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是聞名中外的東方學大師,一生榮耀無數。
他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
然而去世十年,有關他遺產歸屬的問題,至今仍然是個迷。
一、文學大師逝世,遺產幾許
2009年7月11日,「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季羨林因病逝世,享年98歲。
季羨林有兩個子女,一兒一女,剛好一個「好」字,可謂圓滿。
如今,距離他逝世已有10年了。
一代大師季羨林,如今被談論得多的,不是他的學術研究,而是關於他遺產的爭奪。這既是一筆難以理清的糊塗帳,也是一個家庭令人唏噓的悲歡離合。
在季羨林「裸捐」的背後,是他與家人的分道揚鑣。
2001年,季羨林與北大籤署了《關於季羨林先生向北京大學捐贈個人所藏圖書、手稿、字畫等物品的協議書》。
季羨林所藏字畫共計649件,估價在一億元以上。這一舉動在當時十分轟動,季羨林因此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
他一生身上光環頗多,被賦予「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等等頭銜。但他為人卻十分樸素低調。他的學生經常說,季羨林老師在自己的生活中,並不像一個專家學者,甚至也不太像一個大學教授,倒像個出門遛彎的鄰家大爺。
二、晚年「孤苦」,髮妻逝世,兒女何在
季羨林雖然博學多識,但妻子卻是個白丁婦人。
1929年,季羨林與彭德華結為夫妻。
彭德華自幼喪母,只有小學文化水平,但卻是一個真正善良的人。上對公婆,她盡了孝道;下對子女,她做了慈母;中對丈夫,她絕對忠誠、絕對服從、絕對愛護。只是很可惜,1994年,彭德華因病先於季羨林去世。
他們夫妻二人,有一兒一女。
季羨林撐起了的國學屆一片天,但他的子女卻都沒有從事這方面工作,甚至沒有一點搭邊。
他的女兒季婉如,從事核工業的工程行業,一生行為低調,默默為祖國核能發展做貢獻。在1992年不幸去世。
他的兒子季承,從事的是科學工程職業。他曾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高級工程師。
作為國學大師,季羨林也有遺憾。
他的遺憾之一,便是與親生兒子關係不好,兩人有十幾年都「老死不相往來」。
季承童年時期,季羨林一直在德國留學深造,父子關係很疏遠。後來季承與原配妻子離婚,和季羨林身邊的保姆結了婚,氣得季羨林暴跳如雷。父子關係徹底決裂。
1995年開始,兩人便斷絕了來往。
三、決裂13載,終達成和解
季羨林晚年獨居,身邊除了照顧的阿姨,親人都離他而去。
之後,季羨林決定將自己的遺產,捐獻給北京大學,兒子季承首先跳出來反對。
此時,兩人已經13年沒有見面了。
或許是因為時間,73歲的季承和98歲的季羨林終於達成和解。季羨林終於接受了兒子再娶的媳婦和年幼的孫子。
2002年,季羨林住進301醫院前,季承想見季羨林很方便。在2002年後,季承再想見季羨林時,確實受到了「某些人」的阻撓。2008年,季承見到了已經97歲的父親,並一直陪著季羨林。
在父子恢復關係以後,兒子季承主張北大返還圖書館內保存的、季羨林所藏字畫共計649件,價值上億元。
2010年到2017年,季承就父親季羨林的遺產問題與北大糾纏不休,還經常寫文抨擊北大相關工作人員搶奪自家財產。
2012年,他正式提交法院進行了訴訟。
這場官司持續5年時間,只可惜在2017年,季承的訴訟請求全被法院駁回了。
面對媒體的採訪,季承表示:「要拿回字畫是季老主動提出來的,這是老爺子的意見,不是我的意思。」
他還稱自己一直都是和解的態度,「只要沒有全勝,會一直追下去的。」
北大則答辯稱:季羨林先生未有撤銷《捐贈協議》的行為,且《合同法》明確規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可以撤銷的規定。
去年有消息傳出季承病逝,但被其妻子出面闢謠。
如今的季承已經84歲,仍然身體健康,但不知他是否還在為父親的遺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