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寒冬!香港96%零售商虧損,小餐館日入8000變500,港府再出招

2020-12-04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羅曼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香港零售業陷入超級寒冬,不少企業生意冰封。澳洲會計師公會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稱,香港已有接近三成的中小企業面臨現金流問題,預計在未來3至6個月內,會有更高比例的小型企業由於營業額急劇下降以及缺乏現金流周轉而面臨倒閉。

香港一家經營餐飲店的老闆向記者稱,「正常期間我們店每天營業額有8000港元左右,目前每天營業額只有500-1500港元左右,每天店租1000港元,如果再繼續這樣,我連店租都交不起了。」

香港零售業管理協會昨日發布的最新零售業調查顯示,疫情令香港各行業虧損嚴重,預計今年2月-5月,有5200間店鋪結業,累計有1.04萬人被解僱,最壞情況是年底有1.52萬間店鋪倒閉,而全港共有6.24萬間零售店鋪,店鋪結業率近25%。

疫情衝擊零售業,香港年內恐有萬間店鋪關閉

「在香港遊行事件還未發生前,店鋪每天收入大概有8000港元左右,遊行期間每天收入也有4000-5000港元,但疫情影響現在每天只有500-1500港元左右,生意很差,我們本來做的就是外賣小食店,租金每天都要1000港元,目前基本上連租金都交不起了。」香港一家餐飲店老闆向記者稱。

疫情之下,大型零售企業也沒能倖免。佐丹奴(0709.HK)公布今年首3個月營運數據,截至今年3月底,期內銷售額按年跌34.6%至8.49億港元,按地區劃分,港澳地區銷售額跌幅最深,按年跌51.1%至1.1億港元,中國內地銷售跌48.8%至1.51億港元,臺灣跌17.4%至1.33億港元。截至3月底,集團門市組合總數為2263間,叫去年同期減少128間。

連卡佛(The Lane Crawford Joyce Group)主席及行政總裁吳宗恩近日向員工發內部信,要求香港員工接受8-18%的基本工資減免,高級管理人員則減薪至20-50%,為期11個月。內部信提到,在新冠肺炎影響下,集團業務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打擊,今年1-3月是有記錄以來最差季度,情況較SARS、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佔中運動加在一起還要艱難得多,因此必須採取關鍵行動,以確保業務,同時儘可能最大可能保障就業。

香港零售業管理協會於3月31日至4月9日期間向125家企業進行了新冠肺炎疫情對零售業影響的調查,當中受訪企業牽涉逾3345間店鋪及5.9萬名員工,其中有96%企業在疫情期間錄得虧損,約66%的企業達到嚴重虧損程度。計劃裁員的受訪企業由2月的16%,升至5月的48.7%。

「疫情令香港各行業嚴重虧損,較去年社會事件的影響更為嚴峻,協會推算今年2月至5月,有5200間店鋪結業,累計有1.04萬人被解僱,若沒有紓緩措施幫助,形勢將繼續惡化,最壞情況是到年底會有1.52萬間店鋪倒閉,以全港6.24萬間零售店鋪計,即每4間就有1間倒閉,結業率達到25%。」零售協會稱。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表示,由於疫情在海外仍未受控,香港所受的影響在短期內將難以消除,「我們須盡力避免出現大規模失業,否則會進一步削弱需求,引發經濟和就業出現『螺旋式下滑』,特區政府之前推出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涉及金額1375億港元,力求在最大範圍保住就業、也保住企業,從而穩住經濟和信心。」

澳洲會計師公會中小企委員會主席陳銘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19年香港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就非常艱巨,現時情況比我預期的更為嚴峻,在我們對中小企的調查中發現近三成(中小企業)面臨現金流斷裂問題,因此在未來3-6個月內,會有更高比例的小型企業由於企業營業額急劇下降以及缺乏現金流周轉而面臨倒閉。」

零售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根據調查有54%的公司認為業主應適當減租最有幫助,目前商戶與地產商談減租時比較困難,盡力協商後,減幅也只有一至兩成,「最好可以減租五成,起碼要為期6個月,才能令零售商熬過疫情,除下調租金外,其他方法都難以令零售商起死回生。」

