術運用都比較熟練,單兵軍事素質也有可圈可點之處。每當大部隊在正面交鋒中失敗之後,往往能夠迅速化整為零,上山進洞,憑藉熟悉的地形和有利的民情,轉入遊擊作戰牽制和消耗對手。這一個突出特點,在1979年的高平戰場上表現得最為明顯。

高平戰役,廣州軍區前指原計劃用3到5天的時間,以41軍、42軍(並加強129師)共7個師的兵力,採取大縱深戰役穿插的打法,速決全殲高平守敵越軍346師及其地方部隊。沒想到真的打起來之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越軍見態勢不好,迅速分散,實施遊擊,讓你有力也用不上。我軍為了加大兵力密度,維護交通線,除了第一批參戰的7個師之外,又先後投入了戰役預備隊的4個師,合計11個師的兵力,一直打到3月16日撤軍完畢,也未能徹底解決高平戰區的敵人。

而在回撤階段,來自成都軍區的戰役預備隊50軍150師,由於50軍駐該師工作組的錯誤決心,造成448團在那嘎以北地區遭到越軍伏擊,導致擔任先頭任務的2營和實施增援的1連與8連作戰失利,成為了自衛還擊作戰中我軍最大的一次損失。越軍以遊擊戰和持久戰對付我之正規戰和速決戰,是他戰術上得法的地方。

回顧越軍戰史,其抗法戰爭、抗美戰爭、對華戰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傷亡很大。這充分暴露了其弱點:雖然打了將近半個世紀的仗,但基本上是以遊擊戰為主,以分隊作戰為主,真正經歷的大仗、硬仗、惡仗不多,各級將領指揮師以上兵團作戰的能力和經驗明顯不足;最為致命的是部隊火力不強(大口徑火炮不多,且害怕太過集中遭受更大損失,多數時候是以連、排為單位分散配置,很少實施營、群集中射擊,零敲碎打,根本沒有辦法對我軍構成實質性威脅),攻堅能力有限,協同也不熟練,很難打好反覆爭奪的惡仗。

縱覽十年中越戰爭的歷史,越軍在團以上部隊作戰層面,全敗無勝;在營以下分隊作戰層面,雖然可以取得若干勝利,但是對於大局無甚作用,影響不了戰場態勢。這並不是一支可以用「強大」一詞來形容的軍隊。他是一支非常優秀的遊擊隊,但絕不是一支強大的正規軍。

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鬥力,按照當年毛主席的教導,要做的是地表最強!「工人農民的軍隊,黨領導的軍隊,不能打勝仗呀?不能把進攻的敵人打下去呀?別的星球上的,如果來了怎麼辦,現在我們沒有經驗。地球上的,我看就是要把它整下去!」——《在聽取中印邊界東段自衛反擊作戰情況匯報時的插話》1963年2月19日

