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低溫不能用藥?開春季節需科學用藥,尤其注意這些點

2020-12-08 騰訊網

不知從何年何月何時起,「低溫不能用藥」一說非常盛行,似乎似真理般的鐵律了,當然,從人們的理想中來說,並不是低溫才不能用藥,而應該是整個養殖周期全程都不用藥才好,但是,這切合實際嗎?

魚類的魚病中比如小瓜蟲、斜管蟲、車輪蟲、孢子蟲以及赤皮病、水黴病、潰瘍病、三毛金藻病等等都有可能甚至本身就是低溫類病害,特別是水黴病是低溫魚病的專屬病類,如果依「低溫不能用藥」之說,那就只好等魚自生自滅了。

低溫時節能不能用藥?不能理論性的高談闊論,應該取決於是否有病害發生來定論,我們不能視魚藥如洪水猛獸,不能死板的認為魚兒用了藥就對人有害了,提倡科學的用藥方法也是無所妨害的。如果魚兒真的發生水黴病或者赤皮病了,長了寄生蟲了,病重危及到魚兒的生命了,就得非用藥不可。如果一股腦的不加區別無視不同的情況,仍然照搬「低溫不能用藥」的觀念而那就特錯大錯了!

除按照正常的在魚兒易發病季節時採取一定的防止魚病發生的防控施藥外,也沒必要去額外用藥了,不該用藥時就不用藥,用了藥還可能沒病反而還搞出病來,因為,是藥三分毒。

至於低溫時節的用藥,只是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已,需稍加注意!我們說的低溫時節主要是指水溫低於15℃、魚類越冬前後的深秋和開春季節。

任何一個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有利也有弊,雖然低溫用藥有一定的風險,但也有低溫用藥的好處:

1、水溫低於15℃時,病原體的活動力會減弱,對藥物的抵抗力降低,此時殺滅效果還好一些。

2、在水溫逐步升高時,病原體也開始繁殖,活力也隨之增強,侵襲力也增強。在開春的池底,藏於淤泥中的病原體,進入水體中欲行繁殖時殺之,就可以將病原體有效控制在水溫升高、養殖對象生長旺盛時期之前,大大減少病原體對養殖對象的影響,最大限度的預防疾病,有利於保證當年全年養殖生產的正常進行。

3、水溫低於15℃時用藥劑量要小,相應的也節約了用藥成本。

低溫季節的用藥選擇很關鍵:

1、殺蟲藥物的選擇

開春時水溫低於15℃時,可以選擇比如精製敵百蟲,也可用阿維菌素溶液、伊維菌素溶液等殺蟲劑。但注意儘量不要使用氯氰菊酯溶液、氯戊菊酯溶液等菊酯類烈性藥物。儘量不使用晶體敵百蟲,因其用量大,使用成本高,更重要的是晶體敵百蟲對養殖對象的神經系統有麻痺作用,影響養殖對象的攝食和生長,猶其會影響剛開始復甦的魚兒的狀況,即便使用也應注意掌控用量。

4—5月份水溫達到20℃以上時,就可以選擇阿維菌素類藥物了,但氰戊菊酯類藥物仍雖慎用。在殺錨頭鰠、中華鰠等甲殼類寄生蟲時,要根據這些寄生蟲的繁殖生長特性進行兩次殺蟲效果最好,一般間隔10—15天。

2、殺菌藥物的選擇

開春時水溫低於15℃時,殺菌一般選擇溫和型消毒劑,常規養殖如用二氧化氯0.5ppm,溴氯海因粉100—200克/畝·米,聚維酮碘溶液25毫升/畝·米等,儘量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消毒劑(強氯精等)。因為刺激性強的消毒劑對養殖對象刺激性大,而剛剛越冬過來的養殖對象的體質較差,抵抗力弱,容易引起其死亡;同時,刺激性大的消毒劑有殺藻作用,容易引起水質清瘦和缺氧,帶來一定的危險性。

