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全息還原錢學森等國寶級的泰鬥生活片段

2020-12-19 海澱故事

趙忠堯

錢三強、楊振寧、李政道

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

——趙忠堯先生的學生

這位中國物理學的先驅、

中國第一個核物理實驗室主持修建者趙忠堯

正在客廳讀書;

(蔣英)

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

錢學森先生的家裡,

他的夫人蔣英正在彈鋼琴

中關村村史館中

全息投影給了每一位參觀者,

穿越時光

與中關村特樓裡赫赫有名的科學家代表

「面對面」的機會。

錢學森、錢三強、郭永懷……

中科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獲得者等

80餘位科學家都曾經住在中關村「特樓」,

該地曾是中國「最強大腦」聚集之地,

新中國成立初期,

從海外歸來的一大批中國乃至

世界級科學家曾經集體住在這裡。

他們絕大部分是中國最早的中科院院士,

「兩彈一星」功勳獲得者……

展覽還原了中關村「特樓」的場景,

以全息投影的方式,

重現科學家們的生活片段。

以實景還原的方式,

展示著中國「兩彈一星」元勳錢三強的書房,

寫字檯、檯曆、錄音機

還保持了原來的樣子……

這裡從未忘記特樓的科學家們,

他們孜孜不倦、

埋頭書案的家至今未變。

中關村「特樓」共有三棟,

只有48套房子,

前前後後住了80多位科學家,

「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先生和夫人李佩

也曾經是「特樓」的居民

李佩先生曾經開創了科普講堂

「中關村大講堂」

有人說,中科院的根在這裡,

中關村的根也在這裡~

從被遺忘的「中官」到聞名世界的「中關村」

中關村的地名有「中宮」「中關」「中灣」

「中官村」和「中關村」等多種寫法,

《成府村志》將其寫作「鐘關」,

這裡是開風氣之先的地方,

到底哪個才是起源?

據介紹,不同的地圖中,

有不同的標註方式,

到底哪個才是這裡的起源和標準說法,

至今沒有定論,

但遺忘何嘗不是歷史,

從被遺忘的「中官」,

到聞名世界的「中關村」都是這裡

中關村的科技往事要從一張船票講起:

(錢學森先生回國所用船票)

上世紀50年代,

中央提出向科技進軍的想法。

錢學森等一批優秀的科學家從海外歸國,毅然加入了科研隊伍。

1950年,錢學森正式動身回國,

卻遭到了美方的扣押和監管,

經過多次周旋,

錢學森於1955年乘坐「克利夫蘭總統號」

重返故土投入祖國懷抱,

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

那個時代,

老一輩曾用愛國之心,

擎起的科技發展的大旗,

如今這面旗幟傳到了更多人的手裡~

一把尺子!曾讓錢學森先生著了急

1956年,

錢學森先生獲得全國自然科學獎,

一萬元獎金所得全部捐贈給了

中國科技大學作為教育基金。

先生特別細緻,

他讓助教統計出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卻發現學生們在運算上花的時間非常長,

很多學生完全靠筆算,

因為買不起計算尺。

在沒有計算機的年代裡,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和一大批老一輩的

科研人員曾經人手一把計算尺,

硬生生用這個工具,

將原本需要計算機計算的

氫彈高難度數據算了出來!

但學生們卻連工具都沒有。

錢學森先生向學校申請了教育基金,

系裡的工作人員去附近文具店

購買了一些相對便宜的計算尺。

當時一把最便宜的計算尺的價格

也相當於一位普通學生

一個月的夥食費。

但這些計算尺發完後,

還有一部分同學沒有分到。

錢學森先生堅定的說:「該花的錢就應該花!

