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窗|移民下一站,未來火星城市

2020-12-05 城市之窗看點

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整體環境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千百年來人們對於火星的遐想從未停止過。自從2006年6月2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布:火星上可能有流動的地下水。關於火星上是否有生物生存及移民火星的話題就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導,SpaceX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表示火星城市的設計將採用玻璃穹頂。埃隆·馬斯克關於移民火星的熱情從未停止過,但是他的行動也和他的熱情一樣從未停止,11月17日12點30分左右,SpaceX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成功,便是他實現「火星城市」計劃的第一步。

在星際飛船艦隊的幫助下,馬斯克希望在2050年之前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可容納100萬人的永久定居點。他表示,最初是在玻璃穹頂下生活。最終,火星會被改造得足以維繫生命的存在,就像在地球一樣。

然而,火星城市的計劃任重而道遠。2018年的一項研究得出結論,火星上並沒有足量二氧化碳可以提高大氣壓力,因此不足以維持人類在火星表面生活。除此之外,火星其他方面的條件對人類的生存來說也不是特別友好,改造起來也很有難度,但也絕非沒有可能:

1、火星幾乎沒有板塊運動,地底能量也散失殆盡,磁場過於微弱無法防禦太陽風和宇宙輻射,大氣也缺少人類呼吸的必要成分。

2、火星大氣的密度不到地球大氣的百分之一,表面大氣壓500~700帕,而且以每秒100g的速度流失,終有一天火星大氣會散失殆盡。

3、火星地下含有2%的水分,再加上兩極的冰蓋,含水量達到格陵蘭島的三分之一,可以滿足人類生存需求。4、火星土壤95%以上是礦物質和金屬,兩極區域含有高氯酸鹽可以作為製造氧氣的來源,目前大氣中96%的二氧化碳可以作為人類未來能量和植物呼吸的來源。

5、火星表面有豐富的礦物質和金屬材料,可以採用機器人3D列印技術,完成人類到達之前基地建築的建造。

火星的整體環境與地球相去甚遠,其低溫、低氣壓、缺氧、缺少磁場、缺水、沙漠環境等對人類來說也特別的不友好,但這些限制不會阻止馬斯克實現在火星建立永久定居點的夢想。馬斯克表示:「火星的地球化改造將會很慢,我們此生已然無法實現。然而,我們可以在有生之年在火星表面建立一個人類基地。至少未來的太空文明能發現我們的遺蹟,也會對人類邁出的這一步留下深刻印象。」如果一切能按照馬斯克的計劃進行,第一艘星際飛船最早將於2024年前往火星。

關於火星的移民夢想一直沒有停止過,世界各國都在研究火星基地,美國方面NASA,Space-x,俄羅斯的「火星500」系列實驗,中國的火星基地模擬都在進行著火星基地建設的設計和嘗試。荷蘭的Mars One提出了前往火星基地的「單程之旅」,全球數萬人報名自願參加。

不管現在我們覺得「火星城市」這個想法如何荒誕,但是我相信會一步步實現,正如此前大家不相信新能源汽車一樣。科技的進步不僅會改變人類的生活,也會改變人類的認知,雖然徵途漫漫,但馬斯克終會實現屬於他的星辰大海。

