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黑豹野保站工作人員救助「落難」紅隼 小傢伙竟是猛禽動物

2021-01-21 北晚新視覺網

昨天,北京黑豹野保站的工作人員進行日常野外巡護時,在房山拒馬河流域發現了一隻「落難」的小紅隼。根據羽色和動作,巡護人員判斷這個小傢伙剛剛學會飛翔離窩不久。經過檢查,小紅隼翅膀處有輕微外傷,而且長時間沒有進食導致過度體虛,喪失了飛行能力。考慮到它目前的狀況,保護站將其救起後,首先進行了科學的人工餵養。

紅隼,攝:李理

據站長李理介紹,發現小紅隼的地點位於京冀交界處的拒馬河附近。昨天傍晚時分,他們在行進中,在一塊大石頭上意外發現了它。「當時我們遠遠看到了它,站姿很漂亮,體態也比較正常,看不出它生病或是受傷。巡護車剛要離開的時候,它忽然撲稜翅膀飛了一下,但只飛起1米高,這時我們才意識到異常。後來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它喪失了飛行能力。」

紅隼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隼科的小型猛禽之一,以老鼠、雀形目鳥類、蛙、蛇等小型脊椎動物為食。巡護人員將其救起後,小紅隼並沒有任何攻擊、撕咬的動作,這首先證明了它還沒有學會捕食,再加上它身上的顏色稚嫩,花紋非常模糊,再次印證了這是一隻幼年紅隼。根據狀態,小紅隼離開巢穴的時間不超過兩周,且已經兩到三天沒有進食了。

巡護人員將小紅隼帶到保護站,給它餵食了一些肉,小傢伙飽餐了一頓,沒過一會兒,精神就明顯好了很多。李理表示,保護站將繼續觀察小紅隼一段時間,如果它具備野外放歸的條件,他們會立即放歸;如果它依然體質虛弱,考慮到保護站條件有限,他們會將其轉往更加專業的救助中心。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劉琳