相關焦點

  • 對越反擊戰:最慘烈肉搏戰,越軍一個加強團,我軍只有9人!
    在很多戰爭電影和劇集中,會出現許多肉搏戰的場面,讓大家印象深刻,但是在對越反擊戰中有肉搏戰的情況嗎?答案肯定是有的,而且還有很多,今天就來介紹一個十分慘烈的肉搏戰鬥,其中出現的戰鬥英雄讓我們敬佩。這場戰鬥發生於1981年5月16日,我方廣西軍區3師9團2營5連奉命堅守法卡山3、4、5號高地,而越軍為了攻打這些高地,出動了一個加強團向法卡山發起進攻,我軍戰士拼命阻擊,在炮火的援助下和越軍浴血奮戰。但是越軍也不甘示弱,在凌晨3時組織一個連向最前沿的5號高地發起突進,我軍戰士連續射擊,越軍一個接一個的倒下。
  • 越軍稱他是「眼鏡王蛇」,對越反擊戰他斃敵300人,戰後不幸早逝
    歷史九點半/文在對越反擊戰中,有兩種偵察兵比較常見,一種是執行捕俘、情報收集的偵察兵,他們如同特種兵,來往穿梭於戰區,湧現出眾多捕俘偵察英雄。徐小丹不但在解放軍中名號叫得響,更是越軍炮兵的噩夢,他來無影去無蹤,只要他出現,越軍的炮兵幾乎都跑不了。對越反擊戰時,徐小丹時為第一軍炮兵9師16團偵查股長,兩山輪戰之後,帶領炮兵偵察兵開赴老山戰場。
  • 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回憶:我軍偷渡過河,發起進攻時越軍在看電影
    當抗日戰爭結束之後,中國的軍隊並沒有得到喘息的機會,因為不久之後爆發的對越反擊戰我們也是參戰方之一。在1979年時,戰爭拉開序幕,我國正式對越軍發起進攻。那時候的越南,不管是偵查水平還是軍隊秩序來說,和我軍相比水平都較低一些。
  • 越軍利用密林伏擊,張萬年效法諸葛亮火燒南蠻,越軍聞之色變
    茂密的草木,極易隱蔽越軍的特工人員,他們多則以一個排一個連的成建制部隊、少則三五成群埋伏在道路兩側的草木中,對我軍進攻部隊、軍工運輸隊伍進行伏擊或騷擾阻擊。屢屢得手,多次還給我軍造成巨大傷亡。更惡劣的是,他們給我軍官兵心理造成巨大的不利影響,我軍官兵一看茂密的林木草叢就心生疑慮恐懼。
  • 關於宇宙的四大未解之謎,越想越害怕
    宇宙的這四個未解之謎讓人越想越害怕。多元宇宙之謎我們所處的宇宙只是萬千宇宙中一個普通的宇宙,如此多的宇宙被一個更大的宇宙所包裹著,這個更大的宇宙之外是一個比它還大的宇宙,如此循環,周而復始。宇宙的時間之謎宇宙是先存在空間還是先存在時間?有了空間的存在我們才能說宇宙之內和宇宙之外,有了時間我們才能說宇宙的一開始和宇宙起源以前。
  • 對越自衛反擊戰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工兵動用兩噸汽油和12噸炸藥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中國最近的一場戰役,在這場戰爭中湧現出的一大批優秀將領現在都成了解放軍的中流砥柱。對越自衛反擊戰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也讓在十年動亂期間軍隊急劇下降的戰鬥力在戰爭中得到了極大提升,重新喚醒了中國軍人的血性和榮譽感。
  • 對越反擊戰中最慘烈的高平戰役,因為輕敵,作戰計劃大部分落空
    距離我們時間最近最大的一場戰爭是對越反擊戰,其中攻克高平就是維持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動用了11個步兵師加13個炮兵團,總兵力超過了15萬,且整整持續了28天,也就是說整個對越反擊其實並沒有完全拿下高平。我軍其實最開始規劃的是在3-5天的時間內對高平地區的越軍進行圍殲,但是達到最後都沒能達成這個戰果,這是為什麼呢?
  • 對越反擊戰流血犧牲的一塊土地,卻因談判洩密而失去
    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時,上述653號至655號界碑地域是一個熱點戰場。廣州軍區第41軍122師365團2營奉命從中越邊境112號界碑(舊界碑)至弄平嶺(今657號至658號界碑地域)方向突破,殲滅據守馬利村、長白山、徒豪、735高地等地域的越軍,消除敵人對師主力翼側的威脅,並進一步發展攻擊。
  • 「對越自衛反擊戰」真相:打破蘇越對我合圍態勢,教訓一下小越南
    1979年2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幾十萬大軍同時從廣西、雲南兩個方向發起對越作戰。至3月5日,第55軍等部隊攻克諒山。同一天,中國政府發布聲明,對越作戰目的已經達到,解放軍開始從越南撤軍。對越作戰是有限戰爭,作戰目標就是力爭殲滅越北3—5個師,摧毀其淺縱深防禦內的所有軍事設施和防禦體系。就戰爭的結果來看,這些目的是達到了的。打諒山的艱苦程度並未超出解放軍的戰前預計,原來還想的是1個星期拿下,結果提前2天完成任務。攻克該市後,55軍的預備隊尚有6個團沒有參戰,士氣正旺,加上43軍、50軍、41軍、42軍等部隊,如果真要打河內,完全不成問題。
  • 越軍的陣地堅固火力密集,解放軍一個師不顧疲勞連夜進攻
    1979年2月28日,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在激烈進行。解放軍昆明軍區根據情報判斷,越軍王牌部隊步兵316A師據守在沙巴地區,其向我代乃陣地攻擊失敗,東進增援老街的企圖破產,但又不甘心撤退,正徘徊於沙巴地區,這是一個很好的戰機。
