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市界 楊逍
編輯 | 楓冉
北京時間11月16日8點27分左右,Space X Crew-1 載人龍飛船載著4名太空人於佛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成功。15分鐘後,龍飛船完成兩次火箭分離,進入預定軌道。
此前的5月,Space X的龍飛船已經進行過一次為期2個月的載人飛行,但那僅僅是一次試驗,此次成功發射後,龍飛船將於北京時間17日12時左右與國際空間站對接,船上的太空人將進行一場為期6個月的太空探索。
這意味著,時隔10年之後,美國終於擺脫對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的依賴,重新具備送太空人上天的能力。
NASA等這場飛行等了至少8年。
2012年,NASA和Space X就籤署協議,Space X具備無人飛行和載人飛行能力,並進行了相關無人飛行和載人飛行試驗,證明擁有向國際空間站運送太空人的能力後,可以承運NASA的飛行任務。
2020年3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SpaceX將擬定於今年5月中下旬進行首次載人飛行,試驗順利完成,但此後的正式載人飛行任務一拖再拖。先是因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發動機存在問題,從10月底推遲到11月初到11月中旬;又是因天氣原因推遲了一天到15日。
受疫情影響,甘迺迪航天中心只允許少數人現場觀看,Space X的靈魂人物Elon Musk也因新冠檢測結果呈2次陰性、2次陽性,沒有通過測試而無法親臨發射現場。
但正如這機組成員對飛船的命名"堅韌號"一樣,龍飛船成功於北京時間11月16日8點27分左右發射。
美國航天員維克多·格洛弗(Victor Glover)、邁克·霍普金斯(Mike Hopkins)、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航天員野口聰一乘坐此次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
為最大限度減輕宇宙飛船重量、減少發生成本。SpaceX還為太空人專門設計了更為輕便的艙內太空衣。
而龍飛船本身也與其他太空飛行器也有所不同,直徑4米,高8.1米,可最多搭載7名太空人,且飛船相關信息都如Space X的Model X一樣,呈現在一塊大屏上,太空人可觸屏方式對相關引擎進行控制。外媒評價,這是用大型 iPad 駕駛飛船。
發射飛船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也是SpaceX公司的產品,它採用了9臺猛禽發動機,且第一級火箭可重複使用,在保證性能的同時,為SpaceX節省大量成本。
15分鐘後,龍飛船完成兩次火箭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飛行27小時後,太空人將於北京時間周二12點左右與國際空間站進行對接,和空間站的飛行員會合,開啟他們長達6個月的太空探索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龍飛船擁有最先進的緊急逃生系統,飛船側面有由8個發動機組成的推動器,能讓飛船升高1500 米,並且,該飛船全程都具備逃逸功能。
對於經歷過2次太空事故、損失了多名太空人的美國而言,太空發射安全是最敏感的神經。
Nasa官方表示,這次發射將開啟低軌太空運行的商業載人飛行時代。
這次Space X龍飛船發射之前,美國已經近十年沒有發射過載人飛船了。
曾經的航天大國美國,在看到載人航天每年高達數億元的維修費用和發射費用,又經歷了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和2003年哥倫比亞號發射失敗、14名太空人犧牲後,決定讓僅存的「發現」號、「奮進」號和「阿特蘭蒂斯」號太空梭退役,等待新型太空梭研製成功。
從2011年3月,「發現號」完成其絕唱太空飛行後,美國在長達10年的時間裡只能藉助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到達太空。而俄羅斯這邊給的費用,連年增高,從2007年單人2180萬美元,漲到了2018年的8110萬美元。
美國監察長保羅·馬丁曾在航天局網站刊登的報告中表示,截至2019年7月,美國已因向國際空間站運送太空人向俄羅斯俄方支付了39億美元。而買不買得到位置,還得看俄方心情如何。
這也是NASA低落的十年。因資金不足,曾叱吒太空的NASA只得放棄對太空的探索,為擺脫俄方的,NASA通過競價招標的方式,找到了馬斯克的SpaceX和波音公司兩個小弟,為他們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由他們進行航空器研發。
曾經的親兒子波音的研發進程一再拖延,乾兒子SpaceX則經過一系列研發,從差點破產到研發出成本低而性價比可靠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和龍飛船。
此次Space X成功發射,既意味著美國終於可以擺脫俄羅斯的太空禁錮,重獲得自由登陸太空的權利;也意味著商業載人航天引來了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