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 「刷」的 SpaceX 火箭成功爆炸,人類太空飛行新紀元開啟了?

2020-12-06 IT之家

火箭爆炸通常意味著任務失敗。但是在周日,SpaceX借爆炸展示了其龍飛船的關鍵安全系統,該太空飛行器未來將把NASA的太空人運送到國際空間站。

周日的飛行並沒有搭載任何人。這次的乘客是兩個帶有傳感器的測試假人,用於了解如果需要使用太空艙逃生系統時,真正的太空人將承受多大壓力。該系統也能證明,即使在飛行階段,當太空飛行器上的大氣壓力最嚴重時,它也能順利完成任務。測試後約9分鐘,完整的太空艙最終降落在大西洋上。

SpaceX創始人兼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測試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總的來說,這到目前為止是一項完美的任務。」

這一成就可能為打開太空新時代奠定基礎。自太空梭最後一次飛行之後的8年多時間裡,美國還沒有進行過載人太空發射任務,NASA不得不依靠俄羅斯來運送太空人。

現在,由NASA僱傭的SpaceX和波音公司幾乎已經準備好進行首次載人飛行,而且可能不僅是NASA太空人。

「我們正處於低地球軌道商業化的風口浪尖。」NASA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Jim Bridenstine)說,「我希望看到大量資金能支持各種讓人類進入太空的活動。這些活動可以是工業化的生物醫學,可能是高級材料,也可能是那些想去太空旅遊的人。」

波音公司和SpaceX可能並不是僅有的將人員從美國送到太空的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和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似乎也都有望很快吸引其首批客戶乘坐昂貴的短途太空旅遊航班。即使大多數人只能經歷幾分鐘的失重狀態,也有可能大幅增加飛向太空的人類數量。

此次終止測試原定於周六舉行,但由於天氣原因推遲了一天。周日當天的海浪開始平靜下來,但是風暴正在向發射臺移動。

當地時間上午10時30分,陸地和海上的情況都非常好,足以使「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

升空後的84秒,龍飛船上強大的推進器讓飛船迅速脫離了火箭,達到了音速兩倍以上的。之後火箭就爆炸了。

馬斯克說,由於帶有隔熱罩,所以太空艙應該能夠經受住逃脫之前所處的熾熱環境。

「它看上去就像是《星球大戰》裡的東西,是從火球上飛出來的。」他說,「我們要避免這種情況。」

太空艙滑行到超過13萬英尺(約合4萬米)的高度,然後完成了精心設計的任務(脫離太空飛行器底部、發射小型推進器並啟動降落傘),然後飛入距起點約20英裡的海中。

龍飛船的下一個任務是將兩名NASA太空人道格拉斯·赫利(Douglas G. Hurley)和羅伯特·拜肯(Robert L. Behnken)帶到空間站。

馬斯克說,該任務很可能會在今年第二季度進行。他說,獵鷹9號火箭和一個新的龍飛船太空艙將在2月底在佛羅裡達州準備就緒,但安全審查需要一些時間。

國際空間站上的人員將在4月份降至3人,目前在那裡工作的3名太空人屆時將會乘坐俄羅斯「聯盟號」飛船返回地球。

按照目前的計劃,赫利和貝肯的任務將持續兩周,但可以延長,這將防止國際空間站的科學研究工作量下降。但要停留更長時間,則需要對太空人進行額外的培訓。

貝肯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在空間站上的責任是照顧自己,避免一團糟。」

布萊登斯汀表示,將在幾周內決定是否讓赫利和貝肯停留更長的時間。他還說,NASA仍在談判購買聯盟號的額外座位。

布萊恩斯汀說:「我認為我們擁有選擇權很重要。」

返回軌道

NASA太空人最後一次從美國發射升空是2011年7月8日,當時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在佛羅裡達完成了最後一次發射。

13天後,它滑向了甘迺迪航天中心的著陸點,那裡現在已經成為博物館。從那以後,來自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太空人一直乘坐俄羅斯「聯盟號」火箭前往空間站,目前每個座位的價格超過8000萬美元。

