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性技術:量子納米鑽石有助於提前檢測疾病包括新冠病毒

2020-11-28 騰訊網

變革性技術:量子納米鑽石有助於提前檢測疾病包括新冠病毒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的 i-senseMckendry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顯示,納米鑽石的量子感測能力可以用來提高紙質診斷檢測的敏感度,從而有可能更早發現愛滋病毒等疾病。

一位科學家對用於體外診斷的納米鑽石的概念

基於紙張的橫向流動測試的工作原理與驗孕測試相同,即一張紙條浸泡在液體樣本中,顏色或螢光信號變化表明結果,並檢測到病毒蛋白或DNA。它們被廣泛用於檢測從愛滋病毒到SARS-CoV-2不等的病毒(COVID-19的橫向流動測試目前正在英格蘭各地進行),可以提供快速診斷,因為結果不需要在實驗室進行處理。

發表在《自然》雜誌( Nature)上的這項新研究發現,低成本的納米鑽石可以用來表示是否存在愛滋病毒標誌物,其靈敏度比這些試驗中廣泛使用的金納米粒子高出幾千倍。

這種更高的靈敏度允許檢測到較低的病毒載量,這意味著該檢測可以檢測到較低水平的疾病或在較早階段發現疾病,這對於降低感染者的傳播風險和有效治療愛滋病毒等疾病至關重要。

研究小組正在努力調整新技術,以便在今後幾個月測試 COVID-19和其他疾病。下ー步的關鍵是開發一種能夠「讀取」結果的手持式裝置,因為這項技術在實驗室中使用顯微鏡進行了演示,還計劃開展進一步的臨床評價研究。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生物醫學納米技術教授、i sense EPSRC IRC主任雷切爾·麥肯德裡( Rachel Mckendry)教授說:「我們的概念驗證研究表明,量子技術可以用於檢測患者樣本中的超低病毒水平,從而能夠進行更早的診斷」。

「我們之前一直專注於愛滋病毒的檢測,但我們的方法非常靈活,可以很容易地適應其他疾病和生物標誌物類型。我們正在努力使我們的方法適用於檢測COVID-19。我們相信,這種變革性的新技術將使患者受益,並保護民眾免受傳染病的侵襲」。

研究人員利用了納米鑽石的量子特性。這種具有精確缺陷的鑽石高度規則結構中的缺陷產生了所謂的氮空位中心。NV中心有許多潛在的應用,從用於超敏感成像的螢光燈生物標記到量子計算中的信息處理量子位。

NV中心可以通過發出明亮的螢光燈來指示抗原或其他靶分子的存在。在過去,螢光標記受到來自樣本或測試條的背景螢光的限制,使得檢測低濃度的病毒蛋白或DNA變得更加困難。然而,螢光納米鑽石的量子特性允許對其發射被選擇性的調製,這意味著信號可使用微波場固定在一個特定的頻率,並且可有效地與背景螢光分離出來,從而解決了這一限制。

光學結果表明,與金納米粒子相比,敏感度提高了5個數量級(10萬倍,也就是說,產生可檢測信號所需納米粒子的數量要少得多)。通過加入一個短的10分鐘的恆溫擴增步驟,使RNA的拷貝成倍增加。研究人員得以在模型樣本中的單個分子水平上檢測到愛滋病毒RNA。

這項工作在實驗室進行了演示,但團隊希望開發出測試方法,以便可以用智慧型手機或可攜式螢光燈讀取結果。這意味著今後可以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進行測試,使用戶更容易獲得測試結果。

第一作者 Ben Miller博士( (UCL倫敦納米技術中心的i- sense博士後研究助理)說:「使用金納米顆粒的紙基橫向流動測試不需要實驗室分析,因此在資源貧乏和獲得醫療服務受限的情況下,這些測試特別有用。」它們成本低,便於攜帶和用戶使用。

「然而,這些試驗目前缺乏探測生物標誌物水平非常低的靈敏度。通過在這一新設計中以螢光納米鑽石取代常用的金納米粒子,並有選擇地調節其(本已明亮的)光排放,我們得以將其信號從試紙條不需要的背景螢光分離開來,大大提高了靈敏度」。

聯合作者約翰·莫頓教授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量子科學和技術研究所(UCLQ)主任,他說:「UCLQ與LCN的i-sense團隊之間的跨學科合作,非常出色地說明了量子系統的基礎性工作,如鑽石NV中心,是如何從實驗室演變而來的,並在傳感和診斷應用中發揮關鍵作用的。UCLQ的研究人員正在與工業界和其他學術研究團體合作,探索和促進這些和其他量子技術的影響」。

