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納米金剛石有助更早檢測疾病

2020-11-26 光明網

用於體外診斷的納米金剛石藝術圖 圖片來源:Ella Maru Studio/ UCL

近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發現,納米金剛石的量子傳感能力可以用於提高基於紙張的診斷測試的靈敏度,有可能使諸如愛滋病毒等疾病的早期檢測成為可能。

試紙橫向流動測試和妊娠測試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將一張紙浸泡在液體樣本中,顏色的變化——或螢光信號——表明陽性結果和檢測到的病毒蛋白質或DNA。它們被廣泛用於檢測從愛滋病毒到新冠病毒的各種病毒,可以提供快速診斷,因為結果不需要在實驗室中處理。

但發表在《自然》上的這項新研究發現,低成本的納米金剛石可以用來顯示一種愛滋病標記物的存在,其敏感性比這些試紙測試中廣泛使用的金納米顆粒高出數千倍。

研究人員利用納米金剛石的量子特性製造了精確的缺陷。在鑽石高度規則的結構中,這種缺陷產生了所謂的氮空位(NV)中心。NV中心有許多潛在的應用,從用於超敏感成像的螢光生物標記到量子計算中的信息處理量子位。

這種更高的敏感性使得檢測到的病毒量更低,意味著這種方法可以檢測到較低水平的疾病,或者在較早階段檢測到疾病,這對於降低感染者的傳播風險以及對愛滋病等疾病的有效治療至關重要。

該研究小組正致力於在未來幾個月對新技術進行改造,以測試新冠肺炎和其他疾病。研究人員表示,下一步的關鍵是開發一種可以「讀取」結果的手持設備,進一步的臨床評估研究也在計劃之中。

「我們相信,這一革命性的新技術將使患者受益,並保護人們免受傳染病的傷害。」該研究負責人Rachel McKendry說。(魯亦)

