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捐出上億家產給北大,親生兒子跳出反對,還將北大告上法庭

2020-12-04 靈楓歷史閣

季羨林是聞名中外的東方學大師,一生榮耀無數。

他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

然而去世十年,有關他遺產歸屬的問題,至今仍然是個迷。

一、文學大師逝世,遺產幾許

2009年7月11日,「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季羨林因病逝世,享年98歲。

季羨林有兩個子女,一兒一女,剛好一個「好」字,可謂圓滿。

如今,距離他逝世已有10年了。

一代大師季羨林,如今被談論得多的,不是他的學術研究,而是關於他遺產的爭奪。這既是一筆難以理清的糊塗帳,也是一個家庭令人唏噓的悲歡離合。

在季羨林「裸捐」的背後,是他與家人的分道揚鑣。

2001年,季羨林與北大籤署了《關於季羨林先生向北京大學捐贈個人所藏圖書、手稿、字畫等物品的協議書》。

季羨林所藏字畫共計649件,估價在一億元以上。這一舉動在當時十分轟動,季羨林因此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

他一生身上光環頗多,被賦予「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等等頭銜。但他為人卻十分樸素低調。他的學生經常說,季羨林老師在自己的生活中,並不像一個專家學者,甚至也不太像一個大學教授,倒像個出門遛彎的鄰家大爺。

二、晚年「孤苦」,髮妻逝世,兒女何在

季羨林雖然博學多識,但妻子卻是個白丁婦人。

1929年,季羨林與彭德華結為夫妻。

彭德華自幼喪母,只有小學文化水平,但卻是一個真正善良的人。上對公婆,她盡了孝道;下對子女,她做了慈母;中對丈夫,她絕對忠誠、絕對服從、絕對愛護。只是很可惜,1994年,彭德華因病先於季羨林去世。

他們夫妻二人,有一兒一女。

季羨林撐起了的國學屆一片天,但他的子女卻都沒有從事這方面工作,甚至沒有一點搭邊。

他的女兒季婉如,從事核工業的工程行業,一生行為低調,默默為祖國核能發展做貢獻。在1992年不幸去世。

他的兒子季承,從事的是科學工程職業。他曾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高級工程師。

作為國學大師,季羨林也有遺憾。

他的遺憾之一,便是與親生兒子關係不好,兩人有十幾年都「老死不相往來」。

季承童年時期,季羨林一直在德國留學深造,父子關係很疏遠。後來季承與原配妻子離婚,和季羨林身邊的保姆結了婚,氣得季羨林暴跳如雷。父子關係徹底決裂。

1995年開始,兩人便斷絕了來往。

三、決裂13載,終達成和解

季羨林晚年獨居,身邊除了照顧的阿姨,親人都離他而去。

之後,季羨林決定將自己的遺產,捐獻給北京大學,兒子季承首先跳出來反對。

此時,兩人已經13年沒有見面了。

或許是因為時間,73歲的季承和98歲的季羨林終於達成和解。季羨林終於接受了兒子再娶的媳婦和年幼的孫子。

2002年,季羨林住進301醫院前,季承想見季羨林很方便。在2002年後,季承再想見季羨林時,確實受到了「某些人」的阻撓。2008年,季承見到了已經97歲的父親,並一直陪著季羨林。

在父子恢復關係以後,兒子季承主張北大返還圖書館內保存的、季羨林所藏字畫共計649件,價值上億元。

2010年到2017年,季承就父親季羨林的遺產問題與北大糾纏不休,還經常寫文抨擊北大相關工作人員搶奪自家財產。

2012年,他正式提交法院進行了訴訟。

這場官司持續5年時間,只可惜在2017年,季承的訴訟請求全被法院駁回了。

面對媒體的採訪,季承表示:「要拿回字畫是季老主動提出來的,這是老爺子的意見,不是我的意思。」

他還稱自己一直都是和解的態度,「只要沒有全勝,會一直追下去的。」

北大則答辯稱:季羨林先生未有撤銷《捐贈協議》的行為,且《合同法》明確規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可以撤銷的規定。

