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雷鋒網編輯的朋友圈被一款小程序刷屏了↓↓↓
簡單來說,就是做10道選擇題,做完後顯示左右腦的年齡。
我的右腦測出了逆天的8歲,原來我是一個外表理智,內心充滿童真的人~~~忍不住得瑟到朋友圈後,損友們紛紛發來各種表情包表達羨(ji)慕(du)之情~~
哼!你們的耿直一點都不能動搖我對答案的信任!
正當雷鋒網編輯對自己的測試結果沾沾自喜時,突然在微博中看到有位程式設計師發了這個↓↓↓
他認為,結果是隨機產生的。不僅如此,他還對這些小測試的套路進行了分析~
1. 開發這個網頁的程式設計師沒有錯。他只是在執行一個接到的「開發一個有利於傳播的測試遊戲--測試左右腦年齡」的任務而已。巨量的PV已經證明了這是一個成功的「產品」。
2. 關於隨機的算法。是不得已的辦法。
號稱左腦右腦的這種的測試,之前就很多其實。比如一張動圖的舞者,用你看到的旋轉方向來判斷你是左腦型還是右腦型。早在幾年前果殼的謠言粉碎機上就被證偽了。所以在這個測試中,那麼程式設計師要麼寫一個不科學的簡單算法,要麼隨機。畢竟沒有人給做這個網頁的程式設計師提供到底如何計算左右腦年齡的正確的複雜算法(這個算法估計在科學界還沒有)
3. 在這個「娛樂至死」的「美麗新時代」。
還是希望大家保持critical thinking.
什麼什麼?不僅說結果是隨機產生,還說我沒有批判性思維?辛辛苦苦做了10道題後發現被欺騙的感覺真是。。。。。
為了再次證明我只有8歲,趕緊發動身邊的程式設計師來看代碼↓↓↓
雖然不懂代碼,但標藍的地方有個單詞「random」,這就是隨機的意思,難道?
但是,兩位程序猿朋友發過來同樣的反饋-以現有的代碼,無法證明測試結果是隨機產生的!
程序猿「weiweizhang」給了如下反饋:
這段代碼不是隨機年齡的,只是隨機了兩種展現方式,無論隨機到的數字是幾,最終展現的都是測試result(結果)裡的值,只是一個是取one,一個是取two。測試 result 的生成過程這個截圖裡沒有,所以也不能肯定它的機制。
而另外一位程式設計師「dragon」則直接拋過來一張圖↓↓↓
以現有代碼來看,它還沒有具體隨機到年齡這個數,比如你是20歲還是30歲,只是看數字能否被 2 整除,如果能,是one,不能是two,至於這個result 是咋算的,需要拿這個文件↓↓↓
兩位的意思其實大致相同,微博的這位程式設計師所截的圖,並不能證明測試結果是隨機的,如果想知道真相,必須要知道更全面的代碼才能推算出來。
微博中也有網友指出了這個問題↓↓↓
雷鋒網編輯曾經試圖在微博聯繫這位名為「_Mugiko_」的程式設計師,想要到更全面的代碼,但一直沒有任何回應。
到底是不是隨機的呢?
有網友直接用了一個簡單粗暴但很實用的方法-同樣的選擇,多做幾遍看分數!
測試的結果是↓↓↓
恩,好吧,我並不是8歲~有網友還教訓起來和我有同樣心理的人↓↓↓
這位網友的話直擊要害這類的測試有科學依據麼?
其實也就是為了掙點錢,哄你開心,測試結果說的都是你愛聽的~
就想問問大伙兒,遇到下面的這類測試,以後還測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