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大氣網訊:與鋼鐵系列排放標準相比,超低排放指標中增加了燒結、球團含氧量的規定。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含氧量指標是兩次徵求意見中反映較為集中的指標。現行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未規定煙氣基準含氧量,調查顯示,部分企業存在稀釋排放行為。正常情況下,鋼鐵企業燒結煙氣含氧量為16%左右,但有的企業達到18%~19%,同一實測濃度折合成相同基準含氧量條件下,折算濃度相差1倍左右。因此,《意見》增加了基準含氧量限值要求。
或許,作為非鋼鐵專業出身的你,還是不太懂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為啥要規定不同基準含氧量?小編即便是學冶金的,也是被領導一下子問住了。
怎麼辦,小編趕緊查了查相關資料,茫茫書海之中終於尋得一篇對口良藥。看了這篇文章,也許你就懂了,同時也不得不佩服4月底大氣司印發的超低排放改造意見的專業性了。
這是一篇2017年的「舊文」,但是基本可以解釋含氧量基準和汙染物排放濃度之間的計算相關性。我們轉載此文希望讀者理解相關性,對其中的數據持「懵圈」意見。
《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28662-2012)修改單規定的基準含氧量,自2017年10月1日起執行。根據編制說明,燒結和球團焙燒煙氣基準含氧量定為16%。則鋼廠燒結和球團實測焙燒煙氣的大氣汙染物排放濃度,應換算為16%條件下的排放濃度,並以此作為判定排放是否達標的依據。
筆者給大家列出不同氧含量下所對應的折算系統,然後給大家舉幾個形象的例子進行說明。以表1為例,假如目前燒結球團的排放濃度剛好不超過國標的規定值,則一旦根據氧含量進行折算後,是否還達標就取決於當前燒結球團排放口的氧氣濃度了,當前氧含量越超過16%,則折算後的濃度越高,即排放不達標情況越嚴重,因此需要進行汙染物加大治理的程度越需要強化。反之,如果當前的氧濃度較低,在16%以下,則反而多出了安全餘量。
表2為以新國標可能的排放限值(徵集稿)為例,說明在不同折算係數下的濃度。同樣,能否滿足標準,仍取決於當前的濃度和氧含量水平。
表3和表4為在不同氧含量條件下,分別要滿足當前排放國標和新國標所需要達到的排放濃度。
表1排放濃度按不同氧含量折算後的濃度
表2排放濃度按不同氧含量折算後的濃度
表2為以新國標可能的排放限值(徵集稿)為例,說明在不同折算係數下的濃度。同樣,能否滿足標準,仍取決於當前的濃度和氧含量水平。
表3在不同氧含量條件下要滿足當前排放國標所需要達到的濃度
表4在不同氧含量條件下要滿足新排放國標(徵集稿標準)所需要達到的濃度
針對排放指標氧含量折算的情況,筆者有如下看法:
1)對於新建燒結機,應做好降漏風措施、穩定設備運行並強化設備管理,通過降低漏風來降低燒結廢氣的氧含量。在此基礎上,採取煙氣處理措施達到新國標排放的要求。
2)對於老廠,面對2017年10月1日的新國標,應明晰自身排放濃度在折算後與國標或新國標標準的差距,抓緊進行煙氣深化治理改造(呵呵,考慮到需要設備改造,也可能來不及)。本質上講,當前再進行漏風治理並不會改善排放濃度,因為只是數據折算的問題——在降漏風后當前的排放濃度會提高;但是,降低漏風后由於煙氣負荷的降低,有可能提高煙氣處理的效果,從而使排放濃度降低。
3)建議有條件的廠礦實施燒結大煙道廢氣循環工藝。氧含量的適當降低,在不影響燒結礦質量的前提下,應該會使燒結排放的氧含量有所降低。同時,燒結適宜風箱位置廢氣的循環利用,能起到NOx和二噁英分解、粉塵收集和SO2富集等效果,也一定程度對減排有利。
4)對於帶式焙燒機而言,濃度按氧含量16%折算並不科學,因為帶式焙燒機的排氣量包括了冷卻廢氣,而燒結機的廢氣並沒有包括環冷廢氣。帶式焙燒機應該按18.5%折算為科學。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