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嚴重灼傷或嚴重皮膚傷害的人經常會留下疤痕,皮膚組織變得更加容易受損,並且感到長期緊繃和發癢等症狀。這是因為身體的癒合過程已經發展為著重於通過迅速閉合傷口來預防感染,而不是再生或恢復正常皮膚組織。
由Jeff Biernaskie博士領導的新研究進一步理解了皮膚的癒合機制,並且有助於開發改善傷口癒合的藥物。相關研究發表在最近的《Cell Stem Cell》雜誌上。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我們鑑定出位於皮膚深層結締組織真皮內的特定祖細胞群。祖細胞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能夠經歷細胞分裂並產生許多新細胞來維持或修復組織。受傷時,這些真皮祖細胞被激活,增殖,然後遷移到傷口中,並在其中產生幾乎所有新的組織,將填充傷口,包括疤痕和再生組織。」卡爾加裡大學幹細胞生物學教授Biernaskie說到。
Biernaskie進行了為期五年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關為何某些真皮細胞能夠再生新皮膚而不破壞疤痕組織的新知識。研究小組使用最先進的基因組學技術對受傷後不同時間的數千個單個細胞進行了分析,比較了皮膚傷口內疤痕形成區域和再生區域。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發現儘管這些細胞來自相同的細胞起源,但是傷口內不同的微環境激活了完全不同的基因。這意味著,在傷口'再生區'中發現的信號促進了細胞的再生,而疤痕形成區域這些促進皮膚再生的基因表達受到抑制,而形成疤痕的基因活性佔主導地位。」
研究人員根據這些發現,發現可以修改控制皮膚再生的基因活性。
「我們已經表明可以使用藥物改變傷口環境,或直接改變這些祖細胞的遺傳學特徵,從而改變傷口癒合過程中的行為。」 Biernaskie說。
這項研究對在傷口癒合過程中驅動疤痕形成的分子信號提供了重要的見解,並確定了許多能夠克服纖維化並促進成年皮膚真正再生的遺傳信號。(生物谷 Bioon.com)
資訊出處:Research delivers new insights into how skin can regenerate after severe burns
原始出處:Sepideh Abbasi et al, Distinct Regulatory Programs Control the Latent Regenerative Potential of Dermal Fibroblasts during Wound Healing, Cell Stem Cell (2020). DOI: 10.1016/j.stem.2020.0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