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診成像」成為乳腺疾病的早期診斷及治療的臨床依據(圖)

2020-11-30 大江網

  中國江西網/景德鎮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婦保報導:乳腺疾病已成為嚴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對女性的身心健康有著重大的影響。據統計每年全球新增乳腺癌患者120萬,每年死於乳腺癌50萬,乳腺疾病尤其是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今年4月,景德鎮市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引進了「乳腺觸診診斷儀」,其靈敏度相當於人手4倍,可發現2-5mm小的腫塊,並能分辨良惡性,在進行乳腺疾病(腫瘤)的早期篩查、診斷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乳腺檢查的敏感性和診斷的準確性,保障了女性健康。

醫生使用「乳腺觸診診斷儀」為病人做檢查 (婦保 攝)

  「傳統的乳腺疾病檢查通常為醫生觸診、鉬靶X檢查、超聲檢查、紅外線掃描,但這幾種方法各有局限性。」據婦女保健科科長曹凌豔介紹,作為一種全新的成像技術,這種與眾不同的「觸診成像」技術已擴展了超聲診斷理論的內涵和超聲診斷範圍,彌補了常規超聲的不足,能更生動地顯示、定位病變及鑑別病變性質,為乳腺疾病的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提供更快、更準確的臨床依據,使現代超聲技術更為完善。

  據悉,「乳腺觸診診斷儀」是通過壓力傳感觸覺探頭,相當於用手觸診的原理一樣。當探頭在乳腺表面施加一定的壓力,壓力感受器感受不同硬度組織產生不同的反作用力,通過特定的數學模型運算可以測出乳腺病灶的重要數據,如大小、硬度、峰型、峰頂形態、邊緣形態、基底部形態及活動度等,通過上述重要參數可發現病灶,分析參數的不同可為臨床提供良惡性的提示性診斷。

  「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乳腺癌的早期發現對患者的意義遠大於目前任何的治療方案。」曹凌豔提醒,「乳腺觸診診斷儀」適合所有女性健康體檢者,具有無創、無射線等特點,檢查僅需幾分鐘即可完成。

