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流血犧牲的一塊土地,卻因談判洩密而失去

2020-12-05 沈聽雪的歷史文集

1999年12月30日,中越兩國政府籤訂了陸地邊界條約。此後至2008年底,雙方共同完成了中越陸界全線勘界立碑的工作。在1347公裡長的中越陸地邊界上豎立起了近2000塊界碑,明確而不留爭議地標定了兩國國界,徹底解決了這一歷史遺留問題。

對於中越兩國來說,這是一件和平盛事,功在當代。對於居住在兩國邊境的和平居民來說,更是久盼甘霖,利在子孫。然而,在這個歷史佳話的背後,卻隱藏著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由於在談判期間中方談判小組內部出了問題,有人被越方收買而洩露秘密,出賣了其具體負責的中方談判底牌和勘界工作內部考慮,造成中方在談判中陷入被動,最後將邊境幾個地段上千平方米本應該爭取的領土劃給了越南。2008年,洩密者農某某被法律嚴懲。這個案子已經公開,被作為國家安全案例常年開放展覽,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自己去查一下。

那麼,因為洩密案丟失的那塊土地是在哪裡呢?就在中國廣西百色市那坡縣平孟鎮以東的中越邊境653號至655號界碑地域。

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時,上述653號至655號界碑地域是一個熱點戰場。廣州軍區第41軍122師365團2營奉命從中越邊境112號界碑(舊界碑)至弄平嶺(今657號至658號界碑地域)方向突破,殲滅據守馬利村、長白山、徒豪、735高地等地域的越軍,消除敵人對師主力翼側的威脅,並進一步發展攻擊。

這一仗進行得非常激烈,打出了多個連排級模範戰例。特別是365團4連攻擊越軍一個連守衛的邊境制高點長白山,在第一次進攻失利的情況下,該連及時總結經驗,根據實際情況改變打法,以我之長擊敵之短,勇猛靈活,連續攻擊,終於取得了第二次戰鬥的勝利,奪佔要點長白山,付出己方傷亡14人的代價殲敵73人,出色完成了上級賦予的任務。戰後,4連被廣州軍區授予「長白山英雄連」榮譽稱號。

這次戰鬥頗具典型性,對研究亞熱帶山嶽叢林地步兵連排級攻防起到了示範意義,因此引起了軍師的重視。後來,該戰例被八一電影製片改編拍攝為軍事教學片《長排山之戰》,並在全國上映。相信從那個年代經過的網友,對這部片子是有印象的。

現在話題轉回到邊界談判上。從上面出示的戰例示意圖能夠看出,當年中國主張的邊界線是從長白頂通過的,也就是說長白山為邊界騎線點,兩國一家一半。那麼再看看下邊這張圖,是30年後燃燒的血論壇一位熱心網友實地踏勘拍攝的照片。對比上邊的戰例圖,新的655號界碑地域並不是立在長白山頂,而是位於山前西側,整個長白山被劃到了越南境內。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標誌性邊界騎線點,中國已經不能染指。

造成上述既成事實的原因,正緣於前文說過的邊界談判洩密案。而且因洩密失去的土地不只長白山,在這一域有好幾塊,加在一起達到上千平方米,這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不說更多了。以史為鑑,以史為訓。國家安全,你我有責。