為了確保安全用藥,低溫季節用藥的注意事項:

1、注意養殖對象對藥物的敏感性。

2、注意水體溶氧,缺氧時儘量不用甚至禁用,在迫不得已必須用藥時,需加開增氧機,甚至作好引水進池預案,以防不測。

3、多聽天氣預報,天氣突變前後禁用或慎用藥物。

4、注意用藥時間,儘量在晴天后上午或中午時用藥。

5、注意水質變化,如果突然水質清瘦或惡化時謹慎用藥或禁用。

6、注意藥物溶解程度,藥物一定要充分溶解稀釋,全池潑灑均勻;使用藥物後儘可能開動增氧機。

低溫或越冬後的魚兒,相對來說要"虛弱"一些,可能因不慎操作而激發魚兒不適反應,對發生應激反應時的處置採取如下措施:

(一)魚亂跳或者死魚反應的處置

可能是藥物、氨氮等中毒;也可能是缺氧、浮遊生物缺乏、寄生蟲、天氣等環境變化引起的應激。

1、花白鰱等魚對於辛硫磷、硫酸銅等藥物敏感,三四月間是低溫季節,菊酯類藥物的藥效反而隨溫度降低而升高,此時用藥不當極易導致花白鰱死亡。花白鰱對於氧氣也比較敏感,尤其是多年沒有幹過塘的老塘,三四月份氣溫升到一定程度,藻類活性不大,而魚開始活動,由於養分食物等缺乏和有害物的持續積累,花白鰱可能會無端死亡,應立即用一些有機酸多硫化合物等解毒製劑(如硫代硫酸鈉)。

2、這個時期會出現由車輪蟲引起的病症、或由錨頭鰠引起的翹尾病和晴天不見魚或雖見魚但懶散的現象,這些現象除了水質有問題外,大多是寄生蟲滋生所致,可以先行施用阿維菌素或專用殺蟲藥全池潑灑。

3、魚經歷一個冬季,大多數體質不好,有時隨開春後溫度的突然升高或者環境驟然變化(比如大量加新水或晴轉雨等)就會對魚有刺激影響,魚可能會出現感冒病等。感冒病很難治癒,必須注意預防。

(二)魚頂水、不吃食物、扎邊的應對措施

不少池塘在注水時會出現大量魚兒來頂水,還有不少跳到岸上去。可以在進出水口掛幾個編織袋,每個袋子裝幾公斤漂白粉或其它藥物,一來以藥物的高濃度來驅趕魚群,二來也可以魚體消毒。

習慣吃飼料的魚,如果突然間從飼料改變為草料投喂,魚有時也不會吃或吃食不正常。但是剛投下去的魚兒幾天不吃食物也屬比較正常的現象。

不吃食物也有可能是由於中毒、有蟲、硬度鹼度不適和底質敗壞所致,雖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相關焦點