去年有消息傳出季承病逝,但被其妻子出面闢謠。

如今的季承已經84歲,仍然身體健康,但不知他是否還在為父親的遺產努力。

相關焦點

  • 季羨林之子告北大索億元遺產(圖)
    (原標題:季羨林之子告北大索億元遺產(圖))
  • 季羨林億元遺產案上午開庭 北大稱公益捐贈不可撤銷
    原標題:季羨林億元遺產案上午開庭   季承(左)向法庭出示證據。   因對季羨林先生生前保存的書籍、字畫等物是否應由北京大學佔有存在爭議,季羨林之子季承將北京大學訴至法院,要求其返還季羨林文物、字畫等共計649件,涉案標的額高達1個億。今天上午9點30分,北京市一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
  • 學術泰鬥季羨林,和夫人相敬如賓65載,卻被兒子寫成無情寡義之人
    然而每個人都有他的兩面性,他與妻子相濡以沫60年,卻13年不與自己的親生來往,這究竟為何?網傳一是因為兒子季承不願出母親的喪葬;二是因為他不贊成兒子與保姆的婚姻,父子關係從此變僵。但筆者認為這後面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原因,因為這世上沒有真正的聖人,大家都是普通人。
  • 季羨林遺產案二審再開庭 季承願與北大和解
    季羨林遺產案二審再開庭 季承願與北大和解 2017-03-27  2008年12月5日,季羨林手書聲明,稱已經捐贈給北大120萬元,今後不再捐贈,保存在北大圖書館的文物只是保存並非捐贈。12月6日,季羨林書囑「全權委託我的兒子季承處理有關我的一切事物」。  季承認為,這份書囑表明父親全權委託自己處理撤銷捐贈協議的事宜。據此,他起訴要求北京大學返還暫由其保存的649件珍貴文物,價值逾億元。
  • 季羨林遺產紛爭:大師身後的一本糊塗帳
    季承的代理律師卞宜民告訴本刊,2009年1月16日,北大當時的副書記楊河到301醫院病房看望季羨林先生,帶去了北大關於季先生私人財產的黨政聯合會議八項決定,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對季羨林存放在北京大學的物品重新徵求其意見,捐與不捐由季羨林決定。北大方向法院提供了當時的談話錄音,季羨林表示,「書就放在學校……所有的藏畫將來決定怎麼處理。」
  • 蘇東坡真跡,未曾想的千年曲折,還牽涉了季羨林諸人與北大的糾纏
    2013年9月,紐約蘇富比以822.9萬美元拍出蘇東坡只有二行九字的《功甫帖》藏品,而數百字的《御書頌》價值可想而知。再一個數據為例,在一窮二白、吃不飽穿不暖的50年代初期,季羨林大師撿漏還花費500元收藏呢,更何況70年後的今天?!
  • 叫季羨林70年先生,與小40歲保姆結婚,為爭父親遺產與北大打官司
    介於世俗的傳承,我們也通常都認為,優秀的父母會養育出優秀的子女。但是,在民國時期,卻出了這麼一位人物,只看成就,他算得上是國之棟梁,萬裡挑一的人物。可在成就之外,他與父親之間的糾葛,與第二任妻子之間的糾纏,與北大之間的糾紛,都成為了讓大家不理解和議論的談資。
  • 季羨林遺產糾紛案二審開庭 要求北大返還文物
    2001年,季羨林與北京大學籤訂捐贈協議,將自己的所藏文物捐贈給北京大學。隨後2008年,季羨林手書表示文物並非捐贈,並委託其子季承處理文物。2012年季承起訴北京大學要求返還文物,案件一審季承敗訴,法院認為季承無權撤銷屬於公益性質的訴訟。季承不服提起上訴,昨日庭審時他表示,季羨林的字畫藏品僅是暫存在北大,並非是公益捐贈給北大。
  • 季羨林遺產案一時難了
    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去世已有三年,但其身後事卻遲遲未了。針對季羨林先生價值連城的珍貴遺產之歸屬,季羨林的獨子季承與北京大學走上了法庭。昨天,77歲的季承稱法院已對此案進行了庭前調解,法庭上北京大學曾提出以金錢補償季承的方式,來化解這起由來已久的糾紛,但隨後又予以否認。對於季承方面的說法,北大的律師張東表示,北大並沒有金錢補償的說法,至於具體的情況他不便於透露。
  • 季羨林遺產面前,北大為何「沉默」
    作者:畢曉哲國學大師季羨林突然離世,去年因「藏品外流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的他的遺產分配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如今老師辭世,又該由誰來繼承其「豐厚遺產」?北大保持沉默,稱現在先辦好季老後事。兒子季承表示,父親去的突然,並未留下遺言,也沒有寫過關於財產如何分配的遺囑。
  • 季羨林遺產爭奪戰