相關焦點

  • 鉬靶 ——能幫您早期發現乳腺疾病!
    >並呈逐年上升趨勢,因此,早期診斷及時有效的治療能明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命。目前對於乳腺癌疾病的檢查方法主要有:臨床觸診、乳腺鉬靶X線攝影、B超、CT、MRI等。乳腺鉬靶X線檢查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並逐漸成為乳腺癌的普查工具,發現了大量的早期乳腺癌,使接受普查人群的乳腺癌病死率明顯下降。
  • 鉬靶及MRI紋理分析技術在乳腺疾病診斷中的研究進展
    而乳腺MRI在乳腺癌的診斷上有很高的敏感性,可以高達94%-100%,但是根據以往的文獻報導其具有不同的特異性,約37%-97%,診斷中的高假陽性將導致不必要的活檢或是過度治療。因此提高乳腺疾病診斷率及特異性成為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需要更好的方法來輔助乳腺癌的診斷,使患者從輔助篩查和預防性治療中受益。
  •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鑑別乳腺良惡性病灶的病理基礎及應用進展
    相關研究表明乳腺癌5年生存率與診斷分期呈顯著負相關,Ⅰ期5年生存率可達95.2%,Ⅲ~Ⅳ期5年生存率僅為58.4%,因此早期發現、診斷及治療對於乳腺癌預後至關重要。 超聲檢查因其具有安全、經濟、可重複性好且無明顯禁忌證的優勢,已成為乳腺疾病篩查的重要方式。
  • 腫瘤成像AI:臨床應用與挑戰
    AI的自動化功能提供了增強臨床醫生定性專業知識的潛力,包括隨時間推移精確的腫瘤大小體積描繪,多個病變的平行跟蹤,腫瘤內表型細微差別轉化為基因型含義,通過將個體腫瘤交叉引用到潛在無限可比病例的資料庫中進行結果預測。此外,深度學習方法有望在疾病和成像模式之間實現更大的普遍性,對噪聲的魯棒性以及減少錯誤,最終導致早期幹預並顯著改善診斷和臨床護理。
  • 常規超聲及彈性成像在淺表淋巴結定性診斷中的研究進展_淋巴結顯像...
    ,淺表淋巴結主要指包括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的淋巴結,淺表淋巴結腫大是諸多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感染、藥物、腫瘤、免疫性疾病均可引起淺表淋巴結形態學及病理學改變,有效判定病變淋巴結的性質成為臨床診斷與治療的關鍵。
  • 【粉紅絲帶月】乳腺疾病知多少?
    與宮頸癌可以打疫苗預防不同,正規的乳腺癌篩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目前仍然是國際抗癌聯盟推薦的乳腺癌防治的最好方法。2、不同年齡階段,不同人群的乳腺癌篩查建議?):① 可以檢出臨床觸診陰性,也就是醫師摸不到的早期乳腺癌和很早期的原位癌② 對年輕緻密乳腺組織穿透力差③一般不建議對35歲以下、無明確乳腺癌高危因素或臨床體檢未發現異常的婦女進行乳腺X線檢查④常規乳腺X線檢查的射線劑量低,不會危害婦女健康乳腺超聲檢查
  • 乳腺良性腫瘤
    乳腺纖維腺瘤    一、如何診斷乳腺纖維瘤?    乳腺纖維腺瘤是最常見的乳腺良性腫瘤,自然病程較長,乳腺超聲、鉬靶、MRI都只能高度懷疑可能是乳腺纖維腺瘤,要確診只能依據病理學檢查。即切取或者穿刺出一塊組織下來,身上取下來的病變組織做成組織切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最後綜合臨床其他資料做出的診斷,病理學檢查是診斷疾病的金標準。   二、乳腺纖維腺瘤的好發年齡與發病原因?
  • 乳腺結節,女性應該知道的6個常識
    此外,醫生還會進行針對乳腺的詳細檢查,比如對乳腺結節進行觸診,了解結節的大小,軟硬度,活動度,皮膚表面有無紅腫等情況,綜合進行初步判斷。根據實際情況,申請乳腺超聲和X線鉬靶攝影檢查。影像科醫生會對乳腺結節進行更細緻的分析診斷,協助臨床醫生對乳腺結節進行良惡性風險分層評估,從而為選擇下一步的治療方案提供意見。3. 如何診斷乳腺癌?
  • 【乳腺】總是懷疑乳腺有毛病,該做哪一些檢查?
    乳腺|科普 乳腺疾病都有哪些症狀,懷疑乳腺有疾病,應該去做什麼檢查呢?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乳腺常見的疾病有乳腺增生,纖維腺瘤,乳腺癌,乳腺炎,乳腺囊腫,乳腺葉狀腫瘤等等。 如果乳腺有疾病了,可能會出現哪些症狀呢?
  • 關愛女性健康 預防乳腺疾病,對於乳腺癌的防治,我們能做什麼?
    目前醫院的檢查手段主要有臨床醫生檢查,超聲、X線(即鉬靶)、核磁幾種檢查手段。對於乳腺癌的診斷,鉬靶和彩超各有優勢。彩超看乳腺結節會比較好,鉬靶看鈣化更有優勢,而如果發現了可疑的腫塊,我們就推薦做一個兩者聯合的檢查。鉬靶檢查對於緻密性乳腺癌的檢出率大概是48%,而聯合超聲檢查則可以提高到97%。