香港金管局再推優惠貸款政策,緩解中小企現金流問題

鑑於疫情嚴峻,4月17日香港金管局聯同「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宣布推出「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安排給合資格企業客戶,重點如下:

1、計劃涵蓋年度營業額在8億港元或以下及現時沒有逾期還款或逾期不多於30日的企業客戶(合資格客戶),估計可覆蓋全港銀行八成以上的企業客戶;

2、合資格客戶於202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6個月期間的所有貸款本金還款獲自動延期,一般貸款(包括循環貸款)的本金還款延期6個月,貿易融資貸款因其短期性質,本金還款延期3個月;

3、合資格客戶毋須遞交申請,只需在接獲通知14天內聯絡銀行,確認貸款延期細節。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計劃不涵蓋銀團貸款及股票或其他金融資產融資貸款,目前已經得到11家主要銀行支持。

而在香港第二輪抗疫救助措施中,面對企業巨大的資金周轉壓力,港府對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也作了大幅調整,就貸款上限而言,八成信貸擔保的貸款上限由1500萬港元增加到1800萬港元,九成信貸擔保的上限則由600萬港元增加到800萬港元,並放寬了申請資格,讓更多受疫請影響的企業,包括上市公司也可申請。至於100%擔保的上限則由200萬港元元增加到400萬港元元,並將政府的承擔額增加至500億港元,讓更多中小企受惠。就息率而言,八成及九成信貸擔保計劃將增設為期一年、不超過三釐的利息補貼,以紓緩企業的利息開支。

「為何撐企業那麼重要,因為企業提供就業機會,也是供應鏈中的一環,保企業能保住經濟活動的順暢運作,如果支持企業的覆蓋面夠廣泛,也有助避免因出現連環信貸風險,而影響金融穩定。但政府資源始終有限,因此我們應儘可能撬動市場的力量及資源,以發揮更大的效果,以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為例,我們用槓桿撬動了銀行體系的資金,讓不同行業的企業申請使用,政府即使承擔信貸擔保風險,但相對於獲批貸款企業可以使用的資金,政府須動用的資金相對較少。」陳茂波表示。

