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明培養肝臟祖細胞的新技術

2020-10-22 瀟湘名醫

新華社東京10月22日電(記者華義)日本研究人員發明了利用人體血管內皮細胞培養肝臟祖細胞的新技術。肝臟祖細胞能分化為肝細胞等,該新技術或可用於重症肝病患者的移植治療。

來自九州大學、京都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細胞直接重編程技術,向人體血管內皮細胞導入3個特殊轉錄因子,成功培養出了具有高增殖能力的肝臟祖細胞。

肝臟祖細胞具有分化為肝細胞和膽管上皮細胞的能力。在肝細胞移植實驗中,研究人員給罹患致死率較高的急性肝衰竭的實驗鼠植入由肝臟祖細胞分化而來的肝細胞,成功將實驗鼠的存活率從20%提高到80%。研究人員認為,將來有望利用該技術給重症肝病患者進行移植治療。

這一研究成果21日已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來源:新華社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來源:河北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雲南暴魚」、「華龍一號」、寄生蟲化石、肝臟祖細胞、鐵定甲蟲
    科技話題:土壤微生物、「雲南暴魚」、「華龍一號」、寄生蟲化石、肝臟祖細胞、鐵定甲蟲 2020-10-30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研究鑑定出肝臟中Sox9+雙向祖細胞
    該項工作基於更為精準的遺傳譜系示蹤系統,利用Sox9-CreER和HNF4a-DreER雙同源重組技術特異性標記了Sox9+的肝細胞而非Sox9+的膽管細胞。結合基於雙同源重組酶的新型Confetti報告基因小鼠,進行克隆分析實驗闡明:單個Sox9+的肝細胞在肝損傷後可以同時產生肝細胞和膽管細胞。
  • 日本研究機構宣布成功移植人類胚胎幹細胞培養的肝臟細胞
    新華社東京5月21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國立成育(成長發育)醫療研究中心21日宣布成功為一名肝病患兒進行了肝臟細胞移植,移植用的肝臟細胞由人類胚胎幹細胞培養而成。這家研究所稱這是世界首例培養自人類胚胎幹細胞的肝臟細胞移植。
  • Stem Cells:科學家找到維持肝臟細胞更新的神秘來源
    2016年7月8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日本的科學家們發現成熟的肝組織中存在一類肝臟祖細胞是組織維持和損傷修復所需新生肝細胞的重要來源。該研究對肝損傷治療以及再生醫學研究都有一定意義。
  • 藥聞速遞|日本研究機構:成功移植人類胚胎幹細胞培養的肝臟細胞...
    雙方將利用PNI公司的專有RNA疫苗平臺,包括脂質納米顆粒遞送系統和NanoAssemblr製造技術,加快讓新型冠狀病毒mRNA-LNP候選疫苗進入人體臨床試驗,並在獲得監管部門批准後,在不同地區實現商業化。PNI公司將負責mRNA-LNP疫苗的開發,康希諾生物將負責臨床前測試、人體臨床試驗、監管批准和商業化。
  • 造血幹_祖細胞的體外擴增_鄭大中科博生
    具中科博生了解,近些年來,由於對造血調控機理的深入了解,造血細胞體外培養相關技術(包括重組造血生長因子的應用、造血幹細胞體外分離技術以及細胞長期培養體系)的日益成熟,科學家們試圖通過對造血幹細胞在移植前進行一定程度的生物工程處理,期望其在發揮理想的治療作用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克服目前造血幹細胞移植在臨床應用中的局限或弊端
  • 科學家鑑定出肝臟中Sox9
    科學家鑑定出肝臟中Sox9+雙向祖細胞 2019-03-15 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幹細胞治療:帶你了解日本治療糖尿病有什麼新方法
    說起海外醫療,我們最先想到的是日本,日本作為鄰國,醫療成熟。海外醫療界中,日本醫療可以排名前幾,今天多睦健康來給大家講一講海外醫療治療糖尿病的新希望:日本幹細胞療法。 糖尿病對於人類而言,是一種可有效控制,但終究無法治癒的疾病。
  • 構建出人類肝臟的完整細胞圖譜,鑑定出新的肝細胞...
    2019年7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肝臟是人體最大、功能最廣泛的器官之一。它將我們食物中的糖、蛋白和脂肪轉化為對身體有用的物質,並將它們釋放到細胞中。肝臟除了在人體新陳代謝中發揮作用外,還是一種免疫器官,對血液的排毒是必不可少的。最引人注目的是,當僅為原始質量的25%時,肝臟是唯一能夠恢復到原來大小的內臟器官。
  • 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新成像技術有助於治療肝臟疾病
