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 星空 移民 由starship引發的遐想

2020-09-04 Tech科技愛好

----我們的旅途是星辰大海。


濃茶|撰文

當科幻電影開始在屏幕上放映,我們就不缺對未來的無限暢想。絢麗的宇宙飛船,刺激的宇宙冒險,可歌可泣的超級英雄,彷佛宇宙就是一塊未經塗抹的畫布,上演著亙古不變的傳說。但從我們自身出發,抬頭仰望,絢麗的繁星點綴其上,在遙遠的夜空中伴隨著一輪皎月停留在那裡,陪伴著從人類智慧啟蒙之初到現代社會這一段長達億年的時光。&34;張若虛唯美的詩句下引發著對星空深深的思考,這也體現著現在每個對星空投向注視的人:如此安靜祥和的星空,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到達那呢?

對比圖|谷歌圖片

SpaceX公司或許正在回應這個疑問。無論是星艦原型SN5,還是最近的super heavy,這些計劃無不體現了spaceX對低成本、高功效航天的追求,這也是將來的必然。衛星,太空望遠鏡,探測器等等從地球出發,或是環繞於地球周圍,或是像旅行者二號一樣飛出太陽系,我們的技術不斷進步,我們的探索孜孜不倦。但目前而言,太空移民就像一個無法跨過的深淵,阻擋著人類的腳步。&34; 事實上,人類從未放棄對航天的研究,無論是出於什麼目的。1961年,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的一聲怒號,絢麗的尾焰推動著&34;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向深藍的天空不斷前進。不同的是,這次,一位太空人也在此列,加加林在經過一小時四十八分的環繞後,安全返回了地球,世界震驚。人類第一次踏出了自己的&34;,向那高高在上,發起探索。

莫斯科展出的東方號|uc頭條

1969年,巨大的土星五號運載著阿波羅11號飛船以及幾名航天員,直指384401公裡外的月球。全世界的目光匯聚在這裡,尖端科技碰撞出明亮的火花,將人類的智慧與榮光帶向遙遠天地之外的航向。第一次,月球上留下了人類的足跡,雖然這離太空移民仍有距離,但差距,不在令人絕望。&34;指揮艙濺落在海面上,激起六英尺高的大浪,四周直升機盤旋飛舞;軍隊肅穆;樂隊奏起&34;;潔白的教堂鐘聲四起,和平鴿隨鐘聲而動,在地上投影出斑駁的雜影;汽笛長鳴,綿延不息;在隆重的禮節中,英雄回歸。

土星5號|維基百科

2011年,卡納維拉爾角與往常並沒有什麼不同,一艘普普通通的太空飛行器在準備發射。這是一艘核動力驅動的探測器,將要前往距地球四億公裡的火星,它將要探測火星上的生命元素。人類距離外星移民又跨了一大步,是的,人類並不滿足局限於一隅之地,星海的廣袤,群星的浩瀚,放眼望去,一切在那裡靜待我們尋找。

好奇號|百度百科

2020年,天問系列如期而至。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34;探測器在文昌發射中心點火升空,邁出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34;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對於太空,我們從未落後。

天問1號|我們的太空

人們總是對星空充滿敬畏,一如漫長黑夜帶給人的恐懼,縱使繁星無數,但當真正踏足那生靈無法到達之地,在驚訝於地球水藍色的球體同時,對周圍荒蕪的黑色空間的恐懼亦會到達頂峰。太空移民總是難以企及的,在基礎科技取得重大突破前,我們對這一概念仍存在於人類自我的幻想之中。

好奇號拍攝的圖片|NASA官網

除了電影,眾多的小說、漫畫、遊戲等等作品都對未來移民外太空做出了合理的想像。

遊戲《群星》

&34;太空電梯在《三體》中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透過它,近地球空間站的構想得以實現。雖然現實中實現需要很多路要走,但我們還是有一種有希望的材料,碳納米管纖維自身重量很輕,但卻擁有高出鋼鐵數百倍的拉伸強度。但顯然的,我們的目標是在星際殖民,單純的太空電梯或許並不能滿足目標。

碳納米管|bilibili 野生技術協會

對於更強大的引擎的追求始終是我們需要的,只有不斷的增加速度,我們才能讓我們的飛船在短時間內走得更遠,就像《星際迷航》中的曲速推進,未來的推進可能有很多,化學推進,離子推進,無工質推進,核動力等等。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才有可能在未來談論外星移民。

星際迷航|新浪看點

太空城也是一個科幻但卻合理的想法。宜居行星始終是稀少的,我們總是希望能夠花最小的代價得到最大的收益。《星際迷航》中的約克鎮,《三體》中的未來太空城,《極樂空間》內的&34;,這些形形色色的太空城構建起了人類居住之所。但顯然的,以人類現在的技術還無法達到。&34;計劃搭建了一個準太空環境的空間,意圖探尋自給自足生活的新模式,但顯然的,這項計劃的進程終止。我們要解決的,不僅僅限於個人生存問題,重力問題,循環問題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宜居星球或許是我們一直想要尋找的,但試問我們目前能到達幾個宜居星球呢?眾多的星系中,要恰好有一個合適的恆星,恰好有一個處於合適位置的行星,恰好這顆行星上還有水以及我們能夠生存的大氣環境。眾多的因素疊合在一起,讓我們在尋找這類行星的同時,又要思考環境改造的可能性。無疑的,在太空移民是困難的,人類殖民火星的時間可能是幾百年後,對於更遠的以光年為單位的星球,我們又能有何種技術呢?