相關焦點

  • 從6月港府注資到10月港龍停運和公司裁員,國泰航空艱難地「活著」
    國泰航空集團10月21日公布企業重組計劃。此輪重組計劃,再結合六月份國泰航空活動來自港府牽頭注資390億港幣資本重組,我們想聊聊國泰航空艱難地「活著」的問題。問題1:為何港府出資「拯救」國泰航空?回答1:港府為國泰注入流動性,救國泰於水深火熱的根本原因是:國泰必須活著。
  • 英加澳美就香港拘捕行動發聲,港府駁斥:對相關言論感到震驚
    環球網1月10日報導,香港「星島網」報導稱,加拿大外交部長與美國國務卿、英國外交大臣、澳大利亞外長發表聯合聲明,關注50餘名香港反對派人士被捕一事。根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剛剛發表的新聞公報,對於三國外長及美國務卿發表聯合聲明,港府發言人今日(1月10)回應稱,「香港國安法或特區內任何法律,對香港每一個人皆平等適用;無人可凌駕於法律之上。對於某些海外政府官員似乎作出持某種政治理念的人應不受法律制裁的言論,我們感到震驚。」港府發言人表示,香港對其法治引以自豪。不論嫌疑人的政治背景,執法機關都有責任對違法行為採取行動。
  • 索羅斯「香港驚魂」 虧損「24億」怎麼算出來的?
    虧損「24億」怎麼算出來的?先復盤一下整個事件。2019年9月5日,那天香港掛1號風球。除了街上人們略顯低落的情緒基調之外,從溼潤微陰的天氣與空中蔥蘢的水汽來感受,這是再尋常不過的一天。從八月初爆下到9月4日超級反彈,一日內漲跌幅超過1%的有多少天,您可以自己數數。況且,1%的漲跌幅,如果要做到「實虧」(即期貨倉位爆倉),那一定是用了100倍以上的槓桿,否則盈虧都只是帳面上的,如果將來市場逆轉,帳面浮虧(浮盈)還是可能扭轉的。
  • 英加澳外長和美國務卿又對香港指手畫腳,港府駁斥!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剛剛發表的新聞公報,對於三國外長及美國務卿發表聯合聲明,港府發言人今日(1月10)回應稱,「香港國安法或特區內任何法律,對香港每一個人皆平等適用;無人可凌駕於法律之上。對於某些海外政府官員似乎作出持某種政治理念的人應不受法律制裁的言論,我們感到震驚。」港府發言人表示,香港對其法治引以自豪。不論嫌疑人的政治背景,執法機關都有責任對違法行為採取行動。
  • 【港府反駁英國香港半年報告】當地時間11月23日,英國政府發表新一...
    2020-11-24 12:03:19來源:FX168 【港府反駁英國香港半年報告】當地時間11月23日,英國政府發表新一份的「香港半年報告」,對此,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11月24日發布新聞公報稱,特區政府強烈反駁英國「香港半年報告」的不負責任評論。
  • 黃之鋒等人獲刑英美日跳腳 港府批:罔顧事實、說法荒謬
    來源:海外網資料圖:亂港分子海外網12月3日電「香港眾志」前秘書長黃之鋒、主席林朗彥及成員周庭,因去年包圍警察總部事件被判監禁。事後,英、美、日方面相關人士接連跳出來發聲。對此,港府3日做出回應。據香港電臺3日報導,香港特區政府表示,英美日此舉不尊重香港的司法制度,更顯示他們罔顧三人認罪的事實。據港媒此前報導,已解散的「港獨」組織「香港眾志」前秘書長黃之鋒、前主席林朗彥及前成員周庭涉2019年6月21日包圍香港警察總部案,三人於上周當庭認罪,並被全部還押。
  • 香港通關真的要等到12月31日?
    昨天一則「明年見,香港通關再延長2個月至12月31日」消息刷屏,很多人悲觀的說真的要明年見了?三哥覺得未必! 港府發言人指出,延長有關規例的有效期,並不代表該等規例下現行施加的限制會持續不變直至有效期完結。
  • 香港超級火山
    今日繁華喧鬧的國際都會,若在史前時代,大部分區域坐落在這座超級火山寬達18公裡的火山口遺址上,火山口巨大的面積足以覆蓋全港。    整個香港都是火山遺蹟    西貢有「香港後花園」之稱,碧海藍天,過百小島散落洋面,素來是香港居民度假勝地。8月底的一個周末,從香港市區乘地鐵再轉小巴,經過近40分鐘車程,抵達西貢碼頭已是中午。此時碼頭正人聲鼎沸,擠滿等待乘船出海的乘客。
  • 香港零售業持續惡化,曾經的「購物天堂」日落西山!
    港府發言人在零售數據出爐後表示。今年前十個月,香港的零售額累計同比跌幅達9%。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期間,香港政府曾引用「緊急法」推出《禁止蒙面規例》,多起激進示威活動隨後在街頭展開。在10月內的一些示威衝突中,香港不少基礎設施,尤其是地鐵軌道運輸被破壞。
  • 大嶼山困局:港龍停運,國泰大裁員,香港航空業如何飛出陰霾?
    國泰在今年上半年錄得98.65億港幣的史上最大虧損,在接受港府273億港幣的注資後依舊沒能重振旗鼓。今年9月,疫情打擊下的大嶼山機場幾乎停擺,前九個月客運量僅有860萬人次,同比減少84.5%。隨著國泰旗下港龍航空停飛,香港航空業的競爭格局是否會發生變化?面對大灣區另兩座超級城市廣州深圳的激烈競爭,香港航司又該如何破局?