以上由中國醫旅健產業聯盟(公眾號:china-mth)整理髮布,如涉版權,請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自然》雜誌:量子納米金剛石有助於更早發現某些危害極大的疾病
    發表在最近一期的《自然》雜誌上的一項重要新研究論文,題為:「自旋增強型納米金剛石生物傳感,用於超靈敏診斷」。該研究發現,低成本的納米金剛石可用於發出諸如愛滋病病毒(HIV病毒)之類的疾病標誌物的信號,其靈敏度是這些測試中廣泛使用的金納米顆粒的數千倍。
  • 量子納米金剛石有助更早檢測疾病
    用於體外診斷的納米金剛石藝術圖 圖片來源:Ella Maru Studio/ UCL近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發現,納米金剛石的量子傳感能力可以用於提高基於紙張的診斷測試的靈敏度,有可能使諸如愛滋病毒等疾病的早期檢測成為可能。
  • 量子納米金剛石有助更早檢測疾病
    愛滋病毒等疾病的早期檢測成為可能。它們被廣泛用於檢測從愛滋病毒到新冠病毒的各種病毒,可以提供快速診斷,因為結果不需要在實驗室中處理。研究人員利用納米金剛石的量子特性製造了精確的缺陷。在鑽石高度規則的結構中,這種缺陷產生了所謂的氮空位(NV)中心。NV中心有許多潛在的應用,從用於超敏感成像的螢光生物標記到量子計算中的信息處理量子位。
  • 金剛石納米顆粒取代黃金後,新冠檢測像驗孕一樣簡單且靈敏度提高10...
    金剛石納米顆粒取代黃金後,新冠檢測像驗孕一樣簡單且靈敏度提高10萬倍  Emma Chou • 2020-11-26 16
  • 靈敏度提升98000倍將HIV診斷提早16天正在新冠病毒試點
    ,FND)中氮空位(nitrogen-vacancy,NV)缺陷的量子自旋特性,不僅在量子計算和通信領域應用廣泛,其螢光性能也十分優異,包括高量子產率,無光閃爍或光漂白,高穩定以及低毒性等。目前對傳染病病毒,如愛滋病病毒(HIV)或是新冠病毒(Covid-19)檢測的方法較為繁瑣,且需要較長時間。而與妊娠測試相似的紙基側向流動測試(lateral flow assay, LFA)則是一種便捷的檢測方法。其工作方式為將紙的一端浸入樣本中,通過顏色(或螢光信號)的變化與否進行診斷。
  • 新型納米材料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獲得國家註冊證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7日電(莊穎娜 邵龍飛)筆者從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獲悉,由該院王升啟團隊與地方企業共同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量子點螢光免疫層析法)已於近期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獲得國家醫療器械註冊證書。
  • 澳研究稱廢水檢測有助於更早發現新冠病毒
    (新華社/路透)新華社坎培拉12月11日電(記者嶽東興 白旭)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0日發布公報說,他們與昆士蘭大學科研人員開展的新研究表明,廢水檢測可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症狀幾周前就發現社區中存在的
  • 靈敏度提升10萬倍,將愛滋病診斷提早16天,正進行新冠試點
    螢光納米金剛石(Fluorescent nanodiamonds,FND)中氮空位(nitrogen-vacancy,NV)缺陷的量子自旋特性,不僅在量子計算和通信領域應用廣泛,其螢光性能也十分優異,包括高量子產率,無光閃爍或光漂白,高穩定以及低毒性等。
  • 量子共振檢測儀,無創檢測新冠病毒,準確率100%?
    流傳內容:4月24日,漢口華中國際廣場物業負責人向業主們推薦了一種新冠檢測新技術,量子共振檢測儀,30秒內無創檢測新冠病毒,準確率達100%,收費大約每人150元。鑑定結果:謠言要點:曾參與救治多名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武漢市中醫醫院漢陽院區急診科醫療組長喻燦博士認為,目前全球檢測新冠病毒都是以檢測核酸為主,而檢測核酸就必須通過檢測人體的體液實現,由於核酸片段只存在於人體體液組織之內
  • 用納米海綿「吸走」新冠病毒
    「吸走」新冠病毒,讓它們的感染能力下降90%!張良方教授是納米醫學領域的一名傑出學者,2013年,他曾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名35歲以下的創新者」(35 Innovators Under 35)榜單。其團隊開創了用細胞膜來「包裹」納米顆粒的仿生納米技術,並利用這項技術來解決一系列生物醫學問題。而本次的納米海綿,則是這支科研團隊的一個新嘗試。
  • 張鋒團隊推出新一代 CRISPR 檢測技術,或將用於新冠病毒家庭檢測