  • 對越自衛反擊戰,19歲的中國女兵不幸被俘,為保守秘密多次想自盡
    想當初越南和中國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越南與法國屢戰屢敗,人民飽受炮火之苦,是中國看不下去了,給他們雪中送炭。我們特地選出軍隊的精英,對越南的部隊進行專業的培訓,我們在自身物資貧瘠、並不富裕的情況下給予他們無償幫助,甚至在他們歸國之際送予了他們大量的軍需物品、電話蚊帳等等很多我軍基層士兵都還沒用上。
  • 對越反擊戰,為何有一批戰士自殘?真相讓人心中酸澀!
    對越反擊戰,為何有一批戰士自殘?真相讓人心中酸澀!話雖如此,從古至今的歷史中戰爭一直都是隨著王朝興亡而不斷的展開,並且不得不說的是戰爭中雖然總會有流血和犧牲,比如古代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大軍現代的一二次世界大戰,都是死傷眾多令人不禁垂淚。但是戰爭中同樣也有很多感人的事跡和催人奮進的力量,比如莫斯科保衛戰就成功的鼓舞了全世界人民抗擊法西斯的志氣,為其他國家抗擊法西斯提供精神支持。
  • 越軍特工殘忍殺害中國數百名同胞 解放軍攜「光榮彈」為亡魂復仇
    中國當然要對這些狂徒打擊到底,於是長達十年異常殘酷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拉開了帷幕。戰爭初期越共就大規模的派出實戰經驗豐富曾多次戰勝美軍的特種部隊,而在極端民族主義思想造就下的這些越軍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怕死不怕苦。他們能在熱帶叢林中連趴數天,渾身被螞蝗蚊蟲咬爛還仍堅持尋找攻擊機會,對付難度可想而知。
  • 越軍戰史資料披露,越軍在80年代老山作戰中的損失
    總參謀部根據軍委意圖,統一部署了全軍範圍內的輪換參戰,先後有昆明軍區第14軍、第11軍,南京軍區第1軍,濟南軍區第67軍,蘭州軍區第47集團軍,北京軍區第27集團軍,成都軍區第13軍第37師到麻慄坡執行作戰任務。
  • 對越自衛反擊戰,雙方犧牲的最高將領都是誰?中國有兩個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還是有進行過幾場戰爭,這裡不得不提的當然就是對越南的那場反擊戰,雖然說這場戰役耗時不算長,也就是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在那之後,雙方還是有過多次摩擦,所以也是又持續了十年的時間。雖然戰爭規模不算太大,但是傷亡也是必不可少的,那麼在這場戰爭當中,雙方都有什麼人犧牲呢?我們來看一下。
  • 為什麼要打響對越自衛反擊戰?理由有三個,最後一個令人不得不服
    一聲令下,20萬解放軍直奔中越邊境,1979年3月,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式打響,這是解放軍對在中越邊境進行挑釁和入侵的越南軍隊的一場自衛反擊戰。那年我們打的非常激烈,甚至都攻到了越南的首都,但最終我們還是打道回府了,並沒有讓越南徹底從世界地圖上消失。
  • 對越反擊戰爆發後,國際上有什麼反應?大多數國家態度一致!
    雲南方向作戰由楊得志司令員,劉志堅政委指揮的昆明軍區負責,參戰的主力部隊是昆明軍區的11軍、14軍和從成都軍區南下參戰的13軍;廣西方向作戰由許世友司令員,向仲華政委指揮的廣州軍區負責,參戰的主力部隊是廣州軍區的41軍、42軍、55軍和從武漢軍區南下參戰的43軍。隨著戰爭的進程,成都軍區50軍,武漢軍區54軍作為戰役預備隊,也相繼投入作戰。
  • 人,越優秀,越孤獨
    真正優秀的人,大抵都是孤獨的,越是合群的人,往往就越平庸。一個人的優秀,往往都是從孤獨開始的,而一個人越是熬得住孤獨,耐得住寂寞,就越是優秀。人,越優秀,越孤獨。越是優秀的人,越是容易孤獨,你越是與眾不同,跟你同在一個頻道上的人就越少,層次不同,思想不同,做法不同,行動也顯然是不一樣的。
  • 野豬究竟有多厲害-光明日報-光明網
    【動物故事】      書上說獅子是林中之王,老虎是百獸之王。可在有野豬的地方,當地人卻說「頭豬二熊三老虎」,即論起兇猛厲害,第一是野豬,第二是熊,第三是老虎。     野豬究竟有多厲害,竟坐上頭把交椅?     就形體而言,野豬跟農村的黑毛豬或黃毛豬沒多大區別,只是頭稍小、嘴尖長、腿細長、蹄尖、豬毛硬而多豎。野豬的歲數越大,獠牙越長,看著越兇猛恐怖,眼睛明亮而夾帶兇光,耳朵和嗅覺非常靈敏。
  • 揭開解放軍軍馬之謎:太高大的不適合作為軍馬
    一匹軍馬為何能幫助騎兵所向披靡?  意想不到的擇馬標準凝聚了哪些智慧的結晶?  威風凜凜的軍馬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和平年代》走進全國唯一保留的軍馬場,為您揭開軍馬之謎。在真實的戰鬥中,拿刀的騎兵面對拿槍的敵人,如何能在槍林彈雨中取勝?面對槍炮的轟鳴,軍馬不會受到驚嚇、失去控制嗎?這些威風凜凜的軍馬究竟有何過馬之處呢?  軍馬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一個比較陌生,離生活比較遙遠的話題。很少有人知道,在高科技主宰武器裝備的今天,還有這樣一個軍馬場,默默地發揮著它不容小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