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醫60年】細緻入微做良醫,為腦卒中患者謀福音——楊職

2021-01-08 騰訊網

茂名市人民醫院建院六十周年

人物專訪系列報導

楊 職

他用33年的從醫生涯詮釋著對事業的熱愛和執著,在醫生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任勞任怨,始終踐行「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的醫學誓詞,懷著仁愛、友善、奉獻的心態,日復一日地服務於患者,他就是茂名市人民醫院院長助理兼大內科主任,神經內科介入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茂名市神經內科學術帶頭人,中山大學和南方醫科大學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楊職。

1984年,楊職畢業於廣東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1987年來到茂名市人民醫院工作,他曾多次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著名醫院深造,擅長醫治各類腦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壓、癲癇、腦炎、脊髓病變、帕金森綜合症、頭暈、頭痛等。

創科分科不斷提升學科水平

惠及廣大患者

1990年,楊職從南方醫科大學神經科進修回來後,在時任科主任的帶領下,參與了創建神經內科工作。當時茂名地區還沒有獨立的神經內科,為進一步完善學科建設,強化特色優勢技術,當時的醫護團隊積極配合,犧牲節假日時間,加班加點工作,嚴格工作標準,規範工作流程,完善工作制度,在大家的努力下成功開科。神經內科創建成功後,定期邀請專家到茂名開展專題講座,發動科室人員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楊職記得,科室獨立不久,有位同事去進修學習了,又有一位同事家裡有突發事情,科室只剩三個人值班,為了保證科室正常運轉,他們每天早上七點半上班,到第二天十一點左右才能下班。雖然很累,但每個人都堅持著,無怨無悔。「神經內科從一個病區發展到三個病區,從一片空白到逐步建立一個成熟的體系,離不開科室每一個人的辛勤付出。」楊職說。

分科對於醫院每個科室來說具有重大意義,可以促進學科精細化管理,從而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楊職記得,有一位患者,因持續發燒、頭痛,最後昏迷不醒,輾轉治療了許久都沒有康復。後來,該患者的兒子專門找到了楊職,楊職召集全科專家進行會診,翻閱了之前患者的所有病歷和影像資料,決定給患者做腰穿檢查,最後確診是「病毒性腦膜炎」。於是,楊職為其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患者在正確的治療下恢復得非常快,出院後該科團隊一直對患者進行隨訪,患者一直活到了九十多歲。楊職感慨,「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到病人好轉。」

多年不懈努力

助力區域卒中防治建設

腦卒中(腦中風)是一個高發病、高致殘、高死亡的「三高」疾病。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近年來腦卒中人群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對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楊職在臨床中看到太多被腦卒中困擾的病人,太多家庭被腦卒中這個疾病上了一道道沉重的枷鎖。為此,楊職積極協調相關部門成立腦卒中篩查與防治領導小組,推動和規範腦卒中的篩查與防治,楊職制定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作計劃,建立規章制度和醫療服務流程,組建知名專家工作小組,全面開展腦卒中的篩查防治工作。邀請著名神經病學專家胡學強教授到茂名講授「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和幹預」課程和到醫院為患者做B超檢查,進行腦卒中的篩查。

2017年,楊職當選茂名市醫學會腦心同治分會常務副主任委員

在楊職的帶領下,茂名市人民醫院自2012年8月開始,通過了國家衛健委(原衛生部)的嚴格評審,成為「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幹預項目」基地醫院。2017年,茂名市人民醫院已正式升格為正式的國家級「高級卒中中心」。2018年4月,在茂名市衛生健康局的指導下,茂名成立了茂名市卒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茂名市人民醫院正式發布了茂名市卒中急救地圖。目前,茂名市人民醫院是茂名地區唯一的「四星級」國家級高級卒中中心,也是市腦卒中質量控制中心掛靠單位,在國家衛健委全國高級卒中中心綜合排名中一直位居前列。今年,茂名市人民醫院還牽頭成立了粵西卒中聯盟,繼續在地區卒中救治工作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近日又傳來喜訊,在今年衛健委腦防委年度總結大會上,楊職及其團隊多年來的耕耘與努力得到了國家的認可,茂名市人民醫院卒中中心榮獲「四星級卒中中心」稱號、楊職獲「突出貢獻專家獎」,團隊獲「優秀課題參與團隊」,這是醫院的大力支持,各科室和腦科中心共同努力的結果,是醫院共建特色專科戰略的結果。