    從去年的字畫流失,到遺體告別儀式上的烏龜被偷,再到季、李隔空罵戰,針對季羨林先生的這場遺產紛爭,如同一場電視劇,人物相繼登場,情節波瀾起伏。季老的兒子、弟子、秘書、好友、看護,甚至好友的義女、秘書的乾女兒都牽涉其中。他們每個人都宣稱自己站在正義的一方,代表了季老,可是每個人都逃脫不了利益的嫌疑。
  • 追悼會引發「烏龜事件」 季羨林遺產分配成疑
    錢文忠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這名指名道姓說他偷烏龜的神秘女子據說叫「王如」,對於這樣的公開誹謗他將訴諸法律。「她自稱是北大的老師,這還需求證。我問了我在北大的幾位學長,都不知道這個人。當然北大很大,可能不知道。但最起碼我追隨季老這麼多年,連她的名字都沒有聽說過。」錢文忠直言自己剛聽到「偷龜」消息時哭笑不得。
  • 季羨林當年為何舍北大而取清華
    高慧斌: 1930年您同時考取了北大和清華,為何舍北大而取清華?  季羨林: 當時考名牌大學十分困難,為了得到更多的錄取機會,每人幾乎都報七八個學校。而我僅報了兩個,並被同時錄取,是我的運氣好。但如何選擇卻很撓頭,終難決定。當時留學熱並不亞於今日,我自然不能免俗。從留學角度看清華似乎優越些,在留學的歷史潮流推動下我選擇了清華。
  • 北大男生80餘刀砍死情敵 其母稱兒子精神有問題
    分析閱讀:北大男生數十刀砍死情敵案三大焦點  本報訊(記者李欣悅)「北大學生殺人案」昨日開庭審理,因為砍死了同學崔某,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002級學生安然站到了被告席上。其母為兒子辯護,並向法庭求情,希望安然可以「死刑不立即執行」。
  • 季羨林:妻子「偷梁換柱」,戀人等他六十年,兒子晚年與他和解
    只是我沒有想到,在親情問題上,他的兒女不能原諒他,甚至在兒子筆下,他就是一個人生的失敗者,一個有國無家的浪人,一個孤獨、寂寞、吝嗇、無情的丈夫和父親。而他,也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再加上季羨林貌不出眾,鄉土氣未消,當季家求親時,偏心眼的彭二大娘將親生女兒「荷姐」嫁給了殷實富戶子弟劉少言,而把自幼喪母的三姐彭德華嫁給了季羨林。只有小學文化水平的彭德華比季羨林大四歲,二人毫無共同語言。彭德華長相雖然不及二姐和四姐,但端莊耐看,是個敦厚樸實、善良柔順的女孩。
  • 季羨林:一個在80多歲才厚積薄發的北大教師,精通吐火羅文和梵文
    每天凌晨,北大朗潤園內一扇窗的燈,總會第一個點亮。幾十年以來,季羨林每天4點起床,伏案讀書、寫作。有人說,這是北大的「第一盞燈」。他照亮的不僅僅是勤奮,還有一份無法言說的責任。正是這樣的堅持,讓他完成了1700多萬字的著述。
  • 北大男生怒殺情敵案昨開庭
    昨天,震驚京城的「北大男生殺死同班同學案」在北京市第一中院開庭審理,涉嫌故意殺人罪的安然向法官表示「認罪」,但卻不願多說什麼。  安然只認罪不願多說  上午9時40分,學生裝束的安然被法警帶到法庭門口。看到記者,安然激動地抽泣著,一會兒緊緊盯著記者,一會兒回頭看看法警。  安然的母親來了,她沒有聘請律師而是親自為兒子辯護。
  • 季羨林億元遺產案開庭
    原標題:季羨林億元遺產案開庭因對季羨林先生生前保存的書籍、字畫等物是否應由北京大學佔有存在爭議,季羨林之子季承將北京大學訴至法院,要求其返還季羨林文物、字畫等共計649件,涉案標的額高達1個億。昨日上午,北京市一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庭審持續了近5個小時,下午3時審判長宣布休庭。
  • 季羨林遺產分配再成焦點
    ——北大東語系教授張光璘本報訊 國學大師季羨林突然離世,去年就曾鬧得紛紛擾擾他的遺產分配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北大保持沉默,稱現在先辦好季老後事。季老獨子季承說,季老生前未留任何遺囑,但他確實寫過「全權委託兒子季承處理一切事務」的紙條。藏畫曾遭遇被盜風波早在2001年7月6日,季羨林曾與北大籤訂協議,將圖書、手稿、字畫等藏品捐獻給北大圖書館。
  • 季羨林億元遺產案再開庭649件文物字畫歸誰?
    27日,季羨林之子季承在北京接受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採訪,提及獲得廣泛關注的「季羨林億元遺產案」時如是說。27日上午,此案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再次開庭,據季承透露,這次也沒有宣判。那麼,何為「季羨林億元遺產案」?季羨林,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早年留學國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