群星

未來,星空,移民。或許對未來的人類來說信手拈來,但對於現在,這仍是一個渺茫的事情。&34;屈原的抒情詩《離騷》或許給出了答案。一如宇宙大而無邊一樣,知識之海也是廣闊無邊的,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或許只是更尖端理論的前置知識而已。但我們的學生,我們的科技人員,歷代偉人的心血,不都是傾注在這些理論中嗎?未來,現在,過去,&34;,&34;願人類之精神,護佑我們文明之樹長青。

聲明:本文系頭條號Tech科技愛好原創首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相關焦點

  • Starship 原型機「躍起」150 米,馬斯克離太空移民又近了一步
    【Starship 底部的三個猛禽發動機】用 SpaceX 的話說就是,未來 Starship 是世界範圍內最強大的運載器。屢屢失敗,終於成功星際移民,何其艱難。Elon Musk 第一次公開提出星際運輸的設想,是在 2012 年。但直到 2014 年 8 月,項目具體的時間線依然還是個謎,當時有外媒推測:運載器的初始飛行試驗最早可能是在 2020 年進行,但要實現星際移民,可以說是遙遙無期。
  • 蘋果發布配件使用率調查引發了人們遐想
    以環保的名義,蘋果不再配送充電器和耳機的做法引發了用戶強烈不滿,並且在產業內形成了一定的帶動效應。而按照目前的形勢看,蘋果顯然是要一意孤行下去,並且對未來iPhone的包裝和配件再次動手,因為蘋果發布配件使用率調查引發了人們的遐想。
  • SpaceX的Starship星際飛船為建立月球基地和火星基地做準備
    執行空間站任務 第三大應用領域:執行月球任務 返回月球並發展基地以支持未來的太空探索完全可重複使用的星艦系統能夠通過攜帶實現月球基地所需的構件並通知推進式著陸系統的開發來幫助實現這一未來,從而支持這項工作。
  • 未來人類移民火星,或許不再是夢想
    自從人類探索宇宙以來,從來就未停息過,比如中國古代對星空的觀察,以及神話中的嫦娥奔月,這些都是人類對宇宙探索的強烈欲望,特別是近代人類登上月球之後更是對宇宙探索充滿了好奇。為了解決地球上資源缺乏和人口眾多的問題,人類把目光瞄準了火星,所以近段時間以來,有些發達國家已經將探索車送到了火星,通過傳回來的圖片可以看出,火星上一片荒涼,就像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一樣,一眼望去毫無生機。
  • 城市之窗|移民下一站,未來火星城市
    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整體環境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千百年來人們對於火星的遐想從未停止過。自從2006年6月2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布:火星上可能有流動的地下水。關於火星上是否有生物生存及移民火星的話題就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
  • 城市之窗|移民下一站,未來火星城市
    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整體環境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千百年來人們對於火星的遐想從未停止過。自從2006年6月2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布:火星上可能有流動的地下水。關於火星上是否有生物生存及移民火星的話題就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
  • 【院長「薦書」我來讀】對未來的遐想——《未來簡史》讀後感
    【院長「薦書」我來讀】對未來的遐想——《未來簡史》讀後感 2020-05-21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改造火星將成現實,未來移民火星的第一批「居民」,並非人類
    於是人們也開始對火星的未來充滿了遐想,未來中國能否在火星上建立移民基地?移民基地裡是否需要發展農業?可以說,大家都對火星充滿了憧憬和想像。火星是目前太陽系中和地球最相似的一顆行星,它的自轉周期和地球為相似,因此也有白天黑夜,自轉軸傾角相似因此也有春夏秋冬,它與地球相鄰,移民計劃選定了火星,因此改造火星將成為現實。
  • 未來人類移民有望嗎?火星疑似出現生命,發現巨大動物群遷徙痕跡
    火星,作為太陽系中與地球環境最相似的火星,一直是人類實現星際移民的理想地。隨著全世界矚目的「天問一號」升空和各項研究成果來看,人類對火星的移民又邁進了一步。另外,有明確證據證明,火星上曾經存在水。火星上是否存在孕育生命的條件以及火星是地球過去還是地球未來,成為火星研究的重大科學問題。
  • 星際飛船原型測試成功,馬斯克的火星移民夢想更進一步