從1961年阿蘭·謝潑德(Alan Shepard)的首次載人飛行到阿波羅號登陸月球降落,一直到太空梭,NASA始終負責設計、製造和操作其火箭和太空飛行器。

太空梭退役後,NASA計劃繼續採用喬治·W·布希(George W。Bush)總統領導的星座計劃。NASA的目標是研發「戰神1號」火箭,將太空人帶到空間站。

但是,「戰神1號」和相應的「獵戶座」太空艙的成本持續上漲,導致計劃一再推遲。歐巴馬政府最終取消了該計劃。

為了取代「戰神1號」,NASA轉向商業公司,通過這種模式來發射衛星,向空間站運送貨物,並使用機器人行星探測器。但是,放棄載人飛行任務對NASA來說是一項更大的轉變。

當NASA在2014年將商業載人飛行組合同授予波音和SpaceX時,希望能在2017年底開始運載太空人。合同設定了固定價格,這與早期的NASA大型合同不同,後者還會向承包商補償額外費用。

政府的監管機構對該計劃的管理和成本提出了質疑,而波音和SpaceX都在此過程中遭受了技術挫折。一年前,SpaceX成功地將一艘沒有搭載人員的龍飛船發送到了空間站,該公司當時開始加緊進行飛行中止測試。

但是在4月的一次地面測試中,用於中止測試的太空艙爆炸了。雖然當時沒有造成人員受傷,但卻推遲了SpaceX的時間表,因為它需要找到原因並加以解決。

12月,波音公司發射了Starliner太空艙,同樣沒有搭載人員,但由於飛船的時鐘出現問題,該任務提早結束,並沒有前往太空站。

行業壯大

許多航天愛好者希望商業載人計劃能催生新的太空業務。

去年6月,NASA宣布將允許太空遊客前往國際空間站旅行。Axiom Space公司表示,已經有一位乘客預訂了為期10天的旅行,費用為5500萬美元。該公司的任務最早可能會在2021年夏天啟動。

但是,另一家名為Bigelow Space Operations的公司則表示將把空間站旅行計劃推遲幾個月。

「NASA仍有大量工作要做,」該公司的創始人兼CEO羅伯特·比格羅(Robert T。Bigelow)說,「這還為時過早。因此,我們不得不取消這些協議。」

預計NASA還將很快宣布一項競標的獲勝者,該競標將向國際空間站附加商業模塊,從而為遊客提供更多的空間。

儘管如此,將人們帶入軌道空間很可能只是太空事業投資的一小部分。

專門投資新興太空公司的Space Angels CEO查德·安德森(Chad Anderson)說:「載人太空飛行肯定是一項生意。」但他補充說,他的公司主要將載人航天看作是引人注目的催化劑,而不是重大業務。

他說,主要的增長領域將是全球定位系統、對地觀測和通信,而這些都不需要太空人。

另外兩家美國公司則希望在距離地球更近的地方帶領乘客短暫前往太空邊緣。

由藍色起源和維珍銀河製造的太空飛行器就像一個大型過山車一樣上下移動,它們會一直加速到進入軌道所需的速度。維珍的管理者樂觀地表示,商業飛行將於今年開始。藍色起源尚未運載任何乘客。