    (來源: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該檢測過程中不需要從患者樣本中純化 RNA,並且將檢測新冠病毒所需的化學反應步驟在一個試管中完成。在檢驗 12 個新冠病毒陽性和 5 個新冠病毒陰性樣本的實驗中,這一檢測達到 100% 的特異性和 97% 的靈敏度。
  • 幾分鐘內快速檢測!新方法或能讓新冠病毒檢測提速
    DNA納米技術和生物電子學的結合。近日,英國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檢測疾病單個生物標記分子的系統,可以在幾分鐘內快速診斷疾病。目前該系統已經被用於檢測與囊性纖維化有關的蛋白質,雖然目前還處於初期階段,但從理論上講,這種方法可以加速新冠病毒的檢測並提供準確的結果。
  • 廢水檢測有助早發現新冠病毒
    據新華社坎培拉12月11日電 (記者嶽東興 白旭)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0日發布公報說,他們與昆士蘭大學科研人員開展的新研究表明,廢水檢測可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症狀幾周前就發現社區中存在的新冠病毒
  • 利用納米金剛石的量子特性進行試紙橫向...
    這項新研究發現,低成本的納米金剛石可以用來指示HIV疾病標誌物的存在,其靈敏度比橫向流動測試中廣泛使用的金納米顆粒高出數千倍。這種更高的靈敏度可以檢測到更低的病毒載量,這意味著這種測試方法可能能夠檢測到較低水平的疾病,或者在更早的階段檢測到疾病,這對於降低感染者的傳播風險和有效治療HIV等疾病至關重要。
  • 母乳中檢測到新冠病毒?三類疾病可通過母乳餵養傳播
    近日,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刊發的一項來自德國的研究結果顯示:母乳中能檢測到新冠病毒RNA。由此,許多人開始質疑母乳餵養的安全性,擔心母乳中存在具有傳染性的新冠病毒。但醫生表示,目前尚無研究證實新冠病毒可通過母乳進行傳播。那麼,女性在哺乳期間應如何做好飲食搭配和個人衛生,以確保母乳營養和哺乳安全呢?
  • 中山大學開發新冠病毒納米顆粒疫苗—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中山大學獲悉,該校人類病毒學研究所所長張輝教授團隊針對新冠病毒開發出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目前團隊已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申報臨床批件。
  • 一文讀懂測序技術在新冠病毒檢測中的應用
    測序技術在新冠病毒檢測中的意義和價值 在科學研究方向,採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可在第一時間獲取新發未知病毒的基因組序列信息,為突發疫情的防控和後續研究提供了幫助,例如通過構建進化樹揭示其病原相關特性、分析新冠病毒的進化來源、研究新冠病毒的致病病理機制等。
  • 澳大利亞新研究稱廢水檢測有助更早發現新冠病毒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0日發布公報說,他們與昆士蘭大學科研人員開展的新研究表明,廢水檢測可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症狀幾周前就發現社區中存在的新冠病毒,有助於構建有針對性的早期檢測系統。研究發現,最早在當地公開報告首批新冠病例之前三周,就已能從廢水樣本中檢測到新冠病毒的基因指紋。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在美國《整體環境科學》雜誌上。研究人員還表示,如果採樣足夠頻繁和廣泛,該技術可在有患者感到不適前通過廢水檢測出新冠病毒,這是因為他們在得知自己被感染前,身體已開始通過糞便將病毒碎片排入廢水系統中。
  • 可用於新冠病毒等近300個呼吸道病毒抗體檢測的蛋白晶片研發成功
    生物晶片已經成為目前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技術,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基因晶片,對蛋白晶片的認知比較少。其實,蛋白晶片同基因晶片一樣,也是一種高通量檢測技術,用於蛋白質水平的研究分析。蛋白晶片可用於疾病診斷、藥物篩選、抗原抗體檢測等。
  • 可用於新冠病毒等近300個呼吸道病毒抗體檢測的蛋白晶片研發成功
    生物晶片已經成為目前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技術,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基因晶片,對蛋白晶片的認知比較少。其實,蛋白晶片同基因晶片一樣,也是一種高通量檢測技術,用於蛋白質水平的研究分析。蛋白晶片可用於疾病診斷、藥物篩選、抗原抗體檢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