  • B超鉬靶查乳腺各有側重磁共振最終可以揪出「癌」
    但慶幸的是,乳腺癌相對其他惡性癌症,其生長較慢,容易早期發現,有很大的診斷和治療空間。「初診時,乳房檢查以觸診、B超、鉬靶為主,如果這三者中任一檢查結果提示惡性病變可能,或無法明確診斷時,可選擇乳腺磁共振檢查。」對此,國家中西醫結合腫瘤重點學科、解放軍福州總醫院腫瘤科主任陳曦主任醫師提醒說,B超對乳房結節敏感,鉬靶對乳房鈣化灶敏感,磁共振則是對乳房病灶良惡性質的判斷更加敏感。
  •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可以做乳腺核磁共振啦!
    「超聲+鉬靶」檢查方便、價格適中並且基本能滿足多數乳腺疾病的篩查和診斷,目前已得到臨床醫生及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並為廣大女性同胞的乳腺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臨床工作中仍有部分病灶可能存在超聲或鉬靶顯示不明顯或者診斷不明確的情況,這時臨床急需其它檢查方式輔助以進一步明確診斷。
  •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甲狀旁腺疾病中的應用進展
    甲狀旁腺疾病是臨床常見內分泌疾病,主要包括甲狀旁腺腺瘤及增生,二者均為導致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主要原因。and Biology,WFUMB)關於超聲彈性成像臨床應用的指導和建議提出,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可以評估甲狀旁腺組織的硬度,為臨床診斷提供信息。
  • 女性的守護天使:金醫Skyra3.0T磁共振乳腺精準檢查
    金鄉縣人民醫院最新引進的西門子全新一代Skyra3.0T磁共振自10月20日開機以來,最大限度利用其高組織對比度、高信噪比圖像、高掃描速度等優勢性能,已為427例不同病症的患者進行了全方位、更精細化的影像檢查服務,與原有1.5T磁共振同時運行,形成優勢資源互補,現已成為我院臨床精準治療強有力的
  • 超聲診斷乳腺囊實性病變現狀及新技術應用進展
    ,在超聲聲像圖中均呈囊實性混合回聲,常規超聲雖能為診斷提供形態學及血流學方面的信息,但因良惡性病變表現存在重疊而特異性較差。近年來超聲新技術如超聲彈性成像、超聲造影、三維超聲成像等用於乳腺疾病,對於鑑別良惡性病變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就常規超聲聯合新技術診斷乳腺囊實性病變的應用進展進行綜述。
  • 縣醫院開展乳腺MRI(磁共振)檢查新技術
    近年來,乳腺癌的發病率已躍居女性各類腫瘤的首位,且發病逐漸年輕化,有研究表明,乳腺癌已經成為女性癌症死亡相關的第二位原因,因而乳腺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意義重大。
  • 市第一中心醫院張金庫:臨床診斷幕後的斷案高手
    網易新聞保定訊 大多數時候,他們只是端坐在顯微鏡前,注視著鏡下方寸之地,在紅與藍構成的抽象圖案中,判斷著疾病的本質。他們通過一個小小的組織切片,尋絲覓跡,為患者的預後和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他們是決定患者生命的「法官」。沒有手術臺上的驚心動魄,但是他們卻被稱作「醫生中的醫生」,他們就是病理科醫生。
  • 發現乳腺結節是不是癌?這6個常識女性應該了解!
    此外,醫生還會進行針對乳腺的詳細檢查,比如對乳腺結節進行觸診,了解結節的大小,軟硬度,活動度,皮膚表面有無紅腫等情況,綜合進行初步判斷。根據實際情況,申請乳腺超聲和X線鉬靶攝影檢查。 影像科醫生會對乳腺結節進行更細緻的分析診斷,協助臨床醫生對乳腺結節進行良惡性風險分層評估,從而為選擇下一步的治療方案提供意見。
  • 從胃癌分型、臨床診斷及治療出發,看胃癌綜合診治的重要性
    1.3 臨床病理分期(TNM分期) 國際抗癌聯盟(UICC)和美國癌症聯合會(AJCC)在2010年共同公布了胃癌TNM分期法,主要依據腫瘤浸潤深度、淋巴結以及遠處轉移情況進行分期(圖1)。根據TNM的不同組合可將胃癌劃分為I~IV臨床病理分期(表1)。
  • 第三代同步輻射成像有望成臨床醫學重要診斷手段
    在近日舉行的主題為「同步輻射在醫學臨床診斷中的應用」的第97期東方科技論壇上,專家們表示,20多年來,同步輻射的醫學應用研究伴隨著同步輻射光源的發展取得巨大進步,發展出許多常規光源不可能完成的成像方法和檢測技術,具有很好的發展勢頭和應用前景,第三代同步輻射成像有望成為未來臨床醫學診斷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