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時間已經過去了太久太久,很多人都對戰爭一詞沒有什麼感觸了,殊不知就在上世紀我國就經歷過一場浩劫,與我們發生對戰的是越南國家。想當初越南和中國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越南與法國屢戰屢敗,人民飽受炮火之苦,是中國看不下去了,給他們雪中送炭。我們特地選出軍隊的精英,對越南的部隊進行專業的培訓,我們在自身物資貧瘠、並不富裕的情況下給予他們無償幫助,甚至在他們歸國之際送予了他們大量的軍需物品、電話蚊帳等等很多我軍基層士兵都還沒用上。
誰知轉眼間越南就開始對中國刀劍相向,為了保衛領土,我國才發起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方派出了二十萬人進入越南國土,最後死傷超過兩萬人,除了烈士外,還有一些因為不得已的緣故被敵俘獲的士兵,戰後國際紅十字會組織了換俘,被俘的中國士兵大都安全回到了祖國,其中還有幾名女兵。
女兵們是衛生隊的,全部都為醫療兵,並不參與直接戰鬥,年齡最小的才十九歲,她叫張晴,在中國撤軍後,她們本來是按照計劃,跟著大部隊準備回國內的,在行駛的過程中,由於天色漸黑,她們在中途休整了一會,誰知碰上了越軍特工,毫無防備的衛生隊一半人都死在了敵人的槍口下。
當時張晴受到手榴彈攻擊,暫時失去了意識,再恢復精神的時候,她發現自己已經在越軍的戰俘營裡了,她不想背叛祖國,為保守秘密屢次想要自盡,可惜都被越軍發現攔了下來,她就一直安然無恙的活到了兩國換俘的時候。踏上故土後軍隊按例對她進行了審問檢查,看她有沒有在被俘期間出賣國家機密,她的忠誠得到了肯定,被調回了她從前任職的地方繼續工作。
多年後張晴按照上級安排退伍,離開了第一線,她恢復了和正常女孩子一樣的生活,開始交男朋友,並很快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家。現在的她和戰場上勇敢無畏的她仿佛截然不同,換了個人似的,不過即便她過起了幸福的日子,她也沒有忘記過和她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們,清明的烈士陵園,總是少不了她的影子,她時常關懷犧牲戰友們家人的生活狀況,無論相隔多遠,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張晴都會第一時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