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泰鬥」季羨林:精通12國語言,子女後代今何在?

2020-12-04 品鑑歷史的少年

「國學泰鬥」季羨林:精通12國語言,子女後代今何在?

如果小編突然問諸多網友你們認識一個叫季承的嗎,肯定很多人會一臉懵圈的直搖頭,但是如果小編再問問大家是否聽聞「國學泰鬥」季羨林先生,大家肯定是一臉敬佩連連點頭。是的,季羨林先生可以說是近現代歷史上知名國學大師,他對中國國學研究做出過巨大的貢獻,精通12國語言,甚至對於最難懂的吐火羅文也很精通,堪稱國寶級大師。

在某種層面上看,季羨林也算是現在中國最後一位能稱得上是大師的人物了,季羨林之早年曾留學德國,後學成回來任教於北京大學,後來在那個非常時期,被關過牛棚並寫下了非常著名的《牛棚雜憶》,讀著其中的字字句句,不僅能感受到老先生身上所受的苦難也能從老先生身上感受到知識分子所獨有的傲骨,而且季羨林老先生也是北京大學唯一的一位終身教授。

季羨林的女兒名叫季婉如,曾經是一名高級工程師,不幸的是在59歲的時候病逝了。季羨林的兒子叫季承,出身書香門第,雖無乃父的高度,卻在中國的文化界也有很大成就。季承在民國二十三年誕生於濟南,因為書香門第出身,年輕的時候也受到過良好的教育,17歲時人俄文學校學習,後來成為了一名翻譯,新中國成立後季承還從事過科學研究工作,直至退休。

季承個人婚姻生活方面經歷十分坎坷,他是24歲結婚,婚後兩口子也是整天吵吵鬧鬧的,最終兩人感情破裂其妻子也帶著移居海外,雙方於2004年最終離婚,在此之後,季承娶了三十歲的馬曉琴為妻,馬曉琴之前曾在季承家做過保姆,結婚時季承已經70餘歲。四年後,其第二任妻子馬曉琴懷孕,這讓年老孤獨,老來得子的季承十分的高興。

季承也是對自己的妻子關愛有加,最終喜獲男嬰一名,季承也為自己的兒子取名季宏德。季承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與其父親季羨林之間是有隔閡的,正是這個兒子的降臨,打破了父子之間的隔閡,季承也因此趕到醫院對臥床不起的季羨林誠心誠意的懺悔了自己的過錯,這對於晚年的季羨林來說也是一種安慰,對於這個孫子,季羨林十分的額喜愛,已經年俞90的季羨林還每日抱著自己的親孫子,與之嬉戲玩耍。

而今季承也是八十高齡了,但生活的一切都是那麼的溫馨,不僅有一個溫馨體貼的妻子相伴,還有自己的孩子,並且與父親之間也是重歸於好。2009年以九十八歲的季羨林在去世之後,季承也是在其父親的靈堂前嚎啕大哭,長跪不起,並且還為其父守靈,做到了一個孝子應盡的本分。