  • 安全用藥提示:經期用藥需謹慎 注射液口服危害大
    很多網友不了解女性在經期不能使用哪些藥物。據媒體報導,一女士在經期不慎手臂挫傷,自行塗用紅花油幾天後,傷痛緩解但月經量卻比以往明顯增多,經期也延長了。醫生診斷月經過多引起了缺鐵性貧血,與她經期使用紅花油有關。  專家指出,女性在月經期間用藥時,一定要考慮月經時期特殊的生理特點,要注意有些藥物是不能應用或慎用的。
  • 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 用藥需謹慎 誤區應遠離
    例如,聽說別人吃的藥管用,趕緊給自己也安排上;孩子一發熱,家長就餵退燒藥;為加快康復,幾種藥一起服用……這些行為都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大家應格外注意。近日,2019年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在京啟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本著「能少用藥就少用、能不用藥就不用」的用藥原則,闡述安全用藥科學方法,提高公眾用藥水平和健康素養。
  • 安全用藥 戰疫同行
    6,發揮藥師、藥學專家等相關專業人員的作用,宣傳安全用藥理念和使用知識,尤其對兒童、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安全用藥進行解讀和科普,形成有效的科普幹預。  主持人:在日常生活中,廣大市民朋友在自主購藥、合理用藥方面有什麼注意事項嗎?
  •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小心別踩這些「雷」!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小心別踩這些「雷」!該活動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導的「全國安全用藥月」的重點活動之一,旨在闡述安全用藥科學方法,提示公眾關注用藥安全,指導公眾安全合理用藥。01使用冰箱存藥品這些事情需注意
  • 2014居民安全用藥提示第三期發布
    根據網友的答題情況,中國藥學會安全用藥科普傳播專家已精心編寫了兩期公眾十大用藥誤區並對外發布,相關知識點發布後,公眾參與熱情進一步高漲,答題人數大幅上升,同時,專家根據現階段答題情況,重新梳理發現了很多錯誤率較高的安全用藥誤區和值得注意的現象。
  • 安全用藥,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一年一度的「全國安全用藥月」11月正在全國各地開展,這個持續一個月的活動旨在提高全民安全用藥知識和意識。在今年「全國安全用藥月」啟動儀式上,中國藥學會發布了《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這些提示針對的是公眾普遍存在的用藥誤區和盲點。你真的會吃藥嗎?用藥安全,不僅要知道怎麼用,也要知道為什麼這麼用。本版摘取部分用藥提示內容,解讀安全用藥背後的科學內涵。
  • 冬季給小麥打除草劑的農戶,先想清楚這五個問題,再用藥會更安全
    但是在這個季節除草,也非常容易出藥害,每年冬季除草時都會發生很多藥害事件,那麼農戶如何噴施除草劑才能避免藥害、提高效果?下面我提出五點建議!冬季除草要注意溫度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溫度太低,會嚴重影響除草劑的效果,還會造成小麥出現藥害。農戶在打藥時,要關注天氣情況,日平均溫度低於5攝氏度,就不要再去打藥了。
  •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 | 用藥時間有講究,按時用藥療效好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 | 用藥時間有講究,按時用藥療效好 2020-11-14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全用藥100問
    27、孕婦用藥應注意什麼?答:孕婦用藥,不僅本人可能受到藥品不良反應的危害,不少藥物還可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損害胎兒的生長發育。如病情確需用藥,一定要充分聽取醫務人員的意見,認真選擇,嚴格遵守規定用法用量。
  • 河南啟動安全用藥月宣傳活動:這些用藥用械小常識,你真的知道嗎?
    在疫情防控依然不容忽視的新形勢下,公眾如何安全用藥用械?一些小常識你值得擁有。別人推薦的「好用藥」,不一定適合你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收到周邊人的建議,如哪種藥治療什麼疾病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在發現跟自己患同一種疾病的人使用某種藥物效果很好時,就會自行購買服用,這樣真的靠譜嗎?
  • 中藥用藥禁忌
