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 | 用藥時間有講究,按時用藥療效好

2020-11-22 澎湃新聞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 | 用藥時間有講究,按時用藥療效好

2020-11-14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選擇合適的時間服藥,不僅能有效地保障治療效果,還可降低藥物的副作用。

藥品說明書中常見的藥物服用時間:

1.晨服:晨起後進食早餐前1小時。如抗結核藥物利福平、異煙肼在清晨頓服,可以產生很好的殺菌效果。

2.空腹:在餐前1~2小時或餐後2小時左右。例如:腸溶片類藥物在胃液中不易崩解,只有在腸道中才會被吸收,所以一般要求空腹服用。

3.飯前:即三餐前30~60分鐘。對胃無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藥物或需要作用於胃部的藥物通常需要飯前服用。

4.飯時:飯前片刻或餐後片刻。

5.飯後:飯後30分鐘~1小時。

6.睡前:睡覺前15~30分鐘。

7.必要時:疼痛或突發狀況時立刻服用。

8.一日一次:每日清晨或者晚上,並保持每天的同一時間服藥。

9.一日兩次:一般每日早餐、晚餐時段各一次,相隔時間約12小時。

10.一日三次:一般建議早、中、晚餐前或餐後服藥。但某些藥物,如抗菌藥、抗癲癇藥、帕金森病治療藥的說明書會明確規定服藥時間,應該嚴格按照說明書執行。

11.一日多次:儘量在24小時內均分,並且與作息時間相協調。

12.糖皮質激素宜早晨服藥,可減輕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反饋抑制,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

中西藥聯用易造成藥物發生相互作用,所以,平時我們在中西藥聯合使用時,需有一定的時間間隔,一般應大於半小時。

終於等到你……

「點讚」回歸,和「在看」共享半壁江山……

「分享」「點讚」「在看」,一個都不能少……

趣味健康科普知識怎能獨享?

