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億元遺產案再開庭649件文物字畫歸誰?

2020-12-02 環球網

2017年3月27日,本案二審再次開庭,休庭後季承在法院外。上官雲 攝

中新網北京3月28日電(上官雲)「對這個案子,我希望能得到法律公正的判決。提起訴訟也不是為了錢,而是希望這649件文物、字畫發揮更大作用。」27日,季羨林之子季承在北京接受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採訪,提及獲得廣泛關注的「季羨林億元遺產案」時如是說。27日上午,此案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再次開庭,據季承透露,這次也沒有宣判。

那麼,何為「季羨林億元遺產案」?季羨林,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早年留學國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2009年,季羨林辭世。不過,與其遺產相關的糾紛卻一直延續到現在。

一審時,季承(左)在法庭上。北京一中院供圖

梳理公開報導可知,2001年7月,季羨林與北京大學籤訂一份捐贈協議書,協議書中約定:將屬於季羨林個人所藏的書籍、著作、手稿、照片、古經字畫以及其他物品捐贈給北京大學,贈品清單于2002年3月1日以前由贈與人交付受贈與人;贈品將分批分期由贈與人移交受贈與人指定的北京大學圖書館,直到本協議所列各項全部贈品移交完畢。

季羨林離世後,其子季承起訴北京大學,並稱,2008年12月季羨林曾書囑「原來保存在北大圖書館裡的書籍文物只是保存而已,我從來沒有說過全部捐贈」、「全權委託我的兒子季承處理有關我的一切事物、務」。

季承認為,季羨林已於2008年的書囑中表明全權委託季承處理撤銷捐贈協議的事宜,據此,主張北京大學返還前述珍貴文物、字畫共649件。由於標的高達1億元,此案又被稱為「季羨林億元遺產案」。

本案一審宣判現場圖。北京一中院供圖

「根據2009年1月13日清點的結果,北大所保管季羨林文物、字畫共577件,其中207幅是古字畫。後來,又清點出38類72件文物,所以,我要求歸還的就變成了649件。」季承稱。

對於季承的起訴,北京大學答辯稱:季羨林先生未有撤銷《捐贈協議》的行為,且《合同法》明確規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可以撤銷的規定。季承提出「返還原物主張」沒有依據。

2016年5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一審季承敗訴。2017年3月6日,本案二審開庭。據媒體報導,由於涉及北大一方需提供的關鍵證據,本案被申請延期審理,於3月27日再次開庭。季承透露,再次開庭也沒有當庭宣判,「而是擇日再審」。

資料圖:季承。上官雲 攝

「我不認可2001年籤訂的那份協議。」季承向記者表示,原因就在於捐贈標的物不明,而且沒有析產,其中50%應該是自己母親的;另外,649件字畫、文物中的32類72件文物,有明確協議是放在北大圖書館保管的。所以,季承認為,自己要求649件字畫、文物全部歸還是合理合法的。

季承也再次申明,自己一直不拒絕跟北大和解,提起訴訟也不是為了錢,而是希望這批字畫、文物能夠發揮更大作用,「我希望以此為基礎籌措資金,聯合北大成立季羨林基金會,設立『季羨林獎』,完成父親的心願」。

隨後,記者致電北京大學相關負責人了解於本案有關的情況,對方表示需聯繫學校宣傳部門。記者又撥通了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電話,但沒有人接聽。(完)