相關焦點

  • 對越自衛反擊戰,雙方犧牲的最高將領都是誰?中國有兩個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還是有進行過幾場戰爭,這裡不得不提的當然就是對越南的那場反擊戰,雖然說這場戰役耗時不算長,也就是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在那之後,雙方還是有過多次摩擦,所以也是又持續了十年的時間。雖然戰爭規模不算太大,但是傷亡也是必不可少的,那麼在這場戰爭當中,雙方都有什麼人犧牲呢?我們來看一下。
  • 對越反擊戰,為何有一批戰士自殘?真相讓人心中酸澀!
    對越反擊戰,為何有一批戰士自殘?真相讓人心中酸澀!話雖如此,從古至今的歷史中戰爭一直都是隨著王朝興亡而不斷的展開,並且不得不說的是戰爭中雖然總會有流血和犧牲,比如古代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大軍現代的一二次世界大戰,都是死傷眾多令人不禁垂淚。但是戰爭中同樣也有很多感人的事跡和催人奮進的力量,比如莫斯科保衛戰就成功的鼓舞了全世界人民抗擊法西斯的志氣,為其他國家抗擊法西斯提供精神支持。
  • 越軍稱他是「眼鏡王蛇」,對越反擊戰他斃敵300人,戰後不幸早逝
    歷史九點半/文在對越反擊戰中,有兩種偵察兵比較常見,一種是執行捕俘、情報收集的偵察兵,他們如同特種兵,來往穿梭於戰區,湧現出眾多捕俘偵察英雄。炮兵對於反擊戰中,我軍的炮兵偵察兵同樣湧現出眾多偵察英雄、一等功臣,其中名氣最大,最令越軍聞風喪膽的戰士叫徐小丹
  • 對越自衛反擊戰,19歲的中國女兵不幸被俘,為保守秘密多次想自盡
    誰知轉眼間越南就開始對中國刀劍相向,為了保衛領土,我國才發起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方派出了二十萬人進入越南國土,最後死傷超過兩萬人,除了烈士外,還有一些因為不得已的緣故被敵俘獲的士兵,戰後國際紅十字會組織了換俘,被俘的中國士兵大都安全回到了祖國,其中還有幾名女兵。
  • 抗日英烈胡一新: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樂天派」
    抗日英烈胡一新: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樂天派」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王雨蕭 王靖  2018-12-13 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12日電(記者王雨蕭、王靖) 內蒙古自治區豐鎮市元山子鄉,冬日的陽光下,胡一新烈士塑像熠熠生輝。
  • 對越反擊戰:最慘烈肉搏戰,越軍一個加強團,我軍只有9人!
    在很多戰爭電影和劇集中,會出現許多肉搏戰的場面,讓大家印象深刻,但是在對越反擊戰中有肉搏戰的情況嗎?答案肯定是有的,而且還有很多,今天就來介紹一個十分慘烈的肉搏戰鬥,其中出現的戰鬥英雄讓我們敬佩。這場戰鬥發生於1981年5月16日,我方廣西軍區3師9團2營5連奉命堅守法卡山3、4、5號高地,而越軍為了攻打這些高地,出動了一個加強團向法卡山發起進攻,我軍戰士拼命阻擊,在炮火的援助下和越軍浴血奮戰。但是越軍也不甘示弱,在凌晨3時組織一個連向最前沿的5號高地發起突進,我軍戰士連續射擊,越軍一個接一個的倒下。
  • 現代汽車股價飛漲 卻因洩密引來蘋果不滿
    在外界求證此消息真實性時,現代汽車也在近幾日證實了此消息的真實性,並表示目前與蘋果的談判正處於談判初期,並未做出任何實質性的決定。但這也引來蘋果方面的不滿,蘋果在對待未來產品的規劃一項都是高度保密狀態,所以現代的回應顯然已經提前洩密。現代汽車方面顯然也對此感到不安,隨後又緊急發布了一份新的聲明,在新的聲明當中,現代汽車抹去了「蘋果汽車」這一關鍵詞,改為:「我們一直在收到來自不同公關公司關於開發自動駕駛電動汽車的合作請求,但討論還處於初始階段,尚未作出決定。」
  • 志願軍老兵:最為金城戰役中犧牲戰友難過(圖)
    看著電視中的回顧與宣傳活動,86歲的朱更生老人的眼眶溼潤了——半個多世紀前,他就戰鬥在那片土地上。  走進朱更生老人的家,房間陳設極為簡單,卻收拾得十分利落。桌布、窗簾、床罩、坐椅靠墊都擺得平平整整,毛巾被都疊得可以看到稜角。「在部隊呆了一輩子,都習慣了。」老人原是北京軍區某步兵師副政委,如今正和老伴一起在天津警備區第一幹休所內安享晚年。
  • 為什麼要打響對越自衛反擊戰?理由有三個,最後一個令人不得不服
    一聲令下,20萬解放軍直奔中越邊境,1979年3月,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式打響,這是解放軍對在中越邊境進行挑釁和入侵的越南軍隊的一場自衛反擊戰。那年我們打的非常激烈,甚至都攻到了越南的首都,但最終我們還是打道回府了,並沒有讓越南徹底從世界地圖上消失。
  • 他短暫的一生:憶對越自衛反擊戰三等功臣周雲躍烈士