    用藥禁忌需記清,證候不同需分明。  藥物性能有不同,謹需辨清適應證。  如若用錯很可怕,火上澆油不為過。  妊娠禁忌需記清,多藥孕期不能用。  蚖斑水蛭及虻蟲,烏頭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銀並巴豆,牛膝薏苡與蜈蚣。  三稜芫花代赭麝,大戟蟬蛻黃雌雄。
  • 開春是烏龜最脆弱的季節,這些疾病不要麻痺大意哦!
    開春是烏龜最脆弱的季節,這些疾病不要麻痺大意哦! 經過一整個冬眠,烏龜身體各機能會比較脆弱,加上春季是多變季節,稍有不慎就會遇到各種突發疾病導致死亡。春季相比於秋季絕對是一年一度的死龜大季,那麼開春需要預防哪些疾病?
  • 藥能治病,也能致命:2019國人十大用藥提示出爐
    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丁麗霞認為:「形成良好的用藥習慣,是保證合理用藥的重要手段。普及安全合理用藥知識,增強公眾安全合理用藥的意識,需全社會共同努力。」為此,中國藥學會梳理了「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生命時報》邀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宮麗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副主任藥師金劍進行詳細解讀和指導。
  • 成人藥掰開給孩子吃,作為家長,你真的會正確給孩子用藥嗎?
    下面卡奇樂新概念兒童樂園分享一些兒童用藥的知識,幫助家長科學用藥。 一、正確選擇藥物 兒童專用藥很少,許多家長以為小孩是成人的縮小版,自行將劑量打了折,但大人和小孩的生理髮育情況完全不同,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體重來測算用量。另外還應注意有些成人藥物並不適合孩子。
  • 腎上腺素竟不能「直接靜推」?心臟驟停如何規範用藥
    上周有讀者在欄目下留言,好奇腎上腺素靜推到底需不需要稀釋?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情況下用的腎上腺素需將原液以生理鹽水進行十倍稀釋(將 1 mL 的腎上腺素注射液加入 9 mL 的生理鹽水,即 1:10000),嚴禁使用腎上腺素原液靜推。 2.
  • 手寫醫療記錄需警惕!藥物縮寫可能會導致用藥錯誤
    使用有潛在危險的藥物縮寫和劑量表達是用藥錯誤的主要原因之一。導致這些失誤的潛在原因是臨床醫生的書寫潦草和不規範,以及醫務人員之間的交流不清晰。對美國醫院評審聯合委員會而言,用藥安全和對用藥錯誤的識別、預防、及時報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這一期的警訊事件特別強調與藥物縮寫和劑量表達相關的處方藥物用藥錯誤。
  • 中草藥的用藥禁忌
    我們找中醫開藥後醫生都會詳細交代中藥服藥期間對哪些食物是不能吃,那些病症不應吃哪些食物等等。今天跟大家講解一下中藥用藥禁忌有哪些:首先為了確保療效,安全用藥,避免毒副租用的產生,必須注意用藥禁忌,中藥的用藥禁忌主要包括了配伍禁忌、症候禁忌、妊娠禁忌、服藥禁忌 四個方面。一: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藥物同時用會產生劇烈的毒副作用或者降低和破壞藥效,因此用藥應該避免配合使用。
  • 河北:農藥可保證春耕用藥需求 運輸渠道仍需暢通
    原標題:【走基層·看春耕③】河北:農藥可保證春耕用藥需求運輸渠道仍需暢通河北省現有在田小麥3305萬畝,即將進入春管防控病蟲草害發生關鍵期。蔬菜、果樹、馬鈴薯也即將開始春管、春播。農藥儲備和生產能否滿足春管需求?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調查。
  • 慢性B肝用藥時,避免這些誤區,身體會「再三感激」
    慢性B肝用藥時不能犯哪些錯誤?錯誤一、追求昂貴藥物或者補藥部分人群受到了廣告影響,認為價格貴的就是好藥物,其實這是錯誤想法,切不可盲目的追求昂貴藥物或者進口藥。隨著醫學發達,市面上確實有很多藥物能輔助治療肝炎,但是多種藥物不能一起吃,因為在藥物的相互作用下會增加肝臟負擔,甚至引起藥物性肝炎。錯誤三、沒有按照療程用藥不管患有哪種疾病都要遵循一定的療程來服用藥物,慢性B肝也是如此。使用抗病毒以及補肝藥物,必須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才能停藥或者換藥。
  • 洞察| 國內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用藥進展
    備註:標紅適應症為聯合用藥從2011年首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pilimumab上市至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市場份額從2012年的7.06億美元迅速增長至2017年的114億美元,約佔全球腫瘤市場份額的10%,腫瘤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儼然已然成為腫瘤治療最吸金的領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