相關焦點

  • 季羨林億元遺產案開庭
    原標題:季羨林億元遺產案開庭因對季羨林先生生前保存的書籍、字畫等物是否應由北京大學佔有存在爭議,季羨林之子季承將北京大學訴至法院,要求其返還季羨林文物、字畫等共計649件,涉案標的額高達1個億。昨日上午,北京市一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庭審持續了近5個小時,下午3時審判長宣布休庭。
  • 季羨林億元遺產案上午開庭 北大稱公益捐贈不可撤銷
    原標題:季羨林億元遺產案上午開庭   季承(左)向法庭出示證據。   因對季羨林先生生前保存的書籍、字畫等物是否應由北京大學佔有存在爭議,季羨林之子季承將北京大學訴至法院,要求其返還季羨林文物、字畫等共計649件,涉案標的額高達1個億。今天上午9點30分,北京市一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
  • 季羨林遺產案二審再開庭 季承願與北大和解
    季羨林遺產案二審再開庭 季承願與北大和解 2017-03-27,要求返還被北京大學保存的季羨林文物、字畫一案,今天上午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繼續二審開庭。
  • 季羨林遺產糾紛二審開庭 季承親自出庭
    季羨林遺產糾紛二審開庭 季承親自出庭 2017-03-06 15:  季承親自出庭 不服一審判決 認為字畫藏品僅是暫存北大  本報訊(記者張蕾)今天上午,季羨林之子季承告北京大學返還季羨林文物、字畫案在北京高院二審開庭,80多歲的季承老先生親自出席了庭審,且提出當初季羨林與北大之間僅為「字畫藏品暫存關係」。
  • 季羨林遺產糾紛案二審開庭 要求北大返還文物
    、字畫案二審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開庭。2001年,季羨林與北京大學籤訂捐贈協議,將自己的所藏文物捐贈給北京大學。隨後2008年,季羨林手書表示文物並非捐贈,並委託其子季承處理文物。2012年季承起訴北京大學要求返還文物,案件一審季承敗訴,法院認為季承無權撤銷屬於公益性質的訴訟。季承不服提起上訴,昨日庭審時他表示,季羨林的字畫藏品僅是暫存在北大,並非是公益捐贈給北大。
  • 季羨林之子告北大索億元遺產(圖)
    (原標題:季羨林之子告北大索億元遺產(圖))
  • 季羨林遺產案季成一審敗訴 法院判公益捐贈不可撤銷
    2016年8月16日訊,因對季羨林先生生前保存的古籍字畫等物是否應由北京大學佔有存在爭議,季羨林之子季承將北京大學訴至法院,要求其返還季羨林文物、字畫等共計649件,估價高達1個億。今天上午,此案在北京市一中院公開開庭宣判。法院駁回了季承的全部訴訟請求,同時繳納訴訟費54萬元。季承當庭表示上訴,稱會「上訴到底」。
  • 季羨林遺產案一時難了
    □問案1季承「露家底」遺產到底有多少2009年7月11日,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去世,2010年4月,季羨林的骨灰安葬於山東臨清老家。然而,在這位國學大師入土為安之後,他的遺產糾紛卻浮出了水面。對於這些問題,季羨林的獨子季承給出了答案。談起父親的遺產,季承稱,根據他個人的統計,父親的主要遺產為明清字畫、古代書籍、佛像、玉石等。如果按照目前的市場價值計算,這些遺產價值至少達到數億元。據季承介紹,季羨林先生的遺產目前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古書和字畫為主。目前暫時保存在山東臨清的季羨林紀念館和陝西西安的季羨林國學院。
  • 季羨林遺產糾紛案二審 其子認為字畫非公益捐贈
    上訴人認為字畫藏品僅為暫存北大 並非公益捐贈  昨日上午,季羨林之子季承訴北京大學返還季羨林文物、字畫案二審在北京市高院開庭。2001年,季羨林與北京大學籤訂捐贈協議,將自己的所藏文物捐贈給北京大學。隨後2008年,季羨林手書表示文物並非捐贈,並委託其子季承處理文物。2012年季承起訴北京大學要求返還文物,案件一審季承敗訴,法院認為季承無權撤銷屬於公益性質的訴訟。季承不服提起上訴,昨日庭審時他表示,季羨林的字畫藏品僅是暫存在北大,並非是公益捐贈給北大。
  • 季羨林遺產紛爭:大師身後的一本糊塗帳
    在遺產案的一審過程中,法院認為季羨林所說的「考慮考慮」,只表明其有一定猶豫,但直到逝世,都沒有明確表示要解除協議,因此駁回了季承的全部訴訟請求,認為季羨林與北大做出的捐贈協議已經成立併合法有效。卞宜民說,實際上在1月13日,楊河曾經來病房把贈予協議退還給季羨林父子,這天的談話內容更能明確表明北大和季羨林各自的態度,當天,季承看到北大同樣是做過錄音的,因此希望北大將其公布。