為力學系的學生購買計算尺,人手一把!」

這是老一輩科學家的作風、品格、精神,

這是最寶貴的一份財富。

值得!一個展館等了三年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

也是中關村創新發展的40周年

中關村街道宣傳部張奕介紹,

2018年,中關村村史館就開始立項,

大家計劃半年建設完畢,

但展館三年後才和大家見面。

這裡的每一件展品,

都凝聚著心血和努力。

為了還原科學家們的生活,

工作人員們曾細緻研究了

中關村「特樓」目前的住戶,

那個時代的科學家們很多

都已經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他們的家人多數也已搬離。

但功夫不負有心人,

輾轉聯繫到了錢三強先生的女婿,

得知錢老先生的書房,

幾乎保持的原樣,

他們多方協調才到老先生的家裡,

採集照片,

根據照片一一還原,

書桌邊錢夫人何澤慧最喜歡的舊藤椅,

也還原出來原來的模樣……

村史館序廳東西兩側的牆上,

懸掛著歷年來採集的60多位院士的手模

據介紹,展館裡共有66位居民

捐贈了236件展品

9家科研院所及地區企業

聯合會捐贈了116件展品

分為序廳及中關記憶、科學進軍、

創業試驗、中國世界四個篇章,

詳細介紹了「中關村」逐步發展為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的輝煌歷程。

這裡的故事,

有老一輩科學家科教興邦的上下求索,

有艱苦樸素環境裡,

肩負起新中國科學崛起的歷史見證。

相關焦點

  • 國寶級女專家一舉反超美國,拿下100萬國家獎勵
    國寶級女專家的研究成果一舉反超美國,成功拿下了100萬國家獎勵,除此之外也迎來了眾多人的點讚,這才是能夠讓我們追捧的大明星。 錢學森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飛彈之父的名字也時不時的會出現在大眾口中,而現在我們國家就又出現了一個被譽為女版錢學森的人物,那就是中科院院士祝學軍,之所以會有這個稱號出現主要是因為她在錢學森彈道理論的基礎上設計出了一個新型的高超音速飛彈,光是這個成就就足以讓她在眾多專家面前展露頭角。
  • 《龐貝末日》曝殺戮片段 真實還原古羅馬場景
    日前,片方曝光了一段表現古羅馬角鬥士「競技場殺戮」片段。真實還原的古羅馬競技場刺激的角鬥。 《龐貝末日》曝殺戮片段日前,片方曝光了一段表現古羅馬角鬥士「競技場殺戮」片段。真實還原的古羅馬競技場,行雲流水般的打鬥動作,讓觀眾提前感受了電影中刺激的角鬥。考古學家加盟指導 力圖復原千年古城導演安德森曾表示,《龐貝末日》「是一部真實反映當時人們生活的現實主義電影」。秉承這一理念,道具團隊為影片搭建的30多個場景,皆是精打細磨,真實復古。
  • 5G+全息AR時代已經來臨 全息通訊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通過多年的原創研發,微美全息團隊已開發出第三代6D光場全息技術產品,其仿真度可達到98%以上。  微美全息採用的數字光場顯示技術,使得顯示界面本身具有深度和立體感,就需要完全真實地採集自然光線,然後再用數字光場顯示技術進行還原。
  • 愛國科學家錢學森:拋棄美國歸國被拘留半個月
    錢學森是我國著名的飛彈專家和航天專家,也是著名的愛國科學家。當時錢學森在美國過著美好祥和的生活,但當他聽說祖國在建設過程中需要他的幫助時,他立刻選擇了回國。作為一名核心研究員,他的離開被美國阻止,但是沒有什麼能阻止他回國的決心。在回國之後,在錢學森的領導下,中國飛彈工業蓬勃發展。
  • 當代世界航空學界泰鬥西爾多·馮·卡門
    一、馮·卡門的成就1963年2月18日上午,美國頒發給當代世界航空學界泰鬥81歲高齡西奧多·馮·卡門第一枚國家科學勳章,以表彰其對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無與倫比的卓越貢獻。西奧多·馮·卡門(1881年5月11日~1963年5月6日),匈牙利猶太人,1936年入美國籍,是20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
  • 「國學泰鬥」季羨林:精通12國語言,子女後代今何在?
    「國學泰鬥」季羨林:精通12國語言,子女後代今何在?如果小編突然問諸多網友你們認識一個叫季承的嗎,肯定很多人會一臉懵圈的直搖頭,但是如果小編再問問大家是否聽聞「國學泰鬥」季羨林先生,大家肯定是一臉敬佩連連點頭。
  • 4本值得一看的好文:這本全息網遊大女主升級流,腦洞驚人!
    四本值得一看的小說安排,小仙子推文合集,以下小編做了詳細整理和簡單簡介,通過這幾本種草小說讓你度過愉快的時光,小說都不虐,甜文愛好者可入坑,有星際幾全息網遊題材登,不喜勿噴勿入啊,可選擇關注或留言進行評論,感謝大家!1.
  • 愛國科學家錢學森:棄美歸國遭拘留半月,去世當天北京城10月飛雪
    錢學森是我國著名的飛彈專家、航天專家,也是知名的愛國科學家。當年錢學森原本在美國擁有著優渥且平靜的生活,但是聽說祖國在進行建設的過程當中需要他的幫助,他立刻選擇回國。作為一個核心科研人員,他的離開受到了美國的阻攔,但是什麼都阻擋不了他回國的決心。回國之後在錢學森的帶領之下,我國的飛彈事業蒸蒸日上。
  • 馬雲全息影像亮相引發熱議,微美全息AR+AI視覺引領5G全息通訊應用