相關論文信息:http://dx.doi.org/10.1038/s41586-020-2917-1

來源: 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這個「金剛石」不簡單!量子納米金剛石有助更早檢測疾病
    圖片來源:Ella Maru Studio/ UCL近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發現,納米金剛石的量子傳感能力可以用於提高基於紙張的診斷測試的靈敏度,有可能使諸如愛滋病毒等疾病的早期檢測成為可能。但發表在《自然》上的這項新研究發現,低成本的納米金剛石可以用來顯示一種愛滋病標記物的存在,其敏感性比這些試紙測試中廣泛使用的金納米顆粒高出數千倍。
  • 《自然》雜誌:量子納米金剛石有助於更早發現某些危害極大的疾病
    發表在最近一期的《自然》雜誌上的一項重要新研究論文,題為:「自旋增強型納米金剛石生物傳感,用於超靈敏診斷」。該研究發現,低成本的納米金剛石可用於發出諸如愛滋病病毒(HIV病毒)之類的疾病標誌物的信號,其靈敏度是這些測試中廣泛使用的金納米顆粒的數千倍。
  • 利用納米金剛石的量子特性進行試紙橫向...
    2020年11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和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納米金剛石(nanodiamond)的量子傳感能力可用於提高基於試紙的診斷測試的靈敏度,從而有可能允許更早地檢測HIV感染等疾病。
  • 科學家發現納米金剛石可幫助改善傳染病的診斷測試
    UCL研究人員發現納米金剛石的量子傳感能力可以用來提高紙質診斷測試的靈敏度。研究人員表示,納米鑽石可以讓人們更早地發現愛滋病等疾病。紙質橫向流動測試的工作方式與妊娠測試相同。將紙條浸泡在液體樣本中,並改變顏色,在檢測病毒蛋白或DNA時表示檢測結果為陽性。
  • 納米金剛石可在單分子水平檢出病毒 靈敏度比金納米顆粒高5個數量級
    據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報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低成本納米金剛石的量子感應能力可提高紙質診斷測試的靈敏度,其靈敏度比廣泛使用金納米顆粒的測試高出5個數量級,有望更早檢測出諸如HIV之類的病毒性疾病。
  • 金剛石納米顆粒取代黃金後,新冠檢測像驗孕一樣簡單且靈敏度提高10...
    金剛石納米顆粒取代黃金後,新冠檢測像驗孕一樣簡單且靈敏度提高10萬倍  Emma Chou • 2020-11-26 16
  • 變革性技術:量子納米鑽石有助於提前檢測疾病包括新冠病毒
    變革性技術:量子納米鑽石有助於提前檢測疾病包括新冠病毒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的 i-senseMckendry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顯示,納米鑽石的量子感測能力可以用來提高紙質診斷檢測的敏感度,從而有可能更早發現愛滋病毒等疾病。
  • 納米金剛石在生物醫學的應用
    如果納米金剛石內部的電子連貫性能夠保持足夠的長時間,我們不僅可以實現金剛石成為量子計算機的自旋載體材料之一,而旦金剛石也會成為揭示神經細胞秘密信息的完美裝置。由於氮空位中心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發出螢光,使得納米療法或極小(大約二千分之一開氏度)溫度變化的測量,甚至在極小的空間(200nm範圍)和時間範圍內的測量都成為可能。
  • 未來可期:深度解析納米金剛石未來應用前景
    由於納米材料具有顆粒尺寸小、比表面積大、表面能高、表面原子所佔比例大等特點,以及其特有的四大效應:小尺寸效應、量子尺寸效應、量子隧道效應和表面效應,從而具有傳統材料所不具備的奇異或反常的物理、化學特性。 納米金剛石,就是其中一大典型材料,不僅具有金剛石所固有的高硬度、高硬度、高耐腐蝕性、高熱導率等傳統性質,還具有納米材料特有的個性。
  • 自旋增強型納米金剛石生物傳感可用於超靈敏診斷
    自旋增強型納米金剛石生物傳感可用於超靈敏診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4:20:08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Rachel A. McKendry、Benjamin S.
  • 懸浮納米金剛石的電子旋轉控制可以帶來傳感器的進步
    研究人員已經演示了如何控制納米金剛石的「電子自旋」,同時它在真空中被雷射懸浮,這一進步可以在量子信息處理,傳感器和量子力學基礎物理學研究中找到應用。研究人員能夠檢測和控制電子自旋共振,或者它從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的變化。普渡大學物理與天文學和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助理教授李同倉說:「我們已經展示了如何在真空中和不同氣體存在下的納米金剛石中不斷地翻轉電子自旋。」調查結果詳見於周二(7月19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
  • 電子自旋控制:懸浮納米金剛石是基礎研究的瑰寶
    研究人員展示了當電子和雷射懸浮在真空管中,如何控制納米金剛石的「電子自旋」,這將會有助於發現在量子信息處理、傳感器等方面的應用,且有助於對量子力學的物理基礎研究。  電子可以被認為有兩個不同的自旋態,「向上」或「向下」,研究人員能夠檢測和控制電子自旋共振,或者實現其從一個狀態到另一個狀態的變化。
  • 納米鑽石量子溫度計感知發燒蠕蟲
    研究人員通過追蹤嵌入秀麗隱杆線蟲的納米金剛石,測定了其體溫。溫度計通過檢測螢光納米金剛石的量子自旋-溫度變化關係,測定了微觀動物的溫度。光學顯微鏡是生物學領域最基本的分析工具之一。在現代實驗室中,作為光學顯微鏡的增強版本,螢光顯微鏡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近年來,螢光顯微技術的進步使研究人員能夠獲取包含結構細節的實時成像結果,並由此得到各種生理參數,如pH值、活性氧水平和溫度。
  • 基於螢光金剛石微粒,科學家研發出一種新型量子傳感器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項目為可現場部署的量子計量學應用鋪平了道路。據麥姆斯諮詢報導,由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牽頭的一個項目展示了摻雜螢光微粒的玻璃光纖如何充當磁場傳感器。發表在APL Materials雜誌上的這項突破性研究可能會使這類傳感器的製造和部署變得更加容易,以開拓量子計量學領域的新應用。
  • 中科大首次實現高靈敏的金剛石量子傳感器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杜江峰院士等提出並通過實驗實現了一種以金剛石氮-空位(NV)色心單自旋為量子傳感器(簡稱「金剛石量子傳感器」)的電探測方法,並首次實現了金剛石近表面電噪聲信息的提取,為金剛石量子傳感器在電探測方向的應用提供新的途徑。研究成果日前以「編輯推薦」形式發表在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 新技術有助提升光量子晶片計算性能
    中國證券網訊 新華社3月9日消息,中國學者參與的國際團隊8日發表報告說,他們研發的大規模集成矽基納米光量子晶片技術,實現了對高維度光子量子糾纏體系的高精度和普適化量子調控和量子測量。這有助大幅提升相關晶片的計算性能。  儘管量子計算機理論上有眾多突出優勢,但在實現大規模應用前還需解決不少技術難題。
  • 我國納米金剛石複合塗層實現產業化
    由上海交通大學承擔的863納米材料專項課題「納米金剛石複合塗層的應用與產業化」超額完成了合同規定的指標並實現產品的產業化,該課題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法(cvd),在硬質合金拉拔模具內孔和其他耐磨器件表面塗覆納米金剛石複合塗層,研究得到了製備納米金剛石塗層的成熟工藝,完成了納米塗層結構和性能檢測工作,利用納米金剛石複合塗層技術研究開發出各種塗層拉拔模具和耐磨器件產品
  • 俄羅斯外籍院士帶您從納米金剛石生物醫用看未來發展方向
    納米金剛石作為一種新型的碳納米材料,具有化學惰性、有螢光但無光致漂白、無毒性的優勢,可用於細胞標記與生物成像。生物傳感器是一種利用生物物質(如酶、蛋白質、DNA、抗體、抗原、生物膜、微生物、細胞等) 作為識別元件,將生化反應轉變成定量的物理化學信號,從而能夠進行生命物質和化學物質檢測和監控的裝置。隨著納米金剛石應用範圍的擴大,許多研究人員發現了它在生物傳感方面的應用價值。葡萄糖生物傳感器能夠簡單迅速的進行疾病診斷,對治療糖尿病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