但這兩家公司的太空之旅都與普通人無關。維珍銀河的一個座位收取25萬美元的費用。藍色起源尚未披露具體收費。

但是這些公司可以大大增加前往太空旅行的人數。自尤裡·加加林(Yuri Gagarin)成為太空第一人以來的近59年中,只有不到600人有幸飛往太空。

相關焦點

  • 為了開啟人類太空飛行新紀元,馬斯克炸了一枚造價3.4億元的火箭
    (天下網商記者 黃天然)馬斯克炸了一枚造價3.4億元人民幣的火箭,只為證明載人龍飛船很安全。北京時間1月19日午夜時分,Space X對接國際空間站的載人航天計劃取得重要進展,他們成功完成發射前最後一項重要測試——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的飛行系統終止測試,以確保載人龍飛船能在獵鷹9號火箭出現意外時緊急脫離,保證人類太空人安全著陸。這項模擬火箭爆炸測試的結局非常圓滿。
  • SpaceX獵鷹重型火箭首飛成功!馬斯克的特斯拉跑車上太空了
    SpaceX獵鷹重型火箭當地時間2月6日下午首飛成功。獵鷹重型火箭被譽為現役運力最強的火箭,它不僅將CEO馬斯克的紅色特斯拉跑車成功送入太空,還成功地回收了兩枚助推火箭。試飛前,馬斯克表示不爆炸就是成功火箭升空升空後2分33秒,助推火箭分離發射後7分58秒,兩枚助推火箭同時垂直著陸It was billed as a risky test flight in advance of the lift-off.在升空之前,這被認為是一次冒險的試飛。
  • 馬斯克「恭喜」SpaceX 星艦爆炸
    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火星火箭「星艦」(Starship)昨日進行試飛,起飛6分鐘後,星艦在落地時發生爆炸,價值2.16億美元的星艦原型瞬間燒成一團火球。作為馬斯克挑戰載人航天的重要基石,星艦自誕生以來,已經歷過多次試驗,甚至失敗,直至如今SN8爆炸。
  • Space 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飛船承載馬斯克「火星殖民」野心
    它是世界上第一枚可重複使用的軌道級火箭,於2010年首飛,目前已經完成了83次發射和44次著陸。此次任務執行成功後,Space X將獲得NASA的正式授權,在未來幾年內定期將NASA太空人運送到國際空間站。據了解,下一次飛行預計在8月30日進行,龍飛船上將再次搭載四名太空人進入太空。對馬斯克而言,這是一次漂亮的勝利。
  • 馬斯克SpaceX龍飛船載人首飛成功,為何說開啟人類宇航史新紀元?
    在此之前,獵鷹9已經成功發射了28次,也就是說是100%的常勝發射火箭。飛船的最終目的地是國際空間站。順帶說一下,該站自1998年正式建站以來,在2010年開啟了全面使用階段。主要由美國航天局、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加拿大空間局共同運營。
  • 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再創歷史,開啟了人類太空飛行的新紀元
    SpaceX)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周日晚呼嘯著飛上天空,攜帶該公司的「堅韌號」(Resilience)載人Crew Dragon(龍飛船)進入軌道,這標誌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載人航天新紀元的開始。
  • 馬斯克上演陪跑逆襲!剛把人類送入太空的SpaceX牛在哪
    文 | 黃天然 王安憶人類載人航天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3點23分,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SpaceX(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載人龍飛船搭乘一枚獵鷹九號火箭發射升空,NASA兩名太空人目前正在前往國際空間站途中。
  • Space X載人火箭實現載人首飛
    而這一次的載人飛行,距離前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代表人類第一次踏入外太空,已經59年了。 18年前,馬斯克自掏腰包成立了 SpaceX,這是一家太空運輸公司,儘管其他人認為沒有航天經驗的私人企業家不應該創辦火箭公司,但馬斯克並不認同。
  • Space X載人飛船發射改期!為何此次發射對美國如此重要
    因此,NASA早在2014年就授予space X和波音總計68億美元的合同,對兩家私營公司給予厚望,在此之前,波音公司的星際客機飛船2019年進行了首次試驗飛行,但是任務失敗,飛船未能飛往國際空間站。此次飛行計劃名稱為demo 2,在此前2019年demo 1發射計劃中,space x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載人航天能力,並且在今年1月進行了飛行中止測試。
  • Space X載人飛船發射改期!為何此次發射對美國如此重要?