    由Jeff Biernaskie博士領導的新研究進一步理解了皮膚的癒合機制,並且有助於開發改善傷口癒合的藥物。相關研究發表在最近的《Cell Stem Cell》雜誌上。(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我們鑑定出位於皮膚深層結締組織真皮內的特定祖細胞群。祖細胞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能夠經歷細胞分裂並產生許多新細胞來維持或修復組織。
  • 3D細胞培養技術顯著提高誘導多能幹細胞分化效率
    利用這種技術,誘導多能幹細胞在3D生物反應器中增殖並有效行程神經祖細胞。「這種方法對於正在發展的細胞治療以及藥物篩選行業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推動,它可也以用來重複生產大量用於移植和藥物研發的細胞,」領導這項研究的A*STAR生物工藝技術研究所科學家Steve Oh表示。  Steve Oh和他的同事利用一種「微載體(microcarrier)」平臺開展他們的研究。
  • Stem Cell Rep: 利用幹細胞技術培養人體腸道細胞
    近日,來自日本的科學家成功從人類誘導的多能幹細胞培育出類似於人體中存在的小腸細胞。他們聲稱,這種細胞可用於實驗室研究人類小腸藥物的運輸和代謝。小腸上皮細胞是大多數口服藥物吸收和代謝的部位。通過修改他們先前在人類胚胎幹細胞上使用的程序,科學家們最初培育出了類似於小腸細胞早期階段的細胞,稱為小腸祖細胞。然後,他們在膠原玻璃質凝膠膜(CVM)上培養了這些祖細胞。
  • 臺幹細胞研究有突破 新技術為治療肝臟疾病添希望
    中新網1月24日電 臺幹細胞研究有新突破,臺北榮總發展出一套新技術,該項技術可以分離、純化出骨髓中的「間葉系幹細胞」,這些幹細胞已順利在體外分化為肝臟、軟骨等各類細胞,並進一步發現能回復有病肝臟的解毒功能。
  • 研究發現小鼠肝臟敲除SRSF2引起肝癌形成的機制
    該研究發現小鼠肝臟特異性敲除SRSF2(HKO)能夠引起肝細胞代償性增殖和祖細胞增殖,最終出現肝細胞癌(HCC),初步揭示了HCC的形成機制。肝臟是體內平衡的中樞器官。大多數功能由肝實質細胞(即肝細胞)完成,肝細胞約佔肝臟總體積的80%。當肝臟遭受急性損傷時,肝細胞能夠增殖以維持肝臟功能,該過程稱為代償性增殖。
  • 日本研究人員首次用幹細胞制出立體肝臟
    原標題:日研究人員首次用幹細胞制出立體肝臟
  • 山中伸彌:諾獎背後的故事——「需求是發明之母」, 「偶然是發明之父」
    經過努力,終於開發出一款特效藥,這就是2014年在美國上市之後引進日本的「夏帆寧」口服藥。這確實是一款理想藥物,每天服用一次,連續服用3個月後,99.5%的患者體內的C肝病毒都會消失殆盡。如果放到現在,父親就不會去世,但當時沒有一點辦法。40年前束手無策的疾病,隨著醫學的進步,可以被劃時代的新療法治癒。這正是我們醫學研究人員的目標。
  • 新研究揭示可讓皮層中的祖細胞返老還童
    這些神經元由祖細胞產生,而且祖細胞以非常精確的順序依次產生它們。雖然神經科學教科書確立了這種特化過程的不可逆轉的性質,但是,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日內瓦大學(UNIGE)的研究人員如今提供了相反的證據。事實上,當祖細胞被移植到幼鼠胚胎中時,它們恢復了過去的技能並恢復青春(或者說返老還童)。通過揭示一種意想不到的祖細胞可塑性,他們揭示了大腦如何構造自己。
  • 發現心外膜祖細胞可分化成脂肪細胞
    原標題:發現心外膜祖細胞可分化成脂肪細胞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周斌研究組發現,在發育過程中心外膜祖細胞可轉變成心臟周圍的脂肪細胞,這一過程在成體穩態心臟中並不發生,卻在心梗的模型中被再度激活。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細胞研究》雜誌。
  • 日本將在太空進行iPS細胞培育肝臟試驗 系世界首次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讀賣新聞》3月30日報導,日本橫濱市立大學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將於2018年在國際宇宙空間站啟動iPS細胞(人工多功能幹細胞)肝臟培育這一空間實驗。在太空培養由iPS細胞生成細胞的實驗是世界首例,這將有助於開發在無重力的宇宙環境中培育臟器的技術,同時也將有利於地球生命移植用臟器培育的研究。使用iPS細胞的再生醫學將推進培育視網膜及血液成分的研究。而臟器擁有更為複雜的立體構造,即使細胞在構架內不斷增長,但由於受到重力影響也很難實現大型化,想要培育符合移植要求大小的臟器是極為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