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成功發射,全球各大媒體報導都已「創造歷史」、「歷史性時刻」等報導,而在很多人看來,首先龍飛船就是普通的載人飛船,執行的也就是一個與空間站對接任務,火箭採用的也是普通液氧煤油火箭,這種事情美蘇在幾十年前就完成了,而且這幾十年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載人航天任務,可這次SpaceX公司發射載人飛船為何會受到如此大程度的關注呢?甚至被稱為「創造歷史」?這樣的定位,他配嗎?
顯然,龍飛船整個發射過程並不新穎,但這一刻確實可以稱為「歷史性的起點」。回顧一下航天史,從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到後來的第一次載人航天,再到後來美國的載人登月、太空梭等,所有的這些高難度的航天活動都是國家行為,是國家對航天事業進行統籌規劃、組織、設計、以及實施,最典型的、成就最大的就是美國NASA了,甚至美國的太空飛行器已經歷史性的飛出了太陽系。
而SpaceX公司的龍飛船成功載人登天,這是第一次由商業航天公司承接的載人航天任務,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由私人承包的商業載人發射任務,說白了就是NASA買票,Space公司龍飛船負責拉人。其實自從美國太空梭退役後,美國已經9年沒有自己向太空送過太空人了,美國想往空間站運人怎麼辦呢?這就不得不求俄羅斯了,一個人8000萬美元的票價,貴的離譜但美國也沒有任何辦法,誰讓自己的太空梭退役後又沒有新的飛船呢?
如此高的價格,於是SpaceX的老闆馬斯克也想吃這碗飯,而且顯然馬斯克對於將航天工程商業化看得更遠,要想長期霸佔NASA的訂單,於是SpaceX公司的就要做到物美價廉,不但要比俄羅斯這個坑人的價格便宜,而且還要比NASA自己搞的飛船便宜才行,最終載人龍飛船一次飛行的定價在1.4億美刀,一次最多運送7個人,這樣攤到每個太空人身上的價格也才僅僅2000萬美刀,這個價格僅僅是俄羅斯費用的1/4。這麼便宜的價格,而且馬斯克還得賺錢才行,因此在SpaceX在火箭、飛船的設計上下足了功夫,該省錢地方可勁的省錢,比如一級火箭、飛船返回艙都是能夠重複使用多次的,飛船位置的整流罩都給省了。另外飛船採用了一塊大的觸控螢幕,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這又是美國什麼高科技,其實都是為了減重,甚至包括艙內太空衣那也是目前世界上最便宜、最簡單的太空衣了。等等這些,目的全部都是為了減重和省錢,可以說SpaceX公司把能省錢的全省了,這也就是典型的商業運作,比起國家運作,理念上就完全不同。
當然,就這些要作為「歷史性起點」還說不過去,更關鍵的一點:龍飛船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讓世界看到了太空商業化的可能,也可以說是太空商業化的一個起點,未來航天技術可能會服務於普通老百姓,甚至有人聯想到了星際旅行。當然現在說這些確實有些遙遠,但100多年前飛機剛飛上藍天的時候,那時候的人們誰能想到今天,僅僅中國每年就有5億人次坐飛機出行,那麼100年的航天商業化又會是什麼情景呢?SpaceX公司無疑為所有的私人航天公司打了一個樣,為航天商業的發展埋下了啟動的火種,也給正在觀望的投資者打了一針雞血,也許未來星際旅行不再是夢,也許未來航天旅行會進入到普通人的生活,這個誰能說得清楚呢?