    回到連隊,才知道南疆邊境動亂,越寇時常入侵騷擾邊民,各部隊要抽調人員充實駐廣西部隊,他當即就報了名。每個連隊只抽幾個人,不知道為何就選上了他?反擊戰結束後,我們得不到他的消息,十分焦急到處打聽,我曾 通過內網打電話到他原連隊詢問此事,答覆:「是他本人積極要求的,且態度堅決」。按照他的性格,況且相信吧。
  • 對越自衛反擊戰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工兵動用兩噸汽油和12噸炸藥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中國最近的一場戰役,在這場戰爭中湧現出的一大批優秀將領現在都成了解放軍的中流砥柱。對越自衛反擊戰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也讓在十年動亂期間軍隊急劇下降的戰鬥力在戰爭中得到了極大提升,重新喚醒了中國軍人的血性和榮譽感。
  • 對越自衛反擊戰軼事:越南女特工打傷蟒蛇,結果出現了這麼一幕
    就拿40多年前的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來說吧,英雄的解放軍就出現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而戰鬥英雄徐雅軍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他還有過傳奇的經歷。1979年2月28日,19歲的年輕戰士徐雅軍負責保護受傷的戰友回去療傷,然而卻意外迷路了。越南這個國家地處東南亞,多叢林,不是本地居住多年的人很容易走著走著就分辨不出方向了。
  • 裝甲兵董瑞 反擊戰打幾個月,耳朵被震聾
    今年9月27日,當在電視新聞上看到中韓雙方交接117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時,坐在巴彥縣家裡的董瑞總在想,這批會不會有當年他和戰友親手埋下的36位犧牲戰友的遺骸和遺物呢?他們如今都「回家」了嗎?今年89歲的抗美援朝老兵董瑞作為共和國首批裝甲兵,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
  • 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回憶:我軍偷渡過河,發起進攻時越軍在看電影
    當抗日戰爭結束之後,中國的軍隊並沒有得到喘息的機會,因為不久之後爆發的對越反擊戰我們也是參戰方之一。在1979年時,戰爭拉開序幕,我國正式對越軍發起進攻。那時候的越南,不管是偵查水平還是軍隊秩序來說,和我軍相比水平都較低一些。
  • 17歲就犧牲在老山戰場的李慶軒 留下一行遺言令戰友痛哭不已
    #對越自衛反擊戰1979年打響的中越自衛反擊戰,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時負責進入越南參加反擊戰的幾乎都是20出頭的年輕戰士,而在這些人當中,就有這樣一名小英雄。他犧牲那年,剛滿17歲,不過更令人敬畏的是,他在犧牲前,還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具體是什麼?下面跟我一起來了解下吧!
  • 解密中越邊界談判內幕
    1973年12月,越南政府建議同中國舉行北部灣劃界談判。 1974年1月18日,中方答覆同意談判。    1974年和1977年——1978年,中越兩國政府先後舉行劃分北部灣問題和陸路邊界問題的談判。中方代表團團長是副外長韓念龍,越方代表團團長先後為潘賢和丁儒廉兩位副外長。在陸路邊界問題上,雙方承認中越陸路邊界是已定界,一致同意以「中法界約」為基礎,根據變化的地形地貌,重新確認。
  • 生活無處不談判-由真實故事學談判技巧
    《談判力》是這方面的經典談判書籍,書的作者都是「哈佛大學談判項目」的重要成員,因此這本書也被譽為哈佛大學關於談判的最權威指南,該書介紹的「原則談判」方法,不僅能公平解決談判雙方的利益衝突,還能進一步促進人際關係,為以後的合作鋪路,是一種「魚和熊掌可兼得」的談判方法。
  • 「對越自衛反擊戰」真相:打破蘇越對我合圍態勢,教訓一下小越南
    1979年2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幾十萬大軍同時從廣西、雲南兩個方向發起對越作戰。至3月5日,第55軍等部隊攻克諒山。同一天,中國政府發布聲明,對越作戰目的已經達到,解放軍開始從越南撤軍。早在1978年底,中央軍委和政治局討論對越作戰問題時,就已經定下決心,不論戰果如何,我軍攻克高平、諒山一線後不得戀戰,即行撤回。在對越作戰之前,鄧小平已經跟美方打過招呼,美方默認我們的行動,依此打擊蘇聯,所以只是譴責、遺憾而已;而蘇聯又受制於美國,無法投入與中國的戰爭,雖然叫囂、調兵、威脅,但不敢作出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