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試驗成功完成後,美國一家權威媒體指出,這次成功試驗意味著美國宇航局中斷多年的載人航天計劃重新啟動,不僅太空人能夠乘坐美國的載人飛船來往於太空軌道,未來到太空旅遊觀光的人數也會激增。
騰訊科技訊 北京時間周日晚間,馬斯克創辦的私營太空公司SpaceX成功完成了載人版龍飛船緊急逃生系統的測試,這也是龍飛船正式開始接送太空人之前所必需的的最後一次測試。
在試驗成功完成後,美國一家權威媒體指出,這次成功試驗意味著美國宇航局中斷多年的載人航天計劃重新啟動,不僅太空人能夠乘坐美國的載人飛船來往於太空軌道,未來到太空旅遊觀光的人數也會激增。
據國外媒體報導,北京時間周日晚間,SpaceX和美國宇航局宣布「龍二飛船」(載人版龍飛船被稱為「龍二飛船」,載貨版龍飛船則是「龍一飛船」)的緊急任務中止和逃生系統試驗獲得成功。
通常,摧毀火箭意味著失敗的任務。但是周日,SpaceX證明了它的龍二飛船的一個關鍵安全系統能夠可靠工作。龍二飛船是一款為美國宇航局運送太空人到國際空間站設計的飛船。
周日的測試飛船上沒有人。這次的乘客是兩個帶有傳感器的測試假人,用來測量真正的太空人在需要龍二飛船逃生系統時會感受到的力。
該系統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即使是在飛船上大氣作用力最大的飛行階段也能夠正常工作。測試後大約九分鐘,完整的龍二飛船降落在大西洋。
「總的來說,就我們目前所知,這是一項完美的任務,」SpaceX的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測試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這一成就將為開啟航天新時代奠定基礎。自最後一次太空梭執行飛行任務以來,八年多來,沒有人通過美國的載人飛船進入太空軌道。相反,美國宇航局不得不依靠俄羅斯的飛船運送太空人。
現在,美國宇航局僱傭的SpaceX和波音公司幾乎已經為他們的第一次載人飛行做好了準備,而且他們未來運送的不僅僅是美國宇航局的太空人。
「我們正處於低地球軌道商業化的尖端,」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說。「我希望看到大量資本流入包括載人內的太空活動。這些活動可以是工業化生物醫學,它可能是先進的材料,也可能是那些想去太空旅遊的人。」
波音和SpaceX可能不是唯一將人類從美國帶到太空的公司。另外兩家公司——億萬富豪貝索斯個人的藍色起源公司和英國富豪布萊森旗下的維珍銀河公司,似乎很快就要把他們的第一批客戶送上昂貴的短途太空旅遊航班。
未來,走向太空的人數可能會激增(即使大多數太空遊客只經歷幾分鐘的失重狀態)。
SpaceX試驗
SpaceX公司的這一次緊急中止試驗推遲了一天,因為周六在計劃的龍二飛船返回地點有洶湧的海浪和陣風。周日,海浪開始平靜,但一場風暴正向火箭發射臺移動。
美國東部時間周日上午10:30,陸地和海洋的條件都很好,足以讓獵鷹九號火箭升空。
在發射後84秒,龍二飛船上強大的推進器迅速將飛船推離火箭,速度是聲音的兩倍多。然後火箭爆炸了。
馬斯克介紹說,帶隔熱罩的龍二飛船能夠經受住在飛船逃脫前爆發的爆炸和火災。
「從表面上看,飛船可能很像《星球大戰》中的某樣東西,直接飛出火球,」他說。「我們想避免這種情況。」
滑行到四萬米高度後,龍二飛船進行了精心設計的舞蹈設計——拋棄飛船的底部,啟動小推進器,展開降落傘——然後從距離發射地點大約36公裡處濺入海洋。
載人任務
下一個龍二飛船飛行任務是將兩名美國宇航局太空人道格拉斯·赫爾利和羅伯特·貝肯帶到國際空間站。
馬斯克表示,龍二飛船第一次真正載人的飛行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即4月至6月之間進行。他說,獵鷹九號火箭和一個新的龍二飛船將於2月底在佛羅裡達準備就緒,但是安全檢查還需要一段時間。
國際空間站的工作人員將在4月份減少到3名,屆時,3名太空人乘坐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返回地球。
赫爾利和貝肯的在國際空間站任務目前計劃持續兩周,但可能會延長,以防止空間站的科學研究活動減少。為了更長時間停留在國際空間站,太空人需要額外的訓練。
「到目前為止,在空間站上,我們的責任是在那裡照顧好自己,而不是製造混亂,」貝肯說。