相關焦點

  • 國學大師季羨林簡介
    國學大師季羨林簡介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
  • 中國傳統文化大師季羨林,精通12種民族語言,被兒子評為失敗者
    出生於季羨林是山東聊城人,他是中國著名的中國傳統文化大師,他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也是北京大學終身教授。如果僅用國學大師的一句話來概括,其中有些還不夠詳細,無法體現季羨林和影響力的偉大成就。總之,他是文學、語言學、漢學、佛教、歷史學、哲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大師。
  • 季羨林配得上「國學大師」稱號?實際上他的學術貢獻在於語言學
    但要把他說成是文化泰鬥或國學大師,就值得商榷了。因為他的學術成果不足以支撐起這樣的榮耀。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季羨林是以語言學家的身份著稱於世的,他精通漢語、德語、英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吐火羅語、南斯拉夫語、梵語等12種語言,是當代不多見的語言學天才。
  • 季羨林何以精通多門"絕學"?
    從一個出生於窮鄉僻壤的苦孩子,到人人敬仰的國寶級人物,季羨林一生的經歷極其複雜。他一生之中有著眾多頭銜,但是,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懂12門以上的語言。這似乎得益於他10歲開始學英文,高中開始學德文,並對外國文學產生興趣。
  • 國學大師季羨林是山東臨清人,精通12國語言,還會古老的吐火羅文
    在古運河畔,臨清人建起一座紀念館,來寄託一代大師季羨林的思念,館裡的收藏記錄著他輝煌的一生。1911年,季羨林在這裡出生,他從小看著運河上來來往往的船隻,接受著來自五湖四海的信息。受此影響,他的眼界極為開闊,對世界始終保持著好奇心。少年時代,他一邊學習傳統文化,一邊開始學習英語,接觸西方文化。
  • 語言趣談:掌握多國語言的幾位中國人,有一位是「世界老鄉」!
    不過,在近現代,中國有好幾位非常牛的大師,也是會多國語言,而且是精通,下面我們一起來膜拜一下吧!>精通漢語、英語、法語、德語、希臘語、馬來語、拉丁語、俄語、義大利語等9國語言,更驚人的事,他還擁有13個博士學位!
  • 他是語言上的鬼才,著名的國學大師:季羨林
    記得上小學的某一天,突然老師進來告訴我們季羨林老先生去世的消息,當時還在疑惑季羨林是誰,直到自己的課本上出現越來越多他的名字,它既是國際上最著名的國學大師,一生中掌握英語,德語,梵語,巴利文,更能夠閱讀法文和俄文,簡直就是語言上的鬼才。
  • 語言文學的泰山北鬥——真正的大師季羨林
    我國的學界就有這樣一位學貫中西的泰鬥級大師,生前卻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季羨林先生。很多人提及季先生,都說他是「國學大師」。實際上,像當年清華國學院的梁啓超、趙元任、陳寅恪等真正的國學大師,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已經很少出現了。
  • 揭秘:季羨林何以精通那些幾乎失傳的文字
    從一個出生於窮鄉僻壤的苦孩子,到人人敬仰的國寶級人物,季羨林一生的經歷極其複雜。他一生之中有著眾多頭銜,但是,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懂12門以上的語言。這似乎得益於他10歲開始學英文,高中開始學德文,並對外國文學產生興趣。  作為我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季羨林在學術上造詣精深。
  • 「航天之父」錢學森:子女後代今何在?
    「航天之父」錢學森:子女後代,今何在?大家都知道錢學森是誰,錢老先生是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在中國科研事業上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可謂是國家的棟梁之才啊,也被譽為是中國的「航天之父」,同時也是中國的「導(dao)彈之父」。他當時去世的時候有我國「三軍儀仗隊」為他抬棺,可以看得出他的地位是有多麼的重要,國家對他是多麼的重視,而他去世後,他的子女後代,今何在?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 吐火羅學:季羨林文化成就的象徵
    1890年一位英國軍官在新疆庫車發現吐火羅文的樺樹皮文本,此後20年間,普魯士、法蘭西、俄羅斯等國的探險隊在庫車與吐魯番附近不斷發現寫有吐火羅文的殘卷與木簡,使得柏林與巴黎成為世界上藏有吐火羅文文本最豐富的城市。吐火羅文雖然是印歐語系一個最遠的東方分支,在詞彙上受到印度—伊朗族語較大影響,但在語音與動詞詞法上卻與鄰近的印度—伊朗族語差異較大,而與歐洲人使用的印歐語言相近。
  • 東方學大師季羨林98歲因病逝世,留下2個子女,如今現狀如何