  • 統計顯示香港貧富差距加劇 灣仔成港最富裕地區
    中新網2月22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人口增加,去年中有707萬人,與10年前比較,上升5.4%,但貧富懸殊加劇。香港統計處昨日公布2011年人口普查的簡要結果,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20,500元,較10年前升9.6%;其中,每月家庭總收入高於10萬元的住戶比例,由2001年的3.3%顯著增至去年的4.7%,達11.1萬戶;但月入4,000元以下的住戶比例由8%,增至9.1%,達21.4萬戶。
  • 千名港警重拳出擊!大量亂港分子被捕,港府鄭重表態,點燃輿論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導語:在香港國安法的加持之下,港區警方有法可依之下展開行動,依法抓捕違反相關法律的"亂港"人員。一些"港獨"示威活動及暴力示威衝突所能夠生存的空間幾乎沒有,港區社會秩序恢復正常。
  • 香港普通家庭的資產狀況是怎樣的?
    不過香港既是天堂也是地獄,繁華與破落,奢華與掙扎,都只是香港的一面,在這裡除了富豪之外,還有很多掙扎在城市底層的低收入群體以及支撐著香港發展的中產階級。拋開香港金字塔頂端的超級富豪來說,調查顯示香港富裕人士的平均年齡在35歲,家庭年度收入為115,450美元(約90萬元港幣)。
  • 香港專家認為港府填海建屋,會讓中國蒙羞?
    在中央幫助香港立法會排「獨」之後,立法會終於回到為香港市民服務的正軌上來。立法會財委會4日通過「明日大嶼」計劃的中部水域人工島相關研究撥款,涉及約5.5億元。「明日大嶼」是個什麼計劃?簡單來說就是個填海造地為香港市民建房子的計劃,是特首林鄭月娥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的。
  • 「港版火神山」初步竣工丨香港一日
    「港版火神山」2月2日,港府宣布將以「組合屋形式」擴充檢疫中心的隔離單元。同日,柴灣「鯉魚門公園渡假村」內正式展開第一期擴建工程。該地自1月23日起被闢為香港四個檢疫中心之一,用於隔離與新冠病毒感染確診患者有過「緊密接觸」,但未出現病症或不需要留院接受治療的人士。
  • 國臺辦回應蔡英文指責港府:不要顛倒黑白 混淆視聽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11月13日電13日上午,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有記者問道,有香港警員11日向一名搶奪警察佩槍的暴徒開槍,蔡英文藉此指責港府不該對手無寸鐵的人民開槍。還稱,期盼臺灣能夠成為香港的坐標。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
  • 陳新滋:港校北上貴在提供「香港模式」教育
    中新社香港4月5日電 題:港校北上貴在提供「香港模式」教育——專訪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  中新社記者 賈思玉  化學世界裡,特定元素組合可發生催化反應,釋放能量。眼下在香港浸會大學(浸大),一場以創意作「催化劑」,貫穿多學科、調動校內外學者元素的「反應」蓄勢待發。「期待帶來突破性、革命性的進步。」校長陳新滋說。
  • 香港將「封關」至12月底?港媒:有關說法屬誤解,港府有權隨時通關
    據香港「東網」29日報導,港府延長「封關」法例至今年12月31日,部分人即認為香港會「封關」至年底,有關說法屬誤解,原因是相關法例只是提供法理依據讓港府因應情況彈性地放寬、延長或修改封關措施,並不代表實際的「封關」有效期。
  • 【澤平宏觀】捍衛金融國土:98年香港金融保衛戰啟示錄
    (2)通過借貸安排囤積大量恒生指數成份股現貨,為以後在股票現貨市場上拋空作充分準備,同時準備在恒生指數下跌時再低價平盤,獲取暴利。(3)大量拋空恒生指數期貨合約,期待在恒生指數下跌後再低價買回合約平倉,獲取暴利。1998年港府與索羅斯激戰過程:第一步,空頭儲備彈藥。
  • 香港擬在郊區建垃圾發電廠 深圳市民擔憂(圖)
    區議員指責香港政府,此前已經把發電廠、青洲英坭廠、航空煤油庫等厭惡性設施「安置」在屯門區,要屯門居民承擔健康、安全等風險,現在再興建一個超級「焚化爐」,情況等同歧視屯門居民。連日來,屯門各界一直通過不同渠道向港府表達自己的不滿,而香港立法會昨日也專門召開會議,就垃圾發電廠計劃進行討論。  為了平息附近居民的不滿,香港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本月18日曾親自前往屯門,向區議員解釋選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