相關焦點

  • 北京黑豹保護站救助兩千多隻國家級保護動物 十渡成為「中國黑鸛之...
    黑豹野保站提供「6月3日,天氣晴。凌晨5點飛離巢穴,晚7點歸巢,大壯夫婦共折返11次,為小鳥覓食。每次歸巢停留時間約2分鐘。巢穴上空無猛禽盤旋。」巢穴800米外的另一座山頂上,身著迷彩服,在偽裝網掩護下的野保站長李理,在巡護日誌上寫下了今年第57次的巡護情況。其實,李理保護黑鸛的報導,近些年晚報時有刊發。
  • 紅隼捕獵誤入辦公樓 傲嬌小鳥不吃不喝急煞人
    這隻小紅隼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有人餵它東西,有人想辦法將它救下來,熱心市民殷女士還在微博上求助,最後聯繫到瀋陽市家園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將其救出……一件看似簡單的小事,背後是大家暖暖的愛心。  紅隼誤入辦公樓被困玻璃幕牆  8月15日,殷女士在單位注意到,不少人望向一樓大廳的玻璃幕牆。
  • 院裡飛來一隻紅隼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1月25日下午,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誤入居民區無法飛行,好心的龐先生發現後,怕它受到傷害,將其放入鳥籠後撥打110報警,後來紅隼被民警帶回由專業人員照顧。當天下午1時許,家住中雲街道諸朝中巷的龐先生在院子裡發現一隻鳥。「有動靜它也不走,人靠近它也不飛。」龐先生說,他將小鳥捉住,仔細檢查發現它並沒受傷。
  • 瀋陽和平警方: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
    回到派出所後,民警第一時間聯繫了野生動物保護部門。瀋陽市家園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來到派出所,經鑑定,該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 派出所民警與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接,並為民警頒發了救助榮譽證書。工作人員表示,這隻紅隼尚處幼年,他們會及時對其進行治療,並適時放歸大自然。
  • 探訪嘉定瀏島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流浪」的孔雀們被救助到這裡
    走進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一排四大間籠子,兩籠裝的都是孔雀,每籠有七八隻。這些高貴傲慢的孔雀,實際上都是嘉定區野保站的工作人員從嘉定區各地「救助」回來的。「全是藍孔雀,實在太多了,按照野生動物救護的原則應當送到動物園處理,但由於各區救助的量太大,動物園的安置能力有限,便一直留在救護中心飼養。」
  • 「大嘴鳥」落難冰城志願者聯合救助
    「小傢伙」被安置在志願者家中。  「老師,我們在校園內撿到一隻嘴巴大大的、尾羽卻掉光的鳥,它現在飛不起來了,怎麼辦呢?」6日,哈爾濱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團隊負責人管紹賢的手機微信收到學生發來的一條救助信息,她趕緊聯繫志願者對這隻「落難」的小鳥展開救助。  這個「小傢伙」個頭兒可不小,身長在十七八釐米,最大的特徵就是嘴巴又大又尖,好像啄木鳥一樣,眼部附近有黑帶,好像「佐羅」戴的眼罩。仔細觀察,它身上沒有明顯的外傷,但是尾羽大部分掉光了。
  •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救助野生動物3000多隻
    本報訊 記者徐迪報導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成立至今,已救助猛禽2000多隻、瀕危鶴類20隻、其他野生動物1000多隻。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成立於2009年,是國內第二家由高校、政府主管部門和民間志願者團體合作成立的野生動物專項救助機構。
  • 兩隻可愛的小傢伙重新回歸大自然
    近日,青山公安分局森林公安大隊救助了一隻獵隼和一隻紅隼,18日,民警對這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進行野外放飛。點擊觀看下方視頻在青山公安分局森林公安大隊院子裡,記者見到了這兩隻猛禽。兇巴巴的大傢伙是獵隼,是12日被護林員發現的。
  • 撿到野保動物上繳索要報酬:救助野生動物該不該獎勵?
    4月22日,瀋陽一市民撿到一隻罕見的小鳥,救助人員前往救助時遇到尷尬一幕,撿鳥者的家屬提出要獎勵。救助野生保護動物,到底該不該獎勵?當日清晨,瀋陽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接到市民報告,稱其在居住小區內撿到一隻可愛的小鳥,野保站馬上派瀋陽猛禽救助中心志願者前往救助。到達現場後,救助中心志願者發現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東方角鴞。
  • 紅隼陽臺安家連續兩年回巢 屋主:怕驚擾不敢開空調
    為了照顧它們,石先生煞費苦心,他不僅在窗戶旁貼上了保護膜遮擋紅隼的視線;還一直不敢使用空調,防止室外機打擾紅隼。據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康復師周蕾介紹,在石先生家築巢的小猛禽為「紅隼」,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在北京地區相對常見。紅隼生性「樸素」,築巢時並不十分挑揀環境,之所以選擇石先生家,應該是此處讓它們很有安全感的緣故,未來幾年估計會繼續在這裡安家。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飛行中撞傷,菏澤單縣民警及時救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千清 通訊員劉昆龍 菏澤市單縣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大量珍稀動物出現在單縣境內。近日,單縣公安局郭村派出所民警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1月4日下午,單縣公安局郭村派出所民警接到群眾求助稱:發現在其家門口樹林裡有一隻受傷的鳥,該鳥長相奇特,懷疑是珍稀動物。出警民警接警後迅速到達現場查看情況。通過現場觀察,這隻鳥因為胸部受傷無法飛行,民警小心的將其捉到並帶回所裡。隨後民警聯繫了林業部門,並在當日晚上連夜送該鳥前往寵物診所進行醫治。
  • 愛心接力救助 黑翅鳶重返藍天
    ,於是這位好心村民把它帶回家,並且為這倆小傢伙找來一個大籠子,精心餵養了四天,但是野生鳥類是國家保護動物,不能私自餵養,這樣下去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他向青塔鄉派出所求助,派出所所長立即聯繫白洋澱溼地生態保護志願者團隊,當天下午志願者們臨時成立解救小組,與任丘市林業局工作人員一起奔赴青塔。
  • 中國隼科猛禽-紅隼
    紅隼是國內最常見的小型隼科猛禽,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一些地方又叫為茶鷹、黃鷹、紅鷂子。近年來由於環境等因素影響,城市內紅隼的身影也不少見,還有個別的在高樓上築巢。紅隼屬於隼形目隼科下的一種,體長約27-35釐米,翼展約57-79釐米,雄隼體重約136-252克,雌隼體重約203-314克。雄隼的體型約為雌隼的87%。雄鳥頭頂及頸背灰色,尾藍灰無橫斑,上體赤褐略具黑色橫斑,下體皮黃而具黑色縱紋。雌鳥體型略大:上體全褐,比雄鳥少赤褐色而多粗橫斑。亞成鳥:似雌鳥,但縱紋較重。
  • 金溪野保站成功救治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圖)
    中國江西網/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徐雙慶、劉賽輝報導:3月2日傍晚,金谿縣野保站接到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轉來的救助電話,稱該縣華僑農場楓山分場茶山村村民李小媛發現一隻受傷的鳥類等待求助。聞訊後,縣野保站站長徐雙慶、林業工作站站長黃海龍、護林員程慶平等迅速趕往現場,經仔細辨認後確認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俗稱貓頭鷹),腿部受輕傷,工作人員隨即將其帶回野保站進行救治。
  • 平潭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
    24日,平潭一位熱心群眾在路邊撿到一隻不明種類的鷹,撥打12345 熱線求助,實驗區資源與生態環境局介入,派遣自然資源服務中心君山服務站工作人員前往收容對接。  經省野生動物保護中心鑑定,初步判定該野生動物為紅隼,小型猛禽,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多棲於空曠地區孤立的高樹梢上或電線桿上,平常喜歡單獨活動。飛翔力強,喜逆風飛翔,可快速振翅停於空中。
  • 當金雕寶寶落難
    5月23日,山丹縣公安局馬營派出所民警接到一村民報警稱:當日下午暴雨過後,他家後院出現一隻受傷的「鷹」,因懷疑這隻「鷹」屬保護動物,請求派出所民警予以救助。
  • 野生動物「落難」東北虎豹公園施救助其重返自然
    一隻因犯「胃腸炎」躺在山林雪地中的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禿鷲奄奄一息;同時,一隻「迷路」的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黃喉貂由於貪玩闖入了林場職工的家中。因發現及時,「落難」的兩隻珍稀動物被成功獲救重返自然。記者採訪中了解到,今年1月份以來,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已救護野生動物10隻。
  • 紅隼繁殖期 紅色小鳥亂築巢
    隨後,我市森林公安局通知各個轄區的民警及時出警救助,民警通過現辨認,確定這些「紅色小鳥」為同一種小型猛禽——紅隼。紅隼每年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中旬陸續遷到北方繁殖地,而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懸崖、山坡巖石縫隙、土洞、樹洞和喜鵲、烏鴉以及其他鳥類在樹上的舊巢中,淺析到城市的紅隼,築巢多選擇高樹幹或是電信杆上。巢較簡陋,由枯枝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