    精通十三門外語,他將神秘而古老的語言帶到我們面前;書寫二十四卷文集,他用真實又充沛的情感喚起人們內心最美好的回憶。是他讓一部部經典流傳後世,是他讓一份份真情流露人間。他便是著名東方學大師,季羨林。「國寶級人物」季羨林老先生出生於1911年,是我國著名學者。
  • 季羨林:一個在80多歲才厚積薄發的北大教師,精通吐火羅文和梵文
    幾十年以來,季羨林每天4點起床,伏案讀書、寫作。有人說,這是北大的「第一盞燈」。他照亮的不僅僅是勤奮,還有一份無法言說的責任。正是這樣的堅持,讓他完成了1700多萬字的著述。1946年,他在北大創建東方語言文學系,是他將印度語言及文學正式引入了我國。有人說:季老是大學問家,在中國,甚至在全球都是不多的專研印度語言文學的學者。
  • 季羨林捐出上億家產給北大,親生兒子跳出反對,還將北大告上法庭
    一、文學大師逝世,遺產幾許2009年7月11日,「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季羨林因病逝世,享年98歲。季羨林有兩個子女,一兒一女,剛好一個「好」字,可謂圓滿。如今,距離他逝世已有10年了。2001年,季羨林與北大籤署了《關於季羨林先生向北京大學捐贈個人所藏圖書、手稿、字畫等物品的協議書》。季羨林所藏字畫共計649件,估價在一億元以上。這一舉動在當時十分轟動,季羨林因此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他一生身上光環頗多,被賦予「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等等頭銜。
  • 季羨林:濟南就是我的故鄉 第A16版:國學課堂 20201104期 都市女報
    2009年7月11日,98歲的國學泰鬥季羨林在北京301醫院辭世。在成百上千弔唁的人群中,來自濟南的張世華夫婦,挎著兩個籃子,籃子裡裝滿了98個香噴噴的油旋。他們給季老送了最後一次油旋。  說到季羨林和濟南的緣分,不只是油旋這麼簡單。「我就是濟南人,除了清平之外,濟南就是我的故鄉。」
  • 被一些人奉為中國大陸的「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早年留學國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文、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布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為「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溫家寶曾五次看望季羨林。
  • 學術泰鬥季羨林,和夫人相敬如賓65載,卻被兒子寫成無情寡義之人
    季羨林是近代最有名的學者之一,生前學術成就卓越,對國學、佛學、語言學都有很深的研究,通多國語言,也是世界上僅有的精通吐火羅文的幾位學者之一。被世人奉為學界泰鬥,國學大師。他給大家的印象大概是一個百歲老人,勤儉樸素,學識淵博,但又很接地氣,儒雅大方。
  • 他曾是世界第一首富,國家都向他借錢,後代子女今何在?
    他曾是世界第一首富,國家都向他借錢,後代子女今何在?伍秉鑑被朝廷剝削後,最終也沒有多少錢留給後代了,最多就是一點祖業。而伍秉鑑的後代沒有多少可以守成的人,也沒有幾個適合創業的,所以伍秉鑑的後代的日子只能越過越落魄。時至今日,伍秉鑑的後人已經不再是清朝時期那個輝煌的伍家大家族了,大多的後人都成了農民,和普通人一般了。中國人為什麼富不過三代?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 精通多國語言的十大華人明星
    莫文蔚 精通英文、法文、意文,粵語、普通話也不錯莫文蔚能歌善舞,是香港影、視、歌多棲明星,在義大利念高中,英國念大學,還是英國倫敦大學的高材生,精通英文、法文、義大利文,粵語、普通話說得也不錯。莫文蔚憑獨特氣質及精通多國語言,使她在國際電影舞臺上出盡風頭,還在好萊塢施展拳腳。
  • 語言大師季羨林的那些英語學習經驗
    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傳入我國已有幾百年歷史,在這段流光歲月之中,也留下了很多的掌握英語的語言大師,他們就像是一顆顆璀璨的明星,點綴在浩瀚的歷史星空之中。語言大師季羨林就是其中一位鮮明的代表,季羨林先生一生是傳奇的,他是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具有多重身份,不過最令我讚嘆的是他語言學家身份。在百度上的介紹中,他掌握了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法文、南斯拉夫語,能閱俄文等,如此算下來,他可謂是掌握了八門語言。那麼,同樣是一個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時的中國人,為什麼他能夠掌握如此多門語言,而我們更多的人只是學習一門外語(英語),卻要這般苦苦掙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