相關焦點

  • 城市之窗|移民下一站,未來火星城市
    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整體環境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千百年來人們對於火星的遐想從未停止過。自從2006年6月2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布:火星上可能有流動的地下水。關於火星上是否有生物生存及移民火星的話題就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
  • 未來馬斯克在火星建城市
    伊隆·馬斯克想在火星上建一座城市,他已經知道他需要什麼才能成功。這座城市將使用目前正在研製中的星際飛船提供燃料和人口,該飛船設計用於運送人類往返火星。馬斯克上周出席火星學會年會時詳細介紹了衡量他定居計劃成功與否的「嚴峻考驗」——這也揭示了該城市的預期目標。
  • 百度聯合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推出火星知識直播「下一站,火星」
    為了讓大眾對火星探測和相關知識有更清晰的了解,百度與中國火星探測工程聯合打造「下一站,火星」科普系列直播,從6月11日開始,直到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太空,每周與大家見面。網友只需打開百度App搜索「火星」,即可進入直播。
  • 8歲男孩自稱來自火星,火星宜居?未來第一座火星城市或是這樣的
    第一座火星城市或許是這樣的 如果我們人類要移民到火星,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火星環境從技術難度、成本等方面考慮,局部改善火星環境,即在火星打造一些密閉場所更容易一些,如在火星打造一座封閉的火星城市。當然,打造火星城市的難度其實也不低,我們現在發射火星探測器都很難,更別說在火星造城了。不過,科技總會進步,技術問題總會得到解決,在未來打造火星城市的夢想,理論上還是可行的,只是需要一些時間。
  •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師生的概念設計:未來火星上的城市
    中國向火星發射的第一個探測器正在飛向火星的旅途中,目前世界各大國都在積極探測火星,美國的SpaceX公司更是計劃未來要登陸火星並在火星上建立城市。目前在火星上建立適合人類生存居住的城市還困難重重,因為火星的生存環境與地球環境有天壤之別:火星上溫度極低,大氣極其稀薄無法支持生物生存,也沒有液態的水,卻有極強的宇宙輻射。
  • 【圖說】中東「土豪」阿聯構想的火星城市
    這也是距離地球最近都有 5600 萬公裡的火星,得以成為人類下一步的承載者所必須的客觀條件。 阿聯作為中東「土豪」選手近日在杜拜舉行的世界政府峰會上,公布了一項名為「火星2117」的計劃,阿聯總理和杜拜酋長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阿布達比王儲兼阿武裝部隊司令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宣布啟動該計劃方案。
  • 移民城市介紹:裡昂
    2012中國人理想移民城市評選於6月1日在網易教育開啟,24個國家50個城市,你最青睞移民去哪裡?快來投上你神聖的一票。 此資料由移民專家張躍輝獨家提供給網易教育,請勿轉載!
  • 移民城市介紹:首爾|移民 城市 首爾_網易教育
    2012中國人理想移民城市評選於6月1日在網易教育開啟,24個國家50個城市,你最青睞移民去哪裡?快來投上你神聖的一票。 此資料由移民專家張躍輝獨家提供給網易教育,請勿轉載!
  • 科學家:人類邁向未來的下一站火星 改造火星是痴人說夢
    人類邁向未來的下一站,就是火星。在火星上幾乎不可能依賴天然的太陽光作為植物能量來源,例如一次持續全火星數月的沙塵暴可能長期阻止絕大部分太陽光直達火星表面,形成全球性的危機,火星基地的近乎密閉方式也不可能允許自然光照明甚至發展農業。因而,火星基地中農業植物的能量必須來自人造光源,光源能量可以來自火星表面太陽能光田提前存儲的太陽能,抑或是來自核電、地熱(如果還有)、化學燃料等。
  • SpaceX:第一個火星城市將以玻璃穹頂開始
    在星際飛船艦隊的幫助下,這位無畏的億萬富翁希望在 2050 年之前,在擁有 100 萬人口的火星上建立一個永久的立足點。早在 2002 年 6 月,馬斯克成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出任執行長兼首席技術官的時候,馬斯克就開始研究如何降低火箭發射成本,並計劃在未來實現火星移民,打造人類真正的太空文明。
  • 低重力、缺氧氣,人類該如何設計火星殖民城市?
    編者按:火星生活會面臨的眾多挑戰無疑會重寫城市設計的一些規則,但通過重新定義我們與自然以及與我們與自己的互動方式,太空移民為重塑地球都市生活也提供了一個更大的機會,本文作者是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The Earth Institute)的 Sarah Fecht。
  • 火星上的第一座城市?馬克斯的火星殖民計劃能否成功?
    Space X計劃在2024年首次送人進入火星,從地球到達火星需要半年時間。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將是人類跨星球移民的第一步。為了完成這個目標 Space X需要在火星建立第一個人類基地。並慢慢變成首個火星城市利用星際飛船將數千人送去火星,為建立首個地外人類文明打下基礎。
  • 加拿大哪些城市移民最多?
    由於人口老齡化和低出生率,加拿大需要更多的移民來保持經濟發展。轉移移民政策的不斷放寬,越來越多的移民湧向加拿大各個城市。而加拿大各地的城市也都在進行激烈的競爭,以吸引更多的移民!那麼,其中城市最受移民的歡迎呢?讓我們看看CIC NEWS做的最新統計!
  • 下一站,火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同時,此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也意味著長徵五號火箭正式開始服役。為守候火箭發射,當日凌晨,南方日報記者抵達與文昌發射場一水之隔的龍樓鎮淇水灣沙灘。
  • 移民火星——不僅僅只是設想
    就未來的太空計劃來看,一是月球、二是火星、三是小行星帶,它們都是人類前往更深太空的天然跳板,可以磨練科技、儲備技術,為將來更好的探索利用太空做準備。火星移民可以想像,未來人類肯定會走出地球,前往新家園,這幾乎是板上釘釘子的事情,第一步該去哪裡?火星還是月球?
  • 城市之窗|城市太空港:打開星際之門的鑰匙
    日前Noiz 建築師事務所與通信公司 Dentsu、設計師加那利島(Canaria)和非營利的日本太空港公司合作設計的概念建築——城市太空港,讓人心生嚮往。該項目負責人烏爾蘇拉·庫茨馬(Urszula Kuczma)表示,作為一個一日遊目的地,太空港的生活方式和教育設施旨在讓人們更加熟悉空間感。
  • 馬斯克:火星移民不是夢!30年內,百萬人類或將成功移民火星
    那麼,在未來30年內,人類憑著日益進步的科學技術,能成功移民火星嗎?而在此之前就有報導說,Space X想要維持一座火星城市的正常運轉,理想很美好,但現實卻很殘酷,30年內人類登上火星或許可能實現,但要移民火星,涉及的問題就多了去了,因為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或許上千年,或許上萬年才能夠真正實現。
  • 移民火星,人類能活下來嗎?
    這不,中東「土豪」阿聯最近也高調宣布要進軍火星。這個不差錢的國家表示,要在2117年前移民火星,甚至在紅色星球上再建一座杜拜塔。「火星2117」計劃的第一階段是形成科學突破小組。目前,阿聯航天局已經和法國和英國航天局建立起合作,未來這個國際科研團隊還會不斷擴大。而阿聯走向紅色星球的第一步,將是2021年的火星登陸探測任務。
  • 城市之窗|城市太空港:打開星際之門的鑰匙
    日前Noiz 建築師事務所與通信公司 Dentsu、設計師加那利島(Canaria)和非營利的日本太空港公司合作設計的概念建築——城市太空港,讓人心生嚮往。該項目負責人烏爾蘇拉·庫茨馬(Urszula Kuczma)表示,作為一個一日遊目的地,太空港的生活方式和教育設施旨在讓人們更加熟悉空間感。
  • 從地核冷卻到火星移民
    04 火星移民 我個人認為,未來人類必將進入星球移民階段,而火星,很可能將作為人類的第一個地外居住點。 生命想要在一個沒有全球性磁場的星球上生存,需要克服的最大問題是太陽風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