憑一顆仁心,撫慰疾苦;

提一盞風燈,照亮健康之路。

楊職說,「醫學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工作。我們把為腦卒中患者謀福音作為我們醫學路上不斷追求的事業。」

來源:茂名市人民醫院 粵西資訊網 聯合出品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心靈控制」機械假肢為殘疾人謀福音
    在幾十年前的一次事故中,Les Baugh失去了他的左膀右臂。然而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們的幫助下,他終於「拿回」了屬於他的一對機械義肢。該義肢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並且支持些微的「心靈控制」。殘疾人「心靈控制」的機械義肢(來自搜狐視頻)    該機械臂被固定在Baugh上軀幹和肩部神經的位置,但若想要給關節和胳膊旋轉定位,顯然還需要進一步的工作。
  • 四世精誠——良醫張栩龍(宋昱慧原創雜文)
    四世精誠——良醫張栩龍文/宋昱慧我自幼體弱,幾乎整個生命裡都被時好時壞的疾病折磨得不得不忍受折磨。因此,我也不得不接觸各樣的醫院和醫生。人生六苦,難免生病受苦,只是似乎我的病痛之苦格外多,因此也就對良醫的渴求尤甚。尚是生病可以遇到有「父母心」的良醫,那絕對堪稱人生幸事,大幸事!
  • 細緻入微的探究導致的重要科學發現︱科學史
    科學工作者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在進行觀察和實驗時,有時會遇到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如觀察對象的細微變化、小概率出現的事件、實驗數據的細小誤差等,它們很容易被忽視,但一些人卻對這些小事情窮追不捨、開展細緻入微的探究,從而做出了重要的科學發現。
  • 為美好而來丨永定河孔雀城航天首府,用「細緻入微」創造美好生活
    為美好而來丨永定河孔雀城航天首府,用「細緻入微」創造美好生活 2020-11-27 11:43:44|來源:北京樓訊
  • 小雞福音-微棒棒糖天線
    微棒棒糖來了!真正的小雞福音,滿足你一切的想像。spm=a2126o.11854294.0.0.3c654831TYKBBs&id=615589565133手機端連結:付致這行話¢zaVp190p6cT¢轉移至淘宀┡ē,【FOXEER 微棒棒糖 FPV 穿越機 天線 5.7G  軸比1 兩根裝 1.6g 小輕】中心頻率5.75G增益2.5DBi
  • 三部《良醫》,一樣仁心,你更喜歡哪一版?
    2020年,新冠病毒的出現,醫生這個職業群體再次展現了他們的勇氣和擔當。看著他們疲憊的身影,無數人都為之感動,他們才是真正的「全民偶像」。其實,他們也是父親母親,他們也是兒子女兒,在陪伴家人的日子,與疫情搏鬥、與病毒搶人,用血肉之軀擋在了病人面前,他們是真正的「良醫」。
  • 百匯之光燈飾細緻入微的雕刻美學,演繹極致浪漫奢華
    艾菲爾鐵塔在星空下的浩瀚壯闊,普羅旺斯薰衣草的夢幻與馨香,塞納河邊情人橋上情侶間的輕聲細語,氤氳在大街小巷的咖啡幽香,還有那一盞盞風情的迷人雕花燈飾……法國,將源自愛琴海的浪漫氣息點綴在生活的每一處地方,細緻入微的雕刻美學
  • 假裝高冷,霸道總裁範,能夠體貼人心、細緻入微的5位星座女生要好好...
    在工作上他們嚴肅認真,能夠給予建設性的意見,幫助你更上一層樓;在生活中他們溫柔迷人,能夠體貼人心、細緻入微,和你共同經營甜蜜小窩,這樣的雙魚還真是攝人心魂,令人慾罷不能。 第四位,金牛座,很在乎對方的感覺,如果是自己做錯就會認,金牛座不是無理取鬧的人,做事都讓人很相信,會給愛人安全感,自己做過什麼事情也要有承認的心
  • 美少年海默出演自閉症醫生,9.2高分美劇《良醫》治癒這個春天
    《良醫 第一季》(The Good Doctor)長年佔據豆瓣全球口碑劇集榜top5,這部由《豪斯醫生》的主創大衛·簫爾創作的醫療劇,改編自同名韓劇《好醫生》卻超越原版,早在2017 年就已經在美國播出,到現在已經播到第三季了,豆瓣評分分別為9.2、9.2、8.9。
  • 《良醫》看自閉症男孩如何逆襲成為天才醫生?
    美劇《良醫》熱播,該劇由大衛·肖編劇,講述一個年輕的患有自閉症以及學者症候群的外科醫生肖恩·墨菲加入了一間著名醫院聖博納文圖爾醫院。這令所有人都起了疑問:一個沒法和正常人建立關係的醫生,真的能治療患者嗎?