    ,這是美國自2011年Space Shuttle計劃以來的首次載人太空飛行,也是Space X成立18年以來的首次載人任務,更是人類歷史上的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因此,NASA早在2014年就授予space X和波音總計68億美元的合同,對兩家私營公司寄予厚望,在此之前,波音公司的星際客機飛船2019年進行了首次試驗飛行,但是任務失敗,飛船未能飛往國際空間站。此次飛行計劃名稱為demo 2,在此前2019年demo 1發射計劃中,space x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載人航天能力,並且在今年1月進行了飛行中止測試。
  • 美國「SpaceX」火星火箭原型成功升空!空中反轉後,在著陸時爆炸
    導語:美國「SpaceX」火星火箭原型成功升空!空中反轉後,在著陸時爆炸12月9日,由美國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製造的一枚巨型實驗火箭,成功地在測試設施上方8英裡,並按計劃返回地面,隨後在一股巨大的火焰和濃煙中墜毀在地上。
  • Space X火箭載人上天,馬斯克改寫時代:理科生的浪漫是用錢徵服宇宙
    馬斯克還在製造記錄,這一次,他終於將人類送上太空。 美東時間2020年5月30日,15:33分,Space X獵鷹重型9帶著龍飛船,一起發射升空。
  • 太空狂人馬斯克:SpaceX6年內送人類上火星,或許只需4年
    在大多數人眼中,火星移民是一個非常荒誕的計劃,太空狂人馬斯克則不同,他移民火星的夢想非常執著。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美國民營航天製造商和太空運輸公司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柏林舉行的阿克塞爾·施普林格獎頒獎典禮上表示,他對6年內將人送上火星「非常有信心」,幸運的話只需要4年。 馬斯克在談到將人類送上火星的計劃時說:「從現在起6年內,我感到非常有信心。
  • 發射成功!馬斯克再創歷史,SpaceX開啟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
    就像 NASA 局長 Jim Bridenstine 所說:這開啟了人類航天的新時代。從這一刻起,我們距離太空旅行、重返月球、移民火星,距離那些浩瀚蒼穹中的群星,又邁出了重要一步。01 SpaceX 首次載人航天,馬斯克埋下哪些彩蛋?這一刻,SpaceX 的載人龍飛船已經脫離了二級火箭,獨自在太空中飛行,由飛船的太陽能電池板來供電,向著國際空間站靠近。
  • 馬斯克的星際飛船「短距離飛行」測試成功
    ,Starship將人類運送至地球軌道、月球、火星以及其他地方。其中Starship飛船的高度為50米,它將是一個完全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從而實現人類在地球與太空之間的往返,這次測試飛行的就是SpaceX生產的Starship飛船原型機。
  • 馬斯克和他的Space X即將迎來歷史性時刻
    號稱要殖民火星的馬斯克,即將在本月底迎來裡程碑的一天。馬斯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計劃最快於5月27日進行首次載人飛行任務,這將是該公司首次進行載人飛行任務,而該任務將與NASA合作進行,兩名將乘坐Space X的龍飛船前往太空的太空人Bob Behnken和Doug Hurley也來自NASA。
  • Space 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馬斯克又創造了一個奇蹟
    15分鐘後,龍飛船完成兩次火箭分離,進入預定軌道。此前的5月,Space X的龍飛船已經進行過一次為期2個月的載人飛行,但那僅僅是一次試驗,此次成功發射後,龍飛船將於北京時間17日12時左右與國際空間站對接,船上的太空人將進行一場為期6個月的太空探索。
  • Space X再次打破記錄
    5月31日,號稱「矽谷鋼鐵俠『的埃隆馬斯克又完成了一項創舉——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將人類太空人送上國際空間站的民營企業家。俄羅斯答應了運送美國太空人去太空的要求,當然是要交費的。剛開始的費用是每位太空人2000多萬美元,後來購買的2020年秋天發射的一個座位,價格已經暴漲到了9000多萬美元。據統計,自從太空梭停飛以來,NASA已向俄羅斯累計支付超過35億美元。價格如此昂貴,NASA迫切想要美國本土有能力發射載人飛船,這樣可以省下一大筆資金。如今,space x終於讓美國又有了自己運送太空人的能力。
  • 首次商業載人可回收航天,SpaceX 5月31日發射載人火箭成功
    ,發射,空間站,太空人,馬斯克,太空,獵鷹,太空梭,設計,商業,成功,發動機,回收,逃逸,貨運,國際,飛行,公司,2011,聯盟,直播,波音,人類,航天員,項目,俄羅斯,航天服,復用,Space,退役,對接,首次,火星,運載火箭,艙內,著陸,失敗,首飛,能力,逃逸塔,Crew,一級,重複使用,CCP,加壓艙,試驗,軌道,技術,甘迺迪航天中心,阿波羅,爆炸,太陽能,萬美元,成本,Dragon,CRS
  • 前腳美space飛船爆炸,後腳我國一箭雙星發射成功,是巧合嗎
    近日大洋彼岸,美國space「星艦」飛船進行試飛,發射火箭成功升空後沒多久卻發生爆炸。而與此同時,中國也於西昌航天發射場,將長徵11號運載火箭順利送上太空,圓滿完成一箭雙星的發射任務。幾乎是同一時間進行火箭發射,結果卻是一成一敗,給人以強烈的對比,這難道是巧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