布裡登斯汀說,赫爾利和貝肯是否會停留更久,將在幾周內做出決定。他還說,美國宇航局仍在談判購買俄羅斯聯盟號飛船上的額外座位。
「我認為我們有多個選擇是很重要的,」布裡登斯汀說。
回到太空的緩慢跋涉
美國宇航局太空人最後一次從美國本土發射升空是在2011年7月8日,當時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從佛羅裡達州進行了最後一次飛行。
13天後,太空梭滑行到甘迺迪航天中心的一個著陸點,這裡現在是一個博物館。從那以後,美國宇航局和其他國家飛往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一直搭乘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目前單座價格超過8000萬美元。
從1961年艾倫·謝潑德的第一次太空飛行到阿波羅登月再到太空梭,美國宇航局負責設計、製造和操作其火箭和太空飛行器。
太空梭退役後,美國宇航局計劃在喬治·布希總統領導下啟動的「星座計劃」中繼續採用類似模式,美國宇航局的目標是開發阿瑞斯一號運載火箭,將太空人帶到空間站。
但是阿瑞斯一號火箭和伴隨的獵戶座載人飛船的成本持續上升,時間表一再推遲,歐巴馬政府取消了該計劃。
為了取代阿瑞斯一號,美國宇航局轉向私營太空公司,讓私營公司完成發射衛星、向空間站運送貨物和發射行星(比如火星)探測器。不過,美國宇航局後來做出了更大的調整,即讓私營太空公司承擔一部分載人航天任務。
當美國宇航局在2014年將載人航天合同授予波音和SpaceX時,人們希望搭載太空人的首次飛行將於2017年底開始。這些合同一開始設定了固定的發射服務價格,不同於早期美國宇航局的大型合同(在過去這些合同中,承包商會獲得額外費用的補償)。
美國政府監管機構質疑該項目的管理和成本,波音和SpaceX在此過程中都遭遇了技術挫折。一年前,SpaceX公司成功地將一艘未搭載太空人的龍二飛船送上了空間站,只剩下最後一個飛行中止測試。
但是在去年四月份,在一次地面試驗中,用於中止試驗的龍二飛船——同一個已經進入軌道的龍二飛船——爆炸了。沒有人受傷,但這推遲了SpaceX的時間表,因為它需要調查發生了什麼以及如何修復。
去年12月,美國波音公司在沒有太空人的情況下發射了一個「星際客機」飛船,但由於飛船計時系統有問題,任務提前結束,飛船未能夠和國際空間站對接。
所有人都去空間站?
許多太空愛好者希望私營公司載人航天計劃將刺激太空新業務。
去年6月,美國宇航局宣布將允許太空遊客前往國際空間站,一家名為Axiom的公司表示,已經有一名乘客報名參加為期10天的旅行,費用為5500萬美元。Axiom任務最早可能在2021年夏天啟動。
然而,另一家名為「Bigelow太空」的公司也表示計劃向國際空間站運送太空遊客,但是該公司幾個月後退出了。
「美國宇航局仍有大量工作要做,」Bigelow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羅伯特·比格羅說。「去年,當我們獲得SpaceX的一個載人航天合作機會和另外三個合作選項,但是不幸的是,這些合作還為時過早。因此,我們不得不取消這些協議。」
美國宇航局之前已經舉行了一個競賽,讓私營公司在國際空間站上增加一個遊客艙,給太空遊客提供更多的房間。美國宇航局將很快宣布這個比賽的獲勝者。
儘管如此,將遊客送入軌道很可能只佔到太空事業投資的一小部分。
「人類太空飛行當然是有生意可做的,」專注於新興太空公司的投資公司「太空天使」的執行長查德·安德森說。但是,他補充說,他的公司認為載人航天與其說是一個大市場,不如說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催化劑。
他說,主要增長領域將是全球定位系統、地球觀測和通信,這些都不需要太空人。
在更靠近地球的位置,另外兩家美國公司將會帶乘客到太空邊緣進行短暫旅行。
藍色起源和維珍銀河建造的宇宙飛船基本上就像一個巨大的過山車一樣上下移動,不斷加速到到到達軌道所需的速度。維珍的官員樂觀地表示,商業飛行服務將於今年開始。藍色起源公司還沒有搭載任何乘客。
兩家公司的太空之旅都不是普通人能負擔得起的。維珍銀河一個座位收費25萬美元。藍色起源還沒有說它將收取什麼費用。
但是這些公司可以大大增加去太空旅行的人數。自從尤裡·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以來的58年裡,只有不到600人跟隨他進入太空。(騰訊科技審校/承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