    隨著5G全息通訊網絡帶寬條件變化,5G全息應用市場將迎來爆發,全息互動娛樂、全息會議、全息發布會等高端應用逐步向全息社交、全息通訊、全息導航、全息家庭應用等方向普及。微美全息雲計劃基於全息AI人臉識別技術和全息AI人臉換臉技術為核心技術,用多個技術創新的系統支持全息雲平臺服務和5G通訊全息應用。
  • 從錢學森系統工程中汲取創新智慧
    而錢學森一生最為珍視的系統工程的戰略思想,對今天的創新中國建設大有啟示。錢學森的系統工程思想,他稱之為「中國人的發明」。早在20世紀80年代,錢學森就總結了他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科技創新的理念。「系統論」的顛覆性思想,實現了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飛躍。
  • 錢學森這樣的科學家,回國後的待遇有多高?
    ​在北鬥三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之際,有一位偉人不要忘記了,那就是我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正是有了錢老的卓越貢獻,我國的飛彈和航天才能快速發展起來,才有了今天這樣傲人的成績。
  • 你看到的可能都是假「全息」來看看真的全息顯示是啥樣
    全息顯示實質上是對光的記錄和還原那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全息顯示技術?如今又發展到了哪一步呢?全息,顧名思義即全部信息。眾所周知,光作為一種電磁波的形式存在,包括振幅和相位兩個參數,其中振幅反映的是光的強弱,而相位則指的是光波在前進時,光子振動呈現出交替的波形變化。全息顯示就是要記錄下振幅和相位兩個參數,還原出物體的三維影像。
  • 你看到的可能都是假「全息」 來看看真的全息顯示是啥樣
    全息顯示實質上是對光的記錄和還原那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全息顯示技術?如今又發展到了哪一步呢?全息,顧名思義即全部信息。眾所周知,光作為一種電磁波的形式存在,包括振幅和相位兩個參數,其中振幅反映的是光的強弱,而相位則指的是光波在前進時,光子振動呈現出交替的波形變化。
  • 全息投影原理
    導讀:目前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舞臺效應,其中有一大部分利用的都是全息投影技術原理,全息投影技術,又可以將其稱之為3D全息投影技術,但是這和我們時常所觀看的3D電影是完全不同的呦,趕快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 上街區舉辦錢學森論壇深度會議,許昌路小學獲「錢學森小學」冠名批覆
    中國航天錢學森決策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錢永剛宣讀了錢學森小學冠名批覆文件,許昌路小學成為河南省第一所獲批冠名的錢學森小學。錢永剛教授以「錢學森教育思想簡述」為題作報告,從性智與量智結合、科學與哲學結合、科學與藝術結合、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結合、微觀與宏觀結合等五個方面闡述了錢學森的大成智慧教育觀念。
  • 國寶級恐龍蛋窩化石亮相常州恐龍園
    皖北晨刊 2013中國(常州)第三屆國際恐龍節開幕國寶級恐龍蛋窩化石亮相常州恐龍園    作為本屆恐龍節科普展示交流的主場館,位於中華恐龍園內的中華恐龍館,三個長頸龍龍頭的擎天造型使人過目難忘,博物館內完整的展示著生活跨度超過1.6億年的恐龍族群的生命演化史,讓人瞬間穿越到距今2億多年前的侏羅紀時代。在這裡可以了解恐龍從誕生到繁殖,從進化再到滅亡的全歷程,感受自然變遷的巨大力量,倡導保護地球愛護環境的理念。
  • 錢學森:在常人看來,科學與藝術是不搭界的
    錢學森上小學時,不僅成績優異,還是一個「藝術健將」,從小喜歡書法、繪畫、寫文章、音樂……進入北師大附中時,音樂課讓錢學森聽到各類世界名曲,貝多芬那首《第九交響曲》,洗滌了錢學森的心靈。,讓錢學森在科學創造性上產生更多的靈感。
  • 生活在全息宇宙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如果有朋友告訴你,我們其實都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全息圖像中,你或許會讓他閉嘴,別再信口開河。
  • 石代科技光影餐廳 - 5D全息系列作品《花的輪迴》
    多年來,石代科技都以5D全息光影的技術研發和內容創新為基礎來發展企業,《花的輪迴》系列作品就是其原創作品之一,並且,早在2019年就獲得了國家版權局頒發的作品登記證書。石代科技《花的輪迴》系列作品是以萬花四季輪迴為主題的5D全息光影作品,製作此系列作品的初衷就是想通過花的輪迴來提醒人們在生命的旅途中匆匆而過時也不要忘了駐足欣賞身邊的美好事物,感受生活中的樂趣。
  • 錢學森在國內待遇有多高?特殊待遇十大元帥都不曾享受
    對於這樣一位愛國又有才的科學家,我國自然十分重視,那麼錢學森回國後待遇有多高?有一項特殊待遇十大元帥都不曾享受過。為了阻撓錢學森回國,美國甚至不惜軟禁然後對其進行監聽。之後為了讓錢學森能夠回國,我國甚至釋放了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俘虜的十多個美國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