  • 鴨嘴獸毒液: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因此,當II型糖尿病患者由於GLP-1刺激分泌胰島素時,並不足以確保血糖水平。這就需要藥物延續胰島素的釋放。  「我們的研究團隊已經發現,單孔目動物——我們國寶級動物鴨嘴獸和針鼴鼠已經進化超常的能力,它們的GLP-1可以抵禦快速降解。」研究合著者,阿德萊德大學生物科學院教授Frank Grutzner補充說。「我們發現GLP-1在這類單孔目動物身上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機制降解。
  • 幹細胞與腦中風|腦卒中患者的福音!幹細胞療法不斷取得進展!
    當中風發生時,患者腦細胞在幾分鐘內就會開始缺氧死亡。隨著時間推移,由炎症和其他機制導致的損傷會使患者患上永久性的身理或認知障礙。目前,中風的治療僅限於中風事件後3-4小時的急性期,而對於中風後的恢復期,醫學上尚未有行之有效的療法。
  • ACRS:脫髮患者的福音
    當然公司的發展不會止步於此,其最大的看點來自豐富的防脫產品線:ATI-502/ATI-501,臨床進展順利,有望成為首個局部用有效的脫髮治療性藥物,脫髮患者的福音。  投資要點  1、 公司因近一年無重大催化劑,公司股價呈逐漸下跌趨勢,近期市值已跌至低值。
  • 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僅2019年一年,我國就實施了34次航天發射,成功將78顆衛星發射入軌。與此同時,載人航天碩果纍纍,航天科技的牽引作用越來越顯著,不斷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航天科技日新月異,無疑是我國科技創新日益深化的一個生動縮影,也映照著全社會的創新動力更趨強勁。
  • 弗萊迪海默主演美劇「良醫」續訂第四季
    時光網訊ABC電視臺在奧斯卡頒獎典禮過後宣布,旗下評分最高的美劇之一《良醫》要續訂第四季了,本劇現在第三季播到了13集。「《良醫》是那種無畏面對包容性的特別暖心劇集之一,編劇大衛·蕭爾的故事,與弗萊迪·海默身為Shaun Murphy醫生的精湛表演,都是讓本劇在過去三季拔得頭籌的原因,我也很興奮看到劇集接下來將如何發展。」ABC娛樂的總裁在宣布《良醫》續訂時表示。
  • 福音!湖南小微企業和個體戶可延緩繳納今年所得稅
    福音!湖南小微企業和個體戶可延緩繳納今年所得稅 2020-06-11 03: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風患者的福音:刺激大腦神經或有助身體恢復
    原標題:中風患者的福音:刺激大腦神經或有助身體恢復   研究人員用小鼠做試驗顯示,接受大腦刺激的小鼠比沒有接受刺激的小鼠跑得更快和更遠。這項研究可以幫助解釋大腦是如何恢復的,並可以幫助找到新的治療方法。   在中風過程中由於大腦缺氧一些腦細胞死亡,而血塊也導致供應大腦的糖分被切斷。   通常對中風患者的處理集中在快速治療以減少對大腦的損傷上,但是後期的恢復也很重要。
  • 天津大學探索新型納米藥物 有望成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福音
    全球有將近 4000 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這種疾病會襲擊人類大腦,影響人的記憶、語言能力甚至最基本的思維過程,讓患者感到困惑、沮喪和無助。目前,阿爾茨海默病尚無治癒方法,嚴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質量。科學研究表明,隨著年齡增長和新陳代謝下降,人腦中金屬離子聚集和乙醯膽鹼失衡是誘發阿爾茨海默病的兩大重要因素。
  • 人民論壇:「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僅2019年一年,我國就實施了34次航天發射,成功將78顆衛星發射入軌。與此同時,載人航天碩果纍纍,航天科技的牽引作用越來越顯著,不斷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航天科技日新月異,無疑是我國科技創新日益深化的一個生動縮影,也映照著全社會的創新動力更趨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