    對馬斯克而言,此次測試成功,意味著Starship飛船逐漸成熟,距離他火星移民的夢想更近了。對這次測試飛行,馬斯克早已經按奈不住,在飛行測試的兩天前,他就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當太空旅行和飛行一樣簡單,我們人類文明的延續將更加輝煌!測試成功後,馬斯克在網絡上也激動地和網友進行了互動,介紹了下一步的發展想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學習時報]王利明:仰望那遙遠的星空
    哲學家仰望這片星空,探索人類過去和未來的哲理;科學家仰望這片星空,發現宇宙無盡的奧秘;文學家仰望這片星空,書寫來自天外的故事;地理學家仰望星空,從日月星辰的運轉中探索地質變化的真諦;佔卜者也仰望星空,或許是他們試圖從星座中窺探人生的秘密。其實,宇宙遠比我們想像的要神秘複雜得多,許多宇宙現象也許是我們連做夢都無法想像的。
  • 抬頭有星空,夜色更精彩
    浩瀚的宇宙星空,繁星密布,深邃而又神秘,總會讓人產生好奇和遐想,其中的奧秘我們又知多少呢?宇宙星空有數不清的星球在周而復始地運行著,這些星球沒有思維,也沒有眼睛,更沒有感官,可是為什麼它們能這麼有條不紊地運行著,卻很少發生相撞呢?難道是有誰在管理著它們的運行嗎?
  • 火星移民夢想更近一步!馬斯克Starship飛船測試成功
    Starship首次成功測試北京時間 5 日早晨 8 點,承載著埃隆·馬斯克火星移民夢想的 Starship 飛船測試原型進行了首次高度達到 150 米的懸停測試。這也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一次測試。SN5升空Starship是SpaceX規劃的一種完全可重複使用的運輸系統,主要由Starship飛船和超重鷹火箭組成,Starship只在將人類運送至地球軌道、月球、火星以及其他地方。按照SpaceX的設計,Starship的總高度約為120米,直徑為9米。
  • Starship發布用戶指南 | ​如何預定去火星的船票?
    如《指南》所述,Starship是一個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船和火箭組合體,用來幫助移民火星。星艦是一個靈活的運輸系統,能夠將人員和有效載荷運送到地球上以及地球外目的地。除承擔航天任務外,貨運型還將能把所載設備迅速地從地球上的一點運送到另一點。
  • 改造火星將成現實,未來移民火星的第一批「居民」,並非人類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伴隨著我國「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也已經順利展開,很多火星迷們都對於火星,開始了無限的遐想。雖然我們還不知道火星何時會成為「第二地球」,但火星迷們都相信人類一定可以做到,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人類若想移民火星,都需要完成哪些任務?火星該如何改造?我們都知道,按照火星目前的情況,顯然它並不適合人類。但是,未來如果對它加以改造,火星還是有機會變成「第二地球」的。我們應該如何去做?
  • 設計遐想:Musk穿透的,除了太空,還有設計師願景的外殼
    · 設計源假設的崩塌 ·Musk 的宏大願景雖不至於摧毀人類現在的世界觀和使命感,但確實給了每一個人仰望星空的理由,讓人們反思甚至懷疑自己的追求是否太過渺小。這樣的撼動哪怕只有一點點,可能都將強力地擴展人類的思維邊界。
  • 《天際浩劫》結局引發遐想 或拍續集揭示謎底
    《天際浩劫》結局引發遐想 或拍續集揭示謎底
  • 水星有氧有冰有磁場,能否成為未來太空移民目的地?
    所以,水星能否成為人類移民太空的落腳地?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但是,它卻不是溫度最高的。金星常年氣溫高達500度,而水星的氣溫則在零下173度至427度之間變化。因此,水星是太陽系中溫差最大的行星。水星沒有衛星,雖然存在有氧大氣層,但是大氣層非常稀薄,因此非常容易受到小行星的撞擊。撞擊在水星表面產生了大大小小非常密集的隕石坑。
  • 未來視界,來一場星際穿越|中國鐵建·溫州·未來視界
    對於未來的生活,我們也有了更高的期待,未來社區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場巨大的改變··· 未來社區概念,是關於城市品質生活的一次重要探索與實踐,同時也是一次對未來生活方式的探索。設計上,如何體現未來感以及創造未來生活方式場景是設計師考慮的兩大重點問題。將未來生活的理想融入設計,打造溫州的未來城市之星,引領城市未來社區的發展。
  • Starship飛船第四架原型機爆炸!馬斯克:先專注載人飛行
    這項發射具有歷史意義,這是時隔近十年後,美國首次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而且也是首次由私人公司將人類送往國際空間站。這次務將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Cape Canaveral)發射,使用SpaceX的主力Falcon 9火箭,該火箭已經飛行了10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