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靜 實習生 胡可
11月20日,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2020年河南省暨省會鄭州安全用藥月」宣傳活動正式啟動。活動期間,各地藥監部門將通過知識大講堂、公眾開放日、網絡知識競賽等形式提升公眾安全使用藥物和醫療器械的水平。在疫情防控依然不容忽視的新形勢下,公眾如何安全用藥用械?一些小常識你值得擁有。
別人推薦的「好用藥」,不一定適合你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收到周邊人的建議,如哪種藥治療什麼疾病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在發現跟自己患同一種疾病的人使用某種藥物效果很好時,就會自行購買服用,這樣真的靠譜嗎?
「不建議這種跟風用藥的行為。」省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同的人使用同一種藥品的效果不一定完全相同,甚至有可能造成完全相反的效果,反而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身體環境下對藥物的反應也可能不同,如果道聽途說自行用藥,可能會因錯誤用藥掩蓋病症而延誤治療。建議患者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如疾病類型、體重、年齡、肝腎功能狀況等,採用個體化用藥,如果想要參考他人的用藥經驗,也要先諮詢醫生或藥師,看是否適合自身情況,服藥時也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
種類多樣的體溫計,你真的會用嗎?
體溫計是家庭常備醫療器械,除了已經普及的水銀體溫計,目前市面上還出現了電子體溫計、額溫槍、耳溫槍等,這些新產品如何選擇?
根據藥師推薦,如果體溫計主要是給嬰幼兒使用,建議購買可以測量直腸溫度的軟頭體溫計,通常也叫肛溫計,這種體溫計需要2分鐘左右的測量時間,測量更精準。1歲以上及成人使用,可以選擇耳溫槍,測量時間僅需1秒,非常方便,但使用時需要對準耳蝸內的鼓膜,保持探頭和鼓膜在同一水平線上,需要一定的使用技巧,目前國內越來越多的醫院在使用耳溫作為診斷依據。
值得提醒的是,人們通常認為人體正常體溫是37度以下,其實這種說法十分籠統,因為測量部位不同正常體溫值也會不同,如口腔是不超過37.5度,腋下不超過37.3度,耳溫和直腸都是不超過38度。
棉籤按壓多久合適?如何避免淤青?
在體檢抽血或生病打針時,拔針後都要用棉籤按壓一段時間,而這個時間也是有講究的。
省藥學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年齡低於40歲,凝血功能完好,且沒有服用過抗凝血藥的人,一般5分鐘左右即可;年齡超過40歲,或服用過抗凝血藥的人,需要按壓10分鐘左右,或者更長。
不少人會在按壓後皮膚出現青紫色,該如何避免?該負責人說,拔針後棉籤按壓最忌諱的就是壓兩分鐘拿起來看看流不流血,一般情況下,只要按壓不足5分鐘,都會流血,而時不時拿起棉籤的行為就會造成皮膚周圍產生淤血,從而變成青紫色。
編輯:張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