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一門關於人類對世界的最根本看法和解決問題最根本套路的學問,那麼在愛情哲學中,人類對愛情最根本的信念在哪裡呢?
你可能認為小編你裝什麼逼,還談哲學,淨扯這些沒用的。事實上我並非裝逼給誰看,而只是用哲學來研究愛情的問題罷了。為什麼站在這個高度上進行研究?原因是愛情觀做為一隻"看不見"的手,無形影響諸位的婚姻生活。
愛情觀,有兩種,一種稱為李聖傑版的愛情絕對論,另一種則稱為韋小寶版的愛情相對論。
愛情絕對論者在地域上講究絕對地,反對異地戀,例小編是長沙的,如果小編是以這種哲學為愛情觀,那麼我就只找長沙女人,不會找重慶女人或四川女人,北京妹子等各地女人。原因很多,工作在自已認為絕對社會生活圈中,所以愛情對像也應在此。二是異地太遠,懶得耗精力。愛情相對論者則不受地域限制,愛情是心與心的溝通講究自然感情流露。無所謂長沙北京上海,更多是心理有沒有對方。所以有句名言應該算是他的信條:距離不是問題。
愛情絕對論者就時間而論,所以愛一個人必須是絕對時間觀念,例如愛你一萬年,死了都要愛,詩經中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愛情相對論者就時間而論,可能追求得是活在當下,享受此刻的愛才是最重要,因為未來誰也說不準誰會變心。更重要的是承諾一個時間毫無意義,在時間中享受愛才有意義。
最後一點討論愛情絕對論者對愛情看法,是以某人為絕對愛人。例如他是我最佳男友,所以他是我的,他的生活是我的生活。這種絕對論生活容易產生相互猜疑,因為以絕對相信對方無缺陷的生活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所以當與自已所想不一致時,猜疑開始。愛情相對論者,則太寬鬆對方生活,甚至到了不管的程度,例如妻子病了。因為相對論者不是因為相信愛上對方,而是因為愛上彼此是一種感覺,如果太多相信的諾言,那麼愛就太理性,太沒感覺了。就像什麼都來一個房產,車子之類金錢分割讓我們感覺是在與房子,車子結婚一樣。
有人會問你提出這個分類有什麼意義?這兩種愛情觀,哪種愛情觀更合理?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過度的愛情絕對論者極易產生自殺或殺人的傾向,原因是支撐他生活存在的女人不在了,所以絕望了,便產生了你不愛我,我便殺了你(或者你消失在我生活中我活著毫無意義)。過度的愛情相對論者則出軌,離婚率高,原因是還有比我老婆更好的女人。弄清這種愛情觀你才能平衡愛情雙方的關係,關係太僵時,採用愛情相對論來平衡。關係太疏遠時,用愛情絕對論來平衡。這便是我寫愛情絕對論與相對論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