  • 季羨林遺產爭奪戰
    從去年的字畫流失,到遺體告別儀式上的烏龜被偷,再到季、李隔空罵戰,針對季羨林先生的這場遺產紛爭,如同一場電視劇,人物相繼登場,情節波瀾起伏。季老的兒子、弟子、秘書、好友、看護,甚至好友的義女、秘書的乾女兒都牽涉其中。他們每個人都宣稱自己站在正義的一方,代表了季老,可是每個人都逃脫不了利益的嫌疑。
  • 季羨林遺產分配再成焦點
    ——北大東語系教授張光璘本報訊 國學大師季羨林突然離世,去年就曾鬧得紛紛擾擾他的遺產分配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北大保持沉默,稱現在先辦好季老後事。季老獨子季承說,季老生前未留任何遺囑,但他確實寫過「全權委託兒子季承處理一切事務」的紙條。藏畫曾遭遇被盜風波早在2001年7月6日,季羨林曾與北大籤訂協議,將圖書、手稿、字畫等藏品捐獻給北大圖書館。
  • 季羨林捐出上億家產給北大,親生兒子跳出反對,還將北大告上法庭
    一、文學大師逝世,遺產幾許2009年7月11日,「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季羨林因病逝世,享年98歲。季羨林有兩個子女,一兒一女,剛好一個「好」字,可謂圓滿。如今,距離他逝世已有10年了。一代大師季羨林,如今被談論得多的,不是他的學術研究,而是關於他遺產的爭奪。這既是一筆難以理清的糊塗帳,也是一個家庭令人唏噓的悲歡離合。在季羨林「裸捐」的背後,是他與家人的分道揚鑣。
  • 追悼會引發「烏龜事件」 季羨林遺產分配成疑
    季承明確表示,季老在去世前並沒有提及遺產的問題,但今年寫過「全權委託兒子季承處理一切事務」的紙條。對此,錢文忠也證實系季老親筆所寫,當時還有其他證人在場。季承說,目前季老的遺產分配只有原則,但還沒有具體的方案。
  • 蘇東坡真跡,未曾想的千年曲折,還牽涉了季羨林諸人與北大的糾纏
    季羨林大師因其購藏不還價的好品性而深受琉璃廠、西單文物商店等店員的歡迎,自動將藏品送上門。比如琉璃廠某店職員劉仁普,三十來歲,長袍,圍巾,背一個大包袱總來給季羨林大師送字畫。在季羨林大師剛巧遇到《御書頌》手書時,經過其仔細查看乾隆的多處題跋和鈐印,大膽斷定其非為贗品,進而慨然大手筆斥500元「天價」將其買下,一時被書畫業界稱頌為「善舉」。
  • 季羨林遺產風波讓「季門」蒙羞
    季羨林遺產糾紛案一直爭議不斷。日前,季羨林弟子錢文忠在博客中稱,季羨林兒子季承已查出,其父在中國銀行一家就有20多筆存款,但存單被季羨林前任秘書李玉潔隱匿。同時,還查出李玉潔掌握一處相關人員無法進入的房門鑰匙,在此房內發現30多幅藏畫精品。無論存款還是這批藏畫,李玉潔都沒有交給繼任秘書楊銳。
  • 季羨林遺產面前,北大為何「沉默」
    作者:畢曉哲國學大師季羨林突然離世,去年因「藏品外流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的他的遺產分配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如今老師辭世,又該由誰來繼承其「豐厚遺產」?北大保持沉默,稱現在先辦好季老後事。兒子季承表示,父親去的突然,並未留下遺言,也沒有寫過關於財產如何分配的遺囑。
  • 霍英東遺產案於其忌日開庭 一方被批「立壞心腸」
    霍英東遺產案於其忌日開庭 一方被批「立壞心腸」 霍震霆28日前往亡父墓前祭拜  同為霍老遺產執行人的三子霍震宇與二哥霍震寰互相指摘,霍震宇指霍震寰「立壞心腸」,要求法庭罷免其遺產執行人身份;霍震寰則反指震宇只顧分錢,父親原將價值數十億元(港幣,下同)的廣東南沙項目用作行善,但此遺願卻被震宇為個人利益而「騎劫」(扭曲、操控)。
  • 陳逸飛遺產案昨日開庭 被告方卻無人到席(圖)
    昨天,上海一中院公開開庭對陳逸飛遺產糾紛案進行質證,原本表示要親自出庭的逸飛遺孀宋美英及其幼子陳天並未到庭,而被告逸飛長子陳凜方則乾脆無人到庭。於是,整個庭審就在宋美英委託的律師單方提供證據後結束。 宋美英的代理律師在法庭上表示, 陳逸飛遺產財產究竟多少,最終都要通過法院組織專業機構進行評估。
  • 文物收藏十大奇葩事出爐 比如地下的歸國家那天上的隕石呢
    2017年3月20日,一樁隕石官司在新疆阿勒泰市人民法院開庭,但未當庭宣判。圈內都知道,這玩意造假就像編竹塊涼蓆一樣簡單,開始是找老舊玉片造假,後來直接用上新玉,再後來乾脆用樹脂和塑膠製成的「玉片」。假貨不蒙明白人,擺地攤的雖然可勁兒吆喝,卻沒有誰當真東西要價。有人說這也是古玩的一種玩法,純屬地攤文化,無傷文物大雅。也有人說,照這麼玩早晚能把中國文物形象玩成一個世界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