原標題:《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 | 用藥時間有講究,按時用藥療效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小心別踩這些「雷」!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小心別踩這些「雷」! 11月3日,2020年「全國安全用藥月」啟動儀式發布了「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
  • 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 用藥需謹慎 誤區應遠離
    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 用藥需謹慎 誤區應遠離 2019-11-25 14:45:57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曾詩陽> | 字號:A+ | A- 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用藥需謹慎誤區應遠離在日常用藥領域,人們存在一些常見誤區。
  • 中國藥學會發布「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每年因藥致死人數達20萬
    中國藥學會發布「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如何做到合理用藥,減少藥品的毒副作用給患者帶來的損害,已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中國藥學會發布了「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以提高公眾的安全用藥水平和健康素養。 家庭藥箱常整理,安全儲藥為第一 家庭藥箱方便自我藥療,處置一些「小傷小病」。
  • 藥能治病,也能致命:2019國人十大用藥提示出爐
    合理用藥可以防治疾病,用藥不當會有不良反應。世界衛生組織曾有資料顯示,在全世界的死亡病例中,1/3是由於用藥不當引起的。10月1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8年)》顯示,2018年全國共收到149.9萬份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其中新的和嚴重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為49.5萬份。
  • 安全用藥提示:經期用藥需謹慎 注射液口服危害大
    根據網友的答題情況,中國藥學會安全用藥科普傳播專家已精心編寫了兩期公眾十大用藥誤區並對外發布,相關知識點發布後,公眾參與熱情進一步高漲,答題人數大幅上升,同時,專家根據現階段答題情況,重新梳理發現了很多錯誤率較高的安全用藥誤區和值得注意的現象。
  • 2014居民安全用藥提示第三期發布
    法制網記者 胡建輝  近日,中國藥學會發布2014居民安全用藥提示第三期,提示注射液口服危害大等十條信息,幫助居民提高合理用藥認識。  記者獲悉,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中國藥學會主辦的「全國藥品安全網絡知識競賽」經過網友的積極參與,目前已收到32.09萬份公眾有效答卷。
  • 好醫生康復新液獲2020「消化系統用藥『鑽石』品種」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8月20日訊 近日,「尋找消化系統用藥『鑽石』品種――2020年度最具市場競爭力消化系統疾病用藥品牌榜評選」結果正式發布,好醫生康復新液從231個消化系統品種中殺出重圍,上榜2020年度最具市場競爭力消化系統疾病用藥品牌榜,並排名第一
  • 河南啟動安全用藥月宣傳活動:這些用藥用械小常識,你真的知道嗎?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靜 實習生 胡可11月20日,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2020年河南省暨省會鄭州安全用藥月」宣傳活動正式啟動。活動期間,各地藥監部門將通過知識大講堂、公眾開放日、網絡知識競賽等形式提升公眾安全使用藥物和醫療器械的水平。在疫情防控依然不容忽視的新形勢下,公眾如何安全用藥用械?一些小常識你值得擁有。
  • 「智愛媽媽」婦女安全用藥提示|如何科學服用避孕藥?
    「智愛媽媽」安全用藥科普促進行動項目,旨在聯合廣大藥學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各界,深入研究和推廣針對婦女的安全用藥科普技術和資源,組織開展適宜農村婦女的健康科普活動,普及安全用藥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婦女科學素質和健康水平雙提升。
  • 安全用藥,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一年一度的「全國安全用藥月」11月正在全國各地開展,這個持續一個月的活動旨在提高全民安全用藥知識和意識。在今年「全國安全用藥月」啟動儀式上,中國藥學會發布了《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這些提示針對的是公眾普遍存在的用藥誤區和盲點。你真的會吃藥嗎?用藥安全,不僅要知道怎麼用,也要知道為什麼這麼用。本版摘取部分用藥提示內容,解讀安全用藥背後的科學內涵。
  • 安全用藥100問
    其次是了解藥物的性質、特點、適應證、不良反應等,要選用療效好,毒性低的藥物,醫生常常說的「首選藥」和「二線藥」就是這個道理。一個負責任的廠家,應該充分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把產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詳細的告訴用藥者,這樣也可以避免一些消費者的投訴。22、是不是中藥的不良反應比西藥少?答:中藥的使用講究辨證論治、合理用藥、一人一方、隨證加減,中藥也是以化學物質為基礎的,有時還存在講究地道藥材、如法炮製等。
  • 2020-2026年中國肝病用藥市場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年至**年,每年有超過120萬人出現病毒性肝炎發病,每年有450-750人死於病毒性肝炎;**年,**年病毒性肝炎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相比**年和**年均出現上升。  第三節 2015-2019年中國肝藥細分領域競爭力探析    一、護肝藥市場--功能鎖定清晰,爭奪肝病邊緣市場    二、抗病毒化藥品--大洗牌的格局初現端倪    三、抗病毒中藥--聚焦確有療效的植物藥市場競爭力分析    四、免疫調節 劑競爭優劣分析    五、幹擾素市場--好療效反走低端路線,本土出路難
  • 安全用藥月進行時 嘉定區成立首支安全用藥科普志願者隊伍
    他熱衷於藥學科普志願服務,自2013年以來累計參加各類志願服務時間達735小時。   另外,通過參觀藥品科普教育基地、藥品快檢體驗、專家義診、中藥材真偽鑑別、回收廢棄藥品、帶量採購政策諮詢等多種形式的現場活動,近距離指導公眾用藥安全,普及使用藥械安全常識。  嘉定區市場監管局還圍繞常見用藥誤區和公眾關注熱點,發動所隊、藥企科普志願者,製作了實用的「安全用藥」科普短視頻。
  • 安全用藥 戰疫同行
    6,發揮藥師、藥學專家等相關專業人員的作用,宣傳安全用藥理念和使用知識,尤其對兒童、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安全用藥進行解讀和科普,形成有效的科普幹預。  主持人:在日常生活中,廣大市民朋友在自主購藥、合理用藥方面有什麼注意事項嗎?
  • 火石研究院 | 基因晶片-個體化用藥
    臨床上同病同治不同療效的現象比比皆是,面對一些格外棘手的患者,以往醫生只能無奈地解釋為個體化差異。如今,以藥物基因組學理論和基因檢測為基礎的「個體化藥物治療」可以實現量體裁衣式的個體化給藥,它可以幫助醫生解決患者的用藥問題。
  • 洞察| 國內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用藥進展
    有專家認為,腫瘤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抗血管生成藥物,尤其是聯合 VEGF靶點藥物將是聯合用藥的研究熱點。2018 年1月, 默沙東 PD-1抗體派姆單抗(Keytruda)和衛材VEGF/FGF抑制劑樂伐替尼lenvatinib聯合治療晚期和/或轉移性腎細胞癌(RCC)獲得FDA突破性療法認定,聯合用藥患者的客觀緩解率達63.3%,另外,兩家公司還將開發組合用藥用於膀胱癌、子宮內膜癌、頭頸癌、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等適應症。
  • 中草藥的用藥禁忌
    今天跟大家講解一下中藥用藥禁忌有哪些:首先為了確保療效,安全用藥,避免毒副租用的產生,必須注意用藥禁忌,中藥的用藥禁忌主要包括了配伍禁忌、症候禁忌、妊娠禁忌、服藥禁忌 四個方面。一: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藥物同時用會產生劇烈的毒副作用或者降低和破壞藥效,因此用藥應該避免配合使用。
  • 市屬醫院將開用藥諮詢門診 針對慢性病等提供用藥指導
    記者昨日從北京市醫管局了解到,北京市屬醫院計劃開設用藥諮詢門診,為患者提供更加專業、精準的用藥諮詢服務。  用藥諮詢中心2年服務16.3萬人次  昨日,北京市醫院管理局舉辦2016年藥師諮詢技能大賽決賽,記者從賽上獲悉,市醫管局正在研究在市屬醫院開設用藥諮詢門診,以向患者提供更為個體化的、持續可追蹤的、專科特色明顯的諮詢服務。
  • 人體生物鐘與最佳用藥時間
    人類對生物鐘的研究真正取得進展是近二三十年的事。科學研究表明,人體內存在有「生物鐘」:每個人從其誕生之日起直到生命的終結都存在著年節律、月節律和日節律。德國和奧地利的科學家經過長期的臨床觀察和大量的調研,基本弄清了人體體力、情緒和智力的節律周期,其分別為23天、28天和33天。
  • 用藥靠掰、劑量完全靠猜
    再評價關注療效和安全  《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明確提出:「要開展中成藥上市後再評價,加大中成藥二次開發力度,開展大規模、規範化臨床試驗,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名方大藥。」有業內人士認為,為上市後中成藥的再研究作出規定,其影響不亞於仿製藥一致性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