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相對論,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要是說到能夠真正理解這個理論的人,卻又少之又少,可能僅僅包括理論物理專業的學者以及小部分的物理學愛好者和研究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相對論是我們人類目前對於時空和引力領域探索的重大理論成果。
那麼相對論中」相對「怎麼來的呢,其實是為了與以前的牛頓的經典時空觀加以區別而提出的,在相對論中時間和空間的刻度可以因坐標系的不同而變化,所以稱為相對論。
而接下來要談論的「絕對論」其實是我個人創造的一個概念,其所「論」的概念類似於佛家經典《金剛經》中所提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即絕對無比完全的智慧和覺悟。不知道讀者們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生命的某個階段處是否曾苦苦探尋過生命的意義,我們從哪裡來,我們為什麼來,我們的歸宿在何方,我們為此迷茫,我們也為此苦苦尋找,去翻書,去尋人,去自我拷問。
但是不論怎樣追尋思考,總是殊途同歸,都不得不承認世間萬事萬物都離不開一個「度」字,萬事萬物都有各自的規律,有經驗的前人和有智慧的今人都會告誡你凡事都要把握好尺度,過猶不及,哪怕是作為百善之首的孝悌達到極端也成為了愚孝,只有做到妙取中道,不落兩邊才可以達到圓融通達,於是你學會了理解,做到了釋懷並且慢慢地接受了這個現實,只不過會在今後的某一天、某個時刻蒼悲地懷念到你也曾苦苦思索過對於人生和命運至關重要的命題然後無果而終。
但是你一定也曾想到過甚至親身體驗過非凡的感受,也曾提出過疑問:難道這世上就沒有一種絕對的存在嗎?就不存在一種絕對狀態的事物?這種事物不存在相對性,數量越多越好,質量越純粹越妙,對這種事物來說辯證法和唯物論都已經失效,因為它是超脫於世間法而符合出世間法的事物,對於我們睿智的先人已經就此展開過深入的探索,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作為我國三大宗教學派的儒釋道三家。
儒家的中庸,釋家的覺悟,道家的萬物歸一其真正的含義其實是一不是二,是絕對狀態事物的不同表現形式,我們可以這麼說,世界上的主要宗教教派的最高境界反映的都是這種絕對的存在,只是由於古代時期交通不便,各個宗教教派之間的交流受阻,才導致了教派宗法的差異,在西方其表現為耶穌基督,在阿拉伯地區表現為真神阿拉和穆罕默德,在印度表現為佛菩薩和釋迦牟尼,在我國表現為孔子和老子等等。也許你發問了,你說的這種絕對存在的事物究竟在哪,我們如何證得,其實只要是熟悉各種宗教學派的教義後你可以發現「絕對」不在外面,而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心的力量超乎你的想像,找尋絕對的第一步是認識自我,雖然人的外表各不相同,但每個人的自性無異,絕對存在,甚至可以說自然界的每個生命的自性都是絕對沒有差異的,這也可以解釋一系列看似不可思議的現象。
其實寫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對那些與我一樣曾經在人生的某個時期思考探尋過與自己生命重大的問題的朋友們說一聲,不要放棄,不要妥協,雖然我也沒有真正的理解這種「絕對論」,但我相信它的存在,也相信它的威嚴,所以奉勸大家,生而為人,要有所敬畏,有所追尋。
本